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路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钢琴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钢琴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路径

【内容摘要】课程思政是当前思政教育中的热点问题,对推动现代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钢琴课程为研究载体,介绍了课程思政的内涵以及课程思政与钢琴课程之间的关系,探讨了钢琴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路径、构建及对策。

【关键词】钢琴课程;思政教育;思政路径

思政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政治理论、思想道德、意识形态等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教育的开展,十八大以来,多次就思政教育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思政教育在立德树人教育任务中的关键地位。时至今日,传统以思政课程为教育载体的教育路径已经无法满足思政教育的目标,开发新的思政教育资源成为当前的热点。尤其作为钢琴专业课程,如何在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让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锤炼品德修为,让钢琴专业人才有时代担当,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已成为钢琴课程教育教学必须达成的目标[1]。

一、基于课程思政的钢琴教育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作为当前思政教育中的热点词汇,是与思政课程相对应的概念,指思政教育从传统思政课程向其他课程拓展延伸的产物。2017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明确了各类课程在思政教育中的协同作用。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在充分发挥各类课程思政教育价值的基础上构建的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课程思政的提出极大地弥补了传统思政教育中的不足,丰富了思政教育的阵地,也初步构建了适应新时代思政教育的体系[2]。

(二)钢琴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关系

课程思政契合当前思政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自提出后便成为驱动思政教育改革的可靠指导。数百门专业课程申报了课程思政试点改革,尤以上海地区成绩最为显著,并形成了“上海经验”。钢琴课程与思政教育关系密切,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一,二者有着共同的教育对象。无论是钢琴课程,还是思政教育,均以成长中的学生为课程主体。教师引导教学对象,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任务,教育对象与教育任务的一致性,为二者构建协同关系打下了基础。第二,二者在价值追求上相通。钢琴课程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以审美教育为核心,而真是美的基础,善是美的升华。第三,二者在本质上相通。因为,思政教育既有政治理论、意识形态层面的内容,也有思想道德层面的内容,钢琴课程更是踏实刻苦的练习与精神层面的理解传达的结合,这也为钢琴课程的教学与钢琴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建设提供了保障[3]。

二、钢琴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路径构建对策

(一)以深挖思政元素为前提

钢琴课程与钢琴专业思政教育具有很强的兼容性,从钢琴课程中深挖思政教育的元素是钢琴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前提条件。首先,从钢琴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生平中发掘思政元素。以桑桐的钢琴作品《在那遥远的地方》为例,这首作品是我国作曲家较早采用自由无调性创作技法的典范,表现了创作者悲愤的情绪状态以及高昂的爱国情怀,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经典作品。其次,从钢琴主题中发掘思政元素。爱国题材是钢琴作品中的常见题材,也是民族钢琴作品的经典题材。例如,作曲家王建中改编的经典钢琴曲《浏阳河》以及由抗战歌曲改编而来的《绣金匾》,都是典型的爱国题材钢琴作品。教师要深入发掘钢琴作品内容的德育元素,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很强的民族色彩,又能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最后,从钢琴节奏、旋律中发掘思政元素。节奏、旋律等音乐内容是钢琴作品的情感寄托,教师不仅要从审美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也要融入思政教育的内容。以《黄河钢琴协奏曲》为例,其改编自抗日战争时期的救亡歌曲《黄河大合唱》,既运用了西洋古典钢琴协奏曲的表现手法,又在曲式结构上融了入船夫号子等中国民间传统音乐元素[3]。特别是在乐曲的结尾部分,创作者独具匠心地将《保卫黄河》《东方红》和《国际歌》相融合,强烈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二)以强化情感体验为重点

