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企业教育培训研究(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根据供电企业目前存在的内部培训问题,从抓好岗位胜任能力评价、开展结对帮扶、加强实战培训、树立学习标杆、发挥内训师作用、应用信息平台等方面,探索如何提高供电企业教育培训质量,切实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供电企业;培训质量;综合素质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供电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强化电力职工的综合素质,如何提高其业务水平显得日益紧迫。要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关键是做优做强教育培训工作,但是目前供电企业内部培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班组自主培训积极性不高、工学矛盾突出、员工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年轻员工动手能力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以下结合有关案例,来探索如何提高供电企业的教育培训质量。
一、工作思路
按照“锻炼技能,提升素质;树立标杆,鼓励先进”的思路,以提升岗位胜任能力为切入点,积极开展送教送培工作,以练促考、以考促培,完善结对帮扶模式,常态化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创建一流团队。
二、建议或做法
1.持续开展岗位胜任能力评价
一是按照“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的思路,持续自主开展员工岗位练兵工作,通过普考、抽考等方式检验基层练兵质量。重点引导基层做好“自我培训”,常态化组织专业部门人员下基层检查,及时沟通协调解决培训问题。对于评价中发现的典型错误,将标准答案和作业流程拍摄成视频课件下发至各供电所,让基层员工更直观、更形象地学习。此外,结合每年上级下发的技能抽考计划,细化本局的培训方案,有针对性开展专业培训,采取本局选拔、局外邀请等多种形式组织优秀的师资力量进行指导,促使考生有效提高技能水平,提高抽考合格率。例如,台山供电局连续多年组织基层班组员工按照配电运行维护班、抄核收班、营业班三大类别进行岗位胜任能力普考,聘请兄弟单位内训师作为考评员,有效提升了基层员工的技能水平。经过连续几年的“以培促学、以考促学”,该局员工岗位胜任能力评价合格率从2013年的62%提升到2016年的89%,共有376名技能人员获得中级作业员及以上资格,占所有技能人员的88.1%。二是差异化应用岗位胜任能力评价结果。例如,台山供电局从2014年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成绩排名前50名的人员中,择优提拔了22人担任供电所负责人以及专业部门一般管理岗位负责人,比例占了44%;共有18人在2014年度的个人绩效考核中获得A级(优秀),比例占了36%。对于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排名前10%的员工,将作为派选代表参加上级技能比武的依据,以及作为下一步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调整的人选。对于连续两年在岗位胜任能力评价中成绩排名后10%的员工,组织他们与分管局领导“面对面”沟通,了解其日常培训情况,咨询其培训效果,听取其培训需求,并组织其与本班组内训师结对学习,强制性参加强化培训。通过以上结果的应用,带动基层员工积极参与各类评价和考试,主动参与培训,切实提高了其岗位胜任能力。
2.持续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一是将青年员工与老员工结成对子,由青年员工指导老员工计算机及生产系统基本操作技能,老员工指导年轻员工专业实操技能,帮助青老员工实现个人价值。二是组织技能薄弱人员与所属单位的班组内训师结对,签订师傅协议,由内训师对落后员工进行理论知识、实操技能培训,促进技能薄弱员工有效提高。根据薄弱人员的技能提升情况,以及上级抽考结果,对表现优秀、贡献较大的内训师进行通报表扬,并推荐其参加上级评先工作、外出交流学习等。三是组织近五年新进员工开展登杆作业、挂接地线、起立电杆等的实操培训,由经验丰富的内训师对其“十个规定动作”进行观摩指导,务求动作符合规范,提高年轻员工的基本技能。四是积极推行差异化培训,引导基层形成“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良好氛围,推动员工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最终达到“向老员工、低效率员工要效益”的目标。
