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下的基础教育创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何谓“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个说法已在欧美诸国悄悄传播开来,它是以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为基础的新的产业革命。各国都把这场业已来临的新的工业革命当成是巩固国际地位或重新洗牌的重要机遇,纷纷开始行动。欧盟政治领袖们积极推行第三次工业革命,早在2007年,欧洲议会就发表正式声明,将第三次工业革命作为长远的经济计划和欧盟发展的路线图,成为本次革命的领头雁;美国当然不甘示弱,“美国政府已明确提出了要以新能源革命发动一场新的经济、技术、环境和社会的总体革命”,并将开发智能电网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奥巴马在2013年连任总统后即发文表示,美国要建立三个新的制造业中心,组织工人学习3D打印技术。日本在新工业革命中也拥有敏锐的嗅觉,十分重视新能源技术的开发与利用,积极研发智能产品,发展低碳能源。而中国人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认识和关注则多来自于美国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新近出版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一书。作者详尽描述了即将发生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并认为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相融合将成为本次工业革命的坚实基础。这种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新生产方式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兴趣。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人》的主笔保罗•麦基里2012年4月发表了一组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文章,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数字化革命,以3D打印技术为标志,将会对传统工业制造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并由此引发了政治、经济、教育等各领域的大讨论。那究竟什么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它是如何界定的呢?周洪宇给出了这样的解释:“第三次工业革命,实质就是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与互联网的创新、融合与运用,它的主要标志为数字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的交互融合,从而导致社会生产方式、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的重要变革,推动一批新兴产业诞生与发展,使人类进入生态和谐、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新社会。”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在21世纪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根本性的变革。怎样迎接这场已经到来的革命,成为各国各行各业需要予以重视的问题。
2.抢占先机需要怎样的教育?
依据以往两次工业革命的经验,每次都会使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重新洗牌,而我们已与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失之交臂,蒙受的损失有目共睹。面对这场已经到来的新工业革命,国家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研究应对策略。说到底,一切技术的竞争最终拼的都是人才。第三次工业革命呼唤教育革新,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理应迎头而上,主动拥抱此次革命。抢占新的工业革命先机,离不开一批开拓创新的人才,这样的人才首先要有开放性思维,冒险精神,还要有团队合作的能力。社会需求当然会影响教育目标的导向,而我国基础教育中依然存在着的应试教育体制下的种种积弊,这些弊病都会成为这场竞争中巨大的“拦路虎”、“绊脚石”。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及开放性思维的下一代才是教育的当务之急。
二、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不和谐音符
在2013年新春新闻会上,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司长宋德民说,今后几年,教育部“1号文件”都是关于改革的文件,“当前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解决难点热点问题,往往设计多方利益,破解难度加大,教育必须进行持续性、系统性改革,以回应百姓关切”。从20世纪末开始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经酝酿、发起、试验和推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不能否认的是,作为奠基阶段的基础教育仍有诸多掣肘之处,成为奏响这场战役号角中的不和谐音符,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观念陈旧,过分注重教师传递知识的角色,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管新课程改革已进行多年,但新的教育理念并没有深入人心。有些从教多年的教师,老一套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早已习惯了宣讲自己的那套知识体系,用自己得心应手的固有方式,单向直线地传授给学生,并且为了捍卫所谓的“师道尊严”,不容许学生有质疑和辩解的机会。俨然一副知识传递者的样子,把学生当成一个装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课程体系狭隘,过分注重学科类课程,忽视活动类课程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主要是以教材为载体来承载“知识”,而外化为教材的课程总是具有滞后性,它所传递的知识是过去的知识,是一种“静止”的知识;它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体现学生对过去的关注,忽视了学习过程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经验的互动,不利于知识的建构。受传统教育思维和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基础教育课程仍暴露出种种问题,如重理论轻实践,重必修轻选修课,重分科课程轻综合课程。在应试教育体制导向下,往往过分关注学生考试成绩,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未来应当增加实践活动课程的比重,使学生在解决某个具体问题或项目的过程中,既能掌握知识,又可培养动手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3.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场所囿于学校、课堂,使学生远离自然
教学模式单一化,形式上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教学工具上表现为以黑板粉笔为代表的传统手段,鲜有网络多媒体的合理应用。教学场地则表现为将学生困于学校课堂上,为了所谓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生人身安全的考虑,人为割裂学生与大自然的联系,导致学生环保意识薄弱。长此以往,只会培养更多对自然漠不关心的“宅男”、“宅女”。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养成学生的生物圈保护意识,因为“如果我们想要人类继续繁衍下去,想要为其他物种留下一片生存空间,我们需要找到一种让自身同其他生物和谐相处的方式”。这些问题都将成为征战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拦路虎”和“绊脚石”,此种顽疾不治,创新型人才则无从谈起,这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三、武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对策略