钢琴课程与思政教育在深层次上是相通的,均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而在具体的实现路径上又有一定的差别。钢琴课程多基于学生的感性思维,而思政教育则从学生的理性思维出发,二者具有殊途同归的效果。因此,钢琴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乐曲情感的深度体验中获得思想上的熏陶。首先,引导学生倾听,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主动倾听自己的演奏,倾听教师的重点示范,倾听演奏家的音频,通过训练作品的节奏、旋律、乐句、气息等,让学生感受作品内在的情感。其次,注重师生交流。教师要充分做好师生间的交流活动,以思政教育作为师生交流的重点。比如在《保卫黄河》等爱国革命题材钢琴曲,或者《夕阳箫鼓》等民族传统题材钢琴曲的学习训练中,引导学生讨论作品的精神力量。再次,注重自主感悟。钢琴演奏专业在规范训练的同时,需要保护好学生的自主感受力,这是钢琴演奏专业学生音乐学习的前提。课程思政要注重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对接,钢琴教师要以大力培养学生对作品的自主感悟能力作为钢琴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重点。最后,升华学生情感。钢琴学习过程是一个通过眼、手、脑、心将音乐外化,再使听众产生共鸣共情的过程,钢琴教师要启发学生思索音乐的终极价值,升华学生的情感[4]。

(三)以学生自主练习为关键

钢琴课程思政重视钢琴课程教学的思政教育价值,并以钢琴课程原先的教学任务为前提。钢琴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路径要以学生的自主练习为关键,并将思政教育的内容融入到自主练习中。第一,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钢琴练习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学生具有坚毅的学习品质。教师可以将长征精神等融入到学生的钢琴练习中,让学生以昂扬的学习姿态克服钢琴练习中的困难,提高练习效果[5]。第二,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当前专业教育的热门词汇,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目标。所谓工匠精神,本质上就是在专业领域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刻苦、敬业等品质的集中表现。教师要将“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精神融入到学生的自主练习中,增强学习紧迫感,不断提高学生的练习效果,实现“技进于道”的练习目标。第三,在自主练习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演奏钢琴作品对学生的弹奏技巧有较高的要求,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样如此。一些学生对自己的演奏技术和演奏状态不能很好控制,导致表演中不断犯错,影响了学生的舞台演奏自信心。教师可以用青年时期在闹市读书的经历和故事,让学生感受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静心读书,心绪不受外界影响,以培养学生面对听众时自信潇洒的舞台演奏能力。第四,在自主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钢琴作品训练与演奏是钢琴演奏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一方面,肩负着学生演奏技能以及表演能力培养的重任;另一方面,也是发展学生审美创造力的主要方式。作品演奏中也具有丰厚的德育元素,借助钢琴演奏,能够培养学生的恒心、毅力,促进学生坚毅品质的形成,这些都是思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舞台表演不同于一般的钢琴演奏训练,其对表演者的心理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学生在反复不断的舞台表演中,心理素质会得到有效的提升,能够坦然面对舞台表演中的困难与压力,这也与思政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不谋而合。

(四)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

钢琴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既为钢琴课程拓展教学价值指明了方向,也为教师钢琴教学改革带来了压力。从当前钢琴课程教育教学的现状来看,一些教师存在专业素养扎实但思政理论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无法很好地肩负起课程思政的重任。因此,钢琴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路径的构建需要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首先,与时俱进,接纳当代教育理念。教师要从时下课程思政的理念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注入钢琴课程教学的原有理念,不仅将钢琴课程作为学生音乐专业学习的主干课程,也将钢琴课程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协同课程,有意识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到钢琴课程教学中,拓展钢琴课程的教学边界。其次,加强新时期教育理论学习。钢琴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对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要将理论学习作为当前专业发展与职业成长的重点内容,一方面加强经典理论的学习,比如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另一方面,深入开展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比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提升自身的理论修养,为钢琴课程思政的建设以及钢琴教学的开展打下基础。最后,开展集体培训。思政教育与钢琴课程教学的融合既丰富了钢琴课程的教学维度,也对钢琴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无法适应,甚至有抵触的情绪存在,使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效率低下。学校要对钢琴教师开展集中培训,采用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为教师到校外进修以及聘请专家学者到校内举办讲座提供保障,有效提升师资队伍的素质。

参考文献:

[1]邱仁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思想教育研究,2018(4).

[2]李花.高校公共音乐课程中思政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黄河之声,2018(2).

[3]张建化.艺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以浙江音乐学院声歌系为例[J].当代音乐,2019(2).

[4]刘敏,乔万敏.音乐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J].东岳论丛,2007(5).

[5]赵继伟,袁晓辉.论音乐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

作者:窦瑾 毛肄 吴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