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学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改革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教育学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改革,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教育学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改革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教育政策,以培养更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了有一定的时间,从改革的效果来看,学生的教育现状有一定程度的改观,但在师资建设方面,还有待完善,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还不能完全满足实际教学需求,对教师的培养机制依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教师培养制度的反思,理清教师培养与高校教育学课程设置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教学实践与教师教学技能之间的关系,使教师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充分发挥教师在素质教育推广中的价值和作用。本文主要就当前我国教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以帮助人们认清我国教师教育现状,重点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希望对高校教师培养体系的改革有一定参考价值,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质的新时代教师。

关键词:教育学;课程设置;教学实践改革

引言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日益密切,同时也加剧了彼此之间的竞争,特别是知识人才方面的竞争,这就使得教育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话题,而师资力量一直是影响教育教学的关键因素,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在素质教育推行中所起的作用更加突出,因此必须重视对教师的教育和培养。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在教师招聘环节已经有了很大的变革,教师的培养已经不再是师范院校特有的权利,很多非师范高等院校也成为培养教师的重要场所,面对这样的情形,对教师人才的教育培养体系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保证教师资源的质量。但从当前我国高校对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师教学实践状况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教师综合素质和综合技能的提升,进而对学生的教育和教学产生一些负面影响,针对对教师培养的教学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教育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分析

1.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育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教育学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教育不仅是一项知识性工作、更是一项技术性工程,需要教师拥有一定的教学实践技能。但在很多高校中,并没有将教育学课程设置为专业课程,这就大大降低了教育学课程在教师培养体系中的影响力,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因而学习效果不明显。学生的专业基础不牢固,教育教学技能如何提高?再者,专业授课教师没有全面认识到教育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教育基本概念等教育理论的传授,忽略了教育学课程在培养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研究方面的功能,致使培养出的教师人才虽然知道该教给学生什么,却不懂如何将这些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对课堂的掌控能力也较差,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行,对学生的人才培养也会产生以一定负面影响。

2.课程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落后,教学实践训练流于形式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之外,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但在教师的教育体系中,很多高校仍然延续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教学大多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新时代的教学理念关注较少,教学方式多是“满堂灌”,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得不到有效激发,这样就容易使教学与时代脱轨,学生在成为教师以后创新能力也不会太高,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如此,高校在教学实践环节的设置也非常不妥,当前的高校一般在大三或大四才开展学生的实习工作,要求也不十分严格,很多学生只是将实习作为顺利毕业的保证,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这就使得教学实践停留在形式上,达不到真正的实践效果。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有充分的实践课时做后盾,但实际上,教育实习的时间非常有限,学生根本得不到实质性的锻炼,积累的教学经验也有限,毕业之后,还得重新适应。

3.课程理论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不能有机结合,学科指导性严重减弱

教育学课程是适用于所有学科教育的一般课程,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是帮助学生构建教育思维、培养教育能力的重要指导性课程,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不同专业学科,也要结合具体学科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从当前我国教育教学现状来看,教育学课程与专业学科教学并没有实现有效衔接,这就大大降低了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影响了学生对教育学理论知识的吸收,不利于教育思维体系的构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及时更新,对学科动态的把握不到位,再加上缺乏把教育学课程与专业课教学有机整合的实践能力。在进行学科教学时,就难免力不从心,使得教学效能减弱,影响人才培养效果,等到这些学生毕业之后进入教育系统内,对中小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时,就会缺乏有效的指导。

4.教育理论缺乏与中小学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

众所周知,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教育知识素养,更要具备教育教学的技能和教学艺术。因为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会学生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更要以身作则,教会学生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才。所以,教师的教育理论必须与教学实践充分结合起来,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和效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标准,广大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树立素质教育观,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但从实际的教学状况来看,很多教师的教学理论基础非常薄弱,教学实践能力也有待提高,不能满足当代教育教学的需求。当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学科自身的不足,也有对教师培养的教育体制的问题,要打破这种局面,就必须综合各种因素,以加强教育学理论与中小学的教学实践为导向,全面进行教学改革,才能有效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教育学课程与教学实践改革任重而道远,应采取有效措施

