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4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4篇)

第一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课程设计改革

摘要: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秉承以往的教学准则一直在根据社会发展形式不断进行优化与改革,其根本原则就是培养各种类型的专业型人才以服务于社会。随着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越来越快速,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也应该跟上社会变化的步伐,只有不断地改进、优化教育系统,才能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阻碍,不断突破教育事业中存在的“瓶颈”。本文就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课程设计改革的实践这一课题进行深入地研究,以求制定一系列可行高效的改革方式。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课程设计改革;实践方式

一引论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时间的考验,由于我国的教育事业经历了众多坎坷,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还不是特别成熟,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长期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环境中。我国的人口众多,从而生源也十分丰富,因此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在发展的初期就规模巨大,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规模更是遍布全国各地,但是很多“硬件”与“软件”还没有落实到位,高职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对高职教育教学进行全面的改革,“硬件”的改革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包括经济资源与教育资源的大量倾斜,而“软件”的改革需要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人员制定一系列可行性较高的改革措施,其中课程设计改革是“软件”改革中的重中之重,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需要针对课程设计改革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

二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课程设计改革实践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工作人员需要重视当前课程设计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将之归类为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单一的教学形式限制了多元化教育的发展,无法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二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较为僵化死板,不能对学生形成较强的吸引力;三是教育教学的理念不清晰,无法形成较为系统的教育教学体系。众多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课程设计改革的快速健康发展,这些问题均可以通过课程设计改革来解决,对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学生的课程进行合理安排,才可以从根源上杜绝这些问题的出现。

(一)单一的教学形式限制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主要面对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将所学知识专业并系统地整合在一起,但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教育对于学生的提高还不是特别理想,往往使得学生在接受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之后失去了继续上升的空间。近年来,各种“专升本”等形式的升学方式为受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提升机会,但是就现实情况来看,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取得本科毕业证的学生往往得不到社会的承认,一纸文凭也变成了“食之无用,弃之可惜”的鸡肋般存在,可以说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单一限制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二)僵化的传统教学模式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宗旨是为社会培养各种类型的高素质人才,其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增加学生选择工作的空间,但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现状却未能完全遵循这一原则,直接按照本科的教育模式来制定相应的教学制度,不考虑实际情况和办学宗旨的教育制度肯定是无法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1]此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摸着石头过河”是长期以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探索方式,这种方式使得高等职业教育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无法精确定位自身的发展特色,这就造成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还一直采用死板僵化的传统教育模式,传统的教育模式强调高度系统化,这种教学方式适合“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教育模式,但是绝不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非但不能起到促进作用,反而会严重阻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

(三)教育教学的理念不清晰,教育体系不系统

除了上述两个问题之外,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课程设计改革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这教育教学理念不清晰的问题,导致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教育体系不系统。[2]近几年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如火如荼,如果是良性发展,当然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但是很多高等职业院校为了提升对学生的吸引力,打着“大学”、“本科”的名号吸引了大批的学生,这种过于强调“大学”、“本科”的做法严重压制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实践性”,一旦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失去了“实践性”这一优势,这样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完全就违背了办学宗旨。高等院校的发展可以说走上了一条歧路,这样的道路只能是越走越窄,教育教学的理念会变得越来越模糊,更不能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

三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课程设计实践改革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出现是可以溯本追源的,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课程设计改革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其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人才培养与现行教学模式相冲突;二是现行教学模式实践性太差;三是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得不到重视。

(一)人才培养与现行教学模式相冲突

人才培养与现行教育模式相冲突是造成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教育教学理念不清晰,教育体系不系统的主要原因之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首要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专业性较强的人才,但是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课程设计中未能体现这一目标,对于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学生来说,课程的安排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还是照本宣科,套用本科的课程安排方式来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进行课程设计,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不断通过校内实训来实现,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往往忽略了校内实训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只是通过课堂上的PPT向学生演示相关操作,学生完全没有自己动手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一旦参加工作,其在实际工作中的缺陷就会表现地十分明显。即使有的高等职业院校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却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向学生提供实践课所需要的设备,学生在进行校内实训的时候甚至是通过已经淘汰的设备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现行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与人才培养出现了严重的冲突。

