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基础教育需求与高等教育教学契合性,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基础教育需求与高等教育实践进行一系列深入思考,并从实践的角度上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以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契合性;新思考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实体经济的回归及转型升级,我国区域经济在不断地发展和城镇化的持续推进。“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社会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当下,中国社会正向着文化复兴与经济腾飞双向目标迈进,基础教育作为实现国家宏观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实践则是当下学者与专家们一直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当然,基础教育内容是多向的,基础教育又是面向高等教育,面向人才培养的,那么,如何实现基础教育对高等教育的精准对接,提升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则是当下亟待提高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1.基础教育对接高等教育实践的基本逻辑
1.1基础教育需求与高等教育实践亟待契合
我国地方经济发展由此实现了“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的转化。造成当前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供不应求,要想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需要,就要需求大量既会实践又懂理论的复合型人才,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从目前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毕业生普遍缺乏社会竞争力,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毕业生能力与实际的社会需求之间差距较大,社会企业需求的人才得不到满足,学校方面又出现大量的人才共给过剩,导致这一方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满足不了基础教育的需求,导致地方社会高层次技术人才的用人紧缺,人才结构和数量与用人市场极度不匹配。显然,加强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是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特别是要了解基础教育的基本需求则是极为关键的,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地方社会极度紧缺的基础人才与高级人才的刚性需求。
1.2高等教育实践要与地方需求相整合
毫无疑问,高等教育的基本需求源于基础教育实践,而真正的教育实践需求又源于对社会需求与教育需求的认知,因此,高等院校要积极引导教师进行科技研发,来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促进应用成果转化,来实现互利共赢。当下,不过现实状况是真正深度合作的不多,多数企业和学校只是象征性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真正实现实质性合作的却寥寥无几,产学研合作教育不够深入。由于还未真正建立起完善的校地合作机制,也缺少相关鼓励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支持,产学研合作深度不够其合作范围及效果受限。因此,企业发愁招到合适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发愁学生没有合适的工作可找。
2.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实践的对接路径
2.1基础教育要有合理地实践定位
众所周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在社会服务中均有着不同的定位,有着不同的服务重点。在发展的过程中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二者的自身的定位,往往影响着教育的整体发展。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要学会转型发展,基础教育要注重基础性,要有理论、实践性。高等教育则也要有走服务地方、融入地方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理念。当下,对于基础教育而言,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目前所面对的差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所在。而这其中颇为关键的是具备一支能够了解学校定位、能够懂学理,习得现代化技术支持,能够面向区域行业服务的专业教师队伍。
2.2构建校地合作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合作新模式
校地合作是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行动策略,在某种程度上来讲,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离不开对基础教育的理解、政府的支持和地方企业的参与。因此,高等教育在了解基础教育需求的同时,还要学会与地方企业积极主动对接,依托行业企业来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及学工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通道,设立校企合作的专门机构,走“产学研”融合一体的道路。同时,还要形成基础教育服务机制、统筹校地资源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在实习、就业和教师挂职锻炼等方面协调统筹,形成高校与基础教育、企业行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促进人才的基础阶段与高级阶段的培养。客观来讲,积极务实推进高等学校学校和基础教育的深层次合作是极为必要的,高等学校教育不再自己闭门造车,应积极主动与基础教育、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及开发新实践课程,课程建设征求企业意见,做到要吻合基础教育需求、满足企业需覅用户,实现齐抓共管教学为社会的需求而服务。
2.3基础与高等教学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当然,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相对接,除了定位与校地合作路径外,在师资建设方面与学生教学上也要达成“实践化”。高等院校教师要切实到基础教育中去历练实践,基础教育的师资也要与高等学校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学校平台提高其研发能力,实现优势互补。高等院校要真正从基础教育需求入手,在人才培养不能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就必须要课程为载体。同时,还要推进教学方法“实践化”,当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形式单一,不利于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形成,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而新的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学习。尤其是对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的运用,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形象直观。这就要求教师在专业方面要有更强的组织引导和归纳总结的综合能力,并能有针对性的提问及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自己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去,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和对知识灵活运用和变通的能力。在基础教学阶段就应该逐渐开展开来,到了高等教育阶段才能更好地实现。
参考文献:
[1]邱学华.中国基础教育的理论缺失与解决对策[J].中国教育科学,2018,1(02):3-16+135.
作者:邢艳萍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元宝山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