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融入现代设计教育教学模式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传统工艺融入现代设计教育教学模式,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传统工艺融入现代设计教育教学模式

摘要:中国现代设计体系应该将西方成熟的设计哲学、设计伦理、设计方法等融入本土元素,彰显设计的地域特征。该文通过对现代设计体系的思考,充分考察传统工艺,以全新的探索方式,寻找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衔接点,探索实验性的教学模式,以期为传统工艺应用于现代设计教学的课程规划提供较为理想的教学设想和研究案例,由此改进现有的体系并将其成果进行推广。

关键词:传统工艺;现代设计;教学;意象解构;设计教育

将中国传统工艺元素引入现代设计已成为学界的共识,也是目前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工作者的关注热点。将传统工艺引入现代设计教学,是基于在教学中将工艺美术回归“工艺”原概念,以及使其在现代语境中发挥“设计”价值的考量。从工艺到设计并不意味着传统工艺必须向艺术设计转型,而是各有所持,实现二者的有机衔接。因此,文章将以传统工艺美术为切入点,探究现代设计专业特色教学的新亮点,其研究成果对学生、学校、行业、企业、传统产业的继承和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其一,能直接提升学生在传统文化和工艺美术方面的素养;其二,弥补专业教学项目的不足,使相关的环境设计专业更具特色;其三,教学成果能被设计等推广应用,对传统工艺美术的有效继承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一、中国当下社会形态中设计的复杂性以及手工艺介入的必要性

设计始终离不开当下的社会生活环境,设计行为应观察和观照当下的社会形态。设计学科的研究范畴也离不开对社会形态持续的关注。中国由于历史发展等原因,设计研究体系尚不完备。中国的设计应整理好设计历史进程。过往的图案、工艺美术、装饰等中国设计,在今天依然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当下的社会形态是复杂的,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以及信息社会这三种社会形态对于设计的需求是不同的,交织在一起又是复杂的。在农业社会形态下,民间传统技艺正面临冲击,在现代化过程中,一些手艺人不再愿意传承传统文化,转而投身城市生活洪流,导致部分手工艺失传,在一些流传下来的手工艺中,能够做到随着时展而积极创新的较少。这就导致在这样的环境下,文化遗产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与传承。因此,人们需要建立一个设计体系,厘清相关问题,围绕当下社会形态中设计的方向与发展问题,对社会进行深刻观察,然后运用现有的研究方法,将设计发展中传统手工艺面临的问题与现代设计面临的问题一起解决。在工业社会形态下,设计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工业产品的设计与生产。中国进入近现代以来,社会巨变,人类的生产生活开始借助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力显而易见,但同时带来了一些问题。在设计学科内,人们需要找到工业设计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点,并且扩大设计的影响力,增强设计的社会功效。在信息社会中,交互设计观念逐渐普及,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充分意识到人类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开始考虑人类发展问题、这三种社会形态相互影响,使中国的设计发展问题,信息社会中的人类发展问题,形成了某种契合。从理论架构的角度看,设计和人的行为息息相关,人的行为与社会、自然关系紧密,设计行为的哲学意义在于人类的发展与未来。作为连接人和物质世界的重要衔接部分,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都是相当复杂的。只有立足于历史与本土,才能找到设计体系与方向的正确目标。而经历了漫长岁月的传统手工艺,在现代设计体系的建构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手工艺强调的使用功能与顺势性、顺物性、顺时性,都和现代设计的基本精神相契合。而如何将传统工艺介入实际的设计行为,则是人们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传统手工艺无论是作为设计内容抑或是设计方法,都需要人们不断地探索与尝试。

二、当下设计语境中民间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设计是造物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但并不是造物活动一出现就形成了独立的设计活动形式。在手工造物时代,工艺技术尚处于手工作坊式的生产阶段,从构思到制作的整个过程都是混沌合一的。所以,各类作坊常常按照工匠处理的材料或者技术分类,形成了三十六行。木作、陶艺、铜器等行业的工匠各自形成了较高的手工技能,这类器具的价值就出于工匠的双手。进入现代设计以后,形成了设计这种活动形式,一方面由于生产方式的不断推进与演变;另外一方面则因为生产方式的彻底变化,让一些手工艺的继续发展显得有心无力。如何实现传承与创新,基于现代设计体系与教育体系,笔者尝试从以下几点进行建构。

