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网络舆情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影响,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文章围绕近年来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治理情况,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特点、新时代高职院校师生身心特点及其对网络舆情的治理以及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结合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无序、发酵快、监测难、谣言多等现实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开展有效舆情治理和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途径,即从“大思政”格局、“大宣传”理念和“大数据”思维等方面开展工作,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有效的网络舆情治理机制,提升网络舆情治理的技术水平和师生媒介素养,在做好网络舆情治理工作的同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思想政治教育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各类自媒体平台的兴起,高等教育领域网络舆情事件频发,而作为当事主体的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应对能力明显不足,导致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产生了一定的负面评价。高职院校如何在互联网、新媒体高度发达的当下,妥善应对舆情危机,开展积极有效的舆情治理,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并以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一、新媒体带来信息传播新态势
当前,我们已全面进入移动互联时代,信息传播也早已从传统的PC端流向移动终端,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不仅担任信息传播主流渠道的角色,还是舆论发生发酵的主要场所。只要能连接到互联网,每个人既可以是受众,也能成为信息传播者,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信息采集和,并通过开放的网络平台互动进行传播,传统媒体单向的、线性的传播转变为传者、受众地位平等的多向度、发散性传播过程。这种裂变式的信息传播,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几何级数扩散,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也给舆情治理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某个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企业、个人及其他各类组织及其政治、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态度。在信息单向传播的传统媒体时代,媒体掌握着话语权,舆情的可控性较强;而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当下,舆情的形成、发酵迅速,传播速度惊人,具有无序、发酵快、监测难和谣言多等特点,容易让深陷其中的人们难辨真假、无所适从。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网络热点事件,引起传统媒体的积极参与,助推网络舆情的快速发酵,甚至演变成“网络审判”“舆论暴力”等。由于网络平台的开放、多元和个性化特征,信息来源众多、传播速度极快,网络舆情的监测和突发事件的管控难度加剧;人们在获取信息的同时按照个人好恶进行过滤,而懒得付出时间、精力等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导致负面舆论、偏激情绪一出现便能吸引网民注意力,并得到迅速传播。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师生身心特点提出思政工作新要求
网络上频频爆发的舆情危机,其实也反映了当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共同问题:当“70后”逐渐成为骨干教师、“80后”成为辅导员主力军、“95后”正要毕业、“00后”已普遍出现在大学校园时,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如何有效开展?
(一)新时代年轻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挑战
“95后”和“00后”大学生,是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然而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仍然存在心理承受能力参差不齐、自我管理能力有所欠缺等方面的问题,加之个体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存在差异,需要掌握的技能越来越多,容易产生畏难心理,甚至因为压力过大出现焦虑、紧张情绪;新环境带来的心理压力,如果没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也会导致学习效果低下,挫折感明显,容易导致其对前途感到茫然,甚至自我怀疑,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
(二)新生代高校教师的身心特点需要革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
作为现阶段高职院校教职工队伍主力军的“70后”“80后”,成长在社会转型期,他们对教育事业心存敬畏,积极接受新鲜事物,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较高,但也有少数青年教师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淡化、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极个别教师言行失范、不能为人师表。当少数失范言行经过网络媒体急速放大,往往会给当事人和相关院校带来严重影响。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不同以往,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大学生,既有宽阔的思维,又具备相对广阔的视野,且对自媒体信息传播充满兴趣,这就要求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校教师、辅导员等转变教育理念,以更加开阔的思路和贴合实际的工作方法走近青年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需要适应新媒体环境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分别作为教育的主体和客体;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把关人”,掌握着教育的主动权,而学生作为被教育者和“受众”,被动接受既定、可控的内容灌输。而在网络时代,伴随着话语平台越来越开放、意见表达越来越便捷,各类信息良莠不齐、多种价值观念同时存在,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权威性、教育内容的导向和可控性提出了挑战,传统的单向性、灌输性教育方式不但难以胜任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会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积极适应新媒体环境,迎合高校师生身心特点开展有效思想政治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需要,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说教、无趣的印象,运用新媒体技术和手段,紧密联系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内容解决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社会认知等思想问题,并努力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从网络舆情治理看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新形势下做好网络舆情工作,也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就当前环境而言,建设良好网络文化环境,开展主流价值观师生共育,审慎引导网络舆论环境、提升高职院校师生媒介素养,不仅是开展网络舆情治理工作的有效渠道,也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有利影响。