3.将“考证”与“实战”相结合
一是鼓励员工持高证、持多证。人事部门组织各基层单位编制《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表》并悬挂上墙,明确辖下员工近五年的发展规划。人事部门定期统计技术、技能人员的持证信息,提醒、督促相关人员及时参加考评,组织本局具有高级技能或职称的人员对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进行辅导和帮扶,鼓励低学历员工参加继续教育学历学习。将人才发展指标列入各单位每年的年度组织绩效和岗位责任书,要求各供电所及时做好基础薄弱人员的“本地化”帮扶,确保按时按质完成上级下达的晋升指标。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实战式”培训。通过提供更多的现场锻炼机会,多措并举提高班组长、工作负责人、年轻员工的动手能力,积极向技术技能专家靠拢。将城区供电所中的一个运行维护班调整为检修班,专门负责开展设备消缺,把技能薄弱人员安排至检修班进行实战型的技能锻炼,定期轮换,以此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
4.树立标杆典型
一是将优秀的技术技能专家树立为标杆典型,加强宣传,组织广大员工向标杆学习,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二是组织技术技能尖子到管理优秀、科研发达的单位取经;邀请先进单位到本局交流,聘请专家学者开展授课培训,取长补短,提升队伍素质;三是将技术技能尖子与年轻员工结对参与企业科技创新项目,全面推进职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5.多措并举发挥内训师的积极作用
一是系统梳理本单位师资库,结合实际划分为局层面内训师以及班组内训师,按照“一班组一内训师”的标准去配置,规范师资队伍,每年对表现优秀的内训师进行表彰奖励。二是通过举办内训师培训班,加强授课技巧培训,提升师资队伍综合素质。组织教练团队下基层巡回授课,进一步提高基层培训质量。三是鼓励内训师根据自身实际,结合员工需求,制作培训课件,向班组员工培训授课,这不仅使内训师的课件制作水平得以提高,而且在课件制作的过程中,业务知识也得以巩固,同时也在基层营造了一种主动学习、互相学习的氛围。四是将教育培训经费分解到各基层单位,赋予其培训自主权,推动培训模式转变,使各供电所和班组真正成为培训的责任主体。鼓励各层级内训师积极投身教育培训工作,支付一定的酬金,肯定其劳动成果。
6.充分应用各类信息平台
大力宣传“考速通”“掌上学院”“培评系统”等信息平台,组织基层员工应用信息平台开展自主学习,加强理论知识的培训和练习,合理利用班前班后会的时间,组织员工在线学习岗位相关课件,逐步培养员工通过信息平台自主学习的习惯,对学习中遇到不懂或不理解的,要求记录下来,将问题进行集中反馈,然后由班长或者内训师形成培训资料组织再培训。
三、结论
随着电网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智能电网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供电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提高企业内部教育培训质量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从抓好岗位胜任能力评价、开展结对帮扶、加强实战培训、树立学习标杆、发挥内训师作用、应用信息平台等方面,对如何提高基层培训质量进行了积极探索,想方设法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以便更好地服务企业和广大用电客户。
作者:梁建煜 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台山供电局
参考文献:
[1]李芝山.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0,(Z3).
[2]仲田田,国.互联网时代下的企业员工培训[J].中外企业家,2016,(7).
[3]滕年勇.新形势下职工教育培训的创新与管理探究[J].科教文汇,2014,(4).
[4]徐莉.对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档案,2012,(2).
[5]封延君.职工继续教育———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有效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08,(24).
