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家庭教育的实践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媒体背景下家庭教育的实践,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新媒体背景下家庭教育的实践

媒体是相对于书信、电话、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移动通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包括博客、手机短信、网络媒体等在内的新媒体。新媒体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便捷的交流方式,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青少年的青睐与喜爱。据统计,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8.02亿,互联网普及率57.7%。手机网民7.88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青少年中初中和高中(中专、技校)的网民分别为37.7%和25.1%。在数字技术时代,对新媒体的认识和态度,对新媒体的选择与接触以及对新媒体传播内容的甄别与判断,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素质的全面发展,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加强新媒体背景下家庭教育工作是青少年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1.新媒体环境下家庭教育的特点

(1)家庭的亲子关系面临前所未有的困惑天

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关颖曾把50后、60后、70后、80后称为网络移民,90后、00后、10后为网络原住民。随着网络走进千家万户,网络原住民面对父辈不同的生活环境,对网络的互动性、多样性和及时性表现得积极主动,敏感而迅速地接纳、认同新媒体感知方式的多样性。相对而言,大多数家长成长于相对封闭稳定的社会环境,继承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而对网络文化的冲击显得保守而力不从心。于是,孩子眼里的时尚成为家长的不可思议,而家长推崇的理想又被孩子不屑。两代人在网络时代在知识和价值观上的冲撞,常会加剧亲子冲突,影响家庭的和谐氛围,削弱家庭教育力量。

(2)家长的权威性受到了网络的空前挑战

在传统的家庭教育格局中,家长作为家庭的长者,其知识、经验本身就是一本沉甸甸的教科书,家长是孩子的百科全书。在纸媒时代,孩子有知识方面的问题,基本可以从父母或长辈那里得到答案。但在网媒时代,这一切都被颠覆了,孩子通过互联网可以很方便地寻求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他们完全可以自主学习,选择学习。“问父母不如上网”,已成为子女获取知识的主要通道,学生们把电脑成为“放在家里的图书馆”。传统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和子女的知识传承性被互联网无情地切断了。家长知识权威性的丧失,削弱了父母人格的魅力,加大了家庭教育的困难。

(3)家长向子女传递信息的过程受到阻碍

一般来说,家长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或知识是经过过滤的,尤其是对孩子身心发展有副作用或危害的信息,家长是不会传播给子女的,父母在家庭起着一道“防火墙”或“隔离墙”的作用。但在网络时代,家长的“防火墙”“隔离墙”已形同虚设,孩子上网,各种信息扑面而来,网络技术尚不能完全做到对不良网站和信息的有效屏蔽。另外,网上一些对未成年人有诱导误导的不良信息,也容易扭曲未成年人的价值观、人生观,改变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网上信息的杂博,鱼龙混杂和家长给子女传递知识的过滤性、单纯性产生了矛盾,直接侵蚀和抵消家长的教育效果。

(4)家长和子女的亲和力受到了网络冲击

家庭教育中,亲子沟通是家庭教育的基本途径,良好的有效的亲子沟通有助于家庭建立和睦的教育关系。在网络时代,未成年子女把相当多的时间用在上网上,他们和父母交谈沟通的时间相对减少。网络作为“第三者”介入家庭生活,使得家长明显有了被淡漠、被边缘的感觉,上网—看电视—睡觉是网络少年家庭的生活轨迹。值得注意的是,在上网未成年学生中,他们喜欢使用网络语言,这些网络语言如“菜鸟”“大虾”之类使得听不懂网络语言的父母一头雾水,破译不了网络语言的语义信息,谈何与孩子的沟通交流。

2.新媒体环境下家庭教育的实践和思考

(1)政府部门统筹,加强有效监管与传播正能量同步推进

当前,网络环境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良信息,微信、微博、数字传媒中低俗和不真实信息大量充斥,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对网络的监管力度,将“绿色发展”理念引入新媒体的发展规划之中,为中小学教育打造健康网络环境。在传播正能量方面,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中,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强化家长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提高家长家庭教育水平,培养儿童优良品质和健康人格,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为目标,以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及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为载体,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庭美德以及科学的儿童发展观宣传教育,着力建立健全适应城乡发展、满足家长和儿童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促进家庭教育工作均衡深入发展,为营造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创造条件,为促进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发挥重要基础作用。近年来,嘉善推行“媒体+”,增强“善文化”传播力。开播“善文化”电视频道,在县主要媒体常态化开设“善文化”专题专栏,“点赞嘉善人”“善城文明行”等栏目被广大群众熟知公认。建立“了凡善学”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家风家训”“善学研究”“诗词歌赋”等内容。整合推出“1+2+3+N”矩阵(“1”:嘉善新闻网;“2”:嘉善微博、嘉善微信公众号;“3”:嘉善报社、嘉善广电台、嘉善电台;“N”:全县各级党政机关官网、两微),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每天“善能量”“善故事”,打造立体式、多平台“善文化”传播新格局。同时,为更好地满足市民“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皆学”的学习需求,依托浙江终身学习在线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集科学技术、市民教育、生活环境、文化素养养生保健、休闲生活、投资理财、家庭教育、职场发展、实用技术等十大类4800多个数字化教育品种、1万多学时的网络学习平台—善学网—嘉善市民学习在线。善学网致力于推进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在线教育与线下活动同步结合,为学习者提供多元化、开放式、互动型的全数字化学习,倡导“让学习成为嘉善人的生活方式”的理念。

