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综合性大学论文与创新育人途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地方综合性大学论文与创新育人途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地方综合性大学论文与创新育人途径

摘要:主动服务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切实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是当前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地方综合性大学。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在地方综合性高校的价值定位,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创新育人体系,从课程体系、平台构建、成果孵化三方面探索递进式的三级课堂育人途径,为地方综合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实践创新体系;三级课堂育人途径;人才培养模式;地方综合性大学

一、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在地方综合性高校教育中的价值定位

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双创意识、双创能力不足的问题,与产业、行业要求有一定差距,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学校教学模式单一,学生是多样化、个性化的,“双创”这个主题本身也就是多变和不羁的,两个变动因素用单一的一套教学模式来培养,本身就不合理。其次是门槛较高,主体活力不足,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项目、师资以及资金等等的问题导致极少部分同学能够有条件参与,导致创新氛围不浓厚。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将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2017年5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国家层面上首次明确提出了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成都大学作为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唯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理应对标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目标,致力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2018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资源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正随着资源能源负载过重和人口老龄化等原因,其优势正在逐渐消失。国家提出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向创新创业驱动力为主的模式转变,打造经济发展“双引擎”模式,因此国家急需创新创业人才,承担着主要为社会培养人才责任的高校就责无旁贷,双创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具有能够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

二、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大学生实践创新育人体系

实践创新育人体系建设的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具有双创能力的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使其专业知识体系、学习能力、学习习惯能够转换为生产力,能够解决实际社会中的问题。高校教育应回归“立德树人”的本源,通过完善机制设计,创新组织模式,从价值需求、阶段划分、方式手段三个维度,综合考量课程、实施、协作、支持、保障、考核六个重要因素,建设实践创新育人体系,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1]。作为地方高校,为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结合本校实际建设情况,本文提出如下实践创新育人体系(见图1)。根据学生具体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设定“分层分类”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分为行业复合型、产业卓越性、应用创新型,以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为目标,主动转变教育视角,在地方高校中开创性地视每一个学生为“创客”,将“双创”教育理念植根于全体师生和教学管理者心中。对标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需求,提供四大层次实践活动,包括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双创实践等,逐步深入,循序渐进,提供不同层次的实践内容供学生选择;同时提供实践课程平台、实习实训平台、科研训练平台、学科竞赛平台、创新创业平台保障师生有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可以参与其中,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在象牙塔中也可以有机会接触社会中的具体分工;最后学校会通过各类教学检查、三级听课以及教学评价等方式对整个过程进行监控和反馈,将整个实践创新育人体系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形成高校与政、产、学、研、用多方联动的协同实践育人机制。

三、对接行业需求,探索实践创新育人途径

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的要求是地方性应用型高校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这也是很多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一个制约因素,实践教学改革是破解该制约因素的一条重要途径。充分考虑创新创业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行业需求,实践创新通过以下三个途径进行探索。

(一)第一级课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第一级课堂就是开展创新创业基本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双创意识和学生双创基本理论知识体系搭建。此类课程建设主要分为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其中核心课程主要是各类专业课程以及创业学基础课程,外围课程则比较广泛了,主要是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哲学、历史学、美学等通识类教育课程,主要目的就是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创新创业相关知识,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为后续进一步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基础[2]。课程设置上,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梳理课程体系,科学合理设置各课程模块及学分,明确每门课程或每个培养环节的目标和作用,以达到专业毕业要求所规定的学生学习结果为目标,构建课程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其中创新创业课程模块设置分为三块:校级必修创新创业课程模块、校级任选创新创业学分模块、各专业实践类和专业类创新创业课程模块。强化实践学分,提高实践教学比重。本科理工医类实践教学比例不低于总学分30%,文管经法教育类实践不低于25%;艺体类不低于30%。实践教学践行“两明确”:一是明确在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培养与综合创新能力培养等不同层次的要求和做法;二是明确在课内实验、独立设课实验、集中实践教学等不同环节的要求和做法。设立创新学分:学生通过参加学业竞赛、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可获得创新学分,并通过设置成必修学分的形式进行。引进数字资源平台,丰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和引进MOOCs课程、翻转课堂课程、资源共享课程,搭建数字资源平台,同时将课程教学与课外专项培训相结合,举办SYB、品牌赛事、各类讲座等,通过对通识、学科、专业三大课程平台相结合的阶梯式培养,形成了既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和宽厚基础培养,又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升提供可自主拓展与选修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现人才的分类培养。

