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及教育学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及教育学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及教育学分析

【摘要】文章对当前学界围绕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的载体身份、时代特点、实践要求,从行为主体、历史阶段、提升动力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在阐明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的具体表现和提升方式的基础上,从教育学角度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升政治能力提出了建议:教育目标和内容“鲜明旗帜讲政治”;教学原则和方法的“理论实践相结合”;办学管理与服务的“政治引领铸熔炉”。

【关键词】政治能力;党员领导干部;干部教育

新时代变幻的国际环境和复杂的国内社会转型带来多重风险,伴随的是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解决和处理这些矛盾和问题,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党的领导。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同志从一开始就把解决党内各种问题高度概括到党的政治建设上来,强调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不能只讲腐败问题、不讲政治问题。早在2003年,同志在《之江新语》文章中就指出“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善于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观察和处理问题”、“以世界眼光去认识政治形势,把握经济走势,了解文化态势;用战略思维去观察当今时代,洞悉当代中国”。[1]从2013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思想政治能力”,到之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作风建设专题教育,都强调“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旗帜鲜明讲政治”、“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直至明确提出党的政治建设这个重大命题,2019年初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做出新形势下党的政治建设各方面工作的部署。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高政治领导本领成为当前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党的政治建设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制约着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体现为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2]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巩固党的政治建设成果的实践路径。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主体,也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核心和中坚力量,其政治能力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关键。“在领导干部的所有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3]讲政治落实到具体工作行动中,不仅要有政治态度,还有政治能力的问题。提高政治能力是新时期党对各级领导干部在政治方面提出的新要求。

一、政治能力的学术释义

学术界从行为主体、历史阶段、提升动力三个方面对政治能力的概念展开了讨论。

1、行为主体:政治能力的载体身份

从政治行为主体角度,政治能力体现为国家-社会关系、政党组织、个人三个层面的阐述,其定义和内涵均呈现不同表现内容。在国家/社会关系层面,宁骚(2005)、欧阳景根(2005)从民族国家的政治发展状态角度,[4]定义政治能力是一个民族国家内,政治权威与社会这两个行为主体共同实施资源配置、维持制度秩序、履行公共政策上的绩效与能力,政治权威的执政能力和社会的支持能力共同构成一个民族国家政治能力的总和,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方向是政治能力建设。汪仕凯(2016)从国家治理水平角度,[5]定义政治能力即政治体制的能力,是指控制、分配以及操作政治权力的组织、程序、规则、行动者,在构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相互支持关系时表现出来的状态以及取得的效果。根据现代政治生活的基本经验,他认为政治能力包含协商能力、政治吸纳能力、建制能力、政治动员能力、霸权制造能力、合法性生产能力、战略规划能力、适应性革新能力、抗拒风险能力、利益整合能力。这两种定义都从政治的功能性出发,撇开了传统意识形态的偏见,使得政治能力理论更具有理论上的普遍意义与可操作性。组织化状态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一方面,各类政党和组织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国家社会发展的依靠力量。另一方面,健全的组织功能和有效运转有其独特优势。政治能力在政党和组织这一层面的功能范畴有了分化。程竹汝(2019)认为政党的性质、[6]组织状态和规模、领导地位、历史使命等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政党的政治能力建设的目标和内涵。中国共产党组织、政权组织和社会组织因性质不同,其政治能力建设的要求和重心也不同。执政党的政治能力通过国家政权予以展现,因此国家机关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能力体现着党的政治能力。上官酒瑞(2012)总结了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局部执政到全国获胜的基本经验,[7]认为政治能力是政党夺取或维持政权而具有的一种综合能力,包括整合力、领导力、组织力、统摄力等,是政党高效行动,塑造民众信心、稳定民众预期,进而形成政治信任的重要力量。政治能力落实到“个体”上,有不同行业,如学校的高校中层领导、高校教师、大学生、中小学生;有企业的高层领导、基层干部;军队的官兵、舰艇军官;新闻类记者;政党有党员、领导干部、政工干部等。因行为主体对象在社会生产中所处的身份特征和环境不一,其一般意义上的政治能力也有不同的定位与展现。如陈尚斌(2015)在探讨中小学生整体素质能力发展时,定义政治能力是指在政治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由政治认知能力、政治判断能力、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评价能力等要素构成。[8]梁燕等(2019)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9]定义政治能力是企业高层领导者及其构成的领导团队所具有的一种基于企业条件与外部环境,通过政商关系发展与政治资源配置,预测、适应与影响企业政治环境,以防控政策风险、获取竞争优势与提高企业绩效的能力,包括政治战略思维能力、政策环境掌控能力、关系网络发展能力、社会形象管理能力与组织建设能力五个维度,其核心内涵是通过关系发展或资源配置,预测、适应与影响企业政治环境,获取资源与支持。朱生岭(2017)定义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为运用政治知识和政治经验从事政治活动并取得政治绩效的能力。[10]从政治能力的载体分化来看,完整的政治能力并非独立存在于个体或组织,或大到国家的某一个层面,而是同时存在于多个层面,即包括个体在政治方面的认知和能力,也包括集体政治智慧。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就是从党组织(也有群团组织、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党员干部两大主体的角度对如何提高政治能力进行了阐释。

