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教育论文(共4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村基础教育论文(共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村基础教育论文(共4篇)

第一篇

一、农村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基础教育资金严重短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足以显示教育对一个国家的重要程度,然而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它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资金严重短缺的难题,具体表现为:

第一,义务教育经常性经费严重紧张。所谓“义务教育经常性经费”就是学校用于教师工资、公务费等日常教学的经费。我国中西部地区本身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村地区经济状况更是贫困,加上政府对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拨款不足,普遍存在着经费短缺的问题。据相关调查显示,农村学校获得的政府拨款仅够教师工资的60%~80%,也就是说,政府拨款总额连发放教师工资都不够,学校的公用费用几乎全部来自自费。而政府把基础教育的收费标准规定的较低,再加上各种摊派、困难学生免费等,学校实际公用经费出现严重紧缺。

第二,教师收入低。目前许多省将农村学校的财政体制归为乡级财政,这一措施虽能保证按时发放教师工资,但由于乡镇财政困难,打折发工资的现象在中西部农村地区非常普遍,并不能保证教师工资的足额发放。此外,欠发工资问题也比较突出,待遇不高,退休费用等长期不能到位。

第三,公用经费不足。公用经费包括日常办公、器材购买、教师进修和房舍的修缮等费用,是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基本前提。由于政府规定的收费标准较低,中西部地区通常是将学校的公用经费与学校收费挂钩,政府并不进行财政拨款。由于公用经费严重不足,大多数农村学校操场十分简陋甚至没有一个篮球场,有的农村学校甚至连操场都没有。没有充足的公用经费,建不起实验室,有的学校就干脆取消了初中实验课程。

2.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低下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的局限性,农村基础教育一直以来都存在着质量过低的问题,在中西部农村地区教育质量更差。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低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地解决,已经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和加快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地区经济贫困,教学环境差,生活条件不高,很多师范类毕业生往往都会选择在城市就业,即使在农村就业他们也会选择镇上的中心学校,而且他们离职比较频繁。在职的农村教师往往存在着年龄和知识结构、教育观念老化等问题,在教学方法上不能与时俱进,不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一味地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们不易理解,教学效率低下。同时农村教师缺乏进修的机会,而且农村基础教育往往缺乏教学质量考核与淘汰机制,因此整个农村地区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素质普遍不高,很难适应农村教育发展的要求。

第二,大班级教学,管理混乱。在农村地区大班级教学是非常普遍的。相关调查显示,农村学校初中生每班通常有70~90人,有的甚至会超过110人。大班级教学,不易管理,老师与学生之间不能进行很好地交流,加上相关教学设备不齐全,往往导致坐在后排的学生既看不到也听不到,学习效率不高,学习上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从而使那些有才华、天分的孩子被埋没。

第三,教学设施不齐全。农村地区受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加上政府拨款不足,农村基础教育经费非常紧张,好多学校为了开源节流,省去了购买相关教学器材的费用,取消了实验课,这样就大大地降低了农村教学的质量,使得农村学生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3.辍学问题严重

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平均每年有800多万初中生失学,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农村学生,有的农村中学累计失学率竟高达53%,可想而知,在更为贫困的农村地区失学率会更高。农村学生辍学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家庭贫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农民靠种地为生,经济收入很低,加上没有其他方面的收入来源,中西部农村地区有的贫困家庭连自身温饱都无法解决,让子女接受教育的愿望自然不高,即使农民有让子女接受基础教育的意愿,他们也没有能力去支付学费和生活费。

第二,学生自身学习困难。和城市基础教育相比,农村基础教育条件极其落后,教育质量低,又缺乏学习方面的辅导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障碍。有些农村学生认为学习无用,不能给自己带来经济收入,认为不如出去打工挣钱,这些落后思想的存在加剧了厌学情绪,随着成绩的逐渐下滑,好多学生陆续辍学。

