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艺术专业基础教育衔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未来社会艺术设计方向将是一个不确定的专业方向。知识具有相对的不确定性,相对的不确定性知识将取代确定性知识,具体素养要求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学生及从业者需要会因时而变,只有不断的学习思维能力是确定性的,不间断的学习习惯,是应对不确定性环境与不确定性知识的最关键素养。学习的主要能力包括能主动学习能力、认识学习能力、灵活学习能力三个大的学习能力方向,其中“灵活学习能力”主要是指,具备进一步变化及思考、的综合学习能力。在知识面和知识方向变得更加非正式化的情况下,需要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学生及学者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性学习的能力,并作为价值观和常态的学习习惯保持持之以恒态度进行学习。
一、过度教育的概念及过度教育带来的问题
(一)过度教育的概念
弗里曼(美国教育学家)1976年提出过度教育的概念,弗里曼观察到在20世纪70—80年代美国大学毕业生和专科毕业生的收入差距急剧缩小,其中,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学生在低于自身学历水平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工作,教育学家弗里曼将这种现象称“过度教育”现象。
(二)过度教育带来的问题
“过度教育”现象在中国呈现的主要问题表现,为现阶段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的现象。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相关部门为了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及缓解就业压力等层面的考虑提出实行高校扩招计划,自此中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模式开始向大众化教育模式过度和转变,中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张,高校毕业生人数由紧缺到过剩只用了20年不到,增长率远远超过国民GDP的增长速度,导致社会无法合理给与相应的工作岗位,直接导致高级人才的资源浪费,间接带来社会不安定和谐的因数。
二、当前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过度教育存在的危害与问题
(一)艺术专业大学生认识学习、主动学习,灵活学习能力差的问题
艺术专业学生高中期间,为应付专业考试,天天模式化的高强度训练。虽然看似试卷分值提高很快,实是机器化的死记硬背,真正认识与理解并不太多。再加上为了高考而考试的选择性的偏科,以及为成绩而成绩的学习目的,与成绩及加分无关的就直接放弃,结果就造成认识和学习知识的目的有较大的问题,直接导致进入大学学习中,在没有老师严格监督下就不知道怎么去学习也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
(二)艺术专业大学生知识面狭窄的危害
对于艺术专业方向的学生,认识学习能力、主动学习能力,灵活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学习思维能力,如果艺术专业方向的学生在学习思维能力上无法自主创新,他所设计出来的作品也将永远只是模仿别人的思维方式,直接导致危害到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间接导致艺术创新落后于同时间别的国家的同龄人。
(三)对专业认识度模糊,学习兴趣进取精神不高的危害
高中的学习期间,过度的应对学习和忙于高考,对大学的各个专业优缺点缺乏相应的了解与认知度。当进入大学课程后便会出现相应的两种情况:其一是选对了相对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专业,学习热情度比较高;其二是在进入专业学习过程中,发现选择的专业与当初的想法有比较大的出入,学习热情及兴趣骤降,其中第二种情况所占居多。
(四)不同区域不同学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导致的管理问题
今天的高等院校,大到相同专业小到同班同学,整体的综合素质都会出现参差不齐现象。相关现象产生最大原因是学生生源的差异。相同一所大学的相同专业的学生均来自全国各地区域,有教育发达地区和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差别,因此,相同一所大校录取的相同专业的学生虽然成绩相差不会太大,但是,综合素质及学习能力却有明显的差异。而同一个专业的学生整体素质如果出现较大的差别,会直接导致给相关任课教师在教学管理中带来相当的难度,与此同时,也会很大的影响教学进度与教学效果。
(五)学生自理能力差,身体综合素质不高的危害与问题
当今,我国大多数家长认为“考试成绩好,前途肯定好”,重心点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好坏。为了尽可能让孩子有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大多数家长包揽了一切事务。其结果直接导致学生自理能力较差,综合素质成绩很难达到同一时期国外相关国家的整体标准。在新时代新社会环境中大学生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也需要综合的品质及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里素质。在最近十年来,全国各地高校屡见学生一步步将自己的道路越走越窄,最后导致悲剧的发生。因此,提高我国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十分迫切的需求,也是和谐社会的基石。
三、艺术专业方向教育衔接的问题与意义
(一)“知识衔接断层”初高中、大学教育衔接不强的问题
全国各地艺术专业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上,存在“知识衔接断层”走倾向。大学教育、初高中教育都拥有自有相关体系,不同时间段的教育部门都以各自为中心,因此,就造成初高中、大学教育分别在目标、目的等方面有各自的要求。在不同的教育阶段,部分科目及内容存在反复和知识脱节的现象。初高中艺术设专业考试、与大学基础课程理解能力及学习目的跨越过大,造成后阶段学习衔接的困难,也没有为未来大学的生活学习和接受新知识做好相应的准备。
(二)应试教育、模板教育是各个初高中教育的主要问题
就我国初高中教学管理而言,升学率及录取率,是大部分初高中的最主要的指标,也是衡量初高中好坏的唯一标准,为此,导致综合素质等课程被占用的现象。对于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及主动学习能力培养,也几乎没有,直接导致初高中学生高分数,低能力。
(三)教育资源衔接断层的问题
农村与城市,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衔接断层,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的教育资源衔接断层,导致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合理,农村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学生受教育的资源较少,长此以往,本地教育培养能力较弱,外来人才有不好引进,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拉开差距,间接带来社会不安定的因数。
(四)培养综合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的意义
现今我国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由大到强的转变,以后,也会需要大量的、综合型的优秀通用人才。因此我们不能片面地认为,只有分数达到优异,才能成为好的人才。相对而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因此,对待每个不同的学生,应该妥善处理阶段性与系统性之间的关系。
(一)定位培养理念
核心理念是以培养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从新定义现阶段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培养当代大学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及岗位胜任力转变。为此,在现今的大学课程体系中,学生知识结构方面要具有前瞻性和各科学科交叉性。
(二)基础教育模式的从新理解与定位
让现阶段我国学生重新重视主动探究式学习,用规则制度保障学生的学习自由理念,形成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思维方式为中心,驱动当今大学生的胜任力及责任感,从教育模式的更新,重新定位我国大学现阶段人才培养的理念。我国教育的优势是传授和记忆确定性知识为模式,而在当今的科技变革趋势下,将对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产生冲击。为此,我国大学教育需要由传授为主改为向引导知识选择、和运用能力转变。只有不断的挖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才能让学生在不断变革创新的社会中以不变应万变。基于基础教育的定位于大学教育模式的更新,大学基础课程的内容和结构也需相应的创新来实现课程综合化,以达到落实大学生综合素养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当今世界,以传授教育为目标的教育不再是教学体系里的唯一目标,更多的教学设计转变为引导教育,目的是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建构为目标的教育培养模式。这样的教学设计,以综合素质为目标,意义建构为中心进行展开构建,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性探索能力、协作能力、创新学习能力还是以教师组织为主、引导,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属于这一中心思想,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而从本质上改变教育衔接的问题。
作者:陈刚 许潇丹 施济琼 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