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教学论文(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教育教学论文(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数值水平,以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2700名入学新生和2014级2913名入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数据来看,每年有9%以上的学生被认为是高危学生,有24.1%以上的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社交攻击、性心理障碍、偏执、强迫、依赖、冲动、精神病倾向等。据权威性调查显示,我国现有的在校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素质同样令人担忧,每年都有较大数量的普通高等院校、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因为心理性原因而不得不休学或者退学。有一项参与人数高达12.6万的当代中国在校大学生团体的调查报告显示:约占总数20.23%的在校学生个体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源于心理性引致因素的障碍、困难与疾病。与此同时,对于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群体而言,其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数据及研究成果给相关领域的一线工作人员带来了比较明显的警示意义。根据比较权威的调查数据显示,约占总数29.3%的高职院校在校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而且有将近9.7%的高职院校在校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高职院校在校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其日常学习与生活行为的方方面面之中。根据张敏、蒋希等对362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的问卷调查,这些学生所面对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人际关系不协调、焦虑情绪以及抑郁性心理障碍。陈启山、温忠麟对广东省某高职院校的187名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在现有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研究对象群体中,有轻度的不良心理健康问题的约占总样本数的21.9%,其主要的外在性社会行为表现包括强迫(45.5%)、人际敏感倾向(41.7%)、偏执化情绪或者是思维倾向(33.6%)、敌对性情绪指征(29.9%)、恐怖性情绪状况(15%)、躯体化(10.7%)等。而具备轻度心理障碍的高职院校在校生则表现出具有广泛性考量意义的特征。这种现实存在的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表征,给开展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一定的挑战。高职院校在校生群体出现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其主要原因可以归咎于客观环境。一方面,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当代高职在校生的社会交际行为表现出极为明显的狭小性特征,网络生活将现实生活在较大的实践性程度上予以取代,导致学生群体在实施现实性交流过程中表现出心理性及情绪性的问题表征。另一方面,伴随着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逐渐加大的趋势以及高职院的教学内容安排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也导致高职院校在校生出现逃避现实的学习生活、沉溺于网络而寻求心理安慰的行为倾向。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的现状分析

受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高职院校各专业的现有课程体系,在指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存在了明显的局限性。比如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在学院不足14.6%的专业中开设。另设的心理健康教育公共选修课,一学年也只有20个学时。调查数据显示,有25.4%的高职院校,其教学工作与课程设置体系中并未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54.2%的高职院校,尽管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但是这些课程不是处于边缘地位,就是未能获取到充分的教学工作时间[6];对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通过企业用人情况并结合师生对课堂教学的即时反馈来看,在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都存在局限性。

1.教学目标的局限性。

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都是将心理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病理性心理学当作教学的基础,把学生假设为心理存在问题的人群,注重的是学生心理方面的缺陷与不足。这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偏离了心理健康的初始目标,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被弱化。

2.教学手段的局限性。

与其他课程相比,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关注学生心理与情感方面的体验,而当前高职院校的心理教育课程仍是以理论灌输为主,教学氛围沉闷,教学手段单一,这样的课堂氛围下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教学效率低下。

3.教学内容的局限性。

心理健康教学仍依循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行专业化、职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明显的脱节,没有对心理健康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行及时的调整。在面对以市场为导向,就业为主导,作为高职院校基础性教育的心理健康教学,必须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潮流,合理统筹,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顺应时代的潮流。

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的实现策略

1.建立高等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与教学实践的工作机构。

为了切实保障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并取得良好的工作效能,我们应当切实建立高等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与教学实践的工作机构,这是有效实现指向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现实中,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把心理健康教学工作分配到马列教研室,把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分配到学院学生工作处。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各干其事、各司其职,教育教学不能步调一致。建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教学工作管理与实施体系,就是要在相关的教学工作中取得良好的工作效能指征,并切实在这一工作目标充分实现的基础上,实现全面而妥善地预防和处理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的心理危机事件的有效工作目标。

2.加强高等职业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高等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路径应当以全体学生作为主体性对象,以全体在职教师为主导性角色。必须切实加强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建设。第一,设置专门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并且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这是开展面对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路径之一。第二,切实加强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分支机构的二级辅导站的建设力度。从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机构设置与职能体现相结合的实效性来看,应当由相应专业的党总支书记牵头,由本专业教师队伍中具有国家三级及以上心理咨询师并热衷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具体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工作。第三,辅导员队伍素质建设,应当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项目,对具有带班工作任务的教师,或者是能够进驻学生公寓开展相关工作的辅导员,分批次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及技能的学习,帮助他们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执业资格证书,切实提高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