(二)现行教学模式实践性太差

无论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还是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教学都离不开实践的检验,理论教学只是教育的基础部分,实践教学才是检验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的课程设计需要针对这一点进行改革。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课程安排存在着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问题,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学生在理论教学环节被传授大量的理论知识,建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但是在实践环节学生往往不能够接受系统的教学,这就导致学生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差距很大,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大幅度减弱。[3]

(三)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得不到重视

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课程安排很多都是按照本科的课程安排来进行设计的,职业能力培训这一部分的课程设计不合理,无论是课时还是课程种类都比较少,即使有的高职院校较为重视这方面的课程安排,也只是对学生进行单一职业的岗位技术能力培养,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单一职业的岗位技术能力越来越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学生在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之后,基本都会出现综合职业能力不够的情况。

四加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课程设计改革实践的措施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课程设计在改革过程中应该合理安排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两种课程所占的比例应该能够保证学生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任何一种课程都不可被忽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实践性”优势应该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才能保证为社会培养出社会所需求的各类型职业人才。

(二)根据社会需要设立专业课程

社会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可以根据近几年的社会调查来确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课程设计在改革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培养学生哪些职业能力才能符合社会要求”这个问题,只有根据社会需要合理安排课程,才能保证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是有意义的。

(三)建立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联合培养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理论教学与校内实训来进行的,校内实训是根据学生将来参加工作的实际情况模拟出来的,即使再真实,毕竟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存在着不同,因此,建立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是十分有必要的,双方共同对学生进行培养,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这种培养方式打破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课程安排的限制,在对课程设计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这种培养方式的出现有利于减轻课程设计改革所面临的压力,为课程设计改革提供了时间,也使得课程设计改革能够借鉴社会企业培养人才的方式,添加入新的元素,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课程设计才能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

作者:丁方平 单位: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孟立新,张晞.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课程目标分析及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2,S5:228-230.

[2]王强.浅谈高等职业学院教育教学整体课程改革的实施[J].电子制作,2015,01:198.

[3]陈波.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高职《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设计[J].科技资讯,2016,01:95-96

第二篇:职业中专物理教学的适应性

一、职业中专物理教育教学要适应教研组活动的多样性

1.职业中专物理教育教学教研组层次活动的多样性

职业中专物理教研组属于基础教研组,适应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目的的教育教学需要。职业中专物理教研组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如为各种各样的技能大赛作准备物理教研组活动,为“三校生”高考的各个阶段物理教研组活动,计算机、工业、电子等各专业物理课教研组活动等。职业中专物理教育教学教研组活动是用集体的光热照亮个人的活动,通过听课、观摩等教研活动,开阔眼界,学习他人的长处,逐步积累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

2.职业中专物理教育教学教研组时代活动的多样性

物理教学有很强的时代性,不同专业对物理教学的要求不同,教研活动也要与时俱进,不断补充新的内容。每一级学生有每一级学生的特点,因此,学生的特点就是时代特点,教研活动要考虑充分学生的特点,按学生的要求和希望开展教研活动。职业中专物理教育教学要适应学生。为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学生打下扎实的物理基础,是物理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通过课堂、实训、模仿、参观、交流、竞赛等活动,把学生的学习活动搞得丰富多彩。

3.职业中专物理教育教学教研组个体活动的多样性

物理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自己的特殊性,如包括力学、光学、电学等学科内容。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授课方式,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专业发展思路。教研组必须为教研组成员的个性发展提供平台,创造空间,满足条件,鼓励创新,这样物理教研组才有生气和活力,物理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才能直接为日常教育教学服务,教研活动才有意义。

