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村教育发展路径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农村教育一直处于边缘和弱势地位。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如办学体制问题、生源流失问题、“三教统筹”问题等。长期以来,就农村教育发展路向而言,有农村教育乡土化和农村教育城市化两种取向,其实这两种取向各有自身的发展困境,均是两种极端的单向度教育思维。这两种农村教育取向的价值之争,实际上是对中国农村现代化发展路径的看法不同。因此,农村教育的发展不是某个单独路向,而是要将其置身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去考察,是一个综合的发展路向,随着现代化的完成,农村教育的问题自然就会“消解”于现代化大潮中。
关键词:农村教育;发展路径;乡土化;城市化;现代化
在农村教育发展路向问题方面,学界长期存在“离农”“为农”两种立场和看法,也就是农村教育乡土化和农村教育城市化两种发展路向的争议[1]。客观地看,这两种路向争议均带有一定的偏向性。农村教育发展必须将其置于国家现代化的整体进程中考察,在现代化发展中去分析其地位和处境,进而重新界定其发展路向。
一、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
(一)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
从农村教育的范围看,其主要包括农村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等三个领域。首先,就成人教育发展看,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成人教育发展的效果不佳,形式化严重。尽管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内,国家先后实施多种农村成人教育专项培训项目,如“绿色工程证书”等。但在实施过程中规范性不足,针对性不强,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加之地方政府的配套支持资金不到位,这些专项培训在实践中未能取得预想的效果。其次,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后劲不足。随着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职业教育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从2012年起,农村户籍包括县城、乡镇的非农户口的学生参加中等职业教育的学费全部免除,大大提升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入学率。但从实际情况看,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僵化以及与其他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路径未能打通,其对农村地区学生的吸引力较为有限。由此使得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较低,教育内容陈旧且脱离农村实际。最后,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基础教育“三教统筹”机制缺失。近年来,国家教育政策明确要求农村这三种教育形式要统筹发展,在普及基础教育的前提下,通过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来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剩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从而推进农业生产、农村教育和农业科技的合力效应。但在多数农村地区,由于统筹机制缺乏,制度保障投入不足,使得统筹后劲不足,难以推进“农科教结合”的发展,无法为农村、农业、农民实际需求提供知识支撑[2]。
(二)农村基础教育
1.农村基础教育从体制上确立“省市统筹、以县为主”的办学体制。从2006年开始,农村地区的税费改革政策全面推行,基础教育办学体制也完全转向以县为主管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完全实现对农村学校教育经费、人事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等方面的控制。这种办学体制尽管在推进农村教育“为农”功能的发展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税费改革后,部分地区尤其是西部县份,公共财政较为困难,难以保持对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经费投入的不足势必严重影响到教学软硬件设施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基础教育的办学质量。2.农村学校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离农”色彩浓厚。从教学内容看,大多数农村学校还是能够执行国家统一的教学标准,除了能够开设文化基础课程之外,还能够开设一些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但是,这些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与城市学校是一样的,教材的编写者基本上是来自城市学校,教材的内容反映的也是城市文化的价值,使得农村学校教育内容脱离农村、农业发展实际。此外,农村学校的教学形式基本上也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学科学习为主,很少能够结合农村社会现状和农业生产实践来开展第二课堂,其他类型的综合实践课程更是难以开展。3.快速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导致农村学校生源流失严重。过去的十多年时间内,农村学校经历大规模的撤并进程。虽然在撤并过程中客观上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条件,解决了部分学校办学经费的不足,但同时也使得部分学生上学路途过远以及教育成本增加,提升了偏远地区的学生的辍学率。随着农民进城务工的增加,很多学生随家长入城就读。这两个方面因素的作用,使得很多农村学校特别是偏远地区农村学校“空校”现象增多,生源流失严重[3]。生源的不足,使得学校获得经费减少,反过来又影响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4.留守学生教育和随迁子女城市就读问题突出。受户籍制度的影响,农民进城务工之后,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两个问题是同时存在的。一方面,部分家庭由于收入限制或是务工条件原因,难以将子女随迁到城市就读,导致留守儿童的增加,留守儿童在父母缺位的情况下,导致家庭教育无法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使得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突出;另一方面,随迁子女进城就读,但由于没有城市户籍,在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政策的影响下,无法获得与城市学生一样的教育资源,只能是在打工子弟学校就读,使得教育公平问题突出。
