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构成核心要素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构成核心要素,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构成核心要素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和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大量青年教师的职业能力培养问题关系着职业教育的质量和职业院校的未来发展。该文在对职业院校青年教师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职业院校青年教师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核心要素,论述了提高职业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性和途径,是对职业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前期探究。

关键词:职业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能力;核心要素

教师队伍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支撑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力量。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建成,教师管理制度逐步健全,教师的地位和待遇稳步提高,教师素质能力显著提升,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目前,充实教师队伍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引进符合条件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从有关数据分析得知,在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数量占比达50%以上。在今后的职业教育中,青年教师已经成为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更是职业院校发展的潜力所在。因此,加大力度提升青年教师的职业能力,是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中之重。

1职业院校青年教师特征分析

职业院校青年教师的特征决定了其与岗位的匹配性,从而反映出职业院校中青年教师职业能力构成的不同倾向性。职业院校教师相对于普通高校教师而言,在教师能力要求上具有差异化。同时,青年教师相对于教师群体而言,又具有其特殊的年龄属性[1]。因此,深入剖析研究对象的“职业院校”和“青年”双重特征,是本文展开研究的基础。从院校的不同层次水平来看,普通高校教学培养的侧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学习能力、研究创新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它在夯实学生理论的基础上再适当强调培养实践能力。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则明显不同,它以培养输出实用型人才为导向,学生须重点掌握各种实操技能,以便能快速服务于生产一线。因此,职业院校对教师的要求相对而言也会有所不同,职业院校的教师须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同时也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从年龄层次来看,职业院校中的青年教师往往都具有较高的学历,一般职业院校都要求硕士甚至博士,是历经重重选拔、人事部门严格考核之后才能被录用,进入高校担任专职教师职务。这类教师受其所接受的高水平教育模式影响,呈现出较高的综合素养,即高理论素养、高研究能力、高创新能力、高独立思考能力等特征。但也正是其教育经历的影响,再加上其阅历相对简单,青年教师往往缺乏专业实践经验。据相关研究调查统计,不到三分之一的青年教师拥有专业实践锻炼经历[2]。此外,相当大比例“非师范”出身的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经验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3]。因此,青年教师会普遍会呈现出低社会实践经验积累的特点。

2职业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能力构成核心要素

2.1理论教学能力

职业院校中的青年教师在进入教师角色之前,在高校经历了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深造,在专业领域已经有一定的研究深度,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把握已经具有一定的水平,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凭借这些优势,青年教师入职之后,在理论研究方面能够很快取得阶段性成果,较好地把握教师这个职业角色。有些青年教师自入职以来,不仅很快适应新的身份,而且表现优异,短短几年内就成为专业骨干,职称的晋升速度也很快。这说明高学历青年教师发展后劲很足,他们所具备的扎实的理论知识为入职后的发展夯实了基础。随着教学经验的累积,职业院校青年教师将会表现出更强的理论教学能力。

2.2实践教学能力

职业院校招聘专职教师的模式限制,导致大部分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是应届毕业生,缺乏专业实践经验。而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培养和普通高校不同,职院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或者说是高技能人才,这就要求培养的学生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4]。因此,从职业能力的角度来说,作为教书育人第一线的青年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较强学习能力,加强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

2.3教学反思能力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高校培养的是学生的就业能力,如果某门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就业市场,更快胜任职业岗位,那么这门课程就是成功的。在就业这个终极目标指引之下,只有当青年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反思能力,才能设置出更适合学生的教学环节,才能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而不仅仅是做题能力。只有不断反思,才能促使青年教师不断发现自我的不足,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5]。

2.4课程开发与创新能力

对于职业院校青年教师而言,具有灵活的发散性创新思维是其年龄属性所赋有的能力,但由于其从业时间较短,对专业教学把握的深度不够,使其在课程开发上存在一定难度[6]。课程的开发要求青年教师能够把握行业的发展趋势,并将行业的前沿科技与课堂紧密联系起来,并创造出一套新的完善的信息化课程资源。