二、职业中专物理教育教学要适应教材的循序渐进性

职业中专物理教材的编排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具有循序渐进性。职业学校学生的物理知识的学习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对于能用得到的物理知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然而,学生必须学懂,学习的兴趣才会持久。因此,教师物理教育教学中要懂得循序渐进的道理,开始学习物理时,坚持适量原则,内容要简单,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作业和课堂内容要有紧密联系,还要加一些实训,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辅助一些图表等形象化的东西,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对信息进行整合,并紧扣教材。教材是学生预习、学习、复习的基本依据。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教材,充分利用教材,能够将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概括、总结、补充,从而形成迁移,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将比较简单和基本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比较难的知识坡度化,用联系的办法去解决,如用应用、举例、类推、实验、新旧知识联系等办法去解决,也可以用查资料、小组讨论的办法,或质疑、询问、假设等办法去解决。温故知新,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相同类型的题多做一些,可以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教材中的例题是典型题,“例题效应”的充分发挥,还要靠类似的题做适当延伸。为了短时间内取得最大教学效果,教师在选题上要下大功夫。教材中的例题一般有的难,有的简单,并且是按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教师备课要适应教材,循序渐进,使学生学习知识有顺序、有层次、有坡度,切忌由难入手,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做法。职业中专物理教材的编排充分考虑了职业中专学生的特点,职业中专物理教材做了适应学生的改变,加多图形,加多实验,放小“坡度”,总之,职业中专物理教育教学要适应教材的循序渐进性。

三、职业中专物理教育教学要适应学生学习专业的基础性

职业中专物理教育教学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专业不同,学生对物理知识的需求也不同。教师对教材要进行统筹,做专业适应性改变,为学生学习专业打下坚实的物理基础,例如电子专业侧重于电学部分,机械基础侧重于力学部分,汽车专业侧重于综合等。职业中专物理教育教学要和学生的专业学习同步,专业学习需要哪一部分物理知识,教师要同步安排。物理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计划要做好衔接,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同步调节,调节过程中以学生为枢纽,以教学效果为目标,兼顾理论和实训。要突出物理学科的基础地位,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有节奏、有层次地展开教育教学。

作者:刘兴鹏 单位:甘肃省景泰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第三篇:移动互联网职业教育教学技术应用

摘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信息化教学被各职业院校重视,并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打造网络学习资源平台,目的是建设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强学生个性化与培养,激发其学习兴趣。为适应这种大趋势,学校传统课堂教学也必然要变革,新的教学技术的应用,改变着师生关系,学习方式,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学习应用新的教学技术,加强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环节的设计,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关键词:

教学技术;移动互联网;学习方式

1引言

不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教学技术定义一直缺乏唯一性,国内有学者认为,概括地讲,教学技术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的总称,是教学过程中针对一定教学目的,应用一定的教学媒体传递教学信息达到教学最优化的方法或手段。教学技术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的基本理念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与教的理论作指导,借助教学媒体,运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确定所要解决的教学需求,然后针对问题设计和开发教学过程的模型,寻找解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后通过评价其效果再推广应用,从而获得有效或优化的教学效果。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使用,移动互联网络迅速发展,网络上的免费资源越来越多,其获得途径也趋向随时随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发生了许多颠覆性的变化,而且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方式、行为方式,促使许多产业发生改变,社会数字化进程的脚步加快。处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在所难免。为适应这种大趋势,学校传统课堂教学也必然要变革,在加大对教学硬件体系的投资时,将教学方法、师生交流、知识获得途径向移动互联网络转移,促使教学技术空前的发展并焕发出勃勃生机。

2教学技术改变师生关系

传统的课堂教学,专任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主要集中于上课过程中,基本教师为主,当课程结束,学生和老师时间交集部分小,交流互动的时候少。随着各职业院校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视和投入,网络学习资源平台的构建,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且不受地点和时间的约束,学生的知识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不断有新的想法和问题,教师逐渐由主导者向参与、引导者转变。但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受老师的指引,教师在教育方面也不能一直一成不变,可以在学生考勤,技能考核等方面也可以通过信息化教学技术加大对学生的管理,要学习新的教学技术,跟上时代的步伐,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改善师生关系,可以通过建立微信或QQ群的方式加深师生之间的交流,还可以借助网络课程平台,增加课堂上的互动。要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加强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环节的设计,创建和谐、进步的校园文化。