教育不仅要与时俱进,还要超时俱进,要有敏锐的嗅觉,不能等工业革命的大潮严重冲击到教育领域才开始觉悟和行动。我们应该在此次革命酝酿发生之际,主动迎头而上,积极寻求解决方略,承担起教育肩负的使命。
1.重构教育理念———教师角色的大转变
一切改革要从观念入手。新的工业革命背景下,首先要进行教育观念的重构。杰里米•里夫金认为观念和意识是世界上最容易落伍的东西。教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极其关键的人物,是决定改革能否落到实处的执行官。面对时代给予的挑战,教师必须转变人才培养观念,由“育分数转变为育人”,不迷信分数,专注于学生高尚人格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转变角色,由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指导者。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这种学习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新的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并不只是知识的灌输者,更重要的是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以及研究者。正如有学者总结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髓就是“教师是研究者、学生是知识建构者、家长是教育伙伴”,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上来。教育部应该给予教师帮助,通过校际培训、校本培训等方式帮助教师尽快完成角色的转换,以提高教学和研究能力。
2.改革课程体系———构建动态体验式课程
要改变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及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应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注意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谈到教育如何拥抱这场工业革命,周洪宇提出要“依靠教育信息化、教育国际化和教育终身化来‘三轮驱动’,以适应第三次产业革命对人才的需求”,并提出要将信息化上升到国家战略。第三次工业革命简单地说就是电脑加人脑的较量。邓小平同志说得好: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课程内容上,必须更新教学内容,引进现代信息,列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中必修课的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得到足够重视,严格选拔这方面教师,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新时代的信息化人才。教材的编写人员要着力开发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动态的、体验式的课程。以项目或解决问题为主,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通过组内讨论和合作,鼓励学生通过分享自己的知识来共同攻克这个难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调动起学生的热情,充分认识第三次革命所带来的绿色新世界,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正确看待游戏,尤其是网络游戏的影响力。在当前第三次工业革命来临之际,我们的基础教育更要让儿童从小就接触到一个基于互联网的游戏。可汗学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经验借鉴,它有一个很出色的变革就是课程游戏化。把物理、数学、化学等课程变成通关游戏,过一关给发一个胸章。我们的基础教育能不能也这样呢?一方面是学生爱玩儿的天性,一方面是网络时代家长谈游戏色变的状况,这种课程游戏化不能不说是一种创新,真正实现学生玩中学、学中玩的寓教于乐的目的,还能做到因材施教。
3.转变教学方式———“反转式”教学的合理借鉴
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改变过去一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组织模式,应借鉴美国可汗学院的做法:反转式教学,即学生在家里的电脑上学习课程内容,来到学校做作业,并与老师进行交流。首先就是网络课程的开发,需要不同层次学校之间的分工、合作和分享,建立一个大的学习交流环境。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提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和扩展。例如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电话、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影、电视则是视听觉的综合延伸。媒介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进入广大学校,大大地促进了学生视听觉的体验,提高了教学效率。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挑战的利器。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涉及到教学方式、方法,对学科属性的多种考虑。可以尝试与全国知名的中小学建立联系,分享他们的网络课程,使更多的学生分享优秀教师资源。这也可作为改善现在资源分配不均现状的解决策略。
4.营造成长氛围———“亲自然”的生物圈大环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树立“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意味着学校的课程要冲破藩篱,回归自然,回归生活。“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同一个生物圈的一部分,以此来进行思考并身体力行”,建立“生物圈保护意识”。生物圈保护意识,就是要学生将学习环境扩大到生物圈,与自然亲密接触。自然主义提倡者卢梭在《爱弥儿》中就大力倡导将未成年儿童置身大自然中,通过与自然的接触学习知识,关键是培养与自然的感情。这个大环境将课堂学习与自然体验、现实生活和网络虚拟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跨地域、跨领域、跨层次、跨文化背景的全球交流和学习的环境。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将人的经验划分为三种: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做的经验为直接经验,后两者为间接经验,并指出间接经验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做的经验是一切经验的基础。要把儿童放在真正的自然环境中,通过与花草虫鱼的“亲密接触”,获得大量的直接经验,要比观看教学视频、电影电视获得的间接经验好得多。这不仅有利于对更高阶段、更深层知识的获取和理解,更能从小培养儿童的环保意识,明白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道理,“有环境意识的学生就会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技能不仅仅是成为高效劳动者的职业工具,而且能帮助他们管理我们的生物圈”。革命的号角已然吹响,教育应该作为排头兵主动出击。我们应明确本次工业革命所需要之人才,诊断出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弊病,从教育观念、方式、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的革新。巨大的挑战和机遇等着我们,而我们也有足够的信心,抢占此次工业革命的先机。
作者:史降云 孙佳瑾 单位: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