第三,家长缺乏对子女受教育的重视。农民自身文化素质不高,有的是目不识丁,他们无法辅导自己的孩子学习,平时忙于农活,很少关心孩子的学习。近年来随着打工潮的兴起,许多农村学生家长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水平,便离开农村到发达的城市打工,他们平时很少回家,有的家长常年在外,学生根本无法见到自己的父母,更不要说父母辅导孩子学习了。好多农村中小学生由于得不到父母的足够关怀,他们经常旷课,沉迷于网络等以此来寻求慰藉,导致学业荒废。

二、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措施

1.增加农村基础教育经费

第一,完善农村基础教育的财政投资制度。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视,增加财政经费的拨款,缩小城乡间教育资源配置的差距,同时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管理,防止侵吞、浪费,不断提高政府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比例,并稳定教育投资资金的来源,巩固和完善现有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体制。

第二,运用多元化的社会助学方式。为了解决农村基础教育经费困难的局面,学校可以借用捐资助学和社会捐赠的方式来筹集资金和相关的教学设备,鼓励企业、学校或个人对农村基础教育进行捐资助学。

第三,确立多等级的教育费用分担比例。面对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不足的难题,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确立多级多类的教育费用分担比例。农村基础教育应该根据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按不同比例提高财政拨款,对于那些特别贫困的农村地区,应当由政府来承担其所有的基础教育经费,而不能搞“一刀切”,一概而论。

2.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

第一,加强师资建设。针对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低下的问题,首先我们应该改善农村地区的教育环境,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保障教师工资按时按量发放,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并建立教育考核测评制度,定期进修学习,鼓励教师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第二,控制班级人数。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着大班式教学,不易管理,课堂秩序混乱。我们应该减裁班级人数,实行小班级教学,这样既便于管理又能加强老师对学生的照顾,增进师生交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完善教育配套设施。农村地区教育条件差,教育设施不完备,我们应该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比如操场、实验室、食堂、图书馆等,改善学校的生活学习环境,为农村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3.解决辍学严重的问题

第一,加快农村经济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地区经济贫困,只有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农民收入提高了,才有能力支付子女的学习费用,让子女接受教育的愿望才会不断地增强。

第二,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教育,缓解学习困难的局面。农村学校要严格控制班级人数,加强班级管理,改善学生们的学习环境,同时要注重与学生们的沟通交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勤奋学习,让他们充分了解学习的重要性。

第三,提高家长对子女受教育的重视程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要向家长们做好教育宣传工作,让他们了解到教育对子女的重要性。“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通过积极宣传,不断地转变那些“读书无用论”的落后思想,鼓励家长提高对子女受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子女的关爱,并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加强同老师的沟通等。

三、总结

农村基础教育作为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发展举步维艰,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使得农村教育停滞不前。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切实解决好、发展好农村教育有助于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有助于把我国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对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作用。

作者:崔伟 单位:安徽大学

第二篇

一、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的发展概况

目前来看,最近几年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得到了政策上的支持,硬件和软件资源大大的改善,而中央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倾斜,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经费来源。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很多不公平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不公平配置,从而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尤其是我国二元体制下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以致于城市与农村间、区域间、层次与结构之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二、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水平不够,优质师资少

教师属于教育资源中主要的软件资源,是直接面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体,教师整体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育成果的整体质量。而由于农村物质条件匮乏、生活条件较城市较差,许多师范院校培养的优秀的素质高的师范生不愿意到农村或偏远山区进行长期的任教,所以农村乡镇大多学校的老师都是年纪偏大或者中专大专层次的,只有少数老师或者行政人员才是本科及以上学历。这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年轻优秀的教师不愿到农村任教,农村大多现任教师因年龄或培养层次稍低而不能对教学工作做到专业化、创新化,使得学校工作与学生学习缺乏朝气,得不到新的科学教育方法的指导。这样一来,农村基础教育和城市相比差距就会越来越大,使得农村基础教育更加步履维艰。