3教学技术改变传统学习方式

传统的学习方式,局限于课堂教师讲授、书本等仅有的途径。考核形式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低,课堂注意力不专注,为了应付考试而考试,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不能深化和理解。随着“互联网+”教育的趋势所需,各种网络课程,如慕课,微课的教学模式受到各院校政策的支持,并开始推广普及,相对与传统院校的教学模式,这种网络课程汇聚了大量的名师讲授,采取了信息化教学技术,教授者与学习者不必直接面对面,学习者不受年龄,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节奏来选择课程。任何人只要能接入互联网,就能接受在线上课。随时随地,提高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灵活便捷和个性化程度。虽然不必面授课程,但是这种教学模式设置了互动环节,网络考核也是多种多样,可以讨论,上传图片、文章,可以提高学习者主动学习的能力。网络教育消除了时间、空间、经济条件和身份年龄的障碍,打破了校园教学界限,任何人不管其年龄、职业等如何,都可接受优质教育。

4教学技术改革需加强师资培训

首先,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对于有较长教龄的教师,本来就积累了一套自身教学方法和技术,面对新的教学技术,运用不熟练,缺乏合适的工具平台和网络课件,在尝试过程中进行对比,想当然觉得教学效果没有以往的好,失去对新教学技术的探索和与本课程的结合。再有,作为职业院校,很多是需要现场实训技能,网络课程无法使学生具有真实体会感,学生学习兴趣不积极。目前,职业院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比较普遍,但很多处于浅层应用水平,大多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主要是基本计算机操作和简单PPT课件制作,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软件工具、协同备课和授课等使用率还不高,教师需要加大培训,进行实践观摩,改变观念,根据自身课程,利用信息化教学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其次,移动互联网下的教学技术会对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提出很高要求。要备一门课,教师在课外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设置互动问题,搜集整理提炼课程内容支撑资料,学习技术等。此外,教师还要完成除教学外的其他任务,精力和时间不够,往往一门课程中只有几个单元被做成信息化,不能够连贯。这就需要职业院校在政策方面给予支持和倾斜,设置一定的奖励手段,并且长期坚持下去,使教师有个明确的方向,积极提高信息化的教学水平。再次,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基础仍需加强。部分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意识不强,重视硬件建设,但是应用率很低,往往造成很多硬件资源闲置浪费的现象,信息化建设,应该做到实处,采取一些管理手段促使教师真正把信息教学技术用到教学中,教会学生为什么学,如何做。

5结语

综上,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使用,在职业教育中,教学技术的提升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是信息化与教育结合的大势所趋。

作者:李翔 单位: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岩.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四个关键管理环节[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3):104-105.

[2]顾凤佳.微型移动学习资源的可用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

[3]伦墨华.移动学习的理论研究与应用设计[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5.

[4]郝英杰.在高校教师培训中要注重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升[J].理论界,2011(5):222-228.

第四篇:职业教育教学信息技术运用

【摘要】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目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被应用在职业教育当中。实践表明在职业教育中,学生的文化课一直是比较薄弱的环节,也是困扰教师的问题。为此,怎样能够将信息技术合理有效地应用在职业教育当中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职业教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相应操作及如何发挥作用展开分析,旨在确保信息技术教学能够在职业教学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关键词】

教学手段;信息技术;职业教育

如今,信息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与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给我国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如今,信息技术已经被应用在职业教育当中,并且在职业教育当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学校学生入校成绩比较低,文化课基础薄弱,因此在职业教育中存在一定的难度,而计算机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却有效地缓解了这一问题。信息技术和职业教育教学的整合应用,能够情景交融、图文并茂,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保证职业教育的实效性。

一、在职业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不高。由于我国信息技术学科的起步比较晚,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水平方面的提升还有一定难度。除此之外,一些教师在接受信息技术方面的速度比较缓慢,学习起来觉得困难吃力。另外,也有一些教师思想与观念不能及时更新,他们认为教育可以没有信息技术作支撑,更加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这便导致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学生无法对职业教育提起兴趣,严重影响职业教育的效率。

