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谈音乐专业教育教学融合民族民间音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成果的不断深入,各高校艺术院校在音乐专业教学过程中,也开始注重将本土民族民间音乐融入到实践教学当中,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采用多元化的音乐教学方式和方法,促使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质量实现质变层次的飞越。对此,本文首先从本土民族民间音乐的融入对于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现阶段高校在音乐专业教育教学融合本土民族民间音乐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探究本土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中融合的更好路径,形成科学系统化的音乐教学体系和模式,进而为我国高校音乐艺术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音乐专业;教学改革;民族民间音乐
一、本土民族民间音乐的融入对于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重要性
基于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因素影响,随着时间的积累,在不同地区生活的人们形成了风格多样的风土人情,不论是在本土民间音乐的表达方式上,还是在音乐演奏和歌曲情感演绎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如西北地区地处我国西北部,地域广袤辽阔,大气豪放,更是孕育着独具西北地区豪放多样的本土民族音乐文化风格。本土民族音乐作为我国音乐艺术文化重要财富,对于推动我国民族音乐进一步发展,探究和开发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路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中大力推广和使用更为多样化的本土民族音乐,有助于推动和促进不同地域音乐文化之间的互通交流,促使本土民族音乐在音乐形式和表达方式上不断创新改变,从而更好地推动本土优秀的传统民族音乐传承和发展;第二,随着日韩和欧美音乐文化潮流的不断涌入,如何更好地推动和传承本土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发展成为大众讨论话题,而高校作为音乐文化知识传递和学习重要摇篮,自然而然地肩负起保护和传承本土民族音乐文化的重担,在保留本土民族音乐内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扩展本土音乐的表达形式,促使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质量实现量变到质变层次的飞越。
二、现阶段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融合本土民族民间音乐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结构失衡
当前,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在进行音乐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大多都采用了西方音乐理论结构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而本土民族民间音乐则处于辅助教学地位,基本没有专门针对本土民族音乐专业课程学习,长此以往,不仅会导致高校在课程设置不科学现象,同时很容易造成整体教学结构失衡,从而严重影响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也不利于我国传统民族优秀本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
(二)教学内容与手段传统保守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因素的影响,使得现阶段高校在进行音乐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手段和方式相对比较保守,对于音乐教学内容的更新力度不够,缺乏创新性和创造性,久而久之,这也使学生对本土民族音乐课堂学习上缺乏探究和学习和动力。以巴渝地区的高校音乐专业为例,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虽然75%以上的学生对于巴渝地区的民族音乐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受到高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束缚,使学生对本土民族音乐文化内容的接触较少,且大多数的高校音乐教师对巴渝地区的音乐文化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有限,不能很好地将巴渝地区的本土民族音乐精华融入到实际的音乐专业教学中,从而导致高校音乐专业对本土民族民间音乐融入教育教学质量偏低。
(三)外部扶持力度不足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人们逐步意识到本土民族艺术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些高校为了提升本土民族民间音乐在教学中的作用,开始注重和加强传统民族音乐在实践教学中的路径探究,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民间音乐教学资源平台搭建不完善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地方在政府和地区对于本土民族民间音乐的扶持和推动力度不够因素影响,很多优秀的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不能很好地融入到高校的音乐专业教学中,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不能得到及时的创新和完善,进而成为制约本土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传承和发展重要制约因素之一[2]。
三、探究本土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中融合路径
(一)完善课程结构
基于现阶段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存在教学结构失衡的问题,许多高校开始结合自身高校的实际情况,以课程教育教学结构改革为出发点,将完善高校本土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为落脚点,加大本土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内容在课程安排中的设置,将更多的民间音乐作品和民间乐器教学引入到日常课程教学考察范围内,构建科学完善的高校音乐课程教育教学结构,不断创新民族音乐文化,从而促使本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高校的音乐专业教学中得到长足的发展,整体效率和教学质量得以全面提升。
(二)充实教学内容
当前,由于受到传统教学因素的影响,许多高校在实际的音乐专业教学中对本土民族民间音乐内容的教学并不是很重视,这不仅不利于传统优秀民族文化传播和继承,同时会导致高校音乐教学质量下降,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各大高校在实际的音乐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将更多优秀的传统本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去,采用更加多元化、互动性和交流性更强而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民族音乐文化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探究出适合本土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可持续发展路径[3]。
(三)优化教学模式,搭建实践平台
现阶段,大部分的高校在教学内容上都是以西方理论知识教学为主体,而在教学模式上则多采用以教师讲解为中心,学生被动式为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因此,如何更好地改革和优化教学模式、促进本土民族民间音乐的融合成为各大高校普遍讨论的话题。对此为了更好优化高校音乐专业教学模式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高校要结合自身实践,优化和构建符合自身教学需求的本土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模式,积极引进和采纳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不断丰富音乐课堂内容,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本土音乐文化学习环境;第二,加大地方政府对于本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学习和教学扶持力度,鼓励学校打破课堂教学空间的束缚,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访和融入到民众生活中,去发现和寻找更多优秀的本土音乐文化,从而更好地将传统民族文化融入到音乐专业学习当中,促使自身综合专业音乐素养的不断提升;第三,做好高校与地方民间文化艺术机构的互动合作交流,达成优秀传统文化音乐资源的共享战略目标,从而为进一步提升高校的音乐专业教学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成果的不断深入,高校在音乐专业教育教学中的弊端不断暴露出来,成为影响本土民族民间音乐传承发展、制约高校整体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各高校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做好音乐教育教学结构的优化构建工作,做好本土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的充实工作,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搭建实践平台,从而为传承和推动我国传统优秀音乐的文化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嵩.将本土民族民间音乐纳入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专业音乐教学的探索——以黔西北地区彝苗音乐进课堂为例[J].歌海,2014(6):112-115.
[2]冯国蕊.对“本土音乐进课堂”的思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177-178.
[3]刘金喜.本土音乐教育探索[J].艺术教育,2018(6):107-110.
作者:王曦 单位: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