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困境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村教育困境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村教育困境研究

摘要:

当前,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城乡收入之间的鸿沟在不断扩大,而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对提升农村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转移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对缩小城乡之间收入鸿沟具有明显的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主客观因素两个方面对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农村;教育;困境

20世纪50年代,我国城市化开始起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在发展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推动了城镇化的步伐;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和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继而带动农村教育的发展。而教育与地区经济是息息相关的,教育的发达程度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程度。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就直接导致城乡之间居民收入的差距。在政治、经济、传统因素、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下,农村教育面临一系列的困境。

一、农村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2010年,我国GDP总量达到世界第二。但另一方面,我国人均GDP仍然处于中下等收入水平国家的行列。“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要顺利实现这种跨越,必须要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发国内市场,实现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的均衡增长,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中国社科院在2010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指出:2009年中国人口的城镇化率为46.6%。这组数据从侧面反映出我国还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地区蕴含着潜在的消费市场、劳动力市场。在城市发展几近饱和的状态下,发展农村经济将成为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首要任务。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摆脱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促进农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基础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农村生产率;要想提高劳动生产率,从人力资本的角度讲,就是要提高农村的人力资本水平。而教育正是提高人力资本的核心手段。因此,教育对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以及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具有决定意义。

(一)农村教育与农业现代化

虽然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在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技术型,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仍占主要地位,农业生产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对经济发展起到支撑作用。所以,要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模型转型,农业现代化是一条必由之路,实现农业生产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高。现代化农业生产一方面需要劳动者自身具备快速获取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新成果的能力,还需要劳动者能够有效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既能掌握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同时还能准确把握国家政策机遇和市场环境。而教育正是使农业从业者获取上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二)农村教育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始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不断地由传统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迁移性收入在农村劳动者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但在转移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会不同程度的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研究经验表明,农村劳动者受教育水平越高,更易实现非农转移,自身更具职业竞争力,失业的概率就会越小,更能适应城市新环境,实现有效稳定的转移,促进城镇化质量的提高。

(三)农村教育与城乡收入差距

我国的教育结构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具有一致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二元结构。城市较之农村,具有明显的优势资源:优越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由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我们不难看出:城市与农村地区在教育方面的差距也可以看成是城乡社会经济和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差距。城乡在教育方面的差距造成了城乡之间人力资本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但进一步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的鸿沟,同时由于教育与收入之间存在一定的传导、复制和强化的关系,教育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的作用与日俱增。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教育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的平衡器作用。

二、我国农村教育面临的困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对于农村地区的支持,我国现阶段的农村教育较之以前有了较大提高,但由于主客观方面原因,我国的农村教育仍然面临困境,以致农村教育质量普遍低下。

(一)客观因素

1.教育经费投入严重短缺。农村地区教育的发展一直受限于教育的投入不足。教育方面的经费支出要达到在20世纪90年代,国务院就明确指出政府财政收入用于教育方面的经费支出要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但实际情况并没有达到预期,再加上各级政府部门在政策上将投入责任下移,而县级及县级以下地方政府财力资源薄弱,转移支付能力更是处于不利地位,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地区教育质量的降低。

2.农村地区中小学学杂费管理不规范。由于经济上的差距,城乡之间学杂费的制定标准会有所不同,农村地区的学校收费标准普遍低于城镇学校。由于农村学校在学杂费方面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标准,导致两者之间存在的差额,在一些地区被有关上级部门看作是“提成”,这些“提成”有的用来弥补教师工资的发放,有的用于填补学校遗留的债务,甚至还有一些不知去向。

3.学校布局不甚合理。由于农村地区人口多、地形复杂、基础设施缺乏等原因,我国农村地区很多学校的规模普遍都比较小。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农村地区学校的生源有所减少。国家为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开始了“合校”,虽然合校提高了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具有普适性,但对于一些偏远的地区而言,这些政策导致了教育成本的提高以及增加了受教育的困难。在一些山村地区,很多孩子由于附近没有学校,只能每天翻越几座大山去远在几十公里以外的镇上去上学。

4.师资力量薄弱。许多农村地区的教师是当年“代转公、民转公”过来的,他们的专业化知识素养与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不适应,教育观念落后,在新课改中不能及时转换角色,仅仅止于形式;由于缺乏相应的培训资金,农村教师几乎没有参加继续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发展前景没有城市优越,再加之农村教师的师资待遇远远不及城市,进而导致农村地区的学校对于潜在的应聘者缺乏吸引力,不能有效吸引和留住人才。 

 (二)主观因素

农村适龄儿童以及广大农民家长是农村教育的主要参与主体。由于上述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会在不程度上影响农民对于子女接受教育的意向;由于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依附于土地,很少接受教育,自身知识文化水平有限,再加上经济能力有限,教育的效果又具有长期性,以致给广大农民留下了一种错误的认识,即教育对于农民来说是没有实用性的。正是由于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民自身的这种不愿让子女接受教育的思想;两方面相互作用,最终直接导致我国农村教育质量低下。

三、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政府在对农村和城市教育投入上实行适当的农村倾斜政策,同时要对农村教育经费进行科学的预算,完善经费监督管理机制

由于农村教育在起跑线上就远远落后于城市,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减小城乡学校在教育上的差距,首先要确保城乡学校在教育硬件设施上要均衡,因此,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教育投资,适当对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实行倾斜政策。同时,地方各级政府也应认真贯彻执行政府的指示,明确自己的责任。同时在经费预算上,建立健全各项预算资金的使用制度,一方面确保国家的预算资金能及时下放到学校,确保资金的有效运转;另一方面,完善资金使用监督机制,将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公示,接受公众与社会的监督,以规范教育资金的使用。

(二)理性的看待学校布局调整问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进城务工人员逐年增加,许多农村地区也随着经济发展而活跃起来,农村适龄儿童开始呈现减小的趋势。为了适应新的变化和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国家开始实施“合校”政策。虽然撤并学校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地区教师资源紧缺的情况,但在看到这些优势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例如并校后多余的教师安置问题、并校后学校产业的处理问题、农村家庭学生的入学成本问题以及学生安全问题等。因此,我们不应该过度追求规模效应,而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作出判断,实事求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多个维度和方面综合考虑是否需要调整该地区的学校布局,适当允许小规模学校的存在。

(三)增加农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农村地区学校教师数量缺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农村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教师待遇和发展前景远落后于城市。首先,应提高农村教师的师资待遇,给予到农村任教的优秀人才特殊的津贴补助,缩小城乡教师的待遇差距,使农村学校能够做到吸引人才;其次,要对学校的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将培训切实落到实处,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加强城乡之间教师之间的交流,尝试实行岗位轮换制度,鼓励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不定期委派重点学校的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讲课、听课并进行指导等;鼓励大学生毕业生到农村任教,为有意向的大学生创造机会;学校也要不断提高自身基础,确保能在吸引人才来之后能够留住人才。

(四)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选择

由于教育结构具有显效性以及教学内容具有实用性的特点,因此,对教育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是十分必要的。农村教育在保障让学生能够接收到基本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针对有升学意向和就业意向的学生,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倾斜;另一方面,为适应城市的生活环境和更快的适应城市生活,在日常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将城市的生活观、价值观等传递给学生,为将来青少年提供必要的城市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以及生存观念,为将来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秦玉友.美国、印度、日本农村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7.

[2]范先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教育难点问题的破解[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

[3]庞丽娟,韩小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6.

[4]顾微微.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1.

[5]梁红梅.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质量问题考察与归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

[6]司晓宏.后农业税时代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6.

作者:丁田田 单位:渤海大学研究生院政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