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教育教学浅析(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目前高职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过于陈旧
高职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主要是基于马克思思想来进行教学的,同时需要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才能够使得学生理解马克思原理的精髓。但是教材的更新速度较慢,因此教材内容就缺乏时代性,也缺乏针对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往往受到社会负面的影响,从而对书本上学习内容产生怀疑。比如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外来文化的冲击,许多学生就开始怀疑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以后,学生对马克思的基本原理产生怀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在社会上就出现一些金钱至上、不良竞争的现象,这些现实的生活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冲击,而这些内容都是在课本上没有呈现的,如果教师不对学生这些思想困惑进行解答的话,就很容易使得学生产生思想偏差。
1.2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在高职的教学体系中,思想政治的教育是处于一个相对不重视的位置,因此教师也没有花过多心思来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教学方法依旧是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也是书本上陈旧的教学内容,而忽略了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感受。高职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思维方式,但是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这样思想政治的教学过程就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教学过程没有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因此就使得思想政治的教学过程缺乏活力,学生也不能够理解知识的精髓,使得思想政治课程形同虚设。
1.3教学手段单一乏味
当今社会已经是信息化的时代,但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却并没有运用好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即使有几个老师会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但是对多媒体技术的挖掘不深,依旧改变不了思想政治教学课堂过于单调的局面,这对于学生成长来说都是不利的。
2微时代提升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措施
2.1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作为学生思想素质的主要传播者,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和引导,对学生的思想水平的提高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因此,为了提升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质量,就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这就需要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能够不断加强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在学习的时候,还需要将实际经验和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在学生面临思想政治问题的时候,提出切合实际的建议。教师在提升自我专业素养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道德素养的培养,这样才能够对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使得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2.2改进教学方法
进入到微时代以后,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介的快速发展,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尤其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就是需要学生勇于表达自己观点,这样才能够对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的时候,教师就需要改变教学方法,从课本的教学中跳出来,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给学生提出话题,然后让学生进行自由地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动手。教学地点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中,还可以让学生进入到社会对某一种社会现象进行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对社会现象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并且具备独立的思维,而不至于受到别人的错误思想的蛊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在不违背教学大纲的基础之上来听取学生的意见,根据学生的意见来设计教学内容,这样就能够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有利于形成最佳的观点。
2.3丰富教学手段
微时代的教学手段也需要进行改进,可以在微博或者微信上建立起讨论区,让学生针对某一社会话题来进行讨论,学生就能够很快被这种教学方式吸引进来。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生观看电影,让学生通过听觉、视觉的刺激来增强思想觉悟。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某一话题的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就会对话题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微时代的社交媒体,比如可以在微信平台上建立公共号,然后对学生定时推送有关思想政治的信息,这样就能够让学生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使得学生的思想政治的学习成为常态,这对于学生的思想素质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
3总结