2、历史阶段:政治能力的时代特点

这个视角的研究集中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学说,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实践逻辑等。黄少成等(2018)认为政治能力集中表现为共产党人为争取民族独立、[11]实现国家富强练就的高超政治本领。在民主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十八以来的各个历史阶段,政治能力均呈现不同的时代特征和内容。谢卓芝(2019)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12]、邓小平、三代领导人根据历史社会责任,对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提出的具体要求。萧鸣政(2018)基于对领导人讲话与中央政策文件分析,[13]提炼出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改革开放新时期、现代化建设时期、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新时期、十八大之后的全面从严治党时期五个历史时期,历届领导人和中央政策文件对于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要求的内容和标准。从政治能力的历史时代特点来看,随着时代变迁趋势,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现实状况不同,国家发展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不同,组织和个体的政治能力表现也不同,但都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通过调整自身来适应社会现实发展的需要。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中的历史经验。

3、提升动力:政治能力的实践要求

政治能力的提升动力表现为外部环境的发展要求和内在力量的自我净化。经济发展和社会动员必然带来政治参与,由此须有高度的制度化建设与之匹配。汪仕凯(2014)研究了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一些后发展国家如新加坡、韩国、日本、墨西哥、巴西等,步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却出现了巨大的差异,他认为强大的行政能力只能帮助后发展国家的经济发展取得成绩,但是无法保障后发展国家的经济发展实现腾飞,只有当强大的政治能力与强大的行政能力相配合时,后发展国家才能最终崛起。[14]经济的逐步发展强大产生新的社会集团参与利益博弈,必然带来社会结构的变革,此时需要强大的政治凝聚力和政治认同。新时代为了应对国内外各种问题和挑战,国家、组织以及个体都需要提高政治能力,培育政治智慧。更多的研究者从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内在要求出发探讨政治能力的提升。张霞等(2019)分析指出近年来欧美政治运行深陷民粹主义泥淖,照搬欧美模式的拉美、中东、北非等发展中国家频频出现政权动荡、社会动乱的现代化转型危机,认为早在进入工业文明初期时,马克思恩格斯就批判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二律背反,对非西方国家如何跨越“卡夫丁峡谷”实现现代化进行了深刻思考。[15]政党是一定阶级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而组织起来的一种政治组织,政治性是其根本属性,讲政治是政党建设的内在要求,不然也不能称其为政党了。政治先进性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高政治能力是必然的内在要求。