(二)第二级课堂:加强学生创业平台和载体建设,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第二级课堂就是实施创新能力提升和创业基本技能培训,将学生第一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更加强调实践,强调转化,引导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由创新走向创业。紧抓校企协同,推动实践创新。校企合作是工程实践教育的核心内容。地方高校目前都很明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机制、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并没有高度融合到学校建设中。各大高校校企协同育人的主要方式有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开设企业合作课程、邀请企业进校开展讲座、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教师学术访问,科技合作等方式。我校紧扣成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打破学科定势,发挥我校作为综合性大学,多科交叉渗透、深度融合的优势,打造与成都支柱和新兴产业对接的文化创意产业、健康产业、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合作、教师教育“六大专业平台”。学校与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体育局等政府机关共建了新闻学院、足球学院等52个校企合作平台,建立多个“校中有园”创新创业教育实训中心,教育成果获得多个教育部产教融合项目,其中我校在2018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31项,名列四川省前三名。通过合作办学、合同育人、合作发展、推动更多优质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培养知行合一、有创新精神的应用性人才。地域联动,打造联合培育平台。搭建教学实验平台、实习实训平台、创新培养平台、创业孵化平台、数字资源平台五维支撑保障平台,确保学生实践创新活动高质量开展。完善实验实训设备,建设实验教学平台。其中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食品与生物工程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成都市重点教学实验室4个,较好满足学生实验实训教学需求。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打造校内外实践平台,搭建校内外创业孵化平台。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深度校企融合,积极开展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助推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构建了校级-省级-国家级多层次实践教育基地193个,其中“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3个。设立创业服务中心,建设共享创新创业孵化园区。依托众创空间,对接国际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开展国际创新创业训练营,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周,开设国际交流讲座,举办大型校园创客品牌活动,帮助学生创业项目获得意向性投资,更好的孵化。全面开放教学设施,提升资源利用率。学校教室除教学时间外,均面向学生开放使用,学校图书馆全年开放时间超过350天,学校体育馆每天12小时、田径场地16小时以上对外开放,学校实验室实行时段制、项目制等多形式开放。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加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2012年教育部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基础上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旨在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精英人才[3]。我校采用“院、校、省、国”四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机制,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创新创业领导小组,实行院、校两级双重管理。对项目的管理注重过程的管控,从前期申报、项目立项、过程管理、指导老师都严格把控监督,并制定对应管理办法进行管控,同时设立专项基金,为项目可持续发展提供经费保障。我校每年组织校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300余项。近三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102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150项;学生公开199篇,专利79项,软件著作22项,调研报告871篇。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引发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学科竞赛的过程可以通过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探索解决问题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4]。大学生竞赛五花八门,在竞赛参与、项目培育、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都需要相应的制度保证各类竞赛稳健的进行。学科竞赛立项方面,我校根据《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文件纳入排行的赛事结合我校专业建设进行立项审核;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组建小专业竞赛教练组,为赛事项目打造进行专项研究与指导;平台建设方面,学校各专业实验室和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免费为学生们提供;政策保障方面,学校制定《学科竞赛奖励办法》对优秀学生和老师在政策上、经费上予以大力支持。近三年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各类学科竞赛奖励1284项,其中国家级502项。截止目前,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国家级铜奖1项,省级金奖2项、银奖17项、铜奖55项;学校连续三年获得四川省优秀组织奖。

(三)第三级课堂:持续关注,加强创新创业成果培养与孵化

第三级课堂是实现创新创业实战经历体验和成果培养,学校不仅需要关注学生毕业时的创新创业成效,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走上社会后的创新创业潜能发挥,更需要对一部分优秀的创业学生做好跟踪指导和服务,不能让优秀的创新创业成果一出校门就夭折。推动创新创业成果孵化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大环境下对创新创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应克服目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创业落地孵化率第的问题,帮助更多学生完成项目孵化[5]。政策支持方面,对于创业诉求强烈的学生可以创业休学,去社会真实实践后重返校园,让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更彻底;资源平台方面,对于已经毕业走出校门的优秀学生,可以邀请回校参与学校项目以及各类学科竞赛,比如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既对自身创业项目提供资源、技术、平台的支持,又带动了学校的创新创业建设;制度支持方面,在孵化期间,积极协助学生落实政府的各类帮扶政策,为创业团队提供更多的绿色通道,如经营场地、税收优惠、教育培训等等,利用学校众创空间以及政府科技创业园等提供知识、经验上的支持,引入风险投资促进创业技术成果转化,最终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的共赢。

四、结束语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长期、重要的过程,在改革实施过程中确保体系能够正常运行,需不断的进行调整与修正,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生态系统。为主动服务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结合我校实际建设情况,本文提出通过构建科学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育人体系,对接行业需求,探索三级递进课堂式的实践创新育人途径,提高大学生的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为社会输出优质人才,实现“扎根成都、立足四川、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学校定位。

参考文献:

[1]常青,李力.高校“多维型”创新创业实践育人体系建设与运行机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1):140-144.

[2]尚大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探索,2015(09):86-90.

[3]朱泓.大连理工大学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15(01):75-78.

[4]李金昌,林家莲.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相结合,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1).

[5]梁牧云,马天文,李凯.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孵化问题及对策———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8(23):89-90.

作者:林晓琴 彭长宇 李瑞瑾 李应君 单位:成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