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改革探析(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教育改革探析(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教育改革探析(3篇)

第一篇:高校法学教育改革探析

【摘要】

由于警察类高校本身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高校的特殊性,警察类高校的法学教育也呈现出一些独有的特点。当前,依法治国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司法体制改革正在大力推进,此时警察类高校的法学教育要想提升办学质量,适应司法体制改革的外部大环境,就必须同步实施改革。但基于警察类高校法学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在警察类高校的法学教育改革中必须采取针对性强、循序渐进的科学方式。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警察类高校的法学教育如何适应当今司法改革新形势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对相关的警察类高校管理者有所启示。

【关键词】

警察类高校;法学教育;司法改革;新形势

在司法体制深入改革的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于从事司法工作的法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来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对于法律人才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最新修订的《法官法》《检察官法》对担任法官、检察官、律师的人才学历进行了新的规定,必须是高等院校法律专业的毕业生才有资格,并且,当前的现状是仅仅具有本科学历想要就任法官、检察官的机会越来越渺茫,必须拥有硕士以上的学历才能在司法领域谋得一职位并站稳脚跟,可见在司法改革的背景下,从事法律工作的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学历层次越来越高。其次,对于法律人才的复合性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从事司法工作的法律人才在具有基本的法律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具备充分的司法专业技能、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司法改革的新形势下,警察类高校法学教育必须紧随司法改革的推进脚步,切实推进教学改革,以培养高层次、高复合型的人才为目标导向,着力提升法学教育的教学质量。

一、警察类高校法学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1.法学方法论未能得到充分重视

法学教育的精髓就在于法学方法论的教学,法律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性也在于法学方法论。而目前,警察类高校的法学教育在法学方法论教学方面未能足够重视,导致法学方法论教学存在明显的问题:一是尽管开设了法学方法论的相关课程,并配置了足够的授课时间,但教师和学生从思想上未能充分认识到法学方法论的重要意义所在,在法学方法论课程进行中普遍存在敷衍了事、应付差事的情况,这对于学生今后法学理论能力的提升有百害而无一利。二是一些学校的法学方法论教学不够科学,由多位教师共同完成,由于不同的教师在专业方向、研究方向上的不同,导致法学方法论教学的无序化,学生接受程度大大降低,最终并未能达到预期法学方法论课程开设的效果。

2.培养模式与专业设置未能与实际司法工作良好对接

警察类高校法学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专业的司法人才和法律工作者,但当前,不少警察类高校的法学教育在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方面存在偏差,并未能和实际的司法工作实现良好对接,导致所培养的人才在毕业后所具备的能力不足以应对实际的司法工作需求。警察类高校法学教育专业跨度大、层次较多,但授课内容却大同小异,未能充分体现出专业划分的实际意义。在本科阶段最应该打好法律基础的时期,过于细致的专业划分,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法学教育的低效化,使学生的法律思维、基础法律素养的形成滞后。在司法改革的新形势下,警察类高校法学教育的这一弊端更加突出地显现出来,必须尽快予以改善。

3.师资力量未能有效整合

良好的师资力量是保证警察类高校法学教育顺利开展的基础。但目前,由于高校之间师资力量竞争非常激烈,因而出现很多法学教师为获得高薪职位和行政职位而跳槽的现象,不少法学教师由于工资待遇低,更是抛弃法学教学工作转而投入律师行业等收入较高的行业,造成警察类高校法学教育师资力量严重流失。此外,由于地域差异的影响,越是优秀的法学教师越集中在大型城市当中,导致警察类高校法学教育的师资力量分布严重不均衡,不少警察类高校的法学教育因此受到严重影响。可见,师资力量未能有效整合对于警察类高校法学教育的开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之大。

二、司法改革新形势下警察类高校法学教育改革的出路

1.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在司法改革的新形势下,警察类高校法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方面,不仅要考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以及《教育法》中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明确提出的目标要求,还要考虑法学教育的特殊性和国家社会对于法律人才能力素质的实际要求,并且要结合警察类高校自身的办学能力、目标定位。对于警察类高校来说,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熟悉当前司法改革所形成的新的司法行政制度,了解国家、社会的司法工作对于人才能力素质的真实需求,以让法学教育培养的法律人才真正实现以能力素质对接岗位需求,继续推动我国司法领域的发展和司法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二是重视人才的基础法律素养、基础科学文化素养的培养,以重视基础的教学方式,在法学教育中将人才的能力素质基础打牢,为学生走上法律工作岗位后的继续发展作好铺垫;三是重视培养法律人才的应用能力和复合能力,使法律人才不仅牢固掌握法律知识,还能将法律理论应用到司法实践当中,并能通过自身所具备的复合知识、复合能力,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司法工作状况。

2.法学教育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

当前,警察类高校的法学教育在课程体系方面凸显出诸多弊端,为改善这些弊端,实现法学教育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明确法学教育课程设置的主体,法学教育中占据核心地位和重要地位的课程,应当由法学院专门设置,或者由教务部门代表法学院进行专门设置,并且要尤其重视与司法体制改革相衔接的专业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充分吸收校内、校外的意见建议,提升法学教育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让法学教育的课程设置既切合教育理论,又与司法改革的新形势相衔接;二是适当增加通识教育课程的课时数量,进一步完善通识课程的课程结构设置,吸收其他法学教育效果良好的、知名院校的法学教育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经验,将各个领域当中有代表性的课程科学纳入到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当中,使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得以进一步丰富;三是采用选修课与必修课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层次合理的法学教育课程体系,在夯实学生法律基础知识、基础素养的同时,让有意向深入学习相关法律知识的同学可以通过选修课程,继续提升自身的法律能力。