第二篇: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思考
人才是企业兴衰之基,人才是企业发展之本。职工教育培训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通过教育、培训的方式,不断提升职工素质,疏通企业育才渠道,为企业提供坚强人力支持,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而企业人才的接续问题已成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务之急,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深谋远虑,努力探索,开展好职工教育培训,使企业在长期、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充分认清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认清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对企业发展的意义,首先要清醒的认识到,在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人力资源的滞后将会成为企业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而教育培训作为一种有效途径,是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实现个人理想提供广阔平台,带动企业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有源之水。随着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产品的更新,工艺的改进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做好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已不单单是为企业输送高端人才,将逐渐演变成企业文化的一项内容,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对外彰显企业品牌形象的重要标志。
二、当前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1)从企业内部管理来看,多少存在着企业对职工教育培训重视程度不够,力度不强,造成走过场的现象严重,甚至于有些企业以此当作职工休假、旅游的快速通道。看是皆大欢喜,实则是对企业和职工的不负责任。
(2)从职工自身需求来看,由于文化层次的区别,专业的不同,岗位需要的不同,许多职工对培训有抵触情绪,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3)从培训形式来看,基本上还是会议听、课堂讲、现场看的“老三样”,过于单调简单,没有创新性,提不起职工对学习的兴趣,起不到关键作用。
(4)从培训效果上看,由于培训期间措施不严,培训后的监督考核不严,对职工培训后达到一个什么标准不能跟踪落实,使得培训效果不明显,起不到真正提升职工素质的目的。
三、解决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存在问题的方法
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企业作为具有主导作用的一方,应因地制宜,根据企业和职工需求,做到以下几点:
(1)强化管理,明确主体责任。企业要始终坚持人才强企战略,把人才培养放在人力资源各项业务工作的首位,重点抓好人才引进和激励政策的同时,坚决保证教育培训责任主体落实到人,培训内容要规范;要不断扩大培训工作覆盖面,可以按照“优秀人才优先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养、骨干人才重点培养、后备人才超前培养”的工作思路,建立各类人才库,形成“培养一批、使用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人才循环机制,着力培养一支结构合理、梯次明确、规模适当、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才队伍。同时要加大培训监督考核力度,建立培训考核专项机制,对培训重视程度不够、措施落实不到位、管理有空档、培训效果不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做到严肃问责。
(2)完善制度,紧跟发展实际。没有好制度的培训工作将会乱成一盘散沙,要结合企业实际,最大激发企业管理潜能,总结好的教育培训经验,建立健全一套适应企业的培训工作制度,形成“培养一批、使用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人才循环机制。同时要紧跟企业发展的需求,提前预控,超前准备,针对行业特点,进行精细划分,按照常规、专业、单项、特殊等类别制定详细培训单项制度,同时还要将职工教育、经历、培训等相关内容纳入到职工本人的人事档案。
(3)认识到位,把握培训内容。企业要结合不同岗位,在培训内容上下功夫,深入现场调研,把握企业动态,从思想、素质、技能、安全等各方面精编教案,满足企业培训需要,进一步增强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特别是对每年新招员工,学习内容包括企业概况、员工行为准则、劳动纪律、企业制度及管理规定、计划生育政策、贯标及体系运行、安全生产、质量管理、劳动合同等企业各方面知识。通过学习,使他们尽快掌握企业发展状况,做好心理调整,以便更好地明确自身专业和岗位定位,完成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实现自身和岗位的有效结合。同时要积极灌输一些企业文化内容,以及企业特有的一些沟通交流方式,使他们较快融入到企业大家庭中来。
(4)形式多样,确保培训效果。培训主要是抓人的工作,通过培训要让人变成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这才是培训效果的真正体现。企业要注重培训实效性,进一步改进培训方式,在讲授式教学基础上,根据培训内容灵活运用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等多种方法开展培训,结合企业发展实际,企业也可以搞集中课堂培训,也可以搞现场培训,也可以搞案例培训,还要针对所缺人才分专业、分阶段,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进行培训,与各高校、各专业培训机构强强联合,签订人才培育协议,分高层、中层和基层三个层次进行,不同的层次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并形成与之配套的教育培训管理机制,开辟更为宽阔的途径,构建开放灵活及多元化的职业教育体系。
作者:赵雪峰 单位:兖矿东华建设有限公司
第三篇:企业干部教育培训铁路改革