2.财政投入整体不足,范围不广

国家财政对于基础教育的投入虽然在较低水平,但也在不断的增加,近几年来,推行了义务教育阶段免交学费、改善学校基础设施等一系列措施。但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实际上是由于政府财政中有限的教育经费更多的被用于城市基础教育,城市基础教育先行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格局几乎没变。其次,国家对于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范围与公平之间分化还不够细致全面。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因客观条件而异,沿海地区或中部地区的农村发展远比西部偏远地区农村的基础教育好,但因为国家财政是统一拨款、地方政府配套经费投入,所以就造成了地区间教育经费来源的差异,好的地方更好,差的地方更差。

3.物质资源的匮乏,客观办学条件落后

近几年的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状况来看,学校设施设备在不断完善,但要满足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西部偏远山区,例如学校实验室、音乐器材以及阅览室等基本配置都达不到平均水平。国家虽然加大农村学校的教育经费和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但是由于农村客观条件落后、经济发展慢、先天办学条件不足,这样远不及城市学校尤其是一线城市的学校教学设施,甚至达不到学校基本的教学要求。农村基础教育水平本来就明显低于城市,客观条件的限制与物质资源的匮乏则将这种差距拉大。这样不仅增加了财政的压力,而且所配备的教学设施也达不到教学要求。

4.城市与农村的基础教育资源差距大、分布不均衡

我国的改革开放以后的二元体制使得城市工业化发展先行于农村经济发展,由于这种客观因素存在,使得农村教育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村基础教育的资源不如城市基础教育资源丰富。在三十多年的发展期间,通过政府对于城市基础教育的大力的政策支持和财政倾斜,城市基础教育资源在各方面占优势的前提下,城市与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的差距就越来越大。由于基础教育资源不断向城市倾斜,使得资源在分布上十分不均衡,城市基础教育资源存在利用率低甚至浪费的现象,农村教育基础教育资源的缺乏很难满足农村基础教育的需求。如果这种差距不断扩大不加以遏制,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的配置,大多数农村基础教育的适龄儿童则会到教育发展较好的城市进行求学,会造成城市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新的问题。

三、针对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问题提出的对策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并扩大投入领域

所有的物质资源都需要财力的支持,而基础教育属于正外部效应的纯公共产品,所以政府就要保证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加大财政投入,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中央政府应该在财政拨款上做出一些调整,优先考虑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不断向农村基础教育进行财政的倾斜。地方政府也应该重视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尤其是西部地区农村,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资源的优化与配置,成立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专款专项使用,严格把关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经费的滥用、浪费和盲目投入现象。其次,应该扩大投入的领域,不仅要关注农村教育教学领域,也要注重农村学校生活经费投入,例如学生课外活动、学生午餐问题或校车问题。最后,农村基础教育机构应该做出尝试,扩充经费来源渠道,丰富教育资源的投入。

2.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优化教师资源

农村教师长期以来的工资或福利待遇都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没有正式编制的教师或者代课老师,农村教师待遇与城市老师待遇的差别也是优秀教师不愿到农村工作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政府和学校在经费投入上重点考虑教师工资经费问题,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和福利。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做好教师这一资源的合理规划配置,做出一系列优惠农村教师的政策,如现在的西部支教计划,鼓励优秀的、年轻的教师到农村发展。其次,学校方面要不断加强农村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与业务水平提升,对教师的学历与层次都要具备一定的硬性要求,如小学阶段要求教师具有专科文凭,中学阶段老师具有本科文凭等。农村学校教师也要与城市学校老师的进行交流,城市老师可以可以定期或流动的对农村学校支教,不断优化教师这一重要的软件资源。

3.整合办学资源,合理布局学校

学校所面向的是学生,所以学校布局的合理性是根据大部分学生的主要聚集区来判断的。所以政府应该划分学生分布区域,并按生源人数多少对学校划分等级,学校按照等级规划发展。农村学校的布局首先要改变学校过分分散的状况,有些资质不够的乡村学校,例如学生就读人数极少、教育资源无法有效利用的乡村学校,要进行撤销与兼并;对于一些生源充足、资质较好的学校要大力扶持。但要同时也要考虑到一些重要的问题,如资质不足的学校,但附近生源较多,为减轻学生到其他区域求学的成本与负担,可以适度保留原来学校,并进行扩大以满足当地需求。而一些撤销了学校的地方要考虑到学生远距离求学的负担,学校可以在学校开办学生宿舍或者统一安排校车,当地政府也应该给与学校经费上和政策上的支持。

