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教学目标变革趋向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基础教育教学目标变革趋向,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基础教育教学目标变革趋向

摘要:基于知识经济、信息技术的当代社会,越来越重视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当代基础教育教学目标变革趋向是:在教育对象上从精英走向全员,在人才价值上从单一走向多元,在素质结构上从片面走向全面,在学习态度上从被动走向主动,在能力性质上从继承走向创新。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学目标变革;教学目标变革趋向

在科技进步、社会变革力量的推动下,当今世界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力图占领人才竞争的制高点。随着各国教育教学的变革与发展,当代世界基础教育教学目标的变革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这是一个什么阶段呢?这一阶段有什么特点呢?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研究的问题。基于对当代世界著名教育理论以及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的分析,笔者认为,当代基础教育教学目标变革表现出如下趋向。

一、从精英走向全员

“人只有经过教育才能成为人。”这是夸美纽斯、康德等教育家的共识。也就是说,人是教育的产物。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必要,也应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但是,在人类教育发展的很长一段历史时间内,许多人接受学校教育的权利都被残忍地剥夺了,学校教育变成了有权有钱阶层的特权。学生即使赢得了受教育权利,许多学校教学关注的对象更多的仍然是个别优秀的学生,实践着精英教育路线。古代自不必说,近现代教育普及化运动以来仍然如此,隐性的受教育权被剥夺现象仍然大量存在。如在一些中小学教师,只关注、关心优秀学生、升学有望的学生,这在国内是一个比较普遍的学校教育现象。这种教育模式使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为了优等生的“陪读生”,他们的受教育权或明或暗地被剥夺,导致教育的社会效益低下,没能发挥教育对社会发展应有的强大推动作用。当代基础教育教学目标究竟应该面向谁呢?理论上讲应该是面向所有教学对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受教育权利逐渐归还了大众,这在法律上已经成为国际共识。在现代社会,基础教育是全体国民的教育,是每个公民成长与发展的基础,是人人享有的教育权利。当代基础教育的目标将不再仅仅满足于培养几个精英人才,片面追求升学率、优生率,而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他们成长成才奠定基础。基础教育不再强调甄别、选拔、淘汰,而是注重平等、发展。当代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普遍颁布了义务教育法,规定了基础教育的义务性、普惠性[1]。我国于1986年颁布了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又颁布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对适龄儿童受教育权利做了详细的规定。我国跨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明确提出了淡化甄别、选拔、淘汰的评价观与教育观,建构起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观与教育观。这就从法律和政策层面上为基础教育教学目标的全员性指明了方向。当代教学目标更加关注全员性,要求教学要对全体教学对象负责,要使班上所有的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2]。学校的重要任务就在于:“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学生(包括差生)的发展上下工夫。”“使每一个学生(包括优等生、中等生以及差生)都能在发展上尽他自己最大的可能性取得最大的成果。”[3]这是教育公平观的体现。追求教学目标的全体性固然有当代民主、平等、自由等社会思想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也反映了现代社会更加注重教育教学的社会综合效益,更加关注社会的长期效益。在某种意义上说,关注全体学生,就是关注人类社会自身的命运。没有全体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社会的整体发展必将受到损害。

二、从单一走向多元

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既然是基础,基础教育就应该为整个社会及其教育发展奠基。社会是多元的,教育也是多元的,基础教育当然也应当是多元的。传统教学目标追求统一的标准与要求,希望把学生培养成同一个规格,忽视人才类型的多样性。比如传统上我国的基础教育比较强调统一要求,把共性强调得过了头,以至于人才的规格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没有个性,没有特色。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思想观念的不断变迁,人们越来越关注差异性的社会需求,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在注重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培养兴趣爱好、发展特长,实现个性化发展。因此,基础教育的人才质量规格将从单一走向多元。即在给学生最基本的共同的基本素质教育的基础上[4],鼓励和支持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深造、职业工作、生活幸福奠定基础。“一个人的素质不可能是各素质门类的平均组合,也不可能要求一个人的素质全面优秀,……一个人良好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应该是在具备了现代人应有的那些基本素质之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并服从社会的要求,努力发展自己的特长。”[4]只有学生各有特长,才能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基础教育学校人才培养的多元化是由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学生发展的差异化、学校条件的特殊性等几个因素决定的。当然,教学目标的这种多元化发展当然不是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没有统一要求,不注重共性,而是强调在统一的基本教学要求的基础上,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差异性,鼓励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

