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下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探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现代学徒制下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现代学徒制下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探索

[摘要]随着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各类学校育人模式也出现了根本性改变。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的十年发展,在办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已具备一定规模,尤其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实现现代学徒制在教学中的融入,以校企合作、实境育人的手段提升人才的适岗能力,为旅游行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如合作模式过于陈旧化,未能适应于时代需求,企业以追求经济利益为重,缺乏长期育人的理念,教师群体对行业的敏感性不足等问题,影响到校企合作育人的效果。结合笔者自身经验,以中职旅游专业为例,从现代学徒制内涵着手,阐述校企合作的形式,分析目前校企合作育人现状,探讨可行的对策,以期推动该模式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中职旅游

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是国际职业教育发展主导模式,借助于“师傅带徒工”教育理念,将学生的学习和学徒的工作相结合,使学校教育和行业、企业协同育人,促进教育本位和工作本位的融合,对旅游专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全国旅游“十三五”规划的提出,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的颁布,“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各类中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的主要培养模式,也是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举措。该模式根据“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思路,实现岗课的有机结合,培养兼顾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本文立足于中职旅游专业,专门对这一培养模式作出探讨。

一、现代学徒制基本内涵

现代学徒制是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的,专门针对职业教育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目的在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职业针对性,为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可以说,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和传统学徒制相结合的产物,建立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强调理论知识对实践的指导,将传统的学徒培养手段和现代教育深度融合,既传授理论知识,也组织实践训练,真正做到教学与产业需求、职业标准、生产过程相对接,促进学生树立职业的终身学习观。同时,在职业教育中,兼顾对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培养,不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专业技能,以满足行业的实际需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二、目前中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育人模式尚存在一定偏差

近年来,重视个性化发展、尊重个体差异、促进综合素质提升的全员教育思想,在中职院校中已经有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也获得了越来越多师生的认可。从这一思想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中职旅游专业教育时,可发现其在育人模式上有着较大偏差,以至于和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全面提高的目标发生偏离。虽然不少学校也逐渐开展了校企合作,但在合作育人过程中,企业方面,存在过于追求短期高回报,功利性较强的情况;不少企业仍以自身经营、发展为重点,没有将教学内容纳入人力资源计划中。学校方面,对校企合作缺乏长期规划,过于注重技能训练和人才的实用性,对职业素质重视不足;学生方面,对所在岗位缺乏足够的认知,同时也没有长远的发展目标。此外,校企双方在提高学生服务意识、职业精神等方面不够重视,导致校企合作缺乏长远发展的动力。

(二)产教融合不够深入

从2017年起,我国就开始在职业教育中融入产教体系,以解决院校教育和行业现实脱节的问题。但就目前来看,中职旅游专业在产教融合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校企合作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处于低水平的浅层阶段,即只提供顶岗实习的场地,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在顶岗实训中,不少企业只是将学生视作短期的一次性廉价劳动力,不愿意充分投入来推动人才的发展,其实际目的在于使用学生来填补旅游业在劳动力上的空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师傅”身份,也没有将培养学生、提升专业素养作为首要目标。一些中职院校开展的所谓学徒制,仅仅是延长了顶岗实训的时间,却没有关注实训的质量。而且不少院校缺乏鼓励机制和必要的监督管理,导致专业教师疏于在产教融合上花费时间和精力。

(三)顶岗实训效果不佳

顶岗实训的目的在于将平时课堂中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一方面用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让他们在实践中做到对理论学习的查漏补缺,另一方面也可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因此,在各环节中,顶岗实训也是校企合作的关键。但由于一些中职院校并没有全面理解实训的目的,仅仅认为优化实训条件和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就行,对实训环节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管理。在实训中,往往只注重学生服务能力的培训,没有重视对他们职业素养的培养。而且一些院校还存在粗放实训的现象,并不能充分保证实训的质量。再加上职业素养教育的缺失,造成不少学生不能适应同时扮演学生和员工的角色。以上原因都导致校企合作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师资行业敏感度缺乏