(2)加强学校指导,构建网络文化与占领主阵地同步实施

学校是对孩子进行系统知识传播和对孩子进行道德、价值引导的专门场所,对孩子新媒体素养的引导和教育迫在眉睫。一是要结合新媒体的发展实际,灵活选择适合学校实际的新媒体素养课程教育模式,可以设定为必修课、选修课等形式,形成比较完善的新媒体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二是要建设一支懂得新媒体技术、具有较扎实新媒体素养的师资队伍。三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新媒体媒介开展实践教育,如教师博客、班级论坛、手机短信等,通过教师引导与教育,让学生通过新媒体实践提升自我素养。嘉善依托全国家庭教育服务体系试点单位的契机,以“善育善成”家庭教育项目为抓手,“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为目标,教育局和妇联成立全县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在教育局和学校注重成绩的同时,利用新媒体技术建设丰富多彩的、具有校园特色的网络文化,依据学生较感兴趣的课题开发校园APP应用平台,交流教育互动平台,使学生在喜闻乐见中接受校园文化,为素质教育牵线搭桥。在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家长学校,建校率达到100%,并每年开展合格和星级家长学校的评创工作。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组织策划、计划考核、服务培训、理论研究等工作,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学校和幼儿园工作的重要任务,纳入师资培训和教师考核工作。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让家长理解教育系列丛书》自编教材的基础上,指导家长学校做到有师资队伍、有教学计划、有指导教材或大纲、有活动开展、有成效评估,确保中小学家长学校每学期规范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同时以“善育善成”公众号学习平台,汇集家庭教育公共资源和中心制作的微课视频,帮助家长进行网络学习。

(3)加强家长学习,正确引导交流与掌握主动权同步运用

现代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手机的普及,新媒体成为影响家庭生活的重要因素,家长不再能垄断信息和道德教化,家庭已经成为孩子新媒体行为发生的重要区域,是他们接受新媒体影响的重要场所。在新媒体时代,家长不再是担当传统媒体时代所承担的“阅读指导”和“收看指导”角色,面对新兴的数字传播技术,很多家长往往无所适从,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也就变得力不从心。因此,家庭作为青少年生活的重要场所,必须承担起对青少年进行新媒体教育的责任,作为家长必须具备一定的新媒体知识与技能,不断接受和学习新兴事物,提高自我新媒体素养。同时家长要以自身新媒体素养引导和启发学生,家长可通过个人的博客、手机短信、网络论坛、网络电视等新媒体建设与交流经验,与孩子共同探讨,相互交流和对话,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新媒体行为。嘉善“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孩子健康发展为中心、以家长倾听孩子生理发展过程中合理要求和家长好好学习,适应社会发展)为前提,通过“教子有方”大讲堂公益平台和针对性的亲子沙龙,提高家长家庭教育能力。一方面,应允许孩子适当接触新媒体,进行适当监督引导,但其方式、内容、时间要有具体约定,尽量做到参与但不越位,防止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做好与孩子的交流。家长要以身作则,在要求孩子不玩手机、不玩游戏的同时,自己尽量不要玩。在一起的时间要多开展谈话聊天、多组织户外活动、多接触大自然,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让主动权掌握在家长手中而不是新媒体。

(4)加强学生素养,提高识别理解与合理应用的综合能力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一样,是一把“双刃剑”,只是由于新媒体信息的开放性、灵活性及传播的互动性、虚拟性等特点,使这把“双刃剑”更显“锋利”。加强青少年新媒体素养教育,培养对新媒体的辨别能力,使其能抵制新媒体不良信息的影响,并利用新媒体资源完善自我具有很现实的意义。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新媒体发展特点和青少年的成长规律,青少年新媒体素养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新媒体价值教育。对新媒体信息传播价值取向的判断和把握是新媒体素养的核心。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信息传播途径更加多元化,传播内容更加复杂化,这进一步增加了对新媒体信息价值分析判定的难度。因此,新媒体价值教育的重点是培养青少年解读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二是新媒体能力教育。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传播的互动性。在博客、手机等新媒体媒介中,每一个人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传授双方的界限变得模糊。这种信息平台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使得每一位青少年都可能成为新媒体信息的传播者。如何利用新媒体参与交流、表达观点、传播思想等成为当代青少年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青少年对新媒体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后,利用自身的新媒体技能参与新媒体传播,提升自我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地位与作用,使自己真正成为新媒体主人,为将来在社会工作生活中正确认识和利用新媒体奠定基础。三是新媒体伦理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中,青少年的自主意识日益增强,特别是新媒体技术的开放性,使得每一位青少年都有可能成为新媒体的传播者,成为信息源,这就需要青少年有较高的道德自律和品德约束。因此,在信息数字化时代,加强青少年新媒体的伦理道德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操,养成良好的媒介伦理道德品质,使青少年在认识和使用新媒体过程中,遵循一定的媒介伦理与道德规范,对提高个体自我修养,优化媒介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作者:吴曙强 单位:浙江省嘉善社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