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教育技术改革与发展浅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高校教育技术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事业改革的大环境下,如何认识并且落实高校教育技术,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思考的重要课题。文章在高校教育技术的定位以及理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正确认识高校教育的数字化、合理应用社会化媒体、树立做好高校教育技术工作的核心理念、进一步加强教育技术队伍的建设等策略。
关键词:高校教育;教育技术;改革;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既是社会对教育事业的硬性要求,也是高校提升教育质量的内在诉求。高等院校必须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育技术相互结合,并且传统的教学理念,将教育技术落实在实际教学的方方面面。作为教育事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理应为高校的改革、发展服务,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1高校教育技术的定位和特色
1.1定位
教育技术是事业名称同时也是学术名词,这就反映了教育技术和教学实践之间的相互关联,教育技术的内涵和外延,会随着实践的变化而逐渐变化。在对教育技术的定位上,有着诸多差异,但是其基本观念是几乎一致的。传统的“电化教育”将教学过程电算化作为教育技术的目的。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1994年指出教育技术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2005年则将其定义为改善学习成绩。从微观的角度看,教育技术就是对“教”和“学”的优化;从宏观的角度看,就是教学模式的改革。所以教育技术的定位,就是实现某种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的方式。
1.2特色
大部分教师对教育技术的理解都局限在教学的业务层面,如PPT制作、视频录制、教学方案制定等等,如果拘泥于其形式,而埋藏了教育技术本身的特色,那么教师的教学工作必将处于被动的状态,缺乏根本性的发展驱动力,最终会导致各项教学举措偏离原本的教学目的。从功能上来说,教育技术体现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的电子化、声形化、多样化、综合化等方面。高校教育技术目前已在硬件设备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教育技术的种类多、质量高,相关的专家学者数量可观、力量强,这些硬件以及软件相关的技术基础,为高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促进作用[1]。
2高校教育技术改革的必要性
2.1高校课堂教学形态的变化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原本传统的“灌输--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权威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弱化,所谓的“填鸭式”教学也不能应对当前人们对教育事业的需求。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让教师、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知识信息的获取渠道更加广泛,教学内容也不再局限于教科书,所以高校的课堂教学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2高校教育结构的变化
随着信息化教育的发展,相关的指导思想、政治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信息化教育的环境逐渐完善起来,和教育有关的教育资源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教育信息化的普及以及建设得到了深化。因此,高校的教育架构不再是单一化的教学模式。首先,借助电子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教师、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教学、交流、学习,教学活动不再束缚在教室内或者某一个时间段,高校也越来越依赖此类网络教学平台,通过MOOC、微课等教学方式的应用,以及网络会议、多方视频对话的实施,高校也能开展远程教学或者远程教学研讨。其次,互联网改变了教学的组织结构,开放大学等远程高等教育模式应运而生,教学活动不再需要时间、空间方面的条件[2]。
3高校教育技术的改革策略
3.1正确认识高校教育的数字化
目前,受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影响,高校教育逐渐朝着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但是数字化教学的开展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师,应该对高校教育的数字化有着透彻的认识,且需要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以及优秀的媒介素养,以此来为数字化教学的有效实施奠定基础,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数字化教学机制或者教学平台[3]。大多数教师只是在课堂上放映视频、PPT相关的教学内容,而这种数字化教学的教学方式和传统的电化教学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在互联网环境下,教师应该转变思维模式,建立起完善且合理的数字化教学体系,搜集班级学生对教学的建议以及评价,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构建起一个既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同时又能打破空间、时间的教学机制。
3.2合理应用社会化媒体
社会化媒体泛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传播媒介,利用这些社会化媒体,高校要积极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则要从这些社会化媒体中认识到教学技术的重点。在互联网时代,都会应用电子信息设备进行娱乐、休闲活动,由此可见应用社会化媒体进行教学,是一项符合学生生活、学习习惯的教学举措。而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要求人才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其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以及媒介素养。所以高校教师要熟练应用各种媒体技术,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沟通方式和微博、微信等社会自媒体结合起来,促使高校教育进行有效变革,推动高校教育技术的顺利发展。
