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教育学专业发展现状构想,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我国教育学专业是一个重要的专业,然而它的研究和实践现状却不容乐观,为了更好地推进教育学专业的发展,我们需要梳理教育学专业的历史沿革和规律性特点,分析教育学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原因,从教育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师教育的变革入手,全面分析教育学专业发展现状,并提出未来的课程建设构想。
关键词:
教育学专业;发展;现状;构想;变革
教育学专业在我国近现代的发展进程中,一直以来面临困惑的局面,它在科学性方面备受质疑,并且外显为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就业难的生存危机,引发了人们对于培育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必要性的质疑。为了解决这个现实矛盾,我们需要关注教育学专业研究的历史沿革及现状,探索教育学专业发展的变革路径,推进教育学专业的迅速转型,以学科课程建设和专业人才培育为重点和关键,对教育学专业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使其与时代需求相契合,充分体现出教育学专业自身的价值,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
一、我国教育学专业发展的历史沿革分析
我国将与教育相关的知识都归属于教育学专业的范畴,自梁启超的《论师范》一文中,就记录了教育学学科的讨论内容,随后,在我国的京师大学堂开设了“师范馆”,明确设置了“教育学”课程,这是我国教育学专业课程学科的开端。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我国的教育学专业历经了整顿调整、停滞和恢复的不同阶段。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的教育学专业学科进入到整顿调适阶段,此时的教育学专业改造主要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实施有计划和有步骤的教育学专业改造建设,它明确了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并明确了教育专业五年学制及课程设置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教育学专业受到破坏,进入了停滞时期。到了七十年代,教育学专业开始逐渐恢复重建,并对教育学专业的学制、课程设置、学时分配等加以了详细的规定。然而,在恢复的过程中也突显出一些问题,如:教育学专业学生分配困难、专业分布欠缺科学合理性等,随后,教育学专业又进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专业调整,归并了部分专业,实现了专业优化。
二、我国教育学专业发展的特点及现状分析
我国的教育学专业发展,显现出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模仿与吸收并存。在教育学专业借鉴西方教育学的框架的同时,我国也进行了自主的思考和改造,陶行知老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为中国教育学专业的发展寻找到了出路。(2)发展与困境并存。教育学专业的成立的主旨在于为社会培养教育学科师资专业人才、教育研究人员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然而,它在发展的同时也无法摆脱自身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我国教育学专业在不断发展的现状之下,遵循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然而,也突显出发展中的问题:
1、重视学科专业和基本理论研究教学,轻视行业专业实践教学
在我国现有的教育学专业领域之中,对于教育学的学科专业分类和设置较为重视,并注重教育宏观、基本的理论教学,而对行业专业分类设置缺少关注。我国教育部在2011年修订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教育学基本理论和教学人才的教育学各个专业合并为一个专业,并设置了培养学科教学专业人才的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审美教育等不同专业,然而,这个过程还不够完善,并未真正解决教育学专业中的理论和实践的问题。
2、学科教育、教师教育实践与教育学专业的关系较为模糊
教育学专业人才应当具备公民知识、行业和职业公共知识等基础性知识,并同时具有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专业知识等核心知识,这两种知识对于教育学专业人才而言,都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如果仅注重一个方面的知识建构,则无疑显得偏颇。可见,学科、专业的设置与知识的分类具有极为密切的关联,然而,当前的学科教育、教师教育与教育学专业的关系较为模糊,致使一些从事学科教学论的教师缺乏教育学学科和专业知识,制约了从事学科教学论的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3、追求科学化、专门化和专业化,远离了生活化教育本质
在我国的教育学专业领域,其教学课程应当是为社会培育专门从事教育事业的学生和人才,因而,要在他们的课程设置中渗透教育学知识,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内容。然而,随着教育学专业发展的专门化和专业化趋势,显现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远离的现象,这种与社会需求和支持相远离的专业化,显然不能是科学性的专业化。为此,需要正确处理好教育学专业的专业化、专门化和生活化教育本质的关系。
三、我国教育学专业改造及学科建设的构想与实现路径探讨
由于社会发展是不可逆转的,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在当代的中国教育学专业领域之中,要顺应对教育学专业改造的强烈要求,根据社会需求和市场状况,合理地定位教育学专业目标,优化教育学专业的专业结构和设置,增强学科与行业之间的联系,增强教育学专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满足社会对于教育学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实现自身的持续长远发展。
1、立足中国教育学专业发展的普遍逻辑和特点加以改造
