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民办基础教育规模发展特点与规律,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社会需求日益增长,民办基础教育飞速发展,同时也暴露出某些问题。这表现为:民办幼儿园已占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绝大多数;民办中等职业中学又陷入生源困境中等。在发展过程中,各级各类民办基础学校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总体规模不断壮大;发展速度趋于减缓;增速总体下降;发展结构不均衡;存在明显短板。基于此,今后民办基础教育应均衡发展结构,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法规政策,提升办学特色。
关键词:民办基础教育;民办中小学;民办幼儿园;规模发展
21世纪以来,民办基础教育进一步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促进民办基础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使得民办基础教育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相关文献可知,大多研究重点在于探究民办基础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而未对民办基础教育规模发展情况进行总体回顾。民办基础教育在21世纪规模发展的总体状态如何,在发展中又呈现出哪些特点,以及暴露出哪些问题,这些问题都亟待研究者回答。基于此,本文拟对中国民办基础教育的发展概况进行统计分析,在总结中国民办基础教育规模发展的特点与问题基础上,对我国民办基础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政策建议。希望本文能为了解我国民办基础教育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路径,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视角。
一、21世纪民办基础教育规模扩张的总体情况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社会教育需求日益增长,再加上民办教育政策的完善,民办基础教育办学热情空前高涨,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同时也暴露出某些问题,这主要表现为。第一,民办学前教育已占据学前教育事业的“半壁江山”。据统计,2000年到2017年,民办幼儿园机构数16.04万所,增长3.62倍,占全国幼儿园数的比例由25.20%上升到65.94%。2004年民办幼儿园机构数占比首次超过50%,最高达到69.21%;2010年-2017年,民办在园儿童数占全国幼儿在园儿童数比例从47.01%上升到55.92%,2012年该数据首次超过50%。①这表明,民办幼儿园已占据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半壁江山”,有效缓解了公办幼儿园的供给不足。②第二,民办普通中小学为民众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教育选择。21世纪以来,民办中小学满足了人们对教育多元化的需求。国家颁布《民办教育促进法》后,在法律层面确定了民办教育的合法地位,使得民办中小学总体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相比2000年,2017年全国民办小学机构数增长1.41倍,在校生数量增长6.22倍;民办中学机构数增长2.5倍,在校生数量增长5.91倍。③另一方面,民办中小学的增速在不断放缓。尤其在2006年之后,民办中小学在校生数同比增速急剧下降(民办中学在校生数在2009年甚至出现负增长,到2012年后才有小幅回升)。第三,民办中等职业中学陷入生源困境。民办职业中学是高中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为社会培育技术性人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民办中等职业中学一直在尴尬中前行。2000-2017年,民办职业中学由999所上升到2069所,增加了2.07倍;在校人数30.34万人增加到197.33万人,增加了6.5倍。另一方面,2006年之后,民办中等职业在校人数同比增长速率急剧下降。尤其是2010-2015年这6年间,其同比增速一直呈负增长状态。其发展势头远逊于民办学前教育和民办中小学。
二、21世纪民办基础教育规模扩张的基本特点及成因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21世纪以来民办基础教育规模扩张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总体规模快速壮大。进入21世纪以后,民办基础教育得到了国家政策的积极鼓励和扶持。其次,社会对教育多元化的需求增加,再加上民办基础教育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探索,已积累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办学经验和相对完备的物质条件。在这三方面因素的作用下,民办基础教育的办学规模迎来了快速增长。据统计,2000—2017年,民办幼儿园、普通中学、普通小学、职业中学的机构数分别增长了3.62、1.41、2.5、2.07倍;民办幼儿园、普通中学、普通小学、职业中学在校人数分别增长9.05、6.22、5.91、6.5倍。民办基础教育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规模扩张速度趋于减缓。第一,从民办幼儿园来看,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首次专章部署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任务,提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战略目标;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要“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民办学前教育由此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关注和支持。因此,2010年民办学前教育规模出现较大幅度的提升。另一方面,2012年是第一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1~2013年)初显成效的年份,在各地大力加强公办园建设的行动中,自此民办幼儿园占比逐年下滑。到2017年降至62.90%,③在园儿童同比增速降至5.52%;第二,从民办中小学来看,民办中小学从2000年到2012年增速降低,其中2006年增速急剧下降,这与国家财政对公办学校投入的增加紧密相关;与此同时,全国人口入学人数出现下降情况,一些办学质量不高、社会投资薄弱的民办中小学面临生存困境,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极其容易被市场所淘汰,进而缩小了民办中小学的办学规模,减少了在学人数。2010年国家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再次将发展民办基础教育提上工作发展日程。2012年之后才有所回升,但增速缓慢。第三,从民办职业中学来看,在2004年同比增长率达到最高,但由于职业教育地位低,高职扩招,部分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办学不规范,再加上国家的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政策对民办学校造成了巨大冲击,民办中职在与公办中职“抢生源”的过程中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导致目前民办中职陷入生源危机、一度处于负增长状态,2016年之后才缓慢回升。
