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农村教育发展不仅是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师资问题。本研究从张家口市农村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出发,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有:待遇和学历水平偏低、工作负担过重、培训机会少、专业提升困难等。在明确问题的前提下,提出从国家、社会、学校多方面进行重大改革,培养和造就一支充满活力、优质高效的农村教师队伍。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育师资队伍;教育质量
教育教学发展的着眼点在教师。教师质量的提升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农村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层面都将关注民生作为工作的重点,而民生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即为关心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农村教育的整体教育质量水平,以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质量的差距。而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关键即为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素质。《纲要》指出,在未来的农村教育发展过程中,将着重加强农村教师素质的提升。因此,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是当前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但是从目前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看,存在数量、质量和结构等不足,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农村中小学教育教育水平的提升。本文聚焦于张家口市农村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一、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
对张家口市农村教育师资队伍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和实地调查研究,得出了当前农村师资队伍存在以下问题。
(一)农村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
教师的年龄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也会影响到中小学教师对工作的热爱程度。本研究表明,农村教师中30岁及以下的占19.6%,31-40岁的占58.1%,40岁以上的占22.3%。从数据上看,农村教师队伍的年龄多数都是31—40岁的中年教师,30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不到总人数的四分之一,这样的教师年龄结构比例不利于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从教师队伍整体发展来看,教师队伍缺乏新鲜血液的补充,后备力量不足,不利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究其原因,一是农村条件差,待遇低,吸引不了年轻教师到农村任教;二是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办学层次越来越高,师范生的学历层次也越来越高,很多高学历的师范生更是不愿到地处偏远、待遇相对较低的农村去任教。
(二)农村教师专业素质不足
随着教师发展重点由数量向质量转变,教师学历提升成为提高教师素质的标准之一。调查显示,农村教师大专及大专以下学历的占54.7%,即使是本科学历,大多也是以成人自考或函授形式获得。此外,由于农村教育经费不足和师资短缺,农村教师外出学习和进修培训的机会很少,能够观摩其他学校的教学方法、学习先进教学理念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他们主要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授课,教学过程存在观念落后、方法陈旧、知识结构老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农村教师队伍素质需要不断提高。
(三)师生比偏高,农村教师工作负担过重
由于过去很多农村撤校并点,再加上农村教育缺乏吸引力,导致农村教师缺口很大,教育师生比越来越高,直接影响了农村教育质量,也给教师工作带来非常沉重的负担。在回收的问卷中,30.7%的农村教师认为工作量很大,有56.9%的农村教师认为工作量比较大。在农村,一个教师要上好几门课程,承担好几个年级的教学任务。同时由于很多农村撤校并点,导致很多学生离家较远,不得不选择住校,因此很多老师不得不担负起学生的饮食起居、安全保育的工作。特别是一些教学点和村小基本上“一人一校”,一个教师承担起一个学校的全部任务。农村教师不仅工作强度大,而且由于受教学环境简陋的制约,教学活动中用到的一些模型和教具,需要教师自己亲自制作,这无形中又增加了教师额外的工作量。
(四)工资待遇偏低
在问卷调查中显示,农村教师工资在1500元及以下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9.5%,大多数人(42.5%)的工资收入在1501-2000元,月收入在2500元以上的人数仅占3.9%。由此可见,农村教师整体收入不高。有27.1%的人对当前的福利待遇不满意,大多数人(41.1%)感觉当前的福利待遇一般。2006年9月1日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一条提出了要保障广大教师福利待遇,提升中小学教师的生活水平,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生活质量,强调我国教师的工资待遇应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从此可以看出,从政策角度看,农村教师的工资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很大的保障,但在执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福利仍有提升空间,与当地公务员也存在差距。由于经济收入相对不高,农村教师流失现象仍然存在。
(五)培训机会少,专业提升困难
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关于在职教师的培训,提出了相关规定。具体包括,在职教师在任教期间享受继续教育,是教师的权利也是义务。很多农村中小学教师有强烈的专业成长欲望,也有较强的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的想法,但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中小学教师获得外出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发现,农村教师经常参与校外培训的仅占7.8%,70.6%的老师没有参加课题研究的机会,66.7%的老师没有发表过文章,不少老师没有完善的专业发展平台。
二、对策建议
(一)保障农村教师的合法权益
依法保护农村教师的合法权益,是稳定和建立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保障,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当务之急。针对农村教师工作量大、工资收入低的情况,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按照国家规定,在标准配备教师、设置班额,减轻教师工作压力的同时,积极争取其他部门支持,提高教师工资和待遇,制定农村教师收入最低控制线,保护农村教师的合法权益,激发其从教积极性,以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最终将进一步提升农村教师对职业的认可度。对于边远山区农村教师,应该考虑加大投入力度,在居住环境、交通以及通讯方面提供一些相应的财政补贴。只有政策上足够重视,教师合法权益才能得到根本保障,才能使现有教师安心教学,同时吸引广大年轻教师和师范大学毕业生愿意加入到农村教师队伍中,使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得到保证。
(二)完善与创新农村教师长效补充机制
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完善与创新农村教师长效补充机制,想办法留住人才,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一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在有条件的省市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从而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在未来大学毕业后会选择到农村中小学从事一线教学工作。这种政策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中小学年轻教师整体素质。2006年,在我国很多地区,开始实施“特岗教师计划”。通过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到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从事义务教育阶段的工作。此计划实施,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中小学师资匮乏、队伍不稳定、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的困境。
(三)建立和完善农村教师的考评体系
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与评价体系既是对农村教师必不可少的监督,又是促进教师不断反思自己教学活动过程,迈向教师专业化的有力保证。应针对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考核评判办法,比如可设置同行评价、领导评价、学生及家长评价三级评价制度,使得所制定的评价指标合理、可行。正确合理的评价制度将进一步激发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热情,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朝着科学的方向发展。
(四)建立城乡教师交流机制
目前,很多省市为了做到资源互补,促进农村教师素质更好提升,当地教育部门大力倡导城乡、校际的对流学习。一方面派农村教师到教育资源相对较好的城市去学习、取经,提升专业素养;另一方面,要求城市教师定期送教下乡,把优秀教育资源带到农村,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现场授课、现场教学观摩与辅导,让农村教师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快速提升教学水平。以上办法要作为制度加以贯彻和落实,并要设立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负责此事。还应建立相应的交流评价机制,真正提升教育质量,达到均衡发展的目的。
(五)加强教师的培训教育力度
给农村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是提升他们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因此要把农村教师培训作为教育部门常态化工作,纳入教育主管部门工作的考核中。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可以让更多的中小学教师走出去参加培训,学成后回来再对同行进行辅导,形成“帮扶带”的关系。二是引进来。一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范毕业生前来任教;同时,中小学校领导可以聘请一些专业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以办讲座、做辅导的形式帮助农村教师提升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三是加强校本培训。学校要多组织开展内部校本培训活动,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增进教师之间的感情联结;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促进专业之间的交流,达到提升专业知识的目的。另外,学校还应该不断加强内部管理与建设,建立科学、有效的组织目标,帮助老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使其愿意为农村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改善居住条件,创建良好的环境
居住环境的改善是提升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方式。在倡导改善学生学习环境的同时,要适当地改善并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住宿环境,以给予农村中小学教师足够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李颖,李敏.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现状、问题及其发展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2]刘秋红.我国农村教师发展现状及我国农村教师发展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3]张道祥.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教育探索,2008,(9).
作者:张树伟 张丽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