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社会管理与家庭教育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
1.关爱“新昆山人”子女的家庭教育
建立“新昆山人”子女家长委员会。昆山重视发挥“新昆山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周市中学首先建立了“新昆山人”子女家长委员会,并在全市推广。“新昆山人”子女70%在公办学校上学,其余的在“新昆山人”子女学校中就读。各所学校都创造条件,让“新昆山人”子女“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建立“新昆山人”子女家校合作研究基地。周市中学从2006年开始,就重点开展“新昆山人”子女家庭与学校合作研究教育课题,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促进了孩子的进步。该校有60多篇“家校教育”研究的论文在相关杂志上发表,或在各类比赛中获奖。建立“新昆山人”子女夏令营,开展“小候鸟”圆梦活动。2010年开始,昆山在暑假组织实施“小候鸟”圆梦活动,建立“小候鸟”关爱基金工作室,《昆山日报》开辟“关爱小候鸟”专栏。通过“小候鸟夏令营”活动,对这些“新昆山人”子女进行家庭教育式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走出性格孤僻、情感脆弱、自卑自弃的阴霾,悦纳自己,友爱他人,融入昆山,快乐成长。
2.举办各类思想道德建设的特色学校
建设“家长学校”、“网上家长学校”家教平台。全市已建有各类家长学校100多所,使95%以上学生及其家长,受到家庭教育新观念、新知识的熏陶。苏州网上家长学校昆山分校,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传播模式,传播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举办特色学校传承地方文化学习先贤品德。昆山具有传承中华优秀家教传统文化的软实力。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朱柏庐的《治家格言》都是对师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好教材。学校在教育中,特别重视去伪存真,古为今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教育和鼓励学生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育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从少年时代就懂得如何做人的道理。举办小昆班,用昆曲艺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近年来,昆山邀请江苏省昆曲院数十位昆曲表演艺术家走进69所学校,为学生们奉上传统艺术盛宴。各区镇小学校都设有“小昆班”,让孩子意识到昆曲是国粹艺术,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为自己能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而感到骄傲。建立少年法庭励志学校,进行法制教育。2010年,昆山市人民法院在昆山看守所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少年法庭励志学校”,加强对失足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法制观念教育和劳动技能培养。2012年,“少年法庭励志学校”入选昆山市“关爱民生法治行”实事工程项目、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公益创投活动援助项目,并获得苏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二等奖。
3.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
开展“党是阳光我是苗”、“学雷锋”等主题教育活动。昆山市关工委从199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开始,每年围绕党的重大活动对青少年开展思想道德主题教育系统活动,收到较好的效果。2011年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开展“党是阳光我是苗”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在全市青少年中营造一个知党、信党、颂党、爱党、跟党走的浓烈氛围。2012年市关工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开展“学雷锋,讲文明,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由团市委牵头,在全市开展“美德少年”评选活动,促进学校“学雷锋”活动向常态化发展。2013年,根据讲话精神,在青少年中开展“走复兴路圆中国梦”的主题系统教育活动,在青少年中正在形成为振兴中华圆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良好氛围。开展“阳光四好少年”实践活动。几年来,昆山市少工委围绕“与祖国共进,与阳光同行”主题活动,开展“阳光四好少年”实践活动。主要活动有开展少先队员学习航天英雄费俊龙寄语争当“四好少年”活动,开展”分享现代化”摄影比赛,开展“走进爸爸、妈妈工作单位”一日体验活动,开展“雏鹰假日小队”建功现代化行动和“美在家庭、美在社区”环保行动,提倡青少年“做义工、送温暖、献爱心”,“阳光伙伴手牵手”,互助帮助,共同进步。
(二)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
1.运用社会力量服务家庭教育
建立“阳光工程”实事项目。全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每年推出一批“阳光工程”实事项目,开展的项目有:青少年“阳光心灵”行动,关爱外来工子女“共享阳光”,未成年人“阳光上网”工程,校园周边“阳光护蕾”行动,未成年人“阳光”帮困信息平台,“阳光家教”社区行,青少年“阳光一日行”,“共沐阳光”千名小记者校外实践,“我是守法小主人”等。开展校外教育辅导站活动。昆山1994年起,每年暑假开展校外教育活动,重点抓5%左右的文化课差生,举办校外辅导小组或上门辅导,深受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欢迎。2009年起,把校外青少年教育活动形式规范化、常态化,建成村(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区镇、街道建立中心辅导站,并辅以家庭辅导站。至2013年,基本实现了校外教育辅导工作全覆盖。开展“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工作。市关工委、市文广新局联合聘请395名“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教授、老专家、老模范)担任网吧义务监督员,常年在全市城乡各个角落检查监督。2003年,在昆山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有80%是由于迷恋网吧走上犯罪道路。通过“五老”网吧义务监督,近年来没有再发现未成年人因进网吧而走向犯罪。
