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课程整合,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国内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极为迅猛的发展,并在教育事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就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课程的整合来看,其不仅能有效提高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还有助于学生通过实践更好地理解与掌握信息技术,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了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本次研究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课程整合的意义入手,基于目前信息技术的应用问题,提出了几点有效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基础教育;课程整合
引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快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进一步融合,全面优化基础教育课程呈现模式以及教学方式,进一步体现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提高教学效果。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小学阶段的基础建设进程已经逐渐加快,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发广泛,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信息技术应用效果的提升。为此,教育者必须正确认知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课程的整合价值,并不断反思现存问题,进而实现课程教学的持续性优化。
一、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课程整合的意义
目前,中学阶段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校园网建设基本实现了全面普及,硬件设备配置较为丰富,为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课程的有效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利用信息技术,可优化基层教育阶段课程开设模式。首先,有助于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可为学生呈现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能够缓解部分学校师资不足的问题[1]。其次,能够改变传统课堂上一对一的模式,可利用网络实现多方位的互动,也可以进行学校之间的互联,能够进一步实现交互范围的拓展。另外,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有助于改变传统的课堂组织模式,优化教学要素,呈现出更为丰富的知识形象;有助于加大课堂的信息量,且可为学生课后学习提供一定的引导,同时还能缓解教育者的板书压力。由此可知,将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整合,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明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课程整合所存在的问题
(一)硬件配置存在盲目性
随着国内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硬件设备在各中学的配置已经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了体现学校办学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但部分学校并未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需求,盲目建设“校校通”“多媒体教室”等,导致学校的办学经费在使用规划上存在差异,而部分农村学校,受限于自身的教育经费,在其他教育资源的引入上则力不从心,尤其在师资引入与图书资源引入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此外,还有部分学校虽然构建了多媒体教室,但在应用上却并不理想,甚至存在并未使用,只是应付检查的问题,难以切实发挥出该类硬件资源的价值。
(二)多媒体应用无规律
据调查显示,部分中学教师已将多媒体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且普遍认为其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能够体现教学的“时尚性”。但在多媒体的实际应用上,却毫无规律可循,教学手段较为盲目,甚至每节课都运用多媒体,并未正确理解多媒体的辅助意义,存在喧宾夺主的问题。如在物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育者以屏幕显示公式的推导过程,导致讲解非常机械、死板,且呈现方式呆板,难以实现对学生思维的有效引导。
(三)存在沿用传统模式现象
虽然信息技术硬件设备的配置已经较为完善,但部分教育者由于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不强,在课件制作或视频剪辑等方面的能力不足,故仍然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而该类教育者普遍年纪较大,在学校有一定资历,部分存在不愿意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联合的问题,且认为教学工作仅仅是自身的任务,导致信息技术难以切实发挥出应有的价值[2]。而部分信息技术课程教育者也并未主动做好与其他科任教师的交流工作,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上仍然为课堂教授为主,未做好与其他基础课程的整合,制约了信息技术教育与基础课程教学的协同发展。
三、信息技术与基础课程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革新传统教育理念,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课程的整合必须以基础教育课程为主,信息技术为辅,不可盲目迎合新课程教育理念,教师需要在正确认知新课标实质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合理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否则将会出现将教室变成电影院的问题。在两者整合的过程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也需要认清自身的责任,应该做好配合工作,必须加强与其他基础课程教师的联合,总结出更为有效的信息技术应用形式,并优化教育者设计的课件、视频等,进而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以初中物理公式推导教学为例,考虑到部分数学教师在函数的编辑上并不擅长,且普遍只会简单的操作,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可利用Excel公式编辑器辅助编辑,同时可设定渐进式的播放方式,控制好公式推导的播放时间,给学生留以适当的思考时间。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让课程教师适当融入公式编辑的内容,以此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
(二)认知课程与技术关系,保障课堂教学效果
为避免出现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首先需要综合学校的师生数量以及对局域网络的使用要求,合理做好对硬件设施建设的规划工作,并制定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配置方案,避免出现资源浪费问题。在该过程中,信息技术课程教育者应该综合考虑各科任教师的教学需求,充分考虑其需要应用的基础,确保所配置硬件能够满足教学要求。在硬件资源配置完毕后,也可对所配置硬件的功能进行介绍,并举出应用案例,对科任教师的应用给予方向性指导。
(三)做好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针对目前部分教育者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强的问题,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必须发挥自身的协同作用,辅助各科教师做好课件、视频等优化工作。但该模式并非长久之计,信息技术课程教育者应该进一步加强与教育者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其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需求以及所需要呈现的效果,并开展统一的培训工作[3]。首先,在课件制作上,可统一进行培训。其次,可对PS的操作进行简单讲解,确保教育者可实现对课件图片的优化,呈现出更好的表现效果。最后,也可对CAD、Excel软件等进行教学,让教育者学会简单的三维操作以及公式运算,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此外,也可融合爱剪辑等软件的操作教学,提高教育者的视频处理能力,以此全面提高教育者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基础课程的进一步融合。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整合是非常有必要的,其能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且能够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因此,针对两者在融合上所存在的问题,科任教师与信息技术教育者应协同合作,合理做好信息技术应用设计工作。同时,教育者要不断提高综合素养,更好地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中,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其国.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课程整合及其课堂教学实施模式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8):23-26.
[2]王锐佳.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南北桥,2017(8):10.
[3]刘颖.浅谈新课程标准下信息技术课程自身整合的基本策略[J].天津教育,2017(12):60-61.
作者:韩兵兵 单位: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