4.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体制改革与完善

教育体制的中基础教育体制是奠基工程,农村基础教育体制改革则是改革中的难点。近几年来,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级地方政府基本上提高了对农村基础教育地位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基础教育的任务。建议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将农村基础教育的“三级办学,两级管理”体制,以尽快的速度转变为“实行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要求各级政府确保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达到基础教育根本目标的实现,要进一步完善现行基础教育投资体制,建立相对集中的基础教育资源投入的管理体制,这也是十分必要的。

四、总结

我国的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不断加快,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教育改革中重要的一步。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教育公平必将是我国教育事业今后一项重要的战略性指导思想。而面对广大的农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以,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教育改革中基础的基础。面对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只有提高整体质量,完善配置方式,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才能更好地推进教育资源的整体质量与利用率。积极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是我国解决城乡统筹、打破二元体制的人力资本战略。

作者:陈娅慧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第三篇

一、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

1.农村基础教育政策日益关注公平

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和制度等各方面的原因,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十分突出。进入新世纪,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成为教育政策的重要任务和目标。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将义务教育的管理权上移到县级政府,对推进县域内教育均衡起到了积极作用。2005年实施的“新机制”规定,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等等。

“新机制”为缩小城乡差距、保障义务教育公平提供了制度保障。近年来,我国继续加强实施“大中城市对口支援本地贫困学校工程”,各级政府也不断推出政策,保障农村流动儿童在城市享受同等待遇的义务教育。2010年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更是把“促进公平”作为工作方针,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提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并使其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再次成为政府工作的重心。

2.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变迁是宏观社会经济政策影响的结果

为了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要求,我国农村逐渐恢复乡(镇)政府的基层政权建制。到1984年底,全国基本完成了“撤社建乡(镇)工作”,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乡镇财政体制的建立为中央出台“分级办学”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奠定了物质基础。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1986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义务教育法》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提升到法制化的地位。在实践中,教育的管理权交给地方政府,其中财力最弱的乡镇政府承担了教育投入的主要责任,这是政府权力下移的结果,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成为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主要来源。教育投入权力下移造成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不足,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面临重重障碍。

进入新世纪,三农问题逐渐进入中央的政策视野。为了减轻农民负担,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0年下发《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的通知》,取消了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和政府性基金和集资,调整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政策,一系列的农民减负政策使县乡收入急剧减少。为了保障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国务院于2001年颁发《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以县为主来统筹管理全县的义务教育”。该文件的颁布标志“以乡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结束。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中央政府的战略目标。

城乡鸿沟的逐渐扩大与和谐社会的施政目标极不协调,三农问题因此成为中央政策关注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促进社会公平的政策纷纷出台,作为社会公平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公平受到关注。《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促进公平”的工作方针都是和谐社会思想的体现。综观上述体制的演变可以发现,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变革往往是社会经济政策变化的产物,是多种政策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政策仍存在一些问题

1.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成效有限

21世纪以来,农村基础教育管理重心逐渐上移,由“以乡镇为主”演变为“以县为主”,直至“省级统筹”。管理重心上移有利于实现在更大范围内的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但由于城乡之间教育差距过大及政策实施中的一些问题,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公平没有明显改善。和农村相比,城市中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更高,仪器设备更完善,教师的数量更充足、质量更好、结构更合理。而在农村地区,无论师资、设施还是课程的开设等均与城市学校存在很大差距。推行十余年的学校布局调整政策为改善农村教学条件和促进城乡教育公平提供了可能性。但在某些地区,学校网点收缩过度、学生家校距离过远为孩子入学带来了新的不便,寄宿生求学成本提高也侵犯了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权。布局调整是以牺牲部分学生方便入学的权利为代价的。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师资水平、教育质量和城市相比差距也很大。