2.关爱流动儿童促进健康成长
开展流动儿童“公益创投”项目。2012至今,昆山市政府从福利彩票收益中,分别拿出两个500万元作种子基金,用于公益性项目。昆山“社区关爱行—儿童成长伴侣”、“社区四点钟学校”、“快乐娃娃———新昆山儿童关怀”、“关爱流动儿童蒲公英行动”、“动力泵站———单亲母子自立支持服务”等18个项目,申请“公益投入”获得批准,投入项目资金达300万元左右。相关项目针对流动儿童和女性家长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生理心理健康、情感疏导和家庭教育等专业服务。开展“蒲公英圆梦行动”。2013年9月,昆山市妇联举办了“芬芳同行,牵手成长”昆山市关爱流动儿童“蒲公英圆梦行动”。有100名“社会妈妈”与50名流动儿童、50名困难或单亲家庭儿童结对,对他们给予必要的帮助。市妇联还组建专业化志愿者团队,为外来工子女中的流动儿童提供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的公益服务,营造健康、快乐成长的环境。“舒欣家庭心理咨询中心”在关爱流动儿童促进其健康成长行动中表现突出,被评为“江苏省十佳巾帼服务队”。
二、昆山市家庭教育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经验
(一)领导重视统筹协调是根本
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全国妇联等七部委联合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五年规划》等文件精神中,昆山市党、政领导重视,态度积极,将这一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全年工作计划,统筹协调督促职能部门贯彻落实。市委书记管爱国亲自过问,帮助解决相关问题。
(二)制定目标组织实施是关键
有目标,才有动力;切实组织实施,才能实现目标。昆山市在指导服务家庭教育工作中,既贯彻中央、省、市有关对家庭教育工作的要求,又结合昆山实际,制定了《昆山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工作目标,并切实组织实施。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依托基层妇联组织和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家长学校阵地,将家庭教育指导站服务功能,向村(社区)延伸,实现全市各村(社区)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站的全覆盖。
(三)部门合作形成机制是保证
昆山市在实践中,形成了由党政部门领导、妇联牵头、教育部门主导、多部门合作、社会力量参与的城乡家庭教育工作管理体制机制,确保家庭教育工作的推进。全市广泛开展各级各类家庭教育工作,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及时总结推广家庭、学校、社区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和创新经验,推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衔接。
(四)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是基础
改革开放后,家庭教育的显著特点是越来越社会化,越来越需要社会各个组织的积极参与。多年来,昆山市妇联、教育局、文明办、人口计生委、卫生、民政、团市委、关工委等部门大力协同,发挥各单位的职能优势,主动参与加强未成年人教育工作。另外,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研究会、昆山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各乡镇“社区儿童服务中心”等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家庭教育活动,促进了昆山市家庭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五)家庭教育“三位一体”是重点
服务于青少年的教育,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组成的系统工程。昆山市的家庭教育工作,注重建立“三位一体”,形成合力。构成三个很有特色的“链”:一是指导家庭科学教育形成“家教链”。家教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在全市乡村(社区)建立了具有家教功能的“妇女儿童之家”、“家庭教育指导站”、“校外辅导站”,引导家长掌握科学家教观念和家教知识,把提高家长素质放在突出位置。二是学校参与家庭教育形成“家校链”。学校教育是“三位一体”的主体。昆山市各所学校开办各种类型的家长学校,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教育家长要树立科学的家教理念。教育孩子在学校成为好学生,在家成为好孩子,在社会成为好公民。三是社会参与家庭教育形成“家社链”。社会教育是“三位一体”的纽带。昆山市文明办、少工委、关工委等部门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拧成一股绳,朝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总的目标健康发展,与服务于未成年人道德品质步调一致,形成“三位一体”教育的合力。
(六)青少年教育资金投入是保障
昆山市初步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全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事业资金投入保障机制。2011年,昆山市每年用于教育的投入,都超过了20亿元。昆山全市已建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2个,未成年人校外德育实践基地29个。103个社区和村,已设立未成年人活动室,建筑面积2.06万平方米,定期组织辖区未成年人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成长指导”、“舒欣心理咨询”和文体等活动。
三、昆山市推进家庭教育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与建议
