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前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改革,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社会的发展以及高校职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学前教育已成为当前社会新的热点,学前教育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也面临新的挑战.文章从学前教育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以及培养目标出发,分析了当前学前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设置原则,并根据这些原则构建出了该课程内容体系.
【关键词】:学前教育;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体系
随着全国高校职业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成为一个新的热点,各省市都已建成或正在筹备自己的幼儿师范高等学校,在绝大多数师范院校甚至一部分综合性大学和高职院校里也在增设学前教育或幼儿师范教育专业.这样,对照教育部«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标准»[1],来做好学前教育师范专业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就非常值得关注.基于幼儿师范教育的特点,我们提出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来替代普通师范院校中的«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课程,则突出教育技术的应用性.同时,为避免出现与«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课程同样的问题,我们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的设置及教材的编写问题进行改革研究。
1学前教育教师对于教育技术能力的基本要求
在学前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以其独特的功能,将文字、图像、语言、实物等构成交互系统,用生动的视听及动画,使复杂的内容形象化、使抽象的思维可视化、使知识的发生过程化,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探索欲.这使教育技术能力成为学前教育教师在传统能力(如一定的弹、唱、跳、画、写、说的基本功和活动技能)之外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学前教育教师对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资料的收集、输入、分类归档,查阅网上信息和收发电子邮件,综合运用网络资源进行演示文稿和简单的课件制作,能够利用影像、图片的技术处理方法整理视频资料,积累培训素材和幼儿活动所需要的光盘资料,能有效地进行课堂活动的教学设计与案例选择等方面.
2学前教育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目标
学前师范院校是专门为幼儿园培养和输送师资力量的学校,其人才培养的导向应该与幼儿园的人才需求接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应更多地强调应用性,强调未来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该课程的开展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提高学生对教育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生自觉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让未来的幼儿教师可以充分自如地运用教育技术于教学中.因此,学前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应根据以知识学习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以情感陶冶为中轴线的培养目标来构建课程内容.
3«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这门公选课来进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该课程的缺陷也越来越明显.通过文献研读可以看出有以下几点问题:
3.1内容繁杂,标准不一
该课程属于师范类必修公选课,但就是这门全国师范院校都要上的必修课,竟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课程标准,甚至“教学大纲”也都是“五花八门”“各自为营”的样子.因为没有标准,所以内容很不完整,针对性也不强,而且随意性较大.
3.2目标不明确,结构不合理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有的注重理论知识的获取,有的倾向于“教育技术”的运用,但很少关注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形成.现在出版发行的«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教程共有100多种,但真正以培养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教材少之又少.
3.3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评价单一
该课程主要的教学方式还是以教师讲—学生听—做作业—考试这个传统的教学流程实施的,基本没有体现出该课程的实践性,这主要是由于是公选课、课时紧、学生多、教学任务大,教学场地及教学设备有限等原因造成.但如果利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基于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就能有效解决以上矛盾.教学评价仍然采用书面考试,极少用学生作业、实验考核、学习过程考核等先进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评价.
4«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体系设置原则
该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观念为先,能力为上,创新为本”为基本原则,全力打造适合学前教育的新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编排上,要注重与幼儿教学的实际应用相结合,除了教育技术专业基础知识外,更要突出幼儿教育的特点和学生未来的工作要点,并选取与幼儿园应用接轨的内容,在坚持教育技术知识共性的基础上突出幼儿教育的特色.
4.1注重操作性与实用性
学前师范院校的学生以后主要从事一线的幼儿园工作,这就要求他们的动手能力要强一些.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的教学在内容上要更注重操作性,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案例,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探究和动手实践,加强实验教学,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4.2加强案例教学
该课程的教学在强调通过案例达到理解知识,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更应考虑选取和采用与幼儿园相适应的案例,因为:①具有真切性的案例,更能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兴趣;②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学习,学生可以获得对于幼儿园工作替代性体验,从而培养和锻炼对于幼儿园工作的心理和思想适应性.如:在讲授“课件制作”的教学内容时,其技能目标是掌握课件制作的技术和方法,在这个意义上,课件制作是一种技术.但是,学习制作技术的同时要有一个载体,即课件的主题和内容,从适应幼儿教师工作考虑,可以把“幼儿园教材”作为切入点,从幼儿园的教材中选择一些合适的主题和内容.
4.3与时俱进,构建教育技术特色课程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幼儿园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自然会在使用电化教学设备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面相应地发生诸多变化.教育要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必须保持学校与社会需求的良性沟通.为此,教师应该多到幼儿园进行实地考察,和幼儿园园长、教师及电教人员进行交流,深入了解幼儿园在教育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并在教学中围绕教学大纲进行相应的改进,使之更符合幼儿园的需要.久而久之,在不断的实践中开发出教育技术特色课程.
5«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体系内容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把该课程体系主要分成三大块:基础知识部分、能力培养部分、实验部分.基础知识部分主要包括教育技术概述,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等;能力培养部分是主要内容,包括媒体的应用能力,教学资源的建设能力、研究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基于教育媒体的教学改革能力等;实验部分是教学实践最重要的环节,各院校可结合实际来选取一些实验去做,但一些重要实验应该为必选实验.在课程体系的内容编写方面,为了解决课时少、要求高、内容多的矛盾,我们提倡采用“干线式”方法.所谓“干线式”是指在对教育技术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在分析学生已有信息技术基础上,梳理出清晰的脉络,提炼出信息技术中的精华,从而在教材中反映的仅仅是有用的且是学生未知或未掌握的关键技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更应把握好“干线式”的要决,即“干线通达、实例跟进、迁移提升”.
6«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其方式和内容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学前教育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要结合该专业特色,建立起合理有效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基于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性比较强、动手能力要求高等特点,教学评价模式要结合教学形式,并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教学评价体系要结合教学内容来制定不同的评价方法.除了常用的提问、测验、作业分析、实验、考试等基本方法之外,更要加强对学生平时在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弱化理论应试,强化实践综合能力,并将考核及时反馈给学生,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习效果.在全国大力推广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背景下,各师范院校应深入分析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并以学前教育逐步加大、加强为契机,搞好«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具备较高教育技术能力的学前教育师范生,为早日实现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作者:刘军 单位: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信息科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