2.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缺乏前瞻性

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调整往往是为其他方面的改革作配套措施出现的,或问题积累到非彻底根除不可的地步而不得不推出的,其直接的政策目标更多具有“补课”的性质。比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和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已十分突出,但却未受到关注,直到21世纪初,三农问题成为政策重心,这一问题才作为三农问题的一个方面受到关注。再如,为了改变乡镇因税费改革无钱办教育的窘境,中央政府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的调整;90年代大面积“普九”要求“一村一校”,21世纪初却又进行布局调整,导致刚建成的校舍大量闲置;等等。因形势需要对教育政策做出一些调整是必要的,但如果教育政策始终缺少前瞻性,那么教育的发展是不可能稳定的。

3.农村基础教育政策未能满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目前,农村基础教育具有强烈的城市化倾向,并未考虑农村学生的实际需求,基础教育与农村社会生产生活是完全脱节的,农村学生经过多年制度化的教育,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并不能应用于农村生产和生活。他们要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却无须学习农业知识和技能,他们学业结束后,如果不能升学,就没有在农村从事生产劳动的能力,成为“百无一用的书生”或“书呆子”。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教育却没有富有特色的乡村教育内容,这是课程设置中的一大缺憾。单一的课程内容和目标使农村学生离开农村,人才的流失抽空了发展乡村的中坚力量,阻碍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进程,流掉了农业科技的实践力量,而留在农村的居民没有能力担此重任,导致农村社会空心化,农村内在活力丧失。

4.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结果和目标之间存在偏差

影响较大的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由中央政府制定,地方政府(主要是县、乡镇政府)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政策结果和目标之间往往产生偏差。政策目标不能完全实现,其原因主要有:首先,地方政府未能恰当地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赋予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有利于行政机关发挥职能,有利于保障行政权力的有效运行,提高行政效率。但作为执行公共政策的主体,地方政府不可避免地带有“理性经济人”的特征,在执行公共政策时,地方政府往往依据自身利益采取策略行为,执行有利于自己的政策,而对不利于自己的政策,地方政府会利用行政自由裁量权,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办法,使公共政策实施发生偏差。其次,地方政府未能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原则和目标,曲解甚至误读政策的实质内涵,从而使政策执行失灵。例如,国务院出台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目标之一是规范农村办学,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但一些地区为了减轻财政压力、提高“政绩”而盲目撤并学校,导致学校规模和班额过大,学生因寄宿而亲情缺失,因上学不便、费用提高而辍学,教育政策目标和结果之间出现了很大偏差。

三、今后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走向分析

1.农村基础教育应将促进教育公平作为一项长期任务

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不公平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是政治和经济政策相互作用的结果。期望在短时间内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是不现实的,在我国社会经济急剧变革时期,新的教育不公平可能还会出现。教育公平的起点和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农村而言,根本措施是在教育资源方面向农村倾斜,巩固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成果,进一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在学前教育阶段,应提高普及率,提高教育质量。具体而言,中央和地方政府应统一部署,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建立稳定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教育公平提供经济保障。另外,农村学校设施的完善、师资水平的提高也是重要环节,而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寄宿儿童、远距离就学儿童和家庭困难儿童等弱势群体更需要制度关怀。

2.科学规划农村基础教育,保障政策的前瞻性

教育有自身的规律性,如果仅仅作为其他政策的配套措施出现,或问题积累到非根除不可的地步才着手解决,那么教育就会失去独立性和自主性,教育也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中央政府既然已经把农村教育置于“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就应该在经费投入、师资和设施等方面科学规划农村基础教育。要根据城镇化速度、农村人口的出生率、流动人口的数量等合理预测农村基础教育人口规模,科学规划学校布局,优化教师队伍,保证充足的资源投入,要依据个人和社会的需要实施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分流,使农村基础教育稳定发展。

