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民办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构建,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创业教育是成功就业的孵化器,民办高校的创业教育模式选择是顺应“双创”背景发展趋势,是促进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分析了“双创”背景下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影响因素,以宁波财经学院为例对于创业教育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民办高校创业教育保障措施。
关键词:“双创”;民办高校;教育模式
一“双创”背景下民办高校构建创业教育模式的必要性
“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是总理在2014年达沃斯论坛首次提出,在2015年全国两会中把“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作为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众多社会创业人群中,大学生无疑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之一,其中民办高校想要从中脱颖而出更加需要遵循国家“双创”政策,加快构建高校创业教育模式。一是落实国家政策的需要。目前我国的民办高校的创业教育模式大多是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滞后性和脱节性。通过“双创”浪潮形成拥有中国特色创业教育模式,推动我国创业教育模式的深化改革,保障更多的大学生创造出更加优质的创业实践。二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中国面临着国际经济形式和结构的大调整,这对我国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经济社会的转型迫在眉睫,创新驱动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主要战略趋势。民办高校应大力改革创业教育模式,推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改善传统经济发展的老路,提高社会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分配。三是人才培养的需要。民办高校构建创业教育模式能让每个拥有梦想的年轻人实现自己梦想的绝佳平台和机会。民办高校创业模式的构建有助于提高教育水平,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基因,培养为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新时代的大学生,造就出不同行业的创新就业者,提升国民的创新创业素质,为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更多的顺应时展的新型人才。
二民办高校创业教育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在“双创”的背景下,我国的各个高校掀起了创新创业热潮。民办高校进行创新教育模式改革更具有灵活性和便捷性,但同时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
(一)环境因素
创业教育的实施与一个国家的文化和环境息息相关。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的国家,在传统的文化和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仍然保持了安于现状的理念,不主动的去寻求改革和创新。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对于创业意识还存在一定欠缺,创新创业教育的环境氛围不够浓烈。
(二)社会因素
创业教育的不仅要依靠高校还需要社会政府和企业的认同感。大部分的民办高校的创业教育既没有政府政策的高度支持,也缺少企业的有利支撑,社会的认同感严重不足。大部分的民办高校把创业教育当作是一项教学任务,学生为了学分和毕业而草草了事。毕业之后很少有学生能够去选择创业训练,大部分都选择了企事业单位工作。大部分的家长害怕孩子创业失败,并不支持孩子创业实践,更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安稳的工作。
(三)学生因素
创业教育的发展最主要是要依赖于大学的自主需求。就目前而言,大部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很薄弱,创业的动能也不足。所以民办高校要自主制定计划,让学生意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且要杜绝高校对于创业教育大致上只包括创业讲座和创业计划书的形式开展的,创业计划书一般也只涉及了一些“纸上谈兵”,而很少有“实地操演”。作为民办高校,要建立健全的适合自己发展的创业教育体系,依照创业教育的严格要求去建设拥有高素质人才的团队,并且加强培训和实践,去激发学生的能力。
(四)师资因素
在民办高校创业教育工作中,课程结构和师资建设是直接关系着创业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注重创新创业教育,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不断去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创新创业的实践中。这显然对教师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才能顺利地实现创业教育。就民办高校而言,受自身的缺陷的影响,大部分的民办高校的课程结构单一,一般只有在选修课中体现创新创业区分度,而且某种程度上师资结构也跟不上公办高校。
三民办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典型实践
以宁波财经学院这所民办高校为例,该校结合浙江中小企业区域经济特征,该校明确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中小企业中高端技术、管理岗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并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提升人才质量的重要途径,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师资队伍等诸多方面探索创业教育模式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
(一)“3+1”专创融合模式
该校于2015年启动开展了专创教育,针对全校创新意识强、有创业潜质的学生组建“3+1”专创教育班和创新创业精英“融和班”,实施个性化导师指导和学分转换机制。学校建立了“3+1”专创融合教育课程体系和创业支持平台。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包括创新创业意识启蒙、专业创新课程及创新创业实战三大模块。创业支持平台是政校企联合共建,包括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创客空间、大学生创业园区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投资基金等,有效服务于校内外大学生创业项目。
(二)“双创”博览会模式
学校常态化开展创新创业博览会、科技文化节、社团文化节、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实践活动,年均参与学生达13600余人次,覆盖在校生70%以上,校团委成立创新创业类社团40余个,举办成功企业家讲堂、创业校友论坛、讲座、沙龙以及专题培训等各类创新创业活动超过100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得到较大提升。
(三)创建商业实验室,创业孵化模式
学校与国泰安公司、北京长城战略管理咨询所共同研发了服务全市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支持平台--商业模式实验室(BusinessModelLab,简称BM-lab),实验室功能要素结构如图1所示。学生通过BM-lab在线平台中的商业模式案例库、知识库、在线课程等资源开展自主学习;通过创新思维训练软件,提高创新思维、体验商业模式感知激发功能;通过线上商业模式验证系统和线下导师指导,实现商业模式验证修正功能;在循环的修改验证过程中,商业模式得到优化,最终达到可以实施创业的项目,实验室再为其配备个性化的校内外创业导师,同时提供校内外场地、创业咨询、资金等服务,实现商业模式支持功能。
(四)创业教育模式成效
学校通过创新创业意识培育、创新创业训练营和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在专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指导下,实践教学和科研孵化双管齐下,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效,为长三角经济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创业型人才。根据浙江省教育评估院调查报告显示,学校2015届至2017届毕业生创业率分别为6.06%、5.39%、5.48%,远远高于省平均,在浙江省的本科院校中排名靠前。
四推进“双创”背景下民办高校创业教育保障措施
“双创”引领下民办高校创新教育体系的真正落地必须探索如何从政府、学校、企业及家庭等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以推动高等教育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
(一)政府政策支撑
各级政府是政策的制定部门,其在政策、资金、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协调和支持,有助于推进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助于实现学生毕业后的创业实践,民办高校要最大限度地用好用足政府的各项政策。
(二)学校制度保证
民办高校应注重制度的实用性和导向性,严格把关和落实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形成“良性对接”。对于教师创业教育的付出和学生利益的评价,应制定一系列可行性措施,如设立专项科研基金、学分激励机制、实习与实践教育制度等一系列规定。对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就业活动的教师,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考核和奖励办法,同时良性运用“传帮带”服务机制,使指导教师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的指引作用。
(三)企业合作支持
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企业扮演着重要角色,多数高校的毕业实习这一环节需要得到企业家们的支持,比如项目支持、实践岗位、实践指导及资金援助等等都需要得到企业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
(四)家庭支持配合
在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中,家庭的支持显然是重要的一环。学生能够自主进行创新创业需要得到家庭的配合与支持。学生的就业观、创业观、世界观的形成,无一不受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双创”背景下,民办高校秉着“智能+创新”的教育目标和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全程实施。以创新创业为导向,切实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把自主创业作为“择业”的一个新出路。民办高校应继续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嵌入到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体系中,重点打造既符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规律,又能融入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内部体系,并着重对“双创”引领下的创业教育模式不断探索改革。
参考文献
[1]王长全,苏希,董晋阳.高职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绿色科技,2018(23):259-260.
[2]姚鸟儿,曹无瑕.分类培养分层教学的实践和反思——以宁波财经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48):10-14.
[3]钟云华.双创背景下地方高校本土化创业教育模式构建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17,31(03):141-144.
[4]葛云锋.创业驱动对大学衍生企业的影响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7(06):87-89.
[5]童晓玲.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作者:倪霓 姚鸟儿 单位:宁波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