在中国教育学改造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科与专业改造的关键性作用,要立足于教育学专业发展的普遍逻辑和特点,根据社会和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加以全面改造,解决教育学专业发展轨迹与社会和教育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使教育学学科与教育行业、教育学学科专业与教育行业专业及其自身各专业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从而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充分结合。
2、调整和优化教育学学科和专业结构
在教育学专业改造的过程中,教育学学科知识是教育学学科及其专业发展的科学基础,由于教育学专业应当是学科专业与行业专业相结合的专业,应当对教育学专业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根据学科及专业的现实需求,调整和优化教育学专业种类和结构,并根据专业的创新水平和发展效果实施有效的评价。
3、实现对教师教育的组织结构和教学内容的变革
在教师队伍组织结构的概念认知上,我们应当明晰:所有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教师教育、中小学和大学教育教学的教师,都应当具有教育学的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并归属于教育学专业组织。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教学,要成立学科教学系,强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科学、艺术、政治等学科课程教学论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密切各个专业与各学科院系课程教学论教师之间的联系,调整教育学专业教师队伍的组织结构,并提升学科课程教学论专业教师队伍的特色化和高水平,教师应当具有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才能成为有效推进教育学专业发展的强有力保证。
4、优化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内容和教学方式
高等教育中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专业教师是不可缺少的三个要素,它们相互促进和推动,要实现对我国教育学专业的改造,就需要全面落实和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要充分认识到教育学学科和专业的概念内涵,它并不等同于教师教育专业和教师技能训练,而要根据教育学专业要求和目标,强化教育科学研究内容,教育研究者要深入到教育实践一线,加强对教学实践的课堂研究,并针对不同的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职前培训、职后培训等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从而实现教育学专业与社会现实需求相结合,避免学术化与生活化相脱节的现象。
5、优化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
传统的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涉及面较窄、形式单一,理论与实践也存在脱节的现象。为此,为了避免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随意性和主观性,需要对教育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加以改进和优化,充分体现出教育学专业课程内容的逻辑性和连续性,从而培养高层次的教育人才。在优化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进过程中,要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和前提,确定教育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如: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课程论、教育技术、教育法学、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等。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社会实际需求,开设教育学专业的选修课程,以培养教育学专业人才的通识。如:经济学、心理学、艺术、政策学、法学、历史学等,学生可以在未来的升学阶段继续深造和研究,成为教育学专业学生升学和就业竞争的重要保障。
6、增强教育学专业知识的社会普及化程度
在对我国教育学专业发展的改造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增强教育学知识的社会普及度,可以通过教育学学科专业与教育行业专业相结合的方式,增强教育学专业研究,并提升专业人员的教育素质,从而提高全民教育意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教育学专业在历史的发展沿革和现实发展进程中,我们需要清晰地理解教育学专业的变革方向,要意识到教育学专业分化的趋势,针对教育学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和改进,通过对教育学专业组织结构变革、教育内容优化、课程设置优化,培养教育学专业人才的综合学识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提升教育学专业学生的教育专业素养。
作者:吕峰 单位:集宁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邵悦.教育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质量标准及转型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
[2]孙翠香.学校变革主体动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3]王红岩.课程改革推进中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4]李云星.学校变革中的冲突与观念生成[D].华东师范大学,2013.
[5]石畅.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变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