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美术基础教育中创意思维培养方式,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该文以美术基础教育中存在的教学现象为背景,提出美术教学过程中的“五点”创意思维培养方式。首先,分析现代美术基础教育中的创意思维表现方式,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表演学中的“解放天性”打开创意思路,提炼个性化的创意点;然后,为后续的主题式教学(走近自然、走向社会等阶段的线性实践)铺垫,以“点—线—面”的教学思路逐渐引导学生扩散“面”的思考,将个人想法从概念化向形象化转变;最后,将动漫中的cosplay理念融入课程活动形式,通过趣味教学,鼓励学生实现个人的想法。利用开放的探讨(自由教学)课堂教学形式展示与评价(师评、互评)学生的作品,可以形成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创意思维培养;解放天性;主题式教学;美式教学
“五点”创意思维培养方式是以人物的心理分析为前提,经过具体的人物行为、社会环境的过滤,即“概念化-方式-形象化-创意点-成果化”的培养方式;在训练过程中,采取相对应的训练教学法。
一、当代美术基础教育中的创意思维
当前,一些院校以技能训练为主开展美术教学,导致部分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创意思维能力越来越弱,学生的美术作品形式感如出一辙,技能方式批量化训练,作品内涵底蕴空洞,缺乏个性、创意。在应试教育考试升学的压力下,部分家长与学校倾向于技能训练教学。一方面,众多学者开始号召学校与家长重视对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张小鹭在《现代美术教育学》中号召我们应对技能美术教育的错位进行反思,探索教学过程中的空洞——与现代社会及其美术无联系,空有“形”而无“意”①。华东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家钱初熹教授一直致力于推广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的改革,并在儿童美术心理发展领域开展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跨学科研究,其在著作中明确表示美术元素文化内涵对于学生美术教育的意义。另一方面,学者对美术教育中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意见与展望。在宜春职业技术学院专题讲座研究中,钱初熹教授运用丰富的图片展示了各种职业的人因为缺乏美术素养而造成的错误后果和具有美术素养而获得成功的生动案例,鼓励教师在美术教育研究中进行多学科研究,并以创造力的培养为核心。此外,许多学者(如严中明、李江荣、朱和平、路秋子等)也提出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技术应用的转变等方式,强调创意思维对于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当前,美术基础教育中创意思维能力的训练方式现状与存在的不足基本为以下三点:其一,未系统地提出思维能力培养方式的教学方案;其二,教学方法空洞追求“形”而舍弃“意”,忽视了学生创意思维能力的应用,从而造成部分学生的作品显得空洞、无内涵;其三,创意思维训练方式单一化,不管是形式还是教学设计,都应融入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达到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
二、“五点”创意思维培养方式在美术基础教育中的应用
基于学校与培训班开设创意美术课程和学生个人素质发展差异化的背景,美术基础教育迫切需要全新的、有创意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固有美术教学方式的影响下,部分学生的美术学习思维已变成僵化模式。美术教育不同于其他科目,其特别之处在于它是一门灵活的、富有创造性、表现性的科目。而打破这种僵化思维的关键在于解放创意思维。创新能力是个体的一种创造力,它与每个人都具有的人格特征紧密相关。因此,学生需要通过一些形式释放自我、挖掘创造力,而表演就是其中比较好的方法之一。通过艺术化的表达方式,模仿自然界生灵的心理、行为、社会表现等,然后以可被大众和社会所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是一种情感与思维的升华。人们常说一名演员的演技很好,实际上就是说这名演员演得“像”。所谓“像”即真实,演员在演戏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深入角色,最终呈现的就是相对逼真的形象。美术教育创意思维培养方式的改变,首先要改变的是学生这个主体,解放他们的思维,打破存在他们脑海里的“固定记忆”,这需要学生学会观察、模仿、提取关键点,加入个人想法,最终以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如,学生在观察完植物园、动物园、海洋馆等地后,利用树叶、花瓣等绘画元素表现春天的景色,虽然使用同样的材料,但他们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所观察到的人或动植物的某一特性,再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创作,最终呈现出的是充满个人风格的美术作品。学生学到的知识可能是相同的,而标新立异之处就在于想象力或个性能否让作品脱颖而出。通过表演第一课的学习内容,笔者发现在为学生确立的学习目标中,创作处于金字塔顶端的位置,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布卢姆等人就曾对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进行了分类,即认知、情感、心智运动等领域,并从实现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定了一系列目标序列。Bloom’sTaxonomy模型结构对于问题分类十分有用,从简单逐渐发展到复杂。学生必须拥有知识,并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建构。因此,在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之前,教师要注意到之前认知与情感的两大领域。“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每一个环节都要注意到学生个人情感的变化、性格的差异、教学环境的选择、教学方式的制订、教学知识的传达等,因人而异。其一,走向社会,让学生了解所做事情的缘由、过程以及意义。社工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在创造力上得到较大程度的开发,也能使学生明白公益的价值。如图1、2,在讲解完所需要注意到的事项后,学生在统一的主题下开始个人创作。首先,分析并罗列想法,将绘画方案列出配色、造型、明暗等表现元素;其次,综合所有的想法开展具体的创作;最后,所展现出来的作品显示出学生的创意,不管是配色还是造型、创作理念等,都在绘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融入了自身的想法,最终作品是学生在个人性格特征、喜好、想象力的融合作用下所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其二,走进自然,以练习水墨山水画为主。水墨山水画的理念是“师法自然,中得心源”。因此,个人对自然的观察辅以个人思想,是创作时意在笔先的源泉,而不是对现实事物的照实摹写。水墨画以黑白为基础并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这就更需要学生注意构图的设计、意境或者底蕴的传达。水墨画体现的是设计与思维的融合,而设计与思维如映雪、梅林所说:“设计思维是人类一门最广泛、最精彩、最鲜活、最丰富的精神现象。”②它是人类生存理想的诉求和无限创造力的发挥,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和思维的魅力。因此,山水画能表现出创作者的创意,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三、结语
笔者从表演开发创意点开始,开展走进社会与自然的主题式教学,使学生自由表达创意,通过“观察—模仿—创意—表现”的美术教学思路以及开放课程评价,最大限度地开发出学生的创意思维,既契合现今国际化的美术基础教育理念,也直观体现出“五点”教学法的优势,为众多院校的美术教育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杨捷.从西方美术教育思想看我国美术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美术教育研究,2014(24).
[2]钱初熹.以“中国元素”为核心的创意美术教育.美育学刊,2012(1).
[3]钱初熹教授来宜春职业技术学院作专题讲座.
[4]张仁里.“解放天性”与“从自我出发”辨析.戏剧,2006(3).
[5]周霖,王澍.中西方教育思想演进的不同路径及其影响.外国教育研究,2006(12).
作者:苏龙 单位: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