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古代家训家庭教育思想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古代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古人家庭教育思想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研究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较为系统和完备的重要文献。本文以古代家训文本为切入点,从中挖掘有用的家庭教育思想,希望对现代家庭教育有所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古代家训;家庭教育;教育思想
古代家训中蕴含着丰富的家庭教育思想,本文主要从教育目的、重视早期教育、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现代家庭教育有所启示和借鉴。
一、教育目的明确
从古代家训中可以看出古代家庭教育是一种人格教育,通过结合前人教育思想和自己的人生体验,形成系统性、体系性的教育理论,达到完善个体人格的教育目的,所以古代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家族中子辈的良好品格和优秀能力,教会孩子如何做人。
二、重视早期教育
古代家训中有非常丰富的早教思想,甚至对胎教也有涉及。古人认为,胎儿能被母亲的言行所感化,西周初年,文王母太任怀上姬昌后,“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列女传•母仪传》)这说明母亲感受到的外界事物对胎儿有重要影响;明朝许相卿提出“教子宜自胎教始,妇妊子者,戒过饱、戒多睡、戒暴怒、戒房欲,戒跛倚、戒食辛热及野味。宜听古,宜闻鼓琴,宜道嘉言善行,宜阅贤孝节义图画,宜劳逸以节、动之以礼,则生子形容端雅,气质中和”①。从生活起居、耳闻目视、言行举止等方面丰富了胎教内容。《颜氏家训》中提出“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己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幼年时期受外界干扰少,精神专注,记忆力旺盛,能保持长久的记忆,而成年人思想复杂,精神不易集中,记忆力逐渐衰退,认为在孩子刚懂事的时候就应该加以教导,不要错过教育最佳时机。孙奇逢《孝友堂家训》认为“蒙养不端,待习惯成性,始识补救,晚矣”。如果不抓住时机加以引导,那么一旦形成不良的习惯品性就很难改正,故而,“端蒙养,是家庭第一关系事”。古人非常重视早期教育,认为早期教育对个人知识能力和道德品行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三、家庭教育的内容
(一)重德修身。重德修身是中国古代家训的核心要义,需要具备的良好德行一般包括:尊老爱幼、孝顺父母、正直做人、勤劳俭朴、淡泊名利、洁身自好、贫达皆善等。对于如何提高道德修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总体来说有以下三种途径:第一,读书,古人认为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求仕或获取谋生的技能,读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修养品德。孙奇逢在《孝友堂家训》中说:“古人读书,取科第犹第二事,全为明道理,做好人。”第二,慎独自省,指的是不仅在公共场合注意自己的言行,独处时也要时刻反省自己的行为与言语,从而达到道德上的自省与自律,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严于律己、表里如一。袁采在《袁氏世范》中说:“今人有为不善之事,幸其人之不见不闻,安然自肆,无所畏忌,殊不知人之耳目可掩,神之聪明不可掩。凡吾之处事,心以为可,心以为是,人虽不知,神已知之矣;吾之处事,心以为不可,心以为非,人虽不知,神已知之矣。”第三,在日常生活行为中不断实践,使之内化为自我意识。比如勤劳俭朴是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朱柏庐在《朱子家训》中开篇便提到如何做到勤俭,“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二)交友处世。人具有社会性,交友处世告诉我们的是人应如何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包括择友慎交、谦恭谨慎等。第一,择友慎交,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对人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古人认为选择朋友时应非常谨慎。如《朱熹给长子书》中告诫儿子要交“敦厚忠信、能攻吾过”的朋友,不要结交“阿谀轻薄、傲慢猥亵、导人为恶”的人为友。第二,谦恭谨慎,指在与人交往时要谦虚,在说话做事时要谨慎,切忌骄傲狂慢、肆意妄谈。西晋人羊枯道:恭为德首,慎为行基。愿汝等言则忠信,行则笃敬,无口许人以财,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誉语。闻人之过,耳可得受,口不得宣,思而后动②。谦恭是修养品德的开始,谨慎是做事为人的基础。说话务必忠实诚信,行为务必笃厚恭敬。不可口里答应给人财物却失信于人,不可传播荒谬无据的话,不要听信议论是非长短的言语。听到别人的过失,耳朵可以听,嘴里不可以讲,任何事情想清楚再做。
四、治学之道
(一)立志。立志就是从青少年时期就要立下高远的志向。三国时期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就谈到了志与学的辩证关系“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不学习就难以增长才干,不立志就难以学有所成”。在《诫外甥书》中阐明了立志的必要性:“夫志当存高远……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他认为,立志须当高尚远大,如果意志不坚定,就容易沉溺于习俗私情,碌碌无为,将永远处于凡庸的地位。