1.明确课程性质,科学合理定位教学目标

从课程的性质上看,教育学应当是高校教师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是教育类课程中的基础和灵魂。高校教师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念的培养与教育学课程性质和开设的质量有直接的联系。从教学目标的定位来看,既要有认知目标,又要有情感目标、态度方面的目标,还要有教育技能目标。教育学课程性质的明确,教学目标的科学合理定位,有重要意义。首先,它能够提高教育学课程的影响力,加强学校对教育学课程的重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它有助于专业课教师将教育学课程与专业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发挥教育学课程的重要指导作用。再次,它能够加强学生对教育学课程的学习,从而加固基础教育思维体系的构建,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技能提供理论支撑。

2.拓展教育理论课程的范围,提高未来教师的教育综合素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国家对教师培养体系的不断开放,为了保证未来教师的教育素质,这也对教师的培养机制有了更多元的要求。传统的教师培养机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课程的设置到教学理念,都应该做出一定的调整和改革。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对教师的培养也应该更加开放,不断拓展教育课程设置,特别是教学实践课程,吸收国内外先进教育思维,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经验,加强教育层面的合作与交流,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首先要拓宽教育理论课程的门类,更新学生的教育理念。如中外教育思想史、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比较教育等等。其次要开设教育方法论方面的课程,以提高教师工作的专门化、现代化水平,如教育管理学、教育科研方法等等。第三要开设教师技能技巧类课程,如教材研究、教育问题研究、教学技巧、电化教育技术等课程,使学生能尽快适应教育工作。第四要加强教育实践,切实延长教育实习时间,并保证教育见习的落实。

3.加强与学科教学实践的结合,充分挖掘教育学课程的实践价值

教育理论能够给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知识基础,为教学实践提供教育理念支撑,规范教学实践的行为,因此,教育理论对教学实践有指导意义,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随着教师专业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传统的教师培养机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教师的需求,特别是教育学课程理论与专业课的实践活动逐渐疏离,一般的教育学理论对专业课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越来越小,这就给教育学理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因此追求教育学理论与学科教学规律的有机结合促成了学科教育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的形成。学科教育学揭示学科与教育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求学科与教育学在教育过程中的最佳结合。因此学科教育学研究的目标和总的要求,显然比我国传统的分科教学法更全面,更重视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其研究功能更集中地表现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学习心理理论、现代信息理论的武装,以及学科教育评估标准和现代化手段的探究。教育学课程的改革有必要把教育学理论与学科教学理论以及国内外先进的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把中国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学科教育教学的现状、发展动态和时代要求紧密结合,在介绍理论的同时,能够揭示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基本矛盾,并对主要矛盾进行深入的剖析,以促进学生讨论和思考[1]。这样不仅能够促进专业学科的研究和发展,还能进一步丰富教育学课程的理论体系,使之为专业实践的发展提供更有价值的指导。

4.加强高校教育理论与中小学教学实践相结合

理论的研究是为了更好的指导实践,高校教育学课程的设置就是更好的研究教育理论,为以后的教学实践奠定基础,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并不尽如人意,很多中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这是因为社会在不断发展,很多新问题、新挑战也会出现,而教育理论也应该与时俱进。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认知心理学、批判后现代主义等理论,充分发展为新的教师教育思潮。专业发展学校的改革实践有力地推动了美国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也为我国解决教育理论与中小学教学实践脱节问题提供了典范。因此,高校应该加强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让教育学理论在指导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完善,促使未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加强教学反思,在推动学科教育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优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教师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国家应该将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摆在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大对教师培养的投入,同时还要顺应时展的潮流,将教师的培养纳入到新课程改革的行动中去,实现同步发展,对教师培养机制不断革新,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关注教师培养的各个环节,从高校教育学课程的设置到中小学的教学实践,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改革建议,在加强教育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学实践,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教师,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宛霞.高校教育学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改革势在必行[J].赤峰学院学报,2011,3(12).

作者:陈丽 单位:沈阳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