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通过加强和完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使国有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党校作为党“培养执政骨干的学校”,承担着为领导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务,是加强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重要途径和力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要求以来,北京铁路局党校就以主体班干部教育培训为抓手,不断加大党性教育和党的理论教育力度,进一步创新培训模式,逐步形成了“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质、强化作风养成、全面提升素质”的培训主题,为加强和完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不断深化铁路企业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加强党性教育,坚定理想信念,为铁路改革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指出:“应该认识到,坚强的党性是成为高素质领导干部的决定性条件。一个干部的党性强,即使其他素质有所欠缺,也比较好弥补;其他素质虽好,如果党性不强,就难当大任,如果丧失党性,甚至走向反面,那么其能力越强,负作用就越大。”缺乏坚强党性支撑的行动,是难以持久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思想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撑和信念之源,是领导干部的看家本领。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了党性素质在党员干部素质全部内容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理所当然地要把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作为首要任务,这既是“党校姓党”原则的重要体现,也是党校办学的最大潜力和优势所在。围绕这一点,北京铁路局党校始终将“党性教育”模块放在首要位置,不断加大对原著和经典的导读、讲解,同时邀请高端的校外师资力量进行“充电”,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中央精神、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的学习、研究和宣传。为了突出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特色,一方面,紧密围绕党的工作部署开展培训,坚持把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党建工作龙头任务,抓好“学”的基础,落实“做”的关键。另一方面,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党校姓党”的具体实现形式,积极实践如研读经典、升旗仪式、班前歌曲、课前分享、每日学习感言等模式,注意总结成功做法和经验,并用制度固定下来和坚持下去。通过党性培养,使铁路各级领导干部从政治上与中央保持一致,从理论上武装头脑,从实践上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发展,从精神状态上凝聚党心、提振民心,为铁路改革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推进形势教育,创新改革思路,为铁路改革指明方向
铁路作为我国十分重要的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特别是在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推进铁路建设、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能力等方面,面临极大挑战。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铁路各级领导干部只有认清形势并理清思路,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才能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开创企业发展新局面。因此,推进形势教育,让领导干部树立起“改革创新求发展”的意识,就成为党校培训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一是构建“形势任务”模块,明晰改革形势。面对新任务、新要求,北京铁路局党校本着“贴近企业实际、指导工作实践”的原则,设置了“形势任务”模块。通过开设“京铁大讲堂”,增设《国际形势与报告》《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开创铁路改革发展的新局面》等课程,邀请专家学者讲授新形势下党的政策方针以及国企改革发展理念。通过培训,使各级领导干部感受到市场的严峻和挑战,认识到与先进企业的差距,明晰“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现实,引导干部解决当前铁路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实际问题。二是创新“形势教育”模式,理清改革思路。为了使形势教育深入人心,切实指导改革工作实践,北京铁路局党校大力创新培训模式,紧紧围绕铁路改革发展新形势和全局中心工作,特别是结合北京铁路局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新政策、新制度和新措施展开研讨。针对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依赖思想和创新意识不强的观念问题,我们创新性地开设了“转观念、闯市场、增效益”大班论坛,通过讨论,使各级干部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树立起“转变观念闯市场,改革创新求发展”的意识。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大胆创新管理方法、大力开拓市场,为实现全局改革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三、加强作风建设,强化作风养成,为铁路改革提供动力支撑
同志曾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干部是否具有优良的作风是我们事业成败的关键。因此,作风建设既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深入推进铁路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北京铁路局“转观念、闯市场、增效益”的工作要求已经明确,要想做到抓落实、求实效,关键在于作风建设能否落到实处。因此,党校要充分发挥干部培训职能,培养领导干部良好的工作作风,切实增强领导干部的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和进取意识,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效益、实现创新发展”提供作风保障。针对在铁路发展中干部存在的“动力不足”问题,北京铁路局党校开设了《传承和弘扬铁路精神》《发扬三种精神,迎接市场挑战》等课程,大力弘扬“振奋、担当、创新”的精神,激励和鼓舞全局职工奋发图强、开拓前进。一是弘扬“振奋”的精神,其内涵实质就是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一定要有充分的信心,面对发展中的困难不回避矛盾、不绕着圈子走,始终保持工作的激情和昂扬的斗志,解决好“不想干”的问题。二是弘扬“担当”的精神,其内涵实质就是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深入推进改革过程中不干就前进不了,干了也有可能出错,必须倡导敢于负责、敢闯敢试,解决好“不敢干”的问题。三是弘扬“创新”的精神,其内涵实质就是面对快速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增强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善于运用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解决好“不会干”的问题。