1.意象解构与再建构

设计的核心精神在于尊重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适度使用现有原料。民间传统技艺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种类繁多,且这些技艺始终围绕着人们的社会生活而不断改进。这些恰恰可以成为现代设计体系中重要的意象来源。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意象田野调查的办法,将传统手艺作为田野调查的对象进行试验性设计,深入陶器、夏布的制作以及水墨画展以及旅游体验,在田野考察的过程中,分解一切内容和形态,将相关内容归还为自然形态。人们可以首先重新认识这些传统的老旧物和手法,继而从深层次的人文、传统、社会以及物质的根本特性等方面将其彻底分解,打破其原有的意义和形态,按照思考的不同角度分解成更小的单元,继而按照现有的设计逻辑将解构后的意象进行重新建构。

2.材料与工具的探索

能够流传下来的传统工艺除了工匠的手作之外,原料的独特性、加工工具等都是现代设计体系的建构与丰富中不容错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些传统工艺中,原料的重要性超越了技艺,如宜兴紫砂,制作紫砂器具的手艺固然重要,但是紫砂的原料紫砂泥,蕴藏在岩石和普通陶土的夹层中,其化学成分为含铁质黏土质粉砂岩,整体泥质很细,可塑性好,干燥收缩率小,且透气性好,不需要施釉表面便光滑整洁,具有别的陶土无法比拟的优点。加之传统制作紫砂技艺的特殊工具,在现代设计体系中,人们对于原料特性的把握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用科学的办法将原料特性分析得更为详细,更好地发挥材料与工具的优点,避免一些缺点。

3.技艺与行为、空间的关联性

人的行为和环境有着非常复杂的关联性,从心理学的角度说,空间的性质、形态等都会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在现代设计体系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通过设计学领域中的实践而将其加以应用。传统工艺现代化也可以借助这样的模式,人和技艺以及空间需要交互模式,需要沉浸式体验,才能彻底打破旧有的模式,继而建立全新的设计内容。在这样的原理下,我们可以进行跨界尝试,将强调空间性的话剧等方式引入这个过程,体验话剧协同设计中的身心交互,通过特定的方式、特定的空间让设计者产生全新的思考。

三、基于加强传统工艺教育的设计教育模式优化

这样的探索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模式中需要一个较为科学的系统,需要不断推敲和完善很多的细节,基于以上的研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尝试优化现有的课程结构和模式。其一,优化现有的课程结构,强调设计精神。在现有的设计课程体系基础上,强调功能性、物质性,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上可以引进传统工艺的更多形式,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传统工艺的表达形式,通过史论课程、平台基础课程等完善这一类的教学内容。其二,除了基础性的课程模式以外,在教学项目上,可以尝试实验工作室实践方式,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以课题为基本单元,注重手工艺材料的挖掘与思考,基于上一节研究的内容进行课题制作,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探索。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多视角、多元化的指导,因此,课题的指导者可以邀请设计研究者、手工艺者、话剧编导等协同指导。学生需要有较为优异的基础课程成绩,对于设计有基本的观念和感受,并且有将思想总结转变为设计实践的能力,通过师生协作的模式,加大田野考察的力度,进行实践性探索。在理论建设与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项目等方面不断完善这一想法和创意,以期通过这样的思考,为传统工艺用于现代设计教学的课程规划提供较为理想的教学设想和研究案例,改进现有的体系,并且推广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宪荣,季华妹,张萱.符号学Ⅱ——设计部门符号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2]李砚祖.传统工艺美术的当代性与地域性——再谈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1).

[3]杭间.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装饰,2009(12).

作者:赵娜 单位:南京大学金陵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