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文章在阐述信息化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信息化技术背景下教学的有利因素,包括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方便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并就信息化技术高效应用于职业教育教学中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信息化技术;职业教育教学;教学研究

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信息化应用于职业教育中将会成为其改革的转折点和发展的关键点。随着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建设的逐步推进,我国职业院校的信息化教学水准也在渐渐提高,学习资源、教学资源都在不断地丰富。各个专业科目的教师都在利用现代化技术使课堂变得更为风趣、活泼、生动,有效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积极性都激发了出来,使学生能够投身于学习中,有效地提高了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根据我国教育事业的教学特色,探析怎样将信息化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有机融合,从而促进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我们应该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信息化的特点

(一)数字化

信息化时代的主要特征便是数字化。我国各行各业中都渗入了数字化的使用,在职业教育中数字化的影响也在不断地扩大,发挥的作用也在时间的推移下越来越大。数字化应用于职业教学中的有数字化的视频、音频、多媒体相关软件、网站应用、电子邮件等信息化技术工具。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电子设备录入课件,通过上传资源,实现与学生或者其他教师共享,这样学生可以不受空间、时间、地域的限制随时随地地学习相关课程知识。

(二)网络化

在网络化背景下,信息的传播有以下几个特点:速度十分快、信息的互动性高、跨越文化的差异、大容量。网络化囊括了图像和实验数据、电子期刊等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网络化改变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强教学内容的可视化,还能够丰富拓展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多媒体化

无论是在职业院校还是在初高中院校,运用于教学中最常见的信息技术教学设施便是投影仪,它涵盖了计算机、投影设备以及幻灯片,另外需要配合使用的设备有扩音设备、录音设备、多媒体的控制系统以及相关的教学系统软件。教师可以在设计教学和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用上述工具,给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实现形象生动、饶有趣味的课堂教学,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智能化

现代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目标即实现智能化,现代化设备中的通信、信息技术,智能控制,各个行业的技术都包括在其中。这些技术都具备以下特征:超强的记忆力、感应能力、适应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以及独立的行为决策力等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智能化的特征实现智能、互动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信息化技术背景下教学的有利因素

(一)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贯穿于我国教育事业的教学模式,想来都是采用文字的形式传递课本知识的。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学的展开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教学内容多元化、生动化地表达出来。同时,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情境虚设,应用在教学中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学之余,教师还可以运用信息化技术的远程功能,实现教学互动的课外化,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再枯燥乏味,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方便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专业技能的训练主要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实现的。当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教学中之后,所有的企业生产流程、操作过程都可以通过软件设备进行模拟,从而让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操作训练,在虚设的情境中完成真实的工作流程,并体验真实环境下的工作。在此条件下,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不会受到时间的限制,而是实时的,这样对于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有着极大的好处。

(三)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我国职业教育一贯的教学模式便是学生只是在教室里相互之间展开讨论。但是在信息化技术发展的今日,教学不再受到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可以不拘泥于现实而在技术平台上进行学习探讨与合作、互动与交流,教学的过程成为了沟通交流与协作的平台。

(四)有利于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

理论教学、案例讲学、项目授课是我国传统教育下一贯的教学组织模式。在今日,随着信息化技术教学的深入发展,混合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协同学习、自主学习等多种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应运而生,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过往的教学理念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仅仅将学生当作是知识的接收器。今日,信息化技术教学加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在意的是学生的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的培养,而重点在于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也是我国新课改的要求所在。

三、在职业教育教学中高效应用信息化技术的措施

(一)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重点在于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比如,制作课件、制作微视频、寻找教学资源的能力,教师如果连基本的使用计算机制作课件都存在问题,那么更别说使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了。因此,在职业教育中投入信息化技术教学前必须要加强对教师相关技术的训练,以提高教师技术教学的水平。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首先,像新课标改革一样,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注入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教学观念,促使教师认识到信息化技术教学能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巨大变化,让教师认识到更新教学理念的重要性。加强相关的信息技术培训,比如,教会教师如何使用多媒体,如何使用网络共享平台方法。其次,由于职业院校运用信息化技术教学的时间较短,所以完善相关的教学制度也是十分必要的。对此可以实现家校合作、院校活动的视频化,办公设施的自动化,教学资源全面共享等,由浅至深地达到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运用水平的目的。最后,可以定期在校内开展信息化技术教学的设计大赛,让教师更多地去练习信息化技术教学,促进教师信息化技术运用能力的提升。综合来说,院校应该加强教师信息化技术教学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够给学生带来优良的学习环境,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还能够促进职业院校的整体发展。

(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职业院校,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有效地利用信息化的特点,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成具体化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趣味教学能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习中。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来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或者设置互动性强、活跃度高的教学活动,例如,运用3D打印、肢体感应等技术,强化学生的亲身体验。山东商业职业技术院校利用信息化技术,采取了“云空间”的教学模式,具体做法如下:首先,采用“题库博弈”空间教学的形式,由学生出题,在班级成立对应的审题组,教师设置抢注的规则,并将此设置为期末考试的加分项目。这样不仅实现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还能够让学生自主出题,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次,在信息平台设置“读世界”的学习窗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将课堂教学分成小课堂教学,通过“云空间”,让学生参与课程学习。最后,应用“闯关式”的方式,整合教学内容、设置问题,学生像玩游戏一般闯关答题,寓教于乐,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去,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三)实现资源共享

高校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是十分重要的。在知识的时代,高校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树立资源共享的理念,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发挥教学资源的最大应用价值。院校教学资源的不断丰富、更新,能够帮助教师创新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某高校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了移动校园平台,实现了院校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与此同时,该校在此平台基础上研发并实现了22个移动业务的应用,共计34个服务板块,子版块更是多达100多个。整个过程以“应用驱动,共享共赢”为思路,致力于打造软件商、制造商和学校一并参与,实现良性循环的生态链。笔者认为高校在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时,应该将范围不断扩大,实现高校与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促进各大高校教学资源的实时更新与优化。例如,某高校建立了基于慕课中心的跨院校选课、相互认可学分机制,最初采用28门慕课实现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逐渐建立起跨校选课和学分认可的系统。该慕课平台的建设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上,还实现了各个院校之间的互通。因此,高校应该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让信息化技术能够更加行之有效地应用到教学中,并与职业教育教学实现深度的融合。

(四)丰富教学资源、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方便了课堂教学,还使得教学的资源和手段不断地丰富起来。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网络资源(云空间、微课空间、校园网、QQ群等),将图片、视频、音频、3D影像、虚设的情境等存储到共享的平台上去,学生使用个人的电子设备进行实时的学习,学习效果和效率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例如,翻转课堂的应用便得到了各个学校的强烈反响。翻转课堂拥有课前设计的一个环节,该环节将知识模块化,将模块进行内容化,针对内容制定目标,根据目标进行视频制作,设置练习和作业,传至网络平台。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院校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将课程分化成多个任务,根据任务制作视频,教师可以亲手制作,也可以在网络平台选择优秀的教学资源,但必须要切合教学实际,符合学生需求。学生可以通过翻转课堂学习知识、完成功课,突破了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翻转课堂减少了学生在学习上的限制,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成为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成功案例。

四、结语

信息化技术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院校教育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了职业院校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使得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去应对市场的发展。在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只有对信息化技术教学进行有效的应用、贯彻落实并与职业教育有机融合,才能够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我国培养更多的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粟盈.浅析如何提高信息化技术在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水平[J].轻工科技,2015(12):199-200.

[2]高艳.信息化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9):211-212,220.

[3]陈庆.基于信息化技术的职业教育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5(23):84-85.170

作者:蓝雪芬 单位: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