四、创新教学模式,全面提升能力,为铁路改革提供素质保障
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党组织对国有企业选人用人的领导和把关作用不能变,着力培养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党校系统向来重视素质培养,并将其作为长期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传统的讲授模式,长此以往会使学员产生意识疲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培训质量。因此,在实践中,北京铁路局党校注重借鉴和应用各种教学方法与培训理念,创新教学形式,大力推进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研究式教学”的多种实现形式。一是科学设置研究主题,确保研究式教学的有效开展。研究主题的确定是研究式教学的灵魂和导向,也是教学活动能否成功开展的前提。最关键的是要把握“两头”,即上级的要求和基层的需求。对上,紧密围绕上级党委的中心工作和战略部署,紧贴组织部门的干部培训目标和总体计划安排,以提升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为培训目标;对下,根据不同主体班次的培训对象层次和特点,贴近企业实际,发掘出领导干部广泛关注的可供研究的课题,使课题成果转化为教学专题,这样才能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确保研究式教学的有效开展。二是创新融合教学方法,全面提升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研究式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是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能够贯彻研究性理念,无论案例式、答疑式、讨论式、模拟式、论坛式等,或者是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机的融合,都可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为了提升培训效果,北京铁路局党校采用自学、专家解读、研讨交流、现场教学、素质拓展、情景模拟、庭审观摩、辩论比赛、参观考察、考试考评等形式,实现培训教学的形象化和全面化。通过开展研究式教学,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决策能力、领导水平、科学思维和道德修养等综合素质,真正培养造就“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干部职工信得过”的企业高级管理领导人员,为深化铁路改革奠定了坚实的能力素质保障。
作者:杜琳琳 单位:北京铁路局党校
第四篇:铁路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改进
摘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教育培训工作在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效的职工教育培训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作为铁路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者,应适时改进现代铁路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模式,提高职工教育培训的成效,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推动铁路事业的良好发展。本文针对现代铁路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铁路;职工;教育培训;模式;改进
0引言
现阶段,铁路已转型发展为相对技术密集型企业,这就对铁路企业的全体职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为此,职工教育培训必须结合时代的特点,积极调动职工参与教育培训活动的意愿,加快职工专业知识、实作技能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从而为铁路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如何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强化铁路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已成为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迫切需要深思和研究的课题。
1现代铁路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模式存在的不足
1.1教育培训效率偏低
铁路企业的整体运营涉及到了各个部门,所以铁路职工的教育培训涉及到的专业知识较多,是一个多层次、多内容的多级管理模式。职工的教育培训需要根据不同运营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规划。但从目前的教育培训状况来看,效率和质量偏低,缺乏明确的教育培训主导,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无法统筹规划,阻碍了铁路职工教育培训的高效开展。
1.2缺少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内容
据相关调查表明,铁路企业的有些单位在制定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前缺乏对本单位实际情况的规范化、系统性调查,存在随意性。负责组织实施职工教育培训的部门或领导没有深刻领悟和解读上级培训文件精神,甚至未经本路局或站段的细化、分解就组织教育培训活动,针对本单位职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哪些专业技能需要加强、哪些人员需要教育学习等情况没有详细的了解,无法准确把握培训目标,也就缺少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还有有的教育培训部门工作态度不认真,没有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制定本阶段的培训计划上,重演以往的培训计划,极大地降低了培训的效果。
1.3培训意识薄弱
目前,有些铁路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存在“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实。一些领导没有深刻认识到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要作用,过分注重生产实践中的安全、效益问题,缺乏必要的培训意识。虽然铁路总公司一直都在加大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力度,但具体贯彻落实到各级单位,实施的情况不容乐观。有些单位对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不重视,大部分都是在走形式,造成了大量教育培训资源的浪费,并且职工在教育培训的过程中未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严重制约了教育培训效果的提升。