二、农村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两种路向分析
(一)农村教育乡土化
教育乡土化的主张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当时以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等为代表的农村教育实践者,提出农村教育应该回归到生活和乡村,坚持教育必须紧跟农村社会实际,教育服务的对象必须是农民。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推进农村教育的时候还是坚持为农服务的宗旨,推行扫盲、开门办学等形式。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在农村推进了多个专项教育项目,如星火计划、燎原教育等。这些教育运动均体现了国家政策对农村教育的定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客观地看,在城市化浪潮中,农村教育脱离农村实践的局面并没有改观,进入新世纪以来甚至更为明显。现代化的转型是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为趋势的,农村教育乡土化在这样的大潮中显得与历史格格不入。第一,农村教育乡土化的主张与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趋势相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无疑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其主导的文明也应该城市文明和工业化文明,农村文明和乡土文明难以占据主导地位。如果要求农村教育完全走乡土化道路,可能会导致农村教育出现“画地为牢”的局限,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教育理想,难以实现[4]。第二,农村教育乡土化可能会使得“社会地位再生产”出现偏差。显然,教育是一种投资,农村教育在价值取向定位的时候,必须考虑其到底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必须考虑到农村家长和学生的实际要求。如果坚持乡土化教育特色,就会使得学生远离现代主流文化,对其以后的社会流动是不利的,造成其社会地位再生产日渐低下,可能永远无法摆脱社会底层人的身份。第三,农村教育乡土化可能会导致教育实用主义倾向。农村教育的主体还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作用不是向学生传授技能和职业能力,而是向学生传递知识,培养其人格的独立和心智的健全,将其塑造成为现代公民。
(二)农村教育城市化
1.农村学生在升学体系中难以和城市学生竞争,使得教育公平的理念难以实现。显然,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开设同样的课程,使用同样的教材和同样的考试标准,但农村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师资水平、教学管理水平等均不如城市学校,在相同的标准下,农村学生的竞争力肯定不如城市学生。这种劣势的地位在高考中就体现得很明显,如果坚持这一取向,教育公平问题就难以实现。2.农村教育城市化使得农村学生既无法适应农村生活,也难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教育城市化取向推行的是一种城市霸权主义倾向,忽视了乡土社会的多元文化和传统,使得农村学生越来越偏离自身文化。一旦无法实现升学进入城市,就难以适应农村社会,甚至没有农业谋生的技能,对其未来发展是不利的。3.农村教育城市化还可能会催生一批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边缘群体。按照现行的考试体制,农村学校是城市的后备人才培养基地,虽然通过考试遴选,为城市输入很多优秀人才,但同时也给农村留下了很多不熟悉农村、不热爱农村、不精通农业技能的人,这些人留在农村不甘心,进入城市又无门,很可能会成为一批游离于城市和乡村的边缘群体,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大隐患[5]。
(三)上述两种价值取向之争的实质
无疑,农村教育乡土化和城市化是完全两种相反的主张,哪种主张更为符合农村教育的实际?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明确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也即农村和城市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定位的问题。我国正处于现代化转型发展中,这种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方向的现代化趋势既是无法扭转的,也是世界潮流,发达国家也经历了这一过程。工业化既带动了现代化,也催生人口向城市的流动。需要再追问的是,中国的城市化方向是什么?在改革开放之初,随着中国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形成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等现代化道路。这种经验实际上就是通过大力推进乡镇企业发展来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费孝通先生曾经指出,在稳固农村、农业的基础上,通过以乡镇企业为纽带来促进农村产业和工业化的结合,如此,农民就可以“离土不离乡”,进而实现中国的社会转型。但是进入新世纪之后,特别是加入WTO之后,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丧失发展乡镇企业的条件。如今的现代化只能是通过完整的工业化分工来吸纳农村劳动力。这种现代化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共同推进的,但为了避免“拉美陷阱”,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还必须与农村保持互动和平衡,使得农民能够在城市和乡村自由双向流动[6]。从2013年以来,中国绝大部分省市放开了户籍限制,加速了这种双向流动。但配套的制度,尤其是社会保障制度仍不健全,限制了双向流动的效果,但无法扭转现代化发展方向。可见,无论是哪种现代化,农村人口走向城市是必然的,这是总趋势。农村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上述两种趋势均带有偏颇性。农村教育发展要置身于现代化浪潮中,要置身于人口在城市和农村双向流动体系中,换言之,就是将农村教育放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去思考其发展路向。