2.5科研能力

职业院校的青年教师具有较强的研究创新能力,但是受岗位要求影响,容易走入一个误区,他们认为既然职业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那么只要加强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更适应就业环境,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因此,忽视了自身专业学生领域的研究。但是,青年教师面临着评定职称的压力,评职称对科研水平是有要求的,这意味着青年教师要重视培养自身的科研能力。

3职业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3.1校企联动,加强青年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锻炼

职业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途径,除了专业理论知识储备和教学实践经历提升以外,更重要的途径在于加强选派青年教师下企业在生产一线进行顶岗实践锻炼。在提升教师职业能力的过程中,职业院校可以通过与合作企业的人才交流机制,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相关工作岗位上进行顶岗实践锻炼,选聘企业现场专家做导师,指导学生的工作过程,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此外,职业院校也可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行业企业的技术技能竞赛活动,带领青年教师到产教融合紧密的兄弟职业院校进行交流、研讨和考察,提升专业实践应用能力。

3.2选聘现场培训专家,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职业能力培训

职业院校青年教师职业能力培养,还要结合青年教师专业属性,依据其成长阶段和进度,选聘现场培训专家,对其进行职业能力培训。从难易程度而言,制定初、中、高级等三个层次的职业能力培训大纲和培训内容。从培训对象而言,分教育企业专业师资专业技术基础培训、企业一线员工专业技能培训、企业骨干专业技术培训和企业专家专业研讨培训等类型,依托职业院校的企业职工培训中心或社会服务基地等培训平台,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其实施职业能力培训培养,到青年教师职业能力培养后期,选派其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专业师资(含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行业企业组织的复合型专业技术培训,使其最终成长为专业中坚骨干力量。

3.3以重点建设项目为载体,搭建青年教师职业能力成长平台

积极引导青年教师加入学校的各类重点建设项目,合理优化项目团队配置,完善老中青梯队建设机制,成立教学教改虚拟团队、学术科研虚拟团队、横向技术服务团队等。根据青年教师的成长阶段,结合其能力兴趣,赋予其不同难度的工作任务,营造又快又好、逐步成长的培养环境。另外,灵活设置团队主持人,以前期资深教师为主,以青年教师为辅,让青年教师充分锻炼,等其具备主持能力后,某些难易适中的项目,可以由青年教师为主,资深教师把关。最终实现青年教师在教学教改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上得到既均衡成长又重点发展的培养目标。

3.4建立健全双导师制,校企联合培养青年教师职业能力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学院聘请在师德、教学、科研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和专家,与新入职或者转岗教学、科研工作的青年教师,结成相应的工作指导与被指导关系,是培养青年教师、规划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校企双导师制是指选聘学校资深教学名师和企业现场专家作为青年教师培养的双导师,校企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建立在师徒制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但又突破了传统师徒制的局限,使得青年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更加均衡有效。在青年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制订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校内导师主要负责青年教师的理论教学指导工作,通过听课、讲课、评课、讨论与交流,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掌握职业教育的特点,提高教学水平。企业导师主要负责指导青年教师的实践技能。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积累实践经验。同时,指导青年教师掌握行业前沿资料,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并且根据行业企业的具体应用向青年教师提出合理化的教育教学建议。

4结语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石与核心资源,青年教师在职业院校可持续科学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青年教师进行高质高效的培养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因此,应结合职业院校的发展规划与特性,以职业能力核心要素为抓手和落脚点,建立健全与时俱进、能动态调整的培养机制。在理论联系实践理念的指引下,实现职业技术技能与职业教育教学并举融合,为青年教师营造健康有序、科学合理的成长环境,让青年教师爱上职业教育,并愿为职教事业奋斗终生。

作者:文杰斌 刘旭 杨亮 单位: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