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在高校油画教育教学的构建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创造性思维在高校油画教育教学的构建,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创造性思维在高校油画教育教学的构建

【内容摘要】创造性思维是艺术创作的关键,能够令艺术作品与众不同。目前高校油画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构建还有待提升。高校和教师要重视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树立创造性思维,主动进行油画创作的创造、创新,在多样化的创作尝试中突破传统、开拓创新,致力于油画艺术表现力的不断挖掘与探索。

【关键词】油画教育;创造性思维;考核机制

油画艺术是一门强调形象思维与创新意识的学科,不仅对绘画技法、色彩认识、形象塑造有较高要求,对绘画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也极为重视。高校是人才培养重地,在油画进入中国的百余年间,油画家不断接受西方绘画思潮,在艺术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高校油画教育领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工作也在不断提升,但整体来看,对比国外先进教学成果,我国高校油画教育中对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还远远不够,创造性思维在高校油画教育教学中的构建迫在眉睫。

一、高校油画教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意义

(一)高校油画教育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纵观国内高校油画教育工作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教育教学理念传统落后,部分教师认为只要把学生应掌握的知识传授给他们就可以了,不注重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培养;部分学生则认为内容所学不重要,只要能将考试应付过去就行了,没有意识到扎实掌握知识的重要性,一旦走入社会就会发现仅学到皮毛,难以用于实践,无法适应岗位所需。二是油画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陈旧过时。部分院校的教学内容过于重视绘画技巧与技能,追求描绘物象的逼真,基础课程的色彩教学多采取厚涂技法,使学生对油画的理解片面,认为油画就是水粉的延续,直接厚涂、画得像就行了。在教学方法上,一些教师认为站在讲台上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就可以了,学生是否认真听讲、课后是否花时间练习都无从保证,对人文素质教育、绘画理论等课程也重视不足。三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缺失。由于油画教育教学理念的失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涉及不多,学生往往只会临摹作品,不会创作,临摹时也缺少自己的思考,不去深究为什么要这样画,换种画法、换个颜色效果会不会更好等。

(二)创造性思维在高校油画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油画是一门需要动手的学科,但油画教学不能只满足于技能的传授,还要培养创造性思维,否则过于侧重技术化、程式化、理性化的油画教学模式将使油画这门艺术失去生命力,无法感染观众、打动人心,也严重制约了油画专业人才的成长。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创造出有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新作品的心理过程[1]。从心理学角度看,创造性思维主要包括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逆向思维和正向思维、潜意识思维与显意识思维等内容,其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繁复的脑力活动,需要经过大量的思维训练才能获得。高校油画教育教学中构建好创造性思维教育,将有利于油画专业教学的发展和油画专业人才的培养,能促进美术教育质量的提高。一方面,其能提升学生的油画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油画是一门创作艺术,创作者在构思时会不自觉地融入个人思想,并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创新思维便在构思的过程中不断发散,灵感不断闪现,好的创新能够让油画作品锦上添花,被赋予令人赞叹的新生命,同时也给大众以新的思考,最终不断促进油画艺术前进。此外,由于教学时间等方面的限制,教师无法把毕生的知识所学一一传授给所有学生,这就需要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在自行探索中感知油画创作的情感和规律。另一方面,创造性思维教育更适应当下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近几年,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强调对通识人才的培养,注重“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艺术领域同样强调多元化培养趋势,鼓励打破传统的艺术思维定势影响,提倡学生的艺术个性发展,以期在创造性思维的推动下,学生能产生新观念、新感觉和新面貌,使艺术作品实现蜕变。

二、创造性思维的构建方式

作为绘画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油画教学不但要加强学生的色彩认知、造型认知和运用能力,还要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针对现阶段我国高校油画教育教学的现状,创造性思维在高校油画教育教学中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引导树立创造性思维意识