3.发挥课堂教学环节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高职院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中,想要实现相关学科知识的普及性实践效能,就应当同时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双重教学模式,对大一新生开设心理健康知识必修课程,对其他年级的学生,通过设置选修课的形式,实现相关知识及实践技能的教学目标。我们将课堂教学作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形式,在这里我们可以广泛地涉及团体辅导、户外拓展等项目,其教学过程比较充分地涵盖了性格、压力、价值观建构、生命教育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发挥了课堂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作者:孙巧霞 单位: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服务学院

第二篇: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精细化管理应用

一、精细化管理概述

精细化管理指的是责任管理的明确化、具体化、科学化,是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结果。精细化管理最早应用于企业管理领域,并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优势。在20世纪50年代,精细化管理实现了向教育领域的延伸,成为了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方式以及重要理念,并在众多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精”指的是教学管理人员应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细化教学管理工作,优化教学管理流程,突出教学管理重点。“细”指的对教学管理工作各个环节的管理规则与要求进行细化,做到管理细而实、工作细而精。“化”指的是将“精”与“细”贯穿教育教学管理的始终,做到制度公正化、程序合理化、规则科学化、考核定量化、信息透明化。值得注意的是,高职院校在进行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时,应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与特点来加以利用,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教学管理成效。

二、高职教育教学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

1、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

健全的管理体制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前提。无论是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队伍的建设或是实践基地的管理都离不开科学、健全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健全的管理体制包括了相关教学活动的管理制度,“双师素质”团队建设管理方式,专职教师、实验室管理人员以及实验员考核细则等内容。健全的管理体制能够让每位管理参与者都能清楚的知道工作应当何时做、如何做,并能准确把握工作的力度与强度,确保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能够有序,高效的开展。值得注意的是,在管理体制的执行过程中,应做到公平公正,不能因人而异,特点是院校的领导干部,应带头执行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其榜样的作用。

2、教学工作流程的规范化管理

规范与完善教学工作流程,促使教学工作得以有序的开展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内容。第一,编制具体的教学工作计划,保证教学活动得以合理、有序的进行。第二,实训任课教师根据实训项目、实训时间、实训内容以及学分等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安排表。第三,高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计划、有组织的将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实现实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第四,详细记录学生的学习实践情况,并做到及时反馈与考评。

3、教学工作目标的精细化管理

依照高职院校以及职能部门的相关管理制度,对教育教学的具体工作目标予以确定。其中,包括了教学考核管理、培养方案管理、监督管理、档案管理、科研管理等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工作目标来细化教学工作内容,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一个系统、完善的教学工作质量标准,用以约束日常的教学管理活动,促进教学管理工作得以规范化的开展。

4、构建合理的精细化管理评价体系

随着社会对于高职教育所培养人才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加强对其教学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建设成为了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为了有效的保障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效果,广大高职院校必须就此构建起合理的精细化管理评价体系。首先,高职院校应当在结合学校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以及学生实际情况下,通过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指导,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其次,加强对精细化管理评价体系合理性的检验,对此可以采取倒查的方式对该体系中每一项内容进行逐一的检验,一旦发现不符合学校的评价内容应及时进行修改,从而使得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能够通过合理的精细化管理评价体系实现提升。

5、实现教育教学工作的数据化管理

数据化管理可以为教学管理者提供准确的反馈信息与参考意见,降低教学管理的盲目性,是实现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的重要途径。只有将教学管理建立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减少管理过程中的主观臆断,并发现正确的管理思路。在实践教学管理中数据化管理包含了教学经费的投入、专业实践课程、实践教学的个人以及团队信息、学生顶岗实习、实训场地使用情况等方面的数据,以数据化的形式展现出实践教学的整体状况。在教学档案管理部分,可以根据教学工作的类别进行分类,归纳并整理出相关的数据资料。如,教学培养方案修订数据表、职业资格认证通过率明细表、教研工作执行统计表、教学监督听课分项内容评价程度数据表、教师教研成果统计表等内容。使得高职教育教学管理更为精细化与科学化。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职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程,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在实施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并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与特点来加以利用,以有效提高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提升高职教育的实用性。

作者:李丽 章立 单位: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建议

一、深入挖潜,让心理健康课发挥更大作用

课堂教学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有效途径,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调节学生情绪,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阵地。目前存在的问题:很多高职院校名义上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但只是作为选修课,出现在人才培养方案里,心理健康课落不到实处;有的院校心理健康课成为了讲座课,教室100多人同时上课是常事,有的甚至8个班同时上课;有的院校根本就没有开设心理健康课。建议:高职院校领导能从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和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深度,认真按照教育部文件精神,一年级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二、三年级开设适合学生和学院办学特点的心理健康选修课。本院2014年已按照教育部心理健康课程的基本要求,在一年级全部开设了心理健康课必修课,以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根据调研结果,心理健康课在授课形式和授课内容上,还需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

