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少儿民族舞蹈教育教学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简述傣族舞蹈及舞种
(一)动作形成
傣族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孔雀舞,其主要特点在于表演者需要捕捉孔雀的灵气,其动作包括孔雀飞跑下山、漫步森林、饮泉戏水、拖翅、登枝、开屏等,跳出丰富多彩的舞蹈动作和富于雕塑性的舞姿造型,舞蹈动作由头、手、肩、臂、肘、腰、胯、膝等同时尽量弯曲,呈现出婀娜多姿的S型。各类傣族舞蹈都一脉相承,动作上也相似,又一显著特点是以手、腿、身体“三道弯”,形成刚柔相济,动静结合的表演风格。
(二)多种多样的傣族舞
除了享誉世界的孔雀舞,傣族民间舞蹈种类可分为自娱性、表演性和祭祀性三大类。自娱性舞蹈有“嘎光”“象脚舞”等。表演性的有孔雀舞、大象舞、鱼舞、蝴蝶舞、蔑帽舞等。祭祀性的如元阳县傣族村寨“祭祀鼓舞”。此外还有流行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带,在傣历新年“泼水节”“开门节”或喜庆日子里跳的“依拉贺舞”;流行于金平县一带的“斗笠舞”等。
二、少儿傣族舞蹈的教育
(一)少儿傣族舞蹈的好处
智力开发。少儿舞蹈符合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特点,常常靠丰富的想象和心灵感悟去表现动作内涵,而动作又能激发启迪孩子产生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思维,增强身体素质。舞蹈是一门以身体活动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综合表演艺术,可以促进骨骼发育,增强消化能力,提高身体素质,对少儿身心发展起到催化作用。舞蹈的学习还可以培养少儿的道德品质,提高幼儿的审美意识。
(二)应注意的问题
强化娱乐性、激发求知欲。在教学中要深入研究“童心”“童趣”,在舞蹈动作训练、排练演出的过程中,满足少儿兴趣的丰富内容,以舞蹈的自身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施分层教学。少儿舞蹈基础参差不齐,教师要设计不同层次学生参与活动的方法。表现好的可以担任领舞,扮演灵动小孔雀;基础薄弱的则安排简易动作,要抓住机会表扬,让女生扮演小孔雀,男生扮演小象,相互学习模仿;对胆小的学生应抓住时机单独辅导,增强其自信心;同时每节课应该调整学习队形,让所有孩子都有机会和老师近距离接触。注重音乐的选择。舞蹈形象的创造是通过音乐所提示的情感,舞蹈教育中要注重音乐的选择,注重大自然的清新感,要与傣族舞蹈的特点相结合,培养少儿从小对傣族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节奏乐感。充分考虑孩子生理和心理发育的特点,循序渐进。少儿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期,在进行身体素质训练时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采用正确的训练方法,防止脊椎、胸廓、骨盆、下肢骨变形。少儿肌纤较细,力量较弱,在做后桥、下腰等柔软训练时,应加强腹背肌的力量,以免骺软骨损伤。
三、少儿傣族民间舞的教学
(一)教学过程
模仿是孩子学习舞蹈初始的基本方法,在肢体动作的模仿过程中,孩子可直观地感受到老师的示范动作,这就要求教师的示范动作一定要正确。在孩子学会换腿的同时强调勾踢步的节奏,在动律中完成动作,膝盖要松弛有弹性,学会屈伸,尽量让孩子达到动作不僵硬死板。孩子通过听觉去感受老师的讲解,音乐的快慢,呼吸的把握,在视觉与听觉的刺激下促使大脑去思维、去模拟动作的运动路线、动作的形成方式,最终去支配身体协调完成舞蹈动作。
(二)教学原则及方法
1.由易到难、由简至繁。
少儿傣族舞蹈在舒缓优美的基础上,对身体柔韧性也有要求。肩、腰、胯的柔软,都有难度,需要老师循序渐进的教学,以培养兴趣爱好为主。所以在教学中,第一节课只要初步学会动作,最好能对上课老师心生敬意,愿意学习傣族舞,而细致的动作要求要在复习课上抓。
2.采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
少儿阶段智能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运动神经及感受性也开始运作。对于基本功的训练,尽量让孩子主动做出自己所能承受范围内的最大极限即可,绝不要强加训练力度。
3.纠正不良肢体习惯。
通过学习少儿舞蹈教学来克服孩子“抠胸端肩”“驼背松腰”等不良肢体行为习惯,形成优美体感,培养高雅气质,增强审美能力,克服学生不自信、羞怯等性格上的弱点,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促进孩子全身心的发展。对少儿傣族舞蹈的教学实践和一些教学经验,体悟到在教学中应强化娱乐性,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注意音乐的选择与舞蹈相结合,循序渐进,采用孩子易接受的教学方法,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少儿傣族舞蹈,在学习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作者:杨琼 单位: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