3.3构建网络空间教学平台
虽然互联网为学生带来了大量的教学资源,但是网络上教学资源的质量通常参差不齐。对此,高校教师就要为学生建立起一个优质且具有针对性的网络资源空间,进而为学生在课下的自主学习提供便利。教师在构建网路空间的时候,要注意教学资源的完整性、交流方式的便捷性、资料分类的明确性。举个例子,教师可以将“网盘”作为班级中的资源库,根据教学内容分类、知识点分类,在网盘中建立起视频、图片、习题等文件夹,然后通过QQ、微信等交流设备,实现和学生之间的无缝交流沟通。为确保教学资源的完整度,教师要在班级中设立相应的学生小组,让学生参与到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然后小组长再对资料内容进行整理归纳,上传至网盘,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3]。
3.4树立做好高校教育技术工作的核心理念
意识是行为的先行主导,只有高校教师在主观意识上有了“做好高校教育技术工作”的认识,那么相应的教学工作才能有序展开。首先,高校教师要对当前社会企业对人才的要去有透彻的认识,然后结合当前的学情,对学生学习能力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归纳;其次,教师要综合分析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要如何培养其综合素质;最后,教师要结合高校教育技术的定义以及特点,突破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带来的束缚,为学生创设出一个有效新型教学体系,进而使得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教育技术的信息化绝不是简单的应用信息技术或者是应用互联网进行沟通,而是关系到整个教学体系改革的系统性工作。教师要从思想、内容、手段、模式上,进行全方位的改革,赋予高校教育全新的面貌。结合当前的教学理论内容,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探索,将理论和实践拧成“一股绳”,以此来应对信息时代对高校教育提出的新挑战。
4高校教育技术的发展策略
4.1由“电化教育”向“教育技术”转变
“电化教育”到“教学技术”的转变,绝不仅仅是形式、方式上的转变,而是教学理念、针对对象、设计范围的实质性转变。电化教育是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传递教学中的信息内容,以此实现优化教学内容的目的。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教学技术的不断深化,电化教育已经不能概括教育技术的所有内涵,而是成了教育技术的一部分。教育技术这一概念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接受以及理解,但是诸多教育工作者对该概念内涵的理解却存在着诸多偏差。教师首先要从“方法论”上升到“系统论”,走出原本的林间小路,走向教育技术的宽阔草原。从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架构上,重新规划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而非简单的知识传授,将自身的位置从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路上的管理者、引导者。
4.2进一步加强教育技术队伍的建设
教育技术和高校教育的相互融合不能局限在理论上,而是要将各项措施落在实处,时刻注意提升高校教师的专业素质,致力打造一支具有专业素养同时又具有较强信息技术水平的复合型教学队伍。首先,学校方面要对教师进行教学观念方面的培训,让高校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其次,高校要以PPT、PS等软件为主要内容,加强高校教师对这些软件的操作能力;最后,要让高校教师掌握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的操作方法,让教师在不断练习、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以及综合能力。此外,教师在日常教学、生活的过程中,要对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内容有所涉猎,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优化。
4.3加强科研和教学工作
科研、教学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如果将教学比作教育事业的血肉,那么科研必定是教育事业的灵魂所在。教学理念的改变、教学模式的改革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果缺乏相关理论的指导,那么这些举措必将流于形式。所以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摸索,需要科研作为落实这些举措的开路先锋。此外,科研活动的开展,对教师教学改革的落实也有着一定的激励作用,教育技术科研的立项以及实施,要结合高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同时也要结合教育技术的核心理念,这样才能够使得教学、科研二者相得益彰。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技术是时展、教育行业不断进步的产物,教育技术的落实也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高校教师必须对现代教育思想有透彻的认识,对当前的高等教育学情进行认真分析,秉承实事求是的精神解决教育中的诸多问题,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突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将各项改革举措落在实处,进而使得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翠萍.高校教育技术改革与发展研究[J].才智,2017(3):14.
[2]刘捷.“互联网+”移动教育技术在广西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研究及发展对策[J].现代职业教育,2016(25):82-83.
[3]马峡.高校教育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才智,2016(26):175-177.
作者:田俊 刘冰 白文静 单位: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郑州市第106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