(二)治学态度。古人注重勤奋学习。清康熙帝在《庭训格言》中说道:“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读书的方法应该是循序渐进,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积少成多;除了勤学之外还要善于思考,学以致用,孔臧在《戒子书》中写道:“人之进退,唯问其志,取必以渐,勤则得多。山流至柔,石为之穿;蝎虫至弱,木为之弊。夫流非石之凿,蝎木之钻,然而能以微脆之形,陷坚刚之体,岂非积渐之致乎?训曰:“徒学知之未可多,履而行之乃足佳。”③山间细流柔弱无力,却能滴穿石头;蠢虫非常弱小,却能蛀坏木头。滴水和蠢虫能以弱小的形体,克服坚固的物体,是由不断积累得来的,所以说单单通过学习掌握知识并不值得多誉,反而学以致用才值得表扬。
(三)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做人。读书是为了完善提高自己,成为一个贤人。清代孙奇逢在《孝友堂家规》中说道:“古人读书,取科举犹第二事,全为明道理,做好人。”朱柏庐也言:“读书志在圣贤。”④
五、生命教育
(一)注重养生。现代意义的“养生”指的是根据人的生命过程规律主动进行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古代家训中的养生更多具有的是伦理学意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人的身体来自于父母,每个人都有保护身体的责任。范仲淹在《告诸子及弟侄》中写道:“贤弟请宽心将息,虽清贫,但身安为重。”家虽清贫,但身体健康最重要。古代家训中还谈到了养生的方法,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张英的《聪训斋语》中写道:“昔人论致寿之道有四:曰慈、曰俭、曰和、曰静。”慈指对一切事物拥有慈悲之心,俭指做任何事情秉承节俭的原则,他认为,人一生的福气是有定数的,只有凡事节俭才能留有余地。和是指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心平气和、和顺高兴,静是指保持心静,面对外界种种能够顺其自然、心志坚定。
(二)淡泊名利,平和处世。古人虽然注重光宗耀祖,科名入仕,但在古代家训中有很多淡泊名利、平和处世的思想。东方朔的《诫子诗》提出“明者处世,莫尚于中。悠哉游哉,于道相从。饱食安步,在仕代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明智的人,他的处世态度从容自在,非常合于中道。衣食饱足,安然自得,没有过高的欲望,即使身处朝廷仍然能过着恬淡谦退、隐者般悠然的生活,虽不迎合时势,却也不会遭到祸害。明代王守仁在写给四侄的家信中说道:“吾非徒望尔辈但取青紫,荣身肥家,如世俗所商,以夸市井小儿。尔辈须以仁礼存心,以孝弟为本,以圣贤以期。”⑤意思是说读书的目的并不只是做官,使家中荣耀富足,像世俗认可的那样,希望子辈能长存礼仪之心,以孝顺为本,以圣贤自许。曾国藩《曾国藩家书》中“吾于凡事皆守”“尽其在我听其在天”二语,即养生之道亦然。认为养生之道就是对任何事情都抱着尽人事听天命的态度,心情平和,淡然处事。
六、家庭教育的方法
古人主要是通过生活体验培养孩子符合社会规范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主要方法有重视身教、严慈相济、道理阐释等。
(一)重视身教。指“教育者在对受教育者施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坚持以自身做楷模,给被教育者以示范启迪作用的教育方法”⑥。古代家训中对身教多有提及,康熙帝在《庭训格言》中说:“凡人有训人治人之职者,必身先之可也。”《大学》云:“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特为身先而言也。”⑦他从帝王的角度阐述了身教的重要性,在要求别人之前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子贵以身教,不可仅以言教”。(清《申涵光•格言仅录》)在肯定语言教导的同时,强调以身教为“贵”。明《郑氏家规》中要求:“为家长者,当以至诚待下,一言不可妄发,一行不可妄为,庶合古人以身教之之意。”⑧司马光《谏水家仪》指出:“凡为家长,必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及家众。”家长在晚辈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起到身教的意图。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首位老师,做到以身示范非常重要,日积月累,耳濡目染,父母的言行将对子女品行、人格等产生重要而持久的影响,因此,家长在生活中要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注意端正自己的言行,营造健康的家庭氛围和良好的家庭风气,上行下效,子女模仿父母,在潜移默化中自然会形成良好的品行。
(二)严慈相济。古人在教育子女时认为应将慈爱和严厉结合起来。教育孩子时在情感上要慈爱,在态度上要严厉。《颜氏家训•教子》中提到了父母对子女的态度,“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父母对待子女应该既有威严又能关怀爱护他们,这样子女才会对父母敬畏、谨慎而孝顺。司马光在《谏水家仪》中阐明了家庭教育中严与慈的关系,“慈而不训,失尊之义;训而不慈,害亲之理;慈训曲全,尊亲斯备”。父母只讲慈爱,不加以训教,就会失去身为长者的大义;若只严加训教而不慈爱,则丧失了骨肉相亲的天然之理,只有严慈相济,才能兼具大义和亲情。家庭教育应从严入手,严与慈相结合,父母在子女面前要严肃庄重,有一定威信,不能因为孩子小就一味溺爱和放任。善于教育子女的父母,能把对子女的爱护和教育结合起来,便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相反,如果没有处理好两者关系,“无教而有爱”,让孩子任性放纵,就必将铸成大错。
(三)道理阐释。古人在教育子女时常用说理,并且非常注意道理阐述和讲解的方式。司马光在《家范》中常引用历史故事劝导子孙,在说到“孝”时,引用了汉文帝孝顺母亲的故事“汉文帝为代王时,薄太后常病。文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所尝弗进”。司马光用文帝的孝顺故事告诫后人百善孝为先,像这样运用故事的形式,充满感情的讲述更能打动人、感染人。在教导子女言语谨慎时,叶梦得在《石林家训慎言》中提到:“夫己轻以恶加人,则人亦恶加己,是自相加也……轧于利害者,造端设谋,倾之唯恐不力,中之唯恐不深而人之听言,其类不过二途:纯质者不辨是非,一皆信之,疏快者不计利害,一皆传之。此言所以不可不慎也……故将欲慎言,必须自事,择交每务简静,无求于事,则自然不入是非毁誉之境。”⑨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为什么要谨慎,以及如果不这样做有可能导致的后果是什么。
作者:徐小琳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