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家庭教育模式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目前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存在着明显的个体性差异,而这种差异的成因是多方面,其中家庭教育模式在造成这些差异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探究家庭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有利于对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
家庭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
最近,随着中国传媒大学男生杀害同校女生的消息传出,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一问题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个体的大学生,无论其身世背景如何,其成长都受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熏陶三者的交叉影响。因此,研究家庭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显得十分必要。
1基本概念梳理
关于家庭教育这一概念,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家庭教育实际上就是家长对子女的培养教育;有人认为: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这些观点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对家庭教育的定义都是从狭义方面来界定。而本文中所研究的家庭教育,是广义上的家庭教育,它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具体来说本文所指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及成年人对未成年子女进行的有意识无意识的教育和影响。
2家庭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
2.1家庭结构的影响
通常在研究家庭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时,我们将家庭划分为,单亲家庭、完整小家庭、重组家庭、大家庭、寄居家庭几种机构。不同的家庭结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强迫、焦虑、抑郁、恐怖、偏执、敌对、精神病性等会有不同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家庭结构来源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发现,寄居家庭结构的学生在强迫、焦虑、抑郁、恐怖、偏执、敌对、精神病性等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数据要明显其他家庭结构的大学生,这表明此种家庭结构的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性要高些。而重组家庭的大学生在抑郁、强迫、以及精神病性方面要比完整小家庭、单亲家庭、以及大家庭要高,而单亲家庭学生在敌对、偏执、抑郁等心理问题上的表现数据上明显要高于大家庭、完整小家庭、重组家庭。
2.2父母文化程度的影响
调查显示,在父母文化程度的影响方面,父亲是大学文化的子女在强迫、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敌对等不健康心理因子的得分要比其他文化程度的子女优异,这显示父亲的文化程度高对子女心理健康的一些指标有正面的影响。母亲是大学文化程度的,子女在心理健康的偏执因子、敌对因子方面要高于其他文化程度的子女;而在抑郁、焦虑、人际关系、强迫方面,母亲是大学文化程度的子女要优于其他文化程度的子女。
2.3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我们通常把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分为:民主、严厉、溺爱、以及放任四种常见类型。这四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研究显示父亲采取民主型教养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好;而父亲采取溺爱型教养方式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在抑郁、敌对、焦虑、人际关系、偏执等心理不健康表现方面的概念都有较高;也即是说,家庭教养方式中,父亲的教养方式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样在母亲的教养方式中,如果母亲也是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是最优,母亲是溺爱型教养方式的,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几种教养方式中最差的。这种结果基本上与父亲的教养方式产生的影响一致,只是在某些指标上有略微不同。
2.4六岁前与父母同住情况的影响
子女六岁以前与父母同住,对其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实际上就是早期家庭教育给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的反映。调查数据显示,六岁前与父母同住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指标要优于这一时段由爷爷奶奶抚养或寄养在其他家庭的。这个结果显示,在六岁前,有父母抚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最佳,其次是爷爷奶奶抚养的,心理健康最差的是这一时段寄养在其他家庭的。
3改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途径
3.1实施家校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长期以来,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家庭这一重要因素排除在外。家庭教育的作用被忽视和低估,家校沟通严重不足,通常只是在学生出现问题以后才通知家长。因此,在未来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教育中,要在做好学校教育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建立起家校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机制,将家庭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引入到学校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培养计划中来,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3.2构建“家、校、生”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立体支撑体系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家、校、生”三者沟通不畅的现实困境,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因此,要针对性地建立“家、校、生”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支撑体系。首先,利用学生入学之初家长多数到校的机会,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关系的讲座,提高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其次,设置校级机构。高校设立学校层面的家长委员会,为家长参与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提供平台,推动校方、家长、和学生间的交流。最后,建立学生个体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在学生入学之初,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要求学生填写相关家庭信息,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基本信息档案,为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提供基本档案信息依据,为对学生展开针对性心理健康辅导和成才指导提供依据。
4结语
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深化,家庭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必然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家庭教育的模式与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角度出发,分析学生心理健康的个性特征,是大学开展针对性、实效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选择。
作者:马闯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振松.家庭教育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高职教育研究,2007,(12):224-225.
[2]陈慧君.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江汉大学1311名本科学生的调查[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