3.立足农村实际,保障农村基础教育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目前,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有三种流向:继续升学、进城务工和回乡务农。部分学生通过继续升学离开农村,既有利于农村学生的发展,又顺应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部分学生离开农村学校后涌入城市务工;还有部分学生离开学校后回乡务农。虽然城镇化是我国农村发展趋势,但无论农村怎样发展、社会如何进步,农业都是人们生存的衣食之本,农民都是基本生活用品和原料的生产者,农民既没有消失的必要,也没有消失的可能,我们应该正视这一事实。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大量精英人才的流失使农村日渐萧条,这是发达国家普遍经历过的一个时期。尽管短时间内实现城乡之间真正均衡发展是不现实的,但消极地对待这一问题同样也是不明智的。应保障农村教育和经济协调发展,在教育领域,应立足实际,使农村基础教育目标多元化,保障农村学生继续升学,保障高中阶段学生获得一技之长,构建适应农村发展的教育体系,为农村发展培养适用人才。

4.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督

为了保障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结果能达到预期目标,避免政策失真,应设立监督机构,对政策执行主体的行为限度和方式加以监督,减少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随意行为,提高规范性,防止政策失灵。另外,可采取信息公开制度,公开农村基础教育政策,使政策的利益相关群体可以通过简便的方法获得相关政策信息,保障群众充分参与并监督决策过程,为利益群体提供保护自身合理利益的机会和渠道,防止政策执行主体为了自身利益而侵犯目标群体利益,从而达到监督的目的。

作者:谭春芳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第四篇

一、城市化趋势的加快促使农村教育必须提高农

如果我们依然抱着密切结合当地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的愿望来进行为农村服务的教育,那么它将与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没有相关性,与此同时,学生又会对城市生活是极为陌生,也就是说无论对于升学的学生还是就业的学生来讲,基础教育都未起到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的作用。此外,从现在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农业已不再是农民维持生计的主体,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正在急剧下降。

在河南农村的调查中我们发现,随着目前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业的边际收益率在递减,也就是说农业已有的潜力已经开发殆尽,农民正在寻找农业以外的出路,我们怎能为他们的子女设定继续留在农村的道路?这是中国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然趋势使然,是个人无法改变的历史事实,教育只能在这个社会结构变化的背景下调整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使农村学生逐渐习得工业文明的内涵和城市文化的精神,为走向未来的城市生活准备,这已成为农村学生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如果我们仍坚持用一种“亲农”或“为农”的观点来设定农村教育取向,那么将不可避免的造成农村学生在社会化过渡的困境,而这个阶段又是他们社会化的关键期,当巨大而又陌生的城市文明压向他们时,他们会感到无所适从。教育不仅没有为学生的社会化做好准备,同时还将其带向了一个相反的方向,这是值得我们警惕和深思的问题。

二、农村社会向外流动途径的变迁,逐步凸显出对农村教育的城市化需求

现在的农村已不再是一个封闭的传统社会,农民向外流动人数不断增加,同时其外出的方式途径也发生了变化。目前已经从过去仅仅依靠升学、从军转业安置等途径演变为外出打工为主,兼以升学的途径。从我们在河南农村调查的情况来看,例如,在豫西南的一个目前近千人的村落中,20世纪80年代期间共有9人流向城市,其中通过上大学走向城市实现社会地位提升的共有3人,通过从军转业安置的有2人,通过接班或家庭关系进入城市工作的有4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流向城市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其中通过上学走向城市的有4位(其中一位是参军后考入军校),其他青年(甚至青少年)都是流向沿海发达城市打工,并且随着开放程度的加快,常年在外打工的农户,出现了土地外租。目前有73户人口处于常年外出打工状态(外出时间连续超过三年以上,每户人口数为3—4人),而通过参军、社会关系安置走向城市的现象已经没有。这里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外出打工的青年。