综上所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已经刻不容缓,教师需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利用好微时代的各种信息媒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的教育过程中,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就能够不断推进高职学生的思想素养的提升,从而成为社会需要的全能型人才。
作者:顾业丰 单位: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高职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研究
1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仍处于发展阶段,由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其建设理念和内涵都有所欠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重硬件、轻软件
重视学校的硬件建设而忽略软件建设是其普遍存在的现状,很多院校急功近利不惜财力投资学校的硬件建设,建立了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环境、硬件设备等基础设施,这固然是发展信息化建设的好事,但高校的信息化主要还是用于其管理和教学,真正发挥作用的还是计算机软件的应用,硬件建设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软件应用的良好条件和应用环境,很多高校舍本逐末,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1.2重局部、轻全局
很多高职院校在学生成绩管理、学籍管理、图书检索等学校工作范畴有声有色的开展信息化建设,这无疑会提高某个工作方向的信息化建设程度,可能会在某个工作范畴得到高效管理的实惠。但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理念的更新、管理创新的新形势、新要求下,局部工作的信息化实现将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创新思路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的很多部门之间都会存在一定的业务往来,这些业务大都以服务学生为主要宗旨,因此,要想达到全校协同工作的目标,各类软件系统的孤军作战也并非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1.3重管理、轻教学
高职院校的一切管理工作最终都可以理解为是为学生服务,学校以教学为核心工作将是恒久不变的主题,很多高职院校引入了很多与管理相关的人事系统、员工考评系统、科研立项系统等信息化应用软件,这些软件系统虽然可以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但大都以教师为出发点,而忽略了学生这一主体。虽然成绩系统、学籍管理系统都与学生密切相关,但最终还是以实现对学生的管理为目的的软件系统,尚缺乏以教学为背景的针对学生学习的软件系统。
2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思路
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应以校园数字化为背景进行全盘考虑,应将信息化建设重点放在教学工作,将建设方向立足于学生,建立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为目标,多部门、多角色辅助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具体建设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对院校现有软、硬件的改造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大部门高职院校已经建成的各类应用软件为数不少,而这些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大都在信息化建设目标提出的初期完成,技术架构落后、功能扩展性不强、多系统之间毫无关联等现状亟待解决。通过应用SOA等先进架构可实现多系统之间的异构,建立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将成为可能,如果条件允许可对现行系统进行适当的架构调整或升级。现有院校的硬件老化主要体现在计算机服务上,很多院校几十年用同一台服务器,然后服务器的使用寿命并非终身制,可通过云平台进行主机的租用,即可减少成本投入,又可享受更多的技术服务,如果条件允许可重新购买性能强大的新型服务器以保障各系统的运行效能。
2.2对教学信息化平台的整合
教学信息化建设需从全局考虑,将学生成绩管理、学籍管理、选课管理等系统,教师教务管理、排课管理、考评管理等系统进行紧密融合,将这些传统概念上的系统转化为功能模块,而集成后形成一个全新的教学信息化平台。同时,为了加强学生学习环节的信息化建设,可进一步增设学生自主学习平台模块、学生实习实训模块等功能,通过自主学习平台进行教学资源的阅览、下载、评价,并将自主学习过程中完成的学习事项转化为部分成绩,纳入成绩管理模块统筹成绩评定,将实习实训模块与企业资源信息挂钩,将学生实习过程产生的实习报告、实习作品等信息进行教师的评定和审核,形成实习成绩纳入成绩管理模块。这些信息化整合方案最终以实现教学的统筹信息化管理为目标,形成以学生学习为主要管理事务的庞大信息集合。
3“互联网+”在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应用
3.1“互联网+教育”作用
“互联网+”即是当前高新信息技术的代名词,又是网络时代的新型经济体。其中的“+”即是互联网形态下的多种行业,“互联网+教育”亦是对教育形态的全新变革,可借助互联网优势拓宽当前教育的发展思路。“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形态将是多样性,在线教育为应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实现的应用网络环境教学和学习的全新载体。不仅仅是教育部直属院校,即便是教育集团或企业也将应用“互联网+教育”改变传统经营思路。而从技术和应用层面,“互联网+教育”中的“互联网”可以是网络平台或先进的网络技术。
3.2“互联网+”具体应用
对于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建设而言,“互联网+”的支持可谓贡献巨大,从技术角度利用“互联网+”形态下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可足教学信息化建设一臂之力,通过应用云计算、云平台构建全校的信息化平台服务器,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形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状态预测模型,通过物联网建立智能校园,以学生移动手机为物体形成对学生活动轨迹的监管等。此外,“互联网+”的主要优势是互联网,可将现有的教学信息化平台按照B/S架构软件系统设计,将网络应用和资源套用到教学平台进行辅助支持,例如:可将某电子商务平台的商家数据进行二次开发和共享,将学生在该电子商务平台的真实购买过程数据移植到系统实习实训模块中去。
4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高职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并非一个常规软件系统所能解决之事,为实现“互联网+”新形态下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必须具备全局考虑的理念,借助先进的技术实现手段方可达到预期的效果。
作者:侯宪忠 单位:营口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
第三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浅谈
