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返乡农民工教育培训模式研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农民工培训教育模式的现状
(一)职业院校参与的培训模式
职业院校参与培训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对职业院校的教育也起到促进作用。现行高职院校在培养方式上具有明显优势,如院系的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教师队伍、实习基地和就业岗位服务等方面。但是此模式在开展农民工培训实践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办学模式死板僵化、教育培训观念落后、培训教育经费短缺和师资薄弱等问题。所以职业院校培训只有不断更新培训知识,适应企业用工培训观念、搞活职业院校培训办学模式、提升教师队伍的力量、引入企业相关的竞争机制,从而提高培训的效果,为企业输送更多的适应人才。
(二)企业内部培训模式
企业培训模式对农民工教育培训来说起到的效果最直接,早在2010年颁布的新政策中特别强调发挥企业培训的作用。而企业往往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愿花太多财力和人力去培训农民工。对于企业是否愿意花精力与财力进行农民工培训,以及如何对农民工进行培训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企业长期面临的问题。只要市场机制下通过培训能产生合适的激励,企业就可能对农民工进行培训,如果企业培训效用佳,具有针对性,那农民工也可能愿意花时间进行培训。但在实际工作中,农民工的流动性使得企业在培训上“溢出效应”更明显,从而导致企业会选择不去培训的农民工,这是由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决定的。
(三)多元化培训模式
多元化农民工培训模式是“政府+市场”的模式,它提出在劳动力市场机制的不健全运行条件下,以效率与公平为原则,以政府领导作用为先,并通过合理市场杠杆,加以适合的市场激励机制,来提高农民工培训效果。但由于此多元化培训模式以“中央政府———输入地地府———输出地政府———农民工企业———中介机构———农民工自身”这个复杂的过程,必然会造成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失效。
本文旨在研究构建新时代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农民工培训新模式。以城市适应性培训、就业培训、创业培训为培训内容的“三位一体”培训模式。这种创新型培训模式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一)以政府为主导
培训政策是由政府来制定和维护的,建立完善的农民工培训模式需要政府政策法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来实现。培训模式是由政府来决定,同时服务于制定的培训模式中,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以乡镇宣传发动为主,资源合理统筹,提高监管激励和扩大资金投入这些方面入手,来落实政府在培训模式中的职责。为了要提高培训效率,政府的劳动保障部门应整合培训资源,使各项资源配置都能达到最优化。
(二)建立完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新型模式中要发挥政府———企业———农民工三者积极性。新型模式是否可以发挥效果,还需要建立政府———法律———舆论三者结合的约束机制。完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使其能发挥监督作用,才能规范培训过程中各项参训行为,使培训工作能正常运行。研究者经过多次实验证明,良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对任何工作都有促进作用,培训模式中运用合适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能提高培训的效果。
(三)多层次化培训对象
针对不同的农民工要采用不同培训方式,因人施教。在培训的过程中,培训的内容要根据农民工的年龄结构,农民工的知识文化水平和技术能力水平,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划分,对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年人采取培训水平一般以精密技术、经管管理方面的培训;而对一些文化水平较低年纪大的中年人采取较简单的技术工种进行培训,对他们的操作进行规范管理培训。通过分层次化培训使得不同对象有不同的培训内容,使这些农民工不仅在技能方面能所有提高,而且能提高他们以后的投入回报率,以此来提高新型模式实施的可操性。
(四)培训内容丰富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工的心理疏导问题和创业培训情况也是新型模式中应考虑的因素,近些年社会的高速发展给众多人群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压力,农民工也不例外。以往的培训模式中的培训内容都跟不上企业的发展,内容滞后,知识没有及时更新,使很多农民工培训后还是没办法适应企业各项岗位,所以新型模式的培训内容不能局限于传授传统的法律文化知识、机器的安全操作规定和企业技能职业培训,还应加入对一些有理想有欲望进行创业的农民工进行创业培训,政府也要在政策上支持农民工进行创业,提供创业指导。但又因为农民工长期以来一直在整个社会群体都属于弱性群体,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端,心理容易产生自卑感,所以政府应对这些社会群体多加关注,了解及掌握他们的心理状态,可开设专门的心理咨询公益机构,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这种“三位一体”的培训内容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符合农民工的要求和特点。
三、结语
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及培训,一套对企业有效的培训模式,将对企业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本文基于现有的农民工教育培训模式的问题分析了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之处,结合自身的现状研究出了以政府培训,指导就业为中心的三位一体新型农民工培训模式。改善了以往模式的不足,针对乡镇的现状提出了适合乡镇发展的教育培训模式。
作者:辛娜 单位: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