要想在高校油画教育教学中构建完善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必须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充分引导学生积极树立创造性思维意识。油画专业院系可通过增设创造性思维自查课程,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了解创造性思维,以理解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并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自我审视,对比发现每位学生在创造性思维发展方面的不足。部分学生对何为“艺术创作创新”理解较为片面,想当然地认为艺术创作中的创造创新就是要把自己天马行空的思想表现出来,只要与别人不一样就是一种创新。事实上,这种认识是狭隘、片面的,对于此类思想误区,学院和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对创新思维的内涵有深入的理解,通过形象生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真实案例,告诉学生创新不是简单的打破传统、与别人不同,油画创作上的创新是建立在绘画理论基础上的主题创新、材料创新、表现形式创新和技法创新等,好的油画艺术创新会令作品形式新颖、主题动人,能有效提高油画艺术表现力。而为创新进行的创新不切实际,无法真正得到大众的喜爱。

(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教学法

教师在油画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尝试创造性思维训练教学法,在潜移默化中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帮助提升油画创作的新意。创造性思维训练教学法的具体内容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开展:第一,在色彩教学中进行合理的联想与想象能力训练。油画作品尤其是风景油画,讲究通过合理的色彩搭配把自然景色形象逼真地描绘出来,色彩搭配以遵循大调和、小对比的原则为主,从纯度、明度、色相上进行明暗对比、深浅对比、冷暖对比等[2]。那么,在日常教学课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突破传统,大胆改变事物原有色彩搭配,灵活处理颜色的配置,如很少用的红、绿、紫等,通过合理的色彩处理,营造出不同寻常的色彩效果。第二,在造型构成教学中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油画艺术的造型构成十分考验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积极开掘学生头脑中的潜力,引导大家在处理油画创作时,突破“所见即所画”的传统造型构成法则,形成不同的视觉逻辑关系,引导学生尝试改变创作事物的比例关系,或是启发学生采用拼接、挪用、嫁接等重组方式,构成新的描绘物象。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油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油画写实主义到抽象主义两种风格的转变就是造型构成上的极大创新。第三,在油画主题选择上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创新取材立意。学生在进行油画创作时,要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创新取材立意,避免选择常见的绘画题材,如以“父亲”“母亲”为主题的油画作品,就要避免选择罗中立《父亲》式的取材,毕竟这种以大头照写实式的真实呈现农民形象的表现手法已成为油画史上的经典,后人一味遵循传统就会落入窠臼,难以引人注意。

(三)开设创新探索性的交叉类课程

艺术是共通的,美术领域内的油画、国画、版画、雕塑等学科尽管表现手段不同,但存在许多艺术共性以及诸多差异性元素[3],此类特征延伸至美术领域之外的学科同样如此。基于此,美术类高校及院系可以开设创新探索性的交叉类课程,倡导学生进行美术领域内外的多学科交叉学习,形成灵感的碰撞、思维的唤醒,并与油画创作有机结合。交叉类课程包括国画、版画等其他绘画学科,也包括雕塑、传统工艺、陶瓷等需要动手制作的学科,还包括视觉传达、工业设计等设计学科,以及新闻、机械、人文等其他学科。版画的创作技巧能将和油画的形式语言相融合,夯实美术功底;人文素养类课程使学生在油画题材选取上,视野更开阔,想法也更深刻;新闻传播学等相关课程使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认知更加全面,在现实主义油画创作上的艺术感悟也更丰富。交叉类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打破孤立的知识体系,汲取更多的创作养分,增强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4]。

(四)明确鼓励大胆创新的考核机制

构建高校油画教育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还应重视考核机制,借助明确鼓励大胆创新的考核机制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目前,油画专业的考核方法较为单一,大多是对油画作品进行打分,教师的打分标准依照油画技能的掌握以及作品逼真程度进行,对学生创作理念、个人观点等方面素质与能力的考量不足。对强调创造性思维的考核机制的革新,要在以往机制的基础上,加大创新项分值,反对因循守旧、千篇一律,应旗帜鲜明地鼓励学生大胆探索、鼓励创新,寻找具有个人鲜明特征的油画风格。有条件的院系还可以成立创新考核工作小组,组织数位教师统一进行课程考核,对有创新潜力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引领油画教育教学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耿德法.多元美术文化发展背景下的高校油画教学[J].美与时代,2018(9).

[2]张志刚.高校油画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J].美术教育研究,2017(20).

[3]邹扬.油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措施[J].美术教育研究,2018(8).

[4]董世斌.再论油画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D].河海大学,2004(5)

作者:庞伟 李欣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