(一)总结、推广特色办学经验
昆山市重视继承传统文化,创办特色学校。千灯炎武小学、柏庐实验小学和昆山市华东台商子女学校,都开设国学经典课,传授《三字经》、《弟子规》、《菜根谭》等中华优秀家训经典著作,引导学生快乐背诵经典,萌发智慧,学习做人的道理,知礼仪、知廉耻、知谦虚、知恭敬,做忠厚老实有良知的人。他们的经验,值得总结推广。一是继承传统,古为今用。二是顺应时代,培育民族精神。三是扩大知识面,为通才教育打好基础。四是向世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竞争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世界上越来越受到瞩目。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的宣言中讲道:“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当西方人发出“要向儒家学习东方智慧”的时候,我们必须为中小学生提供了解领会自己国家传统文化经典的机会。
(二)深化“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提出,开展青少年教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各年龄段儿童中,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昆山市在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中,引导广大青少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与先贤顾炎武、朱柏庐、王应麟、李毓秀、洪应明等优秀传统家教理念相结合,充实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教育内容。强调用国家意识、科学意识、劳动意识、审美意识塑造现代昆山人,培养少年儿童高尚品德。向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进一步创新活动的形式和载体,注重提高活动的参与性、互动性,调动家长、儿童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着力扩大活动覆盖面,让更多的儿童和家长受益。
(三)加强家庭教育科学研究
要依托家庭教育研究会等单位,开展关于家庭教育的理论、应用和工作方法的研究,强化研究成果的转化,为决策和实践提供指导服务。近几年来,昆山市妇联、教育局对家庭教育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现有的家教教材,仍不能适应实际需要。对《三字经》、《朱柏庐治家格言》、《弟子规》等传统国学教材,应做适当的改编,使它更切合实际地服务于当代未成年人和广大家长。同时,要继续整理、编写适合家长们需要的教材。家庭教育的教材,应由政府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经费问题,争取免费向家长赠阅。
(四)提高家庭教育与社会管理创新水平
要全面贯彻中央文件精神,把妇女儿童工作放在社会管理的总体工作中去研究、去落实。社会管理创新,其内涵主要体现于“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以区别于传统管理。要优化社会管理策略、管理手段、管理途径。探索政府与社会组织多样化的合作方式,为家长与儿童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和服务。家庭教育要与昆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昆山城市文化品牌,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相结合。顾炎武的“责任文化”,朱柏庐的《治家格言》精神,属于昆山,也属于中国;属于过去,也会鉴照今天和未来。课题组建议,昆山市应设“朱柏庐家庭教育奖”,奖励给取得优秀家教成果的单位或个人,先在昆山实施,逐步创造条件,推荐给国家采用,将其变为国家奖。这对助推全国家庭教育,很有意义。
(五)完善师资队伍培训机制
昆山家教工作的专兼职人员仍然不足,而且大多数指导人员又缺乏系统的培训,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要重视建设家庭教育师资队伍。一要建立主渠道培训机构。利用党校等单位的教学资源,设立家庭教育培训中心。二要明确家庭教育不同层次培训对象的授课内容。三要根据培训对象确定教学内容。四要编写适合教学内容的教材。五要聘请专兼职家庭教育专家授课。此外,还要发挥妇联系统和民办社会机构的作用,加强对从事家庭教育人员的培训。
(六)完善组织领导管理体制
家庭教育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取得显著成效,特别需要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一要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说“,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操纵在掌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掌握在母亲手中。”我国教育专家朱永新说“,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可见,家庭教育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二要加强组织领导,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全国妇联等七部委《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1年~2015年)》。如何完善家庭教育的组织领导管理体制,课题组建议建立“家庭教育领导小组”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家庭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由一名副市长兼任,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协调、督导全市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是“家庭教育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中心主任由妇联主任兼任,“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负责全市开展家庭教育的指导组织实施。
作者:冯祥元 吴声功 周子云 单位:苏州市行政管理学会 昆山市行政管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