在16—20岁年龄组共有人口74人,其中正在就读高中和高中中途退学的有6人,初中有15人。这个年龄段属高中学龄组,但有65人在没进入高中之前就已经进入工厂或工地(三人因其他原因在家待业),其中有近50人是进入初中之前就结束了学校教育生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村庄中绝大多数农村子弟是通过外出打工而流出农村的,而且其受教育程度非常低。且不论其原因何在,他们中有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是微乎其微,但是他们又不会也不愿意从事农业劳动,他们面前最为合理的道路只有一条:到城市打工。

如果农村教育仍然坚持为少数成绩优秀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选拔服务,不仅是对基础教育涵义的削弱,而且是一种对教育过程公平的损害,以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时间为代价换得少数学生的成功,这种定位的教育将“离农”的涵义简单化、片面化,因为现在农村的现实是:不仅少数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要离农,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也同样要离农。这也是我们理论界一向所批判的“精英教育”。根据目前这种学生向外流动数量增多并且其流动类型变化的现实,教育要考虑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需要,真正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为学生未来发展谋生路,就应该关注到这一现实需要,教学生认识城市,了解城市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模式,如何维护自我权力和利益,这些是与传统的农村生活是有着明显差别的。

著名爱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在20世纪30年代对乡村教育弊端深刻地指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的子弟变成书呆子”。他的批评在当时具有发人深省的作用,他看到了当时中国社会传统农业社会的根本特征———以农为生,因此教育应该贴近和关怀农人子弟未来的生活道路。但在时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化和工业化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趋势的今天,农民子弟的未来不是要依然留在农村,而是不得不摆脱与传统农业农村天然的联系,走向非农的道路,现在的他们不需要种稻种棉,也有丰富的物质保证,他们要进行的是专业分化的工业生产。而之所以出现看不起农民和务农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教育,而在于农业自身所带来的社会地位的低下,如前文的分析,我们也只有从农业以外来寻找解决农民地位问题的出路。农村教育的城市化不仅满足外出打工学生的需求,使其尽快适应城市生活,同时也使有希望升学的学生获得城市概念,缩短与城市学生融合的过渡期。也就是说农村基础教育定位于城市化,符合目前农村学生各种方式的向外流动需求。面对农村学生向外流动的各种途径,我们应该使基础教育最大可能地满足其所有学生的需要,真正发挥教育对每一个学生未来发展的作用。

三、将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城市化,不仅与培养

公民的目标不矛盾,并且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基础教育实现“公民”培养目标的重点将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公民的取向是近年来学者主张和呼声比较高的主张,这不仅与我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市场精神、独立意识的觉醒是密切相关的,而且直接孕育着个人与国家一种新型的关系。它不仅是一个政治概念,它标示着国民摆脱了依附性地位、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观念的凸显,因此更是一个文化和历史的概念。我们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公民不仅是时展的要求,也是对已有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深刻反思,基础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人才的教育,而是使个体获得自由平等观念和自主意识、权利和责任意识的过程,既是与个体张扬个性获得个体自由发展相契合的目标,同时也是实现社会整体价值目标的根本保障,以公民作为培养目标的基础教育统一了个人和社会两种价值取向,其根本原因在于,“公民”本身就是一个凝聚了主体性因素和社会整合性因素的统一体。但是我们能否笼统地认为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培养目标都是公民,只有教育模式上的差别而没有目标定位上的差别?笔者所提出的农村教育定位于城市化的观点,是在认同基础教育培养公民前提的基础上,认为必须充分认识到农村教育的特殊性,明确农村教育的可行的培养目标,从而寻求农村教育的真正出路。