不少中职院校旅游专业都是直接招收高校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也缺乏在企业岗位历练的经历,对企业的实际工作并不熟悉,同时也缺少对行业发展、社会需求的认知,在教学上也较为偏向理论知识的传授,往往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再加上在他们个人发展的职称评审方面,更重视科研成果,而非实际工作经验,使得他们对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缺乏足够的动力,难以胜任实训教学。同时,在教材方面,也缺乏足够的创新,没有突出地方特色,不能切实和当地旅游经济有机结合,同样缺乏实际可操作性。

三、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探索

(一)密切校企合作深度

双元育人,是现代学徒制的关键,即在传统院校独立育人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新的育人主体———企业,共同构建全新的育人模式。在现代学徒制理念指导下,校企合作需要更加密切和深入,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中职院校应深入行业、了解企业,在水平、文化等方面设置合理标准,选择符合标准的企业,共同组建育人机构。加强院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在专业教学、实训、科研等方面建立双方共同参与的“双师型”团队,依托现代学徒制和管理实际来强化共育体系,尤其在招生、课程共建实训、顶岗指导、企业岗前教育等方面,能紧扣人才培养目标来设计教学、管理措施,制定育人方案,真正实现教学内容和工作岗位之间的高度契合。经常性邀请企业精英走进日常课堂,同时也鼓励院校老师积极参与企业技术的研讨,负责企业内部员工的教育培训,不断加强双方合作的深度。

(二)优化产教融合育人方案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对行业人才的实践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实践能力也一直是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获得社会和企业认可的关键,对他们的职业生涯影响极为深远。在教学中,也同样应围绕岗位知识、职业技能和素养来优化课程教学和实训,将人才培养从校内拓展到旅游企业真实的工作场所中。在职业岗位任务设置上,在岗位、教学任务相结合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教学结构和内容,打造更加适合岗位育人的特色化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学校、企业均应根据教学内容、技能目标的要求,进行教学任务的具体分配,以达到双导师制的教学构建。在课程规划中,需在双方共同参与中,进一步明确课程的核心,在知识模块教学基础上引入实践模块;企业岗位任务教学,则需让学生在实际的岗位环境中接受示范和指导。以周为计划实施教学,做好学校和实训及实际岗位的对接,贯穿实训环节。同时,通过安排实习指导老师全程对接、岗前职业素养培训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三)促进企业的全程化参与

企业需重视自身在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中的作用,应主动参与教学全程,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上的作用,如参与提出招生计划和要求,制定职业素养、技能标准等。从根本上来说,中职旅游专业教育的目的就是满足旅游企业的需求,因此,必须在相应企业的参与下,才可能让人才达到旅游行业标准,提升其专业度。可以参考国外先进模式,如由企业参与招生,再向其认可的中职院校进行推荐,并根据企业的标准展开专业教学。在岗前教育中,企业除了原有的参观模式之外,可选择以往优秀毕业生在本企业成长的真实案例来激励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也可以让部门负责人就自己部门、岗位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开展讲座,提高学生对自己将从事的专业素养的认识,并能主动进行自我培养,可以从企业文化、发展等方面进行讲述,帮助学生了解行业特点。

(四)让课程和师资更好地和企业对接

中职院校应突出对专业知识的教授,帮助学生打好理论基础,企业师傅则应在职场岗位技能、素养上对学生进行着重培养,达到校企结合,各司其职。尤其在实训课程上,应安排专业教师带队,在企业师傅一对一的指导下,真实感受岗位的具体工作流程,根据旅游专业相关学科要求进行阶梯式体验,在实地演练中了解岗位的具体要求,提升岗位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企业师傅应注重学生在职业理念上的转换,帮助学生总结实训中的得失,使他们能尽快在职业态度、素养上达到校企的良好对接。企业也可以采取“激励+竞争”的机制,在实习中挖掘优秀学生,为他们创造提前入职的条件,彰显企业用人风范。制定教师入企规划,实现和企业师傅的良好对接,并参与到企业管理中,共同商定对学生的培养方向,不断完善校企合作过程。总之,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是今后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的发展方向,学校和企业双方都应该加大重视,深化合作,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对接,培养更适合行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汪寅.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双导师工作室”建设:以厦门城市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7,19(2):79-84.

[2]王丹,丁朝芳,裴正峰.“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科研队伍建设思考[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9,36(3):48-51.

[3]王志毅.解析现代学徒制与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相融合的意义[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2):290-294.

作者:郭晓云 单位: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