第二,学生的信息素质不高。对于职业教学的学生而言,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开启他们的学习思维,对他们而言是一件有益的事情,其原因在于职业教育的学生能够贴近实际与生活情境进行学习,而信息技术教育手段的应用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但是由于学生信息技术素质不高、自制能力差导致学生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迷失方向,教学效率无法得到提升。除此之外,学生的辨别是非能力较弱,很容易受一些不良的信息影响。实际上,信息技术在为学生提供大量信息的时候,也带来了很多不良信息,例如色情、暴力等方面的信息,因此在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过程中,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第三,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匹配度不足。如今,我国提倡数字化校园教育,各个学校也响应号召,加大力度建设数字化校园,职业教育也不例外。但数字化校园建设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并且在完成建设工作后还需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维护,可是效果依旧无法达到理想的状态。导致出现这一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硬件设备与软件设备不够匹配,换言之职业教育中,数字化校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躯干,但是躯干中却缺少血肉,更加没有灵魂存在。尽管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所需要的设备较为齐全,但是这些设备中的硬件设备却和软件设备不够匹配,如各个班级内都配备的投影仪,但是却没有优秀的教学课件等。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分析

首先,需要对职业教育教师定期进行信息技术培训。要想提升职业教育教师信息技术的水平,不仅要求教师拥有学习信息技术的精神,还需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其原因在于,教师经过定期的培训,能够使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改进。在培训的过程中,也要求教师之间进行沟通,在保证教师之间有足够的感情沟通基础之上,彼此提升信息技术水平,从而在课堂上将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作用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其次,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想充分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进行正确地指导,换言之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会给学生的信息素养带来极大的影响。而要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需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例如操作鼠标与键盘等这些基础的知识,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等。

第三,重视软件与硬件建设。众所周知,信息技术的发展无法脱离硬件的支持,而软件的建设也极为重要。由于职业教育中硬件与软件匹配不足,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提升软件和硬件建设效率极为重要。

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学习动力,有了学习动力,就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注意力才会高度集中,思维也会异常活跃,潜能也会被挖掘出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能够持久地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根据课堂的各个环节,创造性地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平台,分别设计出抓住学生接受新知过程中不同阶段兴趣的具体措施。如,新课导入阶段,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把学习内容一一化解为具体的学习任务,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讲授阶段,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巩固练习阶段,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注重学生学习成果的激励,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智慧。信息技术教学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与学的资源与环境,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资源与环境。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所提供的教学内容可以跨领域、跨学科、跨时间,包罗万象、无所不备,所提供的教学材料图文并茂、声形兼备,既有静态的,又有动态的,可以说应有尽有、无所不有。教师要面对这些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进行有目的地筛选、组合,有机地、逻辑地融入到课堂当中,极大限度开拓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智慧。

第三,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获取知识实践能力。教育学告诉我们,人在一定时期内不断从复某个特定的思考模式会形成思维定势。学生接受新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固定程序,是经过教师长期教育培养起来的,我们不妨把它叫做学生接受新知的思维定势。在学生具有接受新知思维定势的基础上,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可以将这一接受新知思维定势进一步程序化、清晰化,将学习内容一一具体明确。学生围绕教师程序化了的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广泛涉猎、自由探讨、自主学习。这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参与到探求新知的过程当中,从而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实践能力。

第四,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推动课堂教学方式改革。以往的教学方式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传授新知识的方法单一、途径简单,教学方式不够灵活。信息技术平台为师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这个环境与资源对师与生来讲是平等的、是共享的。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将会改变传统的师与生、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在享有共同学习资源的情况下,课堂教学方式将会变为合作探究的过程。

第五,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信息技术平台具有教学内容含量大、表现方式多样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可以创造一个从视觉到听觉、从静态到动态、从基本现象到揭示规律、从表面感知到心里体会的全方位认知过程,师生共同利用好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对提高课堂效率具有极大的效果,教学质量也会跃上新台阶。

作者:李敏 单位:吉林省镇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李禹杉.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职业教育教学设计研究———以中职学校专业技能课程为例[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2(12):48-96.

[2]张文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研究[D].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0(12):56-89.

[3]张伟.发展性课堂教学手段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29):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