(三)内部发展不均衡,某些领域存在萎缩趋势。民办基础教育的不均衡,首先表现在各级各类的民办学校的市场占有率不同。例如,经过多年发展,民办幼儿园已经占据学前教育的半壁江山,而民办普通中小学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市场份额尚未过半。尤其是民办职业中学,目前已陷入发展困境,近6年同比甚至出现负增长,发展形势令人堪忧。再从办学质量看,部分民办普通中小学已跻身地区优质学校行列,成为当地群众趋之若鹜的名校,发展前景乐观;而民办幼儿园虽然市场占有率高,但总体口碑一般。尤其是近年来频繁曝出的教学质量和安全事故,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和不安,发展形势喜忧参半。而民办职业中学在口碑和市场占有率方面,都表现平平,在职业教育领域处于边缘地位。这种办学质量上的不平衡,反映出民办基础教育发展结构尚不够健全,同时在某种程度上,这也预示着民办基础教育的各个细分领域还将进一步分化,其规模发展的不平衡态势将更加凸显。
(四)存在明显短板,发展规模存在隐忧。民办基础教育存在发展瓶颈。这首先表现在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存在某些问题。例如,民办幼儿园经费投入不足,教师队伍数量短缺,城乡差距较大,优质品牌幼儿园偏少;民办中小学与公办院校存在竞争关系,且在财政支持上、公众认可度上等方面处于劣势;民办职业中学办学质量不高,国家重视不够,存在生源危机。从总体上看,近年来频发的民办教育不规范办学行为、损害教职工基本权益,以及校园基本设施不完备等问题被大众所诟病。其次,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了中国民办教育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的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类管理的法治发展道路。营利性教育的出现,伴随着一系列的风险与问题。部分民间办学者在利益驱动下,极易导致片面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损害师生权益,违背教育初衷;另外,在现有的民办学校从非营利性质向营利性质的转型过程中,资产清算、产权纠纷等问题,都将使民办基础教育的矛盾进一步复杂化。最后,随着教育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部分发达国家对中国基础教育市场虎视眈眈,而国内民间资本也意图占据国外教育市场,因而出现了借口对外教育投资向国外出逃资本,以及国外资本无序介入国内基础教育市场的不良迹象。即使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等法律文件对此已有所约束,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管理经验,管理仍存在缺位现象。这些都将成为民办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高效发展埋下了隐患。
三、政策建议
针对上述民办基础教育在2000-2017年发展的总体发展阶段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均衡民办基础教育发展结构,推动各级各类民办学校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由于发展结构的不健全,民办职业中学出现了倒退现象,这成为影响民办基础教育发展规模壮大的重要因素,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政府在推动民办教育发展时,应充分认识到民办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带来不利影响,加大政府对民办职业中学生源问题的扶持力度,同时保持民办学前教育的发展规模,大力提高其发展质量;对于民办中小学,政府在扶持公办学校时,应对民办中小学制定更加温和的发展政策,降低规范措施对民办中小学的冲击力度,全面推动民办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二)加大财政对民办基础教育投入,确定合理的投入比例。据统计,国家教育财政经费由2002年的3491亿元上升到2016年的31396亿元,增长将近7倍,但其中99%的经费投入公办院校,民办学校只得到了1%。对于民间办学而言,民办教育利用1%的教育财政投入创造将近20%的公共服务,其发展规模在不断扩大,满足人们高层次多元化的教育需求。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民间办学效率更高。然而由于国家财政投入极少,民办基础教育普遍存在财政投入严重匮乏的问题,进而导致了民办基础教育办学风险高,资金链易断裂等问题,也不利于民办基础教育向更高端办学进军。因此,增加财政投入比例,进一步加大对民办基础教育的财政扶持力度,推动其健康高质量发展,是今后国家教育财税政策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认真贯彻有关方针政策,积极推动民办基础教育的发展。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民办基础教育的宣传力度,使社会真正理解和认可民办基础教育,让其充分发挥作用,实现民办教育在权利和法律地位上的公平。其次各级政府应把民办基础教育发展工作纳入到各级行政管理工作中,加大统筹管理力度,充分了解制约民办基础教育发展的原因,实现民办学校依法办校、由无序到有序的转变,在此基础上再寻求科学高效发展民办基础教育的有效途径。例如,加强监督和评估,规范办学行为,引导民办基础教育发展办出自身特色;新时代存在的分类管理问题,应确保分类管理的实施,应加强营利性教育的风险研究,加快建立周密的风险防控系统和有效的化解机制,从完善立法和制度设计的源头实现有效治理。[1]最后还应努力实现民办基础教育盈利性与公益性的平衡,从宏观层面进行调控,既不让民间办学者“钻法律空子”,非法盈利,又不挫伤其办学积极性。同时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估考核机制,让民办基础教育与公办基础教育在同一层面竞争,让其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提升办学特色。
(四)民间办学者应明确自身办学定位,办出特色。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民办基础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带来了挑战。如何发挥民办基础教育的社会功能,形成适当自己特点的定位和发展路径,是今后决定民办基础教育发展命运的重大问题。随着社会各界对民办学校认识的不断深化,民办学校在法律地位上已与公办院校享有平等的地位。同时,社会各界也认识到,民办基础教育在发展基础教育的同时,也满足了一部分人的多元教育需求。基于此,民办基础教育办学者在办学定位上,不能仅仅认为自身是公办院校的补充,更应是平等多元创新发展的主体。因此,在现今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民办基础教育应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提升办学质量,办出适合新时展要求的高质量教育。同时,将视野投射海外,在借鉴国际化办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建符合中国社会需求和自身特色的办学模式,创建现代化民办教学品牌,才能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长足发展。目前,我国已进入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确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指导地位。[2]实践证明,民办学校具有体制机制上的创新优势基因,民办教育事业有顽强旺盛的生命力。[3]伴随着新法新政的到来,民办基础教育将在新时代充分彰显生机与活力,而且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将发挥优势和较强的生命力。新法新政的时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需要真正落地、落实,对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保护。同时,更加需要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们深入思考,如何继续坚持创新,如何坚守教育的本质,如何坚守每一个举办者的教育理想,如何使得每一个教育机构的服务在方式上、质量上、特色上更加有利于人的成长发展和体现社会责任担当。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吴华,王文源等.中国民办教育四十年专题笔谈[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18-34+189.
作者:李莹 单位:江西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