二、政治能力的内涵要求及具体体现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员是政党集体的一份子,应在党言党、在党为党,政治能力是保证能够做到讲政治的根本。依靠“关键少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内在规律。所以从政治层面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能力要求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有特殊重要性。同志在2018年6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讲到,党的政治建设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上,就要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16]这一论述被大多数研究者(陈希,2017;谭彦德,2018等)认为是对政治能力内涵的集中概括。肖贵清(2018)对此解读为:“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大局”是政治能力在战略谋划上的体现,[17]“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是政治能力在工作层面上的体现。崔禄春(2019)认为可以概括为宏观和微观两大类,把握政治方向、把握大势全局的能力是对党员、干部在举旗定向上的宏观要求,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是对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微观表现要求。[18]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的具体体现形式,一类观点从政治能力的岗位要求出发,认为领导干部要具备与其任职岗位匹配的政治能力,包含政治理想、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纪律(朱生岭,2017;武文莉等,2018;薛万博,2019;郑兴祥,2019;阙天舒,2019;等)。另一类从能力的构成要素分析,认为政治能力主要包含政治认知力/领悟力、政治鉴别力/辨析力、政治定力、政治担当力/执行力/贯彻力、政治免疫力/抵腐力等(骆军,2018;张青卫,2018;张书林,2018;刘正斌,2018;等)。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政治能力的内涵要求由政治认知和政治践行两者构成。政治认知是观察、分析问题时的政治意识,“以‘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度和胸襟,始终把全局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全局利益为最高价值追求,以世界眼光去认识政治形势”。[19]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政治觉悟。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来把握当今世界的发展变化,在国际各种思潮和意识形态革命、国内社会结构变革的大局下保持政治定力,防范政治风险。政治践行是筹划和解决问题时的政治本领,运用政治思维推动工作落实,“炼就一双政治慧眼,不畏浮云遮望眼,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坚决杜绝“七个有之”,做到“五个必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有效沟通协调和组织动员,保证政令畅通并得以有效执行。

三、政治能力的提升方式

对于党员领导干部如何提升政治能力,较多的研究者从提升内容和目标、提升方式来探讨政治能力提升问题。如谭彦德(2018)认为应从六个方面着手:坚定政治信仰,铸就政治灵魂;学习基本理论,练好看家本领;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理论武器;学习党史国史,汲取政治营养;增强“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积累政治经验,加强政治历练。[20]刘欣(2019)认为应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性锤炼、从严管党治党、切实改进作风。[21]陈燕(2019)认为应加强党性教育,增强政治觉悟;加强政治历练,增强政治能力。[22]陈松(2018)认为应坚定政治理想,补足精神之“钙”、加强政治历练,铸就“政治钢铁”。[23]金民卿(2018)认为政治能力是党组织长期要求和培养的结果,也是领导干部在自身不断学习、锻炼和总结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的。[24]周德群认为应通过理论学习、政治生活、工作实践三种方式来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在区分政治能力提升方向和提升方式的基础上,并结合政治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理论认知和实践锻炼产生,笔者认为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提升方式可以从内在动力和外在助力两方面进行。内在动力来自于党员领导干部在执行管理中对自身个人魅力和工作方法的内在要求,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和提升政治能力。首先,通过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史国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等基本理论基石,树立高度的政治觉悟、崇高的政治理想和纯洁的政治品质,自觉把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任务转化为个人的职责担当。再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动投入复杂的实际工作中,加强政治锤炼。把获得的政治能力运用到实践当中,敢于在困难多、环境复杂的地方去锻炼,勇于在工作中担重责、啃硬骨头,善于在斗争中迎接重大挑战、化解重大矛盾,在实践中练就政治上观大局、谋大事的慧眼和政治修养。提升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的外在助力是提供相应的政治历练环境和机制,包括科学的教育培训和规范的考察评价、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教育培训是对党员领导干部主观世界的改造,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来武装头脑,牢铸政治理论的坚实根基,并把政治教育、理论学习与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工作实际相结合,做到学通、弄懂、会用。能力可外显为行为和效果,所以能够被测量和评估。2018年4月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讲“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把好选人用人的政治标准是提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的关键因素。党的力量在组织,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是党内政治生活,党内全部政治活动的大熔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也是攻坚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应认真落实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制度,通过党的组织生活,努力造就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良好的政治生态是是形成党的优良作风的土壤,是保持党的旺盛生命力的动力源泉,它影响着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为政行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创设团结和谐的政治氛围。