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必要性
1.教师备课的需要
单纯的书本知识很难满足高职院校教学的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往往需要大量的参考资料以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多媒体素材,将这些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就需要大量的时间。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与素材,不仅可以提高教师备课的效率,而且可以为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提供有利的条件,使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提高教学质量上,而不是收集整理教学资料上。
2.学生个别化学习的需要
集中式的课堂教学难以满足学生个别化学习的需要。要想学有所长,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更多地需要靠学生课后进行不断地思考、钻研与练习。而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创建可以为学生课后自学提供系统的指导与丰富的资源,而满足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的需要。
3.远程教学的需要
远程教学是实现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有效手段。远程教学有两种模式:其一为学生弥补或补充课堂集中式教学的不足而进行的课外学习活动提供与课堂教学同步的辅导性资料;其二为学生根据自身提高的需要,自定目标,利用网络自选教材进度进行自主学习提供多学科课程教学多媒体教材。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创建使远程教学成为可能。
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1.课件库
课件库按照课程进行分类,包括该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案、电子课件、实验指导以及习题解答。课件库是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来组织内容。课程大纲包括课程简介、课程教学总体安排、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教学方案主要包括该门课程的教学进度要求。电子课件事教师根据改门课程的方案及大纲制作的教学课件,可以是PPT文件,也可以是SWF等多媒体格式的文件。实验指导以及习题解答是指该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验和习题的解题思路和解决方法。
2.多媒体素材库
多媒体素材包括文本素材、图形图像素材(分为矢量图素材和位图素材)、声音素材、视频素材和动画素材。多媒体素材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是非常广泛的。此外,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也会需要各种多媒体素材。
3.文献资料库
文献资料包括文章、书籍、资源目录索引、网络课程、常见问题解答等。文章和书籍主要是指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和规章制度,对重大事件的记录、重要文章、书籍等。资源目录索引是指列出某一领域中相关的网络资源地址链接和非网络资源的索引。网络课程是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些门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常见问题解答是指针对某一具体领域最常出现的问题给出全面的解答。
4.实例库
实例库包括课外实例的源文件、制作过程以及制作技巧等内容。以《FLASH制作》这门课为例,课堂讲授的实例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就需要学生课后进行大量的实例练习,实例库可以为学生课后学习和练习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5.交流园地
交流园地主要是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提供的一个平台。在这里,学生可以将平时遇到的问题到BBS上,教师可以直接解答,或者展开讨论。同时,教师也可以提出问题创设学习情境,学生则通过教师的引导,从网络资源库中获取信息、筛选信息、整理信息,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提高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大胆思考、敢于怀疑、敢于否定、不断创新,既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策略
1.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机制
共享制度的建立是保障资源共享能否长期顺利进行的关键。为了保证教学资源共享的顺利进行,必须建立一个机构进行协调。该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制定出优质教学资源的制作和评价标准、评价方法、使用条例等,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有法可依,有组织进行协调从根本上解决教学资源共享问题。在此基础上,学校各部门之间还应相互沟通,通过互联网积极向全校全面介绍各院系教学资源的配置情况,这不但可以起到相互了解,而且节约人力和时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应。
2.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必须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由学校统一规划校园网的建设。凡是属于教育技术范畴且学校内用于教学及辅助教学的机构、设施、设备应归为一个主管领导或机构,统一调配,以实现资源的最佳组合与利用。随着网络建设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教学成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是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基础,因此各高校目前纷纷重视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期望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3.加大对教师网络技术运用知识的培训
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首先,在机制上使他们能够自觉地转变观念,接受新知识的挑战;其次,由学校教育技术主管部门给他们安排学习和应用的机会,帮助他们将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数字化、多媒体化处理;最后,需要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掌握、使用现代信息工具,使他们能共享信息社会带来的各种教学资源,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更好地投入到教育改革中来,同时也使他们丰富的教学实践及方法变成数字化资源,为社会所共享。
作者:韦珂俊 单位: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