三、农村教育发展路向的再探究
现代化的进程是不可扭转的,农村教育边缘化地位也是难以扭转的,这是其历史的宿命。在这样的情况下,改变农村社会边缘化的唯一办法,就是要加快推进农村人口城市化发展进程,从身份和职业上“消灭农民”,将其纳入现代化的大潮中。对于农村教育而言,在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要想保持农村教育的田园风情、乡土特色,必然也是不现实的。从根本上看,农村教育的目的要和现代化的目的一致,就是通过教育来推动农村社会现代化,推进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这样,农村教育在农村现代化和人口城市化之后,其自然就被“消解”在现代化之中。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业人口必然会减少,农村教育规模的收缩也是必然的。在其整体收缩而国家公共财政大力提升的情况下,农村教育目前面临的困局就自然解决。但就近期目标看,农村教育发展路向要不被边缘化,就必须推动农村社会的城市化,尤其是人口的城市化。
(一)农村学校教育应该在教育内容上做好转型,充分发挥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助推器,为农村学生进城提供先期性的知识基础,为其打下城市生活和学习的经验、素质基础
农村学校在知识传播体系中,应该拓宽视野,不再局限于传播“农村、农业”的地方性知识,而应该大力传统全国性、全球性知识[7]。这样,以后那些能够进城的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适应城市的知识,那些不能进城的学生也可以获得农业、农村生产和生活知识。在城乡一体化的局面下,城市和农村发展不是分离的,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也不是分离的。只要是农村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做出转型,城市学校就可以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就可以和城市教育统筹发展,避免农村教育的“单打独斗”,从而推进教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要解决好当前进城农民随迁子女的教育权平等问题
教育权平等是教育公平的基础内涵,如果不能解决农民随迁子女的教育和考试权利与城市学生一致,农村教育现在面临的问题就可能会蔓延到城市,从而就会陷入城市化发展的陷阱中。因此,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从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局考虑,做好政策部署和配套制度措施,统筹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中的随迁就读问题,特别是要落实随迁子弟的考试权利,推进教育政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各级政府部门也应该配合中央政策,本着公平公正的理念,做好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制度供给,促进农民随迁子女教育权平等问题的解决。
(三)客观认知农村教育对于乡土文化传统的作用和意义
现在持有农村教育乡土化价值取向的人认为,农村教育对于乡土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如果乡村教育城市化之后,乡土文明就会消亡。其实,这样的想法过于理想,也不切合实际。乡土文化传承必须依赖于鲜活的农业生产实际和农村生活实践,而不是单纯地通过学校教育。即便是在古典传统社会里,农村的乡学也只是传承乡土文化的一个链条和环节,并不是乡土文化传承的主体力量。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中国乡土社会面临解体的局面,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农村学校当前的教育方法和体系无法承担起传承乡土文化的重任。因此,在当前农民大量进城的前提下,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已然发生巨变,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避免给农村学校赋予过度的文化传承功能。而是应该将农村学校定位为塑造学生人格、健全学生心智、培养学生技能、拓宽学生视野的一个教育机构,而非文化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浪潮中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涛.中国乡村教育发展路向的理论难题[J].探索与争鸣,2016(5):100-103.
[2]王海棠.农村教育改革的重新审视:三教统筹与农科教结合协调发展[J].教学与管理,2014(18):20-22.
[3]孙来勤,秦玉友.农村义务教育生源向城流动:表征、问题及治理[J].现代教育管理,2012(5):58-61.
[4]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74-75.
[5]余秀兰.乡土化?城市化?———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江苏教育研究,2008(7):17-22.
[6]张惟英.如何避开“拉美陷阱”[J].当代社科视野,2006(10):48-50.
[7]葛新斌.关于我国农村教育发展路向的再探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99-105.
作者:杨帆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