2改进现代铁路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模式的有效策略
2.1重视职工培训
①领导层面要强化领导管理层对职工培训的重视,加大职工培训的投入力度,包括师资力量、基础设施以及资金等方面。在人员配备方面,要尽量结合现场实际选用与现场专业相关的师资力量,以保障培训内容符合职工的岗位作业要求,提高职工培训的实效性,体现职工培训的重要价值。同时,还应将其纳入铁路企业职工教育长期的发展战略中,严格贯彻落实,为培养出更多的高水平、高素质人才服务,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高。通过企业制定的职工培训计划以及实施,使职工感受到强烈的存在感,继而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当前,职工培训教育已经被列为衡量一个企业的重要指标,其实行力度代表了企业对人才的重视度,因此铁路企业也应采取有效的保障措施加大职工培训教育所需的人力、物资、设备以及资金。②职工层面要充分重视及正确认识培训活动的意义,转变培训态度和行为,积极主动的适应和参与培训,努力通过培训来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养,从而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总之,企业为职工提供了生存发展空间,职工的作业行为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和职工的进步是相互促进的,只有协调好二者的关系,才能实现个人成长和企业发展的共赢局面。
2.2结合职工具体情况,明确培训需求
培训需求分析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必要的前期工作,只有结合职工的具体情况,明确培训需求,才能从本质上提高职工教育培训的效果。首先,铁路职工教育培训要真正落实单位领导带头组织,人力资源部门配合,培训部门实施的模式,切实提高各级职工的培训意识,使职工深刻认识到教育培训在提高自身知识技能和增强铁路企业实力方面的重要作用,让职工重视起教育培训。其次,充分了解员工对于培训的实质要求,需要将员工个人与相应的岗位相联系,做出科学、客观的需求分析,要求培训需求在满足员工个性化的发展要求的基础上,还要符合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以量化统计的方式收集不同学历、不同年龄、不同岗位员工所需培训的知识和技能内容。另外还要考虑当前及未来需要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对职工知识技能的要求,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科学的培训内容,以此来提高职工教育培训的效果。
2.3优化培训方式
合理的培训方式是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开展铁路职工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采用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可以在原有的培训方式的基础上,结合职工生产作业时间合理安排培训活动。第一,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培训基地重点进行大规模的专项培训,其他培训则可以在现场一线进行。根据需要利用工余时间在站段、车间、班组和岗点进行分专业、分岗位的教育培训活动。第二,充分利用模块化教学考试系统,实现网络化的在岗培训。应不断完善各工种技能要求的培训考试题库及学习资料,方便职工网上练习,同时考试应实现网络远程评分、分析、评价,逐步形成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第三,采用网络教育、模拟实训、案例教育、实作演练等多种形式,根据铁路专业特点,按不同的岗位,分运输、客运、货运、机务、供电、工务、电务、通信、车辆等系统,提供各工种相关培训资料、课件、在线作业。
2.4构建科学的职工教育培训评估体系
铁路企业应采用与时俱进、动态灵活的培训机制,科学的职工教育培训体系包括需求分析、制定培训计划与内容、培训实施和评价反馈几个阶段,其中培训评估反馈环节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应在培训过程中分阶段进行考核和意见反馈,对于新出现的问题和建议,受训员工应及时反馈给培训组织人员,以调整培训内容及侧重点;培训组织和管理者对受训员工的考核成绩和反馈意见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可以根据培训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培训方案、培训计划以及培训方式等,以期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另外,还要建立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在制定培训计划的同时,设置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方案来考核员工的培训效果。通过建立“培训、考核、实用、收入”的培训机制,加强员工对培训的重视,加大职工的危机感,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为铁路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促进铁路企业的稳步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铁路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还存在教育培训效率偏低,缺少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意识薄弱等诸多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职工的专业技能与工作能力,铁路教育培训部门应重视职工培训,结合职工具体情况,明确培训需求,构建科学的职工教育培训评估体系,切实提升培训效率和质量,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为铁路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作者:韩国俊 单位:太原铁路局太原北站
参考文献
[1]朱端豪.浅析现代铁路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模式的改进与创新[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04:57+89.
[2]薛皓,袁云兵.现代化的铁路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模式优化与创新[J].现代企业教育,2014,18:37-38.
[3]周青青.浅析矿区铁路职工教育培训的改进与创新[J].科学中国人,2015,26:294.
[4]刘珍贵.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模式与途径[J].中外企业家,2014,06:141+145.
[5]徐世建.铁路企业职工培训基地培训质量督导体系建设研究[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5,02:10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