首先,从当前的城乡教育功能来看,他们有着明显的差别,而非仅仅是教育模式的差异。城市教育更多的是为了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更好地发展,是一种发展意义上的功能,所考虑的是如何选择更好的教育资源,是属于“锦上添花”的功能;而农村学生更多是一种生存功能发挥,因为多数农村人如果不认识字,可能连种庄稼,施肥喷洒农药都会产生错误,或者是为了更好地去打工,应属于是“雪中送炭”的功能。从实际受益的效果来看,农村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因为求学而改变自己的命运,仍然在社会的底层挣扎。从农民目前的期望来看,除了学习非常好,出类拔萃的个别学生之外,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也就是“多认识几个字”或者“将来学个技术,干着轻省活儿”。农村学生及其家长已经默认了自己在教育选拔中的失败,他们以一种消极不作为的方式被现行统一的教育制度淘汰掉,这是一种自我淘汰(self-eliminate)。教育对他们的功能不是改变社会地位,提高文化素养,而是为了自我的生存和家庭经济负担的减轻。在当地农村往往将考上大学的家庭看作是祖坟位置好,宅子风水好,是天生注定无可改变的宿命。因此,无论是从当前教育在城乡发挥功能的实际作用来看,还是农村学生及家长对待教育功能的期望来看,城乡之间是有着明显的质的不同。

其次,农村社会的乡土性使公民培养目标的实施具有较大的不可行性。城乡二元特征是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无法忽视和回避的前提性背景。城市和乡村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尤其是在有着大量农村劳动剩余劳动人口存在的情况下,人均耕地的减少和市场经济对农村农产品的廉价收购,使中国农村仍然是小农经营模式,在我所调查的豫西南农村,并未出现像我们一些学者所说的农田撂荒现象,都是小块地的精耕细作,但是农产品价格的低廉,使农业劳动成为白白付出劳动而不问报酬的过程。农民与市场经济接轨很少,他们的粮食作物是通过一些“生意人”下来收购的,购买日用品或农作物种子、化肥都是在村子里的代销点(无工商管理许可证)或三四里外的集镇上购买的。尽管多数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其收入主要是用来盖房、婚嫁等。在此基础上的村庄仍是一个以血缘和亲缘关系为主要纽带的乡土社会,具有较强的依附性和封闭性。在这种环境中的中小学生接受更多的是乡规民约、伦理道德的熏陶而非现代意义上的市场、法律等意识的陶冶,从他们出生开始所接触到的就是讲人情而不讲法理的社会;个人不能独立于家族群体之外,要受到家族规矩的约束,在这种社会控制之下的农村学生与公民目标有着较大的距离。

笔者在农村调查时,当问起他们“什么是公民”的时候,他们往往都会说“不知道”,“啥公民不公民的,俺也就是个平头老百姓,都是当官的说了算”,更不用说知道公民有什么权利和义务。小学生也基本不知道,初中生说“课本里讲过,不过和我们也没见得有什么关系”。由此可见,在目前农村社会中,公民概念还是距离生活极为遥远,如果硬要在农村教育中嫁接上所谓的公民目标,表面上看来是符合国家现代化发展和全球化发展的历史潮流,可以很好地弥补农村学生公民意识的缺乏,但是实质上却是与目前中国农村的运行逻辑决定的乡土性存在着深刻的矛盾。

如果我们一厢情愿地添加培养目标而未关注农村和农民的实际需要,那么这种目标定位的方法本身就是一种强制性的、与公民精神相悖的,成为值得怀疑的方法。如果我们从农村现实状况和农村教育面临的真实问题出发,就应该更多地将重点放在城市化上,而不是提出对于农村人来说极为陌生的悬在高空的目标。因为农村学生和农民对城市有直观的了解,那里是他们向往的空间,便利的交通、洋气的打扮、有营养的食物等都是他们所向往和羡慕的,期望着自己有一天也挤进城市,成为城里人,不再遭受城里人的白眼。但是他们的向往和期待往往通过接受教育流入城市可能性的降低而转化为一种更加高不可攀的“幻境”。

四、总结

没有对农村学生城市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培养,培养公民成为一个表面上看现实而可行的目标而实际上却毫无依托的空壳。公民这种表达方式,容易使人模糊城乡之间的差异。这虽是一种表面上看来克服非此即彼二元思维对立,而实际上却是表达不够明确和精确,有用宏大叙述和学术话语掩盖问题实质之嫌。

作者:曹晶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