1.确立阶段性教学内容

一年级以角色转换、自我意识、健康人格、环境适应、情绪调控、人际交往等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增强在职业院校开始学业生涯的自信心,养成积极向上的乐观生活态度。开设课程时间在一年级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教育形式为必修课或必选课,完成教育部[2011]1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和5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文件要求的32-40学时的教学内容。二年级以挫折教育、恋爱与性教育、积极心理、情绪管理等为主要内容。使学生顺利度过困惑期,学会应对挫折的方法,实现个人成长。教育形式可选修可讲座也可集体辅导。三年级以自我实现、生命教育、梦想教育、就业、创业心态等为主要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实现从学生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以积极心态投入到社会这个大熔炉中。教育形式以讲座为主,集体辅导为辅。

2.选择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心理健康课不是单纯的理论课,重在实践与体验。所以课程教学要结合学生成长经历,丰富而不枯燥,以理论够用为原则,注重方法的学习和实践体验。因此,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求,一年级以小班上课为主,注重学生心理问题的调适和疏导,二、三年级以讲座为主,集体辅导和团体活动为辅的教学形式,注重体验和实践。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院各项活动中

1.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加强新生适应教育

新生的很多问题都是适应问题,这是学生成长中都可能会发生的问题。他们从中学进入大学,从在家到离家,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等变化,都使得学生要面临一次重大的转折。但是很多学生并不会清楚意识到这些变化,还是以旧有的思维模式去应对新的生活,出现大学生入学的失衡期。所以对新生进行适应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新生适应教育包括人际关系问题、学习问题、生活问题等的调适。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召开主题班会、组织团体训练等教育形式进行。学院可以利用新生入学教育的机会,取得家长支持。通过四年对新生的调研,我们发现新生的很多适应问题与原有的生活模式和家庭教育模式关系密切,所以近两年,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家长送孩子入学的好机会,与家长建立沟通,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比如:新生家长见面会、新生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度过失衡期心理讲座、发放心理宣传彩页、给家长朋友致信、建立新生家长委员会等多种形式建立沟通。以期让家长了解认识新生适应期的重要性,教给家长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失衡期的方法,家长与学校有效沟通,形成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的教育合力,同时也提醒家长不要把对孩子离家的不适应和对孩子学习生活的过分担心的不适应情绪带给学生,以有效阻止来自于家庭的对学生情绪的影响。

2.其他教育教学活动

学院有丰富的活动安排,如新生军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各类学术活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还有学生演讲比赛,以及英语角和各种科普、人文讲座、班集体交流等,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可以注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分,让学生有机会在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潜能,发现自我存在的价值,从而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使生活充满情趣,心理紧张情绪得到缓解。

三、加强对教师的心理保健工作

在学校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甚至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是由教师直接引起的。比如:教师的喜怒无常、对学生过于苛责,将会引发学生的无所适从、焦虑等。教师态度消极、不关爱学生,则会使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严重的厌学厌世、消极没有生活情趣等。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对教师的负责任,也是对学生的负责任。建议通过鼓励教师自学、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培训等措施,提升现有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自觉地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本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去。从学校整体发展来看,教师的稳定和谐,是营建和谐稳定的校园教育教学环境的基础。

四、严格执行学院心理健康心理危机“三级”防危体系

调研结果表明,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引起全院教师的关注,要落实好学生心理问题快速、高效、分层的防危机制,真正做到心理困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应对,降低危机事件对学生的伤害,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一级体系:

班级和宿舍各班心理委员、宿舍长作为一级心理防危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加强学生思想和感情上的联系和沟通。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能够做到及时发现,把可能出现的伤害扼杀在萌芽状态。同时创造条件对班级心理委员、宿舍长进行心理健康培训,增强他们对心理问题的敏感度,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熟悉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迅速发现学生当中的消极的心理变化,及时汇报院系,有助于提高心理干预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2.二级体系:

各系系作为二级心理防危组织。各系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自觉主动安排辅导员和教师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学校危机干预流程。深入学生一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及心理状况。在发现或得知学生有异常心理或行为表现时,立即找学生及其周围同学谈话了解相关情况,并立即向学院相关部门报告。由相关部门安排对学生进行心理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3.三级体系:

学院(1)每年新生入学后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建立重点学生心理档案,并根据测评结果筛选出心理危机高危个体,与各系心理健康工作小组通报情况,与各系相关工作人员一起对这些学生做好危机的预防与教育疏导工作。对无法解决的问题需及时转介其他专业心理医疗机构;(2)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3)根据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心理健康的专题讲座;(4)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5)对学生进行心理保健、满足学生个体测试等要求,配备必要的设备和资料;(6)不断学习最新的心理健康知识,了然最新的心理资讯,提供参加相关培训支持等;(7)根据学校要求,开展教工的心理健康讲座和培训组织工作。

作者:王立前 单位: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