三、从片面走向全面

传统教学目标往往过分关注知识、技能的传承,忽视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目标的定位固然有其所处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制度的局限性,也与那个时代整体教育水平、教育观念、社会发展的综合水平较低有关。社会发展,生产力越来越进步,生产关系的改善,教育越来越进步和发展,可是教育的片面性依然存在。但从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社会越来越呼唤全面发展的教育,我国政府发出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号召[5],以推动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朝着全面发展的轨道前进。所谓全面发展,主要是素质的全面发展,它包括宏观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教育组成部分的全面发展,也包括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态度、习惯等素质的全面发展,还包括智力素质与非智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当代的基础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德、智、体、美、劳各育,首先,要全面实施国家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各门课程,特别是要开设好体、音、美课程、非升学考试的各门“副科”课程。其次,在实施每一门课程的过程中要全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能力、态度与习惯的培养。再次,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在注重身体素质培养的同时,要把智力品质与非智力品质的培养结合起来,既要帮助学生“长成”一个健康的“身体”,也要帮助学生“养成”一个健全的“心理”,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学生成长为一个健康的人、幸福的人奠基。基础教育是为人生奠基的基础性教育,肩负着为每个人的人生大厦打造地基的任务,这个地基是否全面、完整、牢固,直接关系到人生大厦的稳固。在当今时代,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如果我们培养的普通国民的素质特点是:体质虚弱、知识片面、人格缺陷,这必将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甚至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前途与命运。因此,当今的基础教育再也不能满足于简单的知识传承,更不能仅仅满足于升学考试课程知识的传承,而必须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要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着眼于知识、能力、品德与个性的全面协调发展。当今社会已经发展到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不能满足于知识的传承,而是更关注人才的综合素质。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要有熟练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更要有积极的专业情感。这种全面的人才素质观在现代教学理论中有多种表达。如三基一性说、四基说、三域目标说、三维目标说等。无论哪个主张,其实都离不开三个核心的目标要素,即知识、能力、态度。这是当代全面教学目标的基本构成。学校要以“尽可能大的教育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2],要“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1]。这是人类的教育理想,也是国际社会正在努力奋斗的教育目标。

四、从被动走向主动

在传统社会中,教学目标主要定位在知识技能的传承上,加之在教学系统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学目标由教师来制定,教学过程由教师来控制,教学效果由教师来检测,学生的主体性往往被忽视,学生常常被动接受教学目标的要求,无论其正确与否,合理与否,有兴趣与否,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被塑造的对象,主体性难以发挥。为了追求真正的、更大的教育成功,现代教育,包括现代基础教育,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要将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者、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探索者,要把教育对象培养成为个人学习、工作、生活的主体,培养成为社会变革、建设、发展的主体。“人的主体性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人的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6]。“弘扬、培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理应成为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6]。今天的教学过程,早已不是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学生已经由被动地接受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逐步走向主动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理想去参与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而作为教学目标的参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力图通过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逐步成长为主动学习者。

五、从继承走向创新

人类个体和社会发展的任务不外乎继承与创新两个方面。在传统社会及其教育体系中,人们比较关注对过去的知识经验的继承,强调的是适应现实生活,关注的是过去与当下。传统教学目标十分关注已有人类知识经验的继承,以保证人类文化的延续。接受和继承人类已有的文化知识经验,仍然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学校教学目标应作出新的调整,那就是如何培养创新性的人才,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具备创造新知识、新经验、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学校应“改革传统的、面向过去或现在的‘适应性学习’,推行面向未来的‘创新性学习’”[7]。在尊重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当下的教育越来越关注未来,关注改革,关注创新。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下教育的一个重要素质追求。创新素质包括创新的知识、技能、能力、精神与态度等。其中创新的态度与能力尤为关键。基础教育在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中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的束缚,克服习惯性地向后看,一心想着传统、经验、祖训,不敢、不能向前看,不敢、不能大胆改革创新的心理,整体关注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培养,使创新创业成为当下年轻一代的基本价值追求。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既然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创新,学校培养的人才也不能不关注创新。基础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个体发展的一个基础性的教育阶段,更应该为人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创新素质的基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适应当下和未来的生活,才能成为社会的合格公民和建设者。关注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就成了当代基础教育学校教学目标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学会生存[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赞可夫,编.教学与发展[M].杜殿坤,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3).

[3]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M].杜殿坤,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4]司成勇.好学生=基本素质+特长[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3).

[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1985-06-01(1).

[6]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7]詹姆斯•博特金,等.回答未来的挑战——罗马俱乐部研究报告《学无止境》[M].林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作者:司成勇 孙晗晗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