四、提高政治能力的教育学维度

政治能力提升的主体为党员领导干部,能力的客体为政治活动和政治行动。政治能力的外显需要历经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认知的内化过程和政治践行的外在表现。教育学所讲的认知是一种心理特征,是个体通过注意、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形式反映客观对象的性质及对象关系的过程。政治认知是政治主体对于政治生活中各种人物、事件、活动及其规律等方面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即对各种政治现象、政治关系的认识和理解,是政治思维的过程和结果。[25]政治思维包括从对政治知识的注意和感知,产生政治认同和情感态度转变,进而对政治现实产生价值判断的内化过程。从认知到能力转化的过程中,政治主体自觉是一个关键因素。金民卿(2018)认为政治自觉是党员干部提升政治能力的内在基础和内生动力。[26]自觉意识可以把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追求,是由他律向自律、被动向主动的过程。在这种政治自觉的推动下,党员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发挥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主动将党和人民赋予的任务职责转化为个人的自觉担当。通过提供教育和培训,将党员领导干部已有的知识和理论及实践经验,转化为个体的政治自觉,产生对党的政治性质、政治理想、政治任务、根本宗旨的高度认同、自主接受、自觉践行的过程。《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明确提出:“把提高政治觉悟、政治能力贯穿全过程”、“实施基层干部‘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计划”。党校是我们党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应站在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高度,在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提升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一切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办学活动都要坚持“党校姓党”原则,在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学原则、教学形式、教学评估和办学管理等方面体现提升政治能力的要求。

1、教育目标和内容“鲜明旗帜讲政治”

教学过程中有教学与发展统一性规律,能力发展包括认知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政治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掌握是基础。政治能力是在掌握政治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所以政治能力的提高应以政治知识的传授为根本。同志在2015年全国党校会议中讲到“学习和掌握理论的深度,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一个领导干部的政治敏感程度、思维视野广度和思想境界高度。”从“大势、大局”的高度培养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敏感性、政治鉴别力,就要在党校的主业主课中鲜明旗帜讲政治,进一步聚焦党的政治理论教育。培训内容紧紧围绕“把方向、审大局、辨是非、保定力、驾局面、防风险”的目标,完善政治能力课程体系建设,将理想信念教育与党性教育相结合,深入讲解政党运行一般规律、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特殊规律,以及党规党纪、党史国史、党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内容,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

2、教学原则和方法的“理论实践相结合”

成人学习更注重“有知能用”、“知行合一”的教学原则,干部教育始终强调针对性和实效性,更注重理论学习与社会生产相联系。通过测评调研学员政治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问题成因,有针对性地将政治能力提升推动教学的落实。用透彻说理、从容讨论的方式,灵活安排专题研讨、案例教学、原著导读、情景模拟、红色基地现场教学、政策研读等教学活动方式,将政治基本理论教学与学员思想实际和工作实践相结合原则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在干部教育工作中,把理想信念理论教育同新时代的奋斗目标相结合,把党的政治建设同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现实基础结合,把政治理论学习与学员业务工作特别是中心工作的实践需要相结合,将党性锻炼与学员思想现状相结合,促进党员将政治理论知识学习与自我思考、自我探索相结合,主动自觉转化为工作动力,在迎接重大挑战、解决重大问题、化解重大矛盾的实践过程中逐渐练就政治慧眼、增强政治担当。

3、办学管理与服务的“政治引领铸熔炉”

政治属性是党校区别于其他培训机构的特点和自身优势。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需要党校的一切教学活动、一切科研活动、一切办学活动坚持党校姓党原则。党校教师要有不一般的政治责任,通过精品课评选、奖励制度等发挥党校生力军作用,积极推进“用学术讲政治”教学改革,促进党员领导干部政治理论的价值认同和逻辑认同。在学员的入学教育、理论学习、体验式教学、成果考核、党性分析报告、撰写学习成果、学员纪律等各个方面,强化政治思维教育;发挥临时党支部功能,强化学员在校期间的参与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会,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党员过政治生日等组织生活管理。科研的选题立项和党报党刊的选登注重政治理论研究,深入研究政治建设的时代价值,探索政党建设的历史规律和经验得失,对党的思想成果和决策部署进行解读,发挥党校基本理论学科优势,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学理阐释,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校网站、新媒体政务号及微信公众号等发挥红色舆论阵地,宣传党的思想政治理论,在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净化“噪音”,弘扬社会主旋律。校园文化环境突出红色学府的党校特色,营造“处处是文化、事事见精神、时时有教育”的氛围,发挥党性教育走廊、党史馆、纪律教育基地等宝贵资源,塑造风清气正的学风校风,强化学员政治意识,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校园生活,都能自觉把讲政治融入党校学习全过程。党员领导干部提高政治能力是一个不断锤炼的过程,除了党组织的政治培训和教育外,还需要党员自身加强政治历练,在大风大浪中积累政治经验,做到从历史使命、时代责任中认识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在政治上不迷失、不错判、不摇摆,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

作者:王燕枝 单位:中共成都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