(一)以“大思政”格局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当前的新媒体环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等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身处其中的青年师生思想活跃、观念先进、眼界开阔,不仅学习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知识面越来越宽广,生活和社会交往的空间也在扩大,这些都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来越复杂、任务越来越艰巨。因而,高职院校要积极建立“大思政”工作格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多主体参与、多形式呈现、多场域运作、多层面影响。要正确认识和积极应对新媒体对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将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与新媒体技术手段相结合,形成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以“浸润”而非“灌输”的方式影响师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进而指导实践行为。首先,引入新媒体技术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阵地。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除了知识架构脉络清晰、信息量大,还要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表达,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比如通过对网络热点问题、新闻事件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身边的人、事、理;还可以将实践教学纳入思政课程,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开展社会调研、实践活动,并通过线上线下的分享交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次,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载体。在主阵地之外,高职院校还需充分重视和运用新媒体,开发符合青年学生身心特点和实际需求的新载体、新阵地,并扩大覆盖面,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强影响力。要通过校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资源整合、协同共进,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媒体矩阵等措施,提升网络思政内容品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提升,充分发挥新媒体育人功能。
(二)以“大宣传”理念建立系统的网络舆情治理机制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对宣传思想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不断提高领导宣传思想工作能力和水平。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大宣传”理念需要灵活的多维传播思维,以用户至上的互联网思维创新认知方式,重构隐性宣传和立体传播的实践性思维。近年来,微博、微信、短视频、直播间等新媒体平台逐渐成为青年学生开展人际交往和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也成为舆情问题的高发地。疏忽对网络舆情的有效监测和管理,缺乏对网络舆情的正确研判与合理疏导,不仅会导致高职院校在突发舆情面前手足无措,也会导致负面影响进一步扩大。首先,要建立网络舆情研判和突发舆情应对机制。将网络舆情治理作为常规工作,密切关注、实时掌握舆情动态,并对舆情类型和走向进行研判和预测。要从软硬件层面着手,成立舆情收集研判的相应机构,依托科技手段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遇到突发网络舆情危机时,要及时进行干预,调动相关资源积极应对,努力将舆情危机化解在萌芽状态,以免焦点问题在传播过程中不断放大、变异。其次,要培养网络“意见领袖”,积极引导舆论风向。将校园网络中较为活跃、看待问题见解独到、在学生网民中影响力较大的一部分人联合起来,通过新媒体平台如QQ、微博、微信等平台表达对校园生活、新闻事件、社会风气等方面的看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校园网络舆论的走向。
(三)以“大数据”思维开展舆情预测和媒介素养教育
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可以帮助人们发现两个看上去毫不相关的人或事之间存在的某种联系。利用“大数据”思维认知舆情传播规律,开展师生媒介素养教育,成为高校做好网络舆情工作,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大数据”在网络舆情治理的主要优势是可以通过海量信息,帮助人们及时捕捉异常动态,为舆情处置提供数据预警。高职院校可以打造一支胜任网络舆情监测和研判的专业队伍,及时准确发现大数据所蕴含的信息价值,科学预测网络舆情的潜在发展,并及时化解不良后果。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和自身发展服务的能力。作为舶来品的媒介素养教育,在网络媒体上兴起,尤其是新媒体普及以后,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受众是否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是否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实现自我、参与社会生活。从这一意义上看,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共同的目标———培养拥有正确价值观、具备独立理性判断能力和反思能力的社会人。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在青年师生的学习、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媒介化生存成为一种常态,身处其中的人们往往容易忽略媒介所构建的并非现实环境的原貌,而是经过加工、重构之后的“拟态环境”。高职院校学生在心理、生理上的不成熟,以及社会经验的缺乏,容易将“拟态环境”直接当作现实环境来认知,并根据既有的经验和心理认知水平有选择地接受。因而,“拟态环境”下的网络舆情,成为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要内容,提升高职院校师生媒介素养也成为应对网络舆情的重要途径。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理解基础媒介知识;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辨别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与社会现实;掌握媒介信息传播知识和技巧,并为我所用,助力个人社会化进程。首先,要掌握媒介相关知识,包括媒介生产和媒介内容知识,即媒介如何生产、传播信息,制造社会热点吸引受众关注,并通过设置议题引发讨论,形成舆论。其次,面对海量信息时进行筛选和判断,提高自身认知水平,并在现实生活中保持对拟态环境的批判性。最后,要在掌握和理解媒介的基础上,克服对新媒体的依赖,多渠道搜集信息,多角度看待问题,保持思想的独立和行为的理性,从而促进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明月.网络舆情对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40-41.
[2]郁文娟.网络舆情管理对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研究[J].教育评论,2019(9):71-74.
[3]程凡.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9):53-55.
[4]莎日娜.大宣传格局下加强高校新媒体整合发展的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6(1):104-107.
[5]李希光.大数据时代的舆情研判和舆论引导[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1):10-16.
[6]樊亚平.避免媒介素养教育的泛化[J].当代传播,2006(4):62-64.
作者:魏艳 单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