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生态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问题和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当前宁夏生态移民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面临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家庭教育观念落后、教师结构性短缺、城乡学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文章从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建立健全家校共育促进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升城乡教育协同发展机制几方面探讨了宁夏生态移民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路径,以期为破解生态移民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移民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布《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的意见》,以实施“五大工程”为载体,聚焦基础教育发展短板弱项,突出优质均衡,全力推动基础教育提档升级。着力提升宁夏生态移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水平责任重大、任务艰巨,面临的问题也将更为复杂。
一、宁夏生态移民地区发展情况
生态移民亦称环境移民,指原居住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区、生态脆弱区以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基本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地区的人口搬离原来的居住地,在另外的地方定居并重建家园的人口迁移。宁夏生态移民地区是全国重点扶贫地区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对这里的脱贫问题历来十分关注。2000年,移民吊庄正式移交宁夏引黄灌区县实行属地管理,吊庄移民阶段正式结束。2001年,自治区政府颁布了《关于实施国家易地扶贫移民开发试点项目的意见》,这一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宁夏试点项目纲领性文件的颁布,标志着宁夏移民文章编号:1002-4050(2022)04-0026-03工程由吊庄移民阶段步入生态移民阶段。宁夏生态移民地区有永宁县闽宁镇、中宁县长山头乡、石嘴山市惠农区和隆湖区、银川市平吉堡镇和镇北堡镇、吴忠市红寺堡区等。其中,吴忠市红寺堡区是自治区党委、政府贯彻落实国家“八七”和宁夏“双百”扶贫攻坚计划,为从根本上解决宁夏南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而实施的扶贫扬黄灌溉工程(“1236”工程)的主战场。红寺堡区于1998年开发建设,2009年设立市辖区,行政区域面积为2767平方千米,辖2镇3乡1街道65个行政村8个城镇社区,累计开发耕地70余万亩,搬迁安置移民23万人,是全国最大的异地单体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区。
二、红寺堡区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的意义
基础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基础教育的外延,从广义来说包括胎教、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青年和成人的基础教育以及其他用以满足全民基本学习需要的基础教育形式;从狭义来说包括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成人扫盲教育、特殊人群基础教育、基础教育阶段的家庭学校等。基础教育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全面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具有基础性、公共性、全局性等特点,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师专业成长缓慢,严重制约了红寺堡区乡村教育发展。红寺堡区自1998年开发建设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不断壮大:2005年实现了“两基”目标,2008年顺利通过了国家检查验收,2010年、2011年分别实现了“教育强区”和“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2018年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验收。红寺堡区作为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区,在教育方面有其特殊性和发展潜力。乡村要振兴,教育必提质。红寺堡区建区时间短,经济欠发达,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空间很大。因此,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战略工程,是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解决“基础教育优质的不均衡、均衡的不优质”问题的关键之举,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迫切需要。
三、红寺堡区基础教育质量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
1.教育经费投人不足。一是教育基建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大。截至目前,红寺堡区教育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共计6084.34万元,其中,在建项目资金缺口为3824.34万元,历年项目资金缺口为2260万元;设备资金缺口共计1200万,其中,2020年及以前缺口为300万,2021年缺口为900万。
2.家庭教育落后。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心理学家郝滨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家庭环境、父母的文化水平、父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等对孩子的教育具有显著影响。当前,红寺堡区多数家庭存在家长文化程度低、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教育方式不恰当、缺乏与学校教育的密切配合等突出问题。
3.教师结构性短缺。红寺堡区现有在编教师2437名,特岗教师131名,“三支一扶”人员114名,按师生比计算,基本能满足教师配置。红寺堡区现有200人以下小规模学校40个,按师生比计算,配齐教师仅需236名,但为确保开齐开足课程,按班师比需配备教师约480名,教师数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二是红寺堡区乡村学校语文、数学教师基本能满足课程教学需要,但是体育、音乐、美术、科学等科目教师严重不足。三是名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缺乏,导致红寺堡区乡村学校教4.教育观念比较落后。红寺堡区开发时间短,教师平均年龄较低,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都相对不足。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教师和家长存在急功近利心理,重知识传授学习、轻立德树人。
四、红寺堡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对策
生态移民地区基础教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既具有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主动寻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路径,是破解红寺堡区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
1.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人。一是制订教育经费管理办法,开设专项资金专用账户。建立红寺堡区教育资金专项管理机制,以此保证红寺堡区学校建设,充分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二是增加经费投人,加大多媒体教学设备、图书馆、体育器械等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开展学习。三是建立教育扶贫基金,为移民子女提供教育保障。全面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教育事业,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推动多元主体参与保障,建立多种保障模式,对积极无偿投资教育事业的企业给予各类政策优惠,形成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良性互动,确保移民子女就近正常人学。四是设置政府专项教育资金用于缓解宁夏生态移民教育债务,以保证宁夏生态移民地区基础教育正常运行。
2.建立健全家校共育促进机制。一是成立家校共育工作领导小组,构建线上线下家长学校,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或咨询服务,听取家长对学校发展的建议。二是不断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定期召开家委会及家长会,重视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的配合,积极拓宽德育主渠道,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沟通与合作的教育合力。三是严格执行家访制度,探索多样化的家校合作沟通途径。班主任每学期至少进行三人次的家访,对学困生家长至少电话联系或家长来校面谈一次。教师要通过家访与家长及时取得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及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家长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与家长一起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沟通,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家庭与学校的双重关心与呵护。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主体因素之一,教师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高低,是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决定性因素。只有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得到提升,才能更好地促进红寺堡区基础教育质量整体提升。一是建立实时动态管理制度。根据宁夏生态移民地区实际教育情况,对迁人地和迁出地教师编制进行调剂。在教师内部管理过程中,实施动态管理制度,加强教师的平时考核,并与教师的绩效挂钩,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建立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制度。学校要做好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帮助非教育专业的特岗教师掌握教育方法和教育技巧,同时积极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专题培训及校本教研,使新教师站上讲台、青年教师站稳讲台、骨干及名师站好讲台,切实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三是通过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促使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培养教师的人文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4.全面创新教育改革。一是加强校长课程领导力。只有确保课程质量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宁夏生态移民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加强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校长、书记带头上思政课,准确把握育人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既创新了课程形式,又丰富课程内容,让学生通过多样化的课程学有所长。二是深人开展教学改革。只有对教学进行深入改革,才能进一步推动红寺堡区基础教育发展。要根据移民学校的实际教育情况积极探索教育改革路径,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师具备先进的教学观和育人观。三是加强学生社会情感教育。就目前宁夏生态移民地区发展实际而言,很多家长都选择了外出务工,很多学生成为由爷爷奶奶看管教育的“留守儿童”,这就导致学生的情感教育存在缺失。加强社会情感教育,能够让学生正确地认识情感,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5.全面提升城乡教育协同发展机制。一是建立中小学教职工区域统筹和动态调整机制,通过争取编制、购买服务等方式补充音体美劳和心理健康兼职教师。二是推进乡村相对集中办学和振兴乡村教育,持续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大对小规模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确保必要的小规模学校髙质量发展。三是聚焦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五大工程”,紧扣“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推进在线互动课堂常态化应用,加强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常态化应用。依托区、市校际联盟,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普惠共享,提升乡村薄弱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生态移民地区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还需要我们不断加强改革创新,不断完善教育评价机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大力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者:马霞 单位: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