3.法学教育培养模式的特色建设

警察类高校法学教育培养模式的特色建设,其意义在于通过针对性的方式、策略,改善法学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提升法学教育培养模式的稳定性、有效性,顺利对接司法改革的新形势。具体来说,法学教育培养模式的特色建设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一是师资力量的有效整合,提升法学教育优秀教师的师资待遇,树立典型和模范,积极引进具有丰富实践能力的、教学能力突出的优秀干警进入法学教育教师行列,充实法学教育的师资力量,并以科学的培训制度、考核制度,维持法学教育师资队伍较高的法学教学水平;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在传统的法学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基础上,采用形象化、生动化、动态化的教学案例,丰富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并加大法学教育的投入,聘请实践经验丰富、法律素养深厚的一线司法工作者,对学生进行兼职授课,让学生以此为契机,近距离接触真实的司法工作;三是创造宽松的法学教育氛围,提倡教师开展司法行政专业理论的研究和法学教育的研究,以良好的研究成果推进警察类高校法学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结束语

警察类高校法学教育改革是顺应司法改革趋势的必然选择,唯有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才能真正提升警察类高校法学教育的效果,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高层次、复合型的法律人才,推进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

作者:雷燕 单位:陕西警官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雨辰:《司法体制改革语境下的法学教育改革与创新》,《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年第12期,第63-64页。

[2]陈颖婷、金豪:《法学高等教育要与司法体制改革配套》,《上海法治报》,2016年1月29日。

[3]苗泳:《论司法警察院校法学教育的特色改革》,《教育与职业》2010年第9期,第119-121页。

[4]冯玉军:《我国法学教育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刍议》,《中国大学教学》2013年第12期,第47-51页

第二篇:高校理工科知识产权教育改革

摘要本文在分析总结国内外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基于理工科学生的培养性质和目标,对高校理工科知识产权教育的目标设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高校理工科知识产权教育应将专业教育、创新教育和法学教育相结合,在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知识产权意识,提高知识产权申请与保护实务能力的同时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形成和创业能力的提升。关键词法学教育知识产权理工科改革基金项目:本文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基金(CRF201612)“理工科学生知识产权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一、引论

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对一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受到各国的高度关注。高等院校是培养科技人才和创新性人才的主渠道,在其理工科专业学生中开展系统的知识产权教育,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有助于提高国家的科技实力并促进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也已全面展开,但对理工科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还基本处于普及知识产权法律常识的层面。知识产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既涉及文管经法等社会科学又涉及理工农医等自然科学;既涉及法律理论又涉及实务操作;既涉及知识产权的产生、申请、审查、许可和实施又涉及知识产权的管理体系、所有权、效益分配等方面。现行教育体系将知识产权教育作为纯法律教育,尚未展开对运用知识产权进行科技创新和对原创性成果进行产权保护与转化的能力培养,不能使受众系统地了解、掌握和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因而难以有效促进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的本质功能与作用。

二、国内外知识产权教育现状

(一)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已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十多所高等院校设置了知识产权专业,但就其教育目标和培养方案来看,上述院校的知识产权教育主要是以培养纯法律专业人才为主,对其他专业尤其是理工科专业学生仅是介绍性地普及知识产权常识。就全国高校各个教育阶段的理工科学生知识产权教育而言,大学生阶段主要通过《法律基础》普及一些知识产权法律基本常识,研究生阶段基本没有相关课程可供选修,少数几个院校可以选修法学院的知识产权法,但所修读的内容基本上全是法律规范。总结言之,目前各高校对理工科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尚未将知识产权法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实质上就是一门知识产权普法课。

(二)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经验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注重知识产权申请、保护、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的国家之一,具有法律化的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制度。《拜杜法案》规定美国大学知识产权教育不仅包括法学院的法律人才培养,还包括在文管学院进行知识产权管理和运营教育,在理工学院进行知识产权创新教育,将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知识产权教育的目标。在美国的诸多高等院校,出现多位集理工专业教育与知识产权教育于一身的教授,例如马萨诸塞大学洛威尔分校的StevenCrossman教授在讲授化学工程同时也讲授知识产权课程,麻省理工的EdwardColeman教授在讲授工程学同时也在讲授专利法。欧盟、英国、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也非常重视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还设立专门机构研究并落实结合专业教育的理工科学生知识产权教育。

三、理工科知识产权教育改革内容与关键问题

(一)理工科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目标

教育作为一项系统的活动,其目标的定位对教育内容和教学模式的设计尤为重要。高校法学院的传统知识产权教育是以培养知识产权法研究和应用人才为教育目标,而高校理工科知识产权教育的目标设定应基于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理工科专业培养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的本质。对理工科专业学生而言,知识产权教育应在其专业背景基础上,将知识产权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以提升创新意识、明确创新目标、引导创新思维、探索创新途径、培育创新成果和促进成果转化。同时通过知识产权法的教育,让学生知法守法,既可充分运用法律固化和维护自身的智力成果,又能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设计具体目标时,还需考虑到受众的学科门类、学历级别、专业特色等因素,使目标定位恰如其分、难易适中。

(二)优化知识产权教学内容

由于培养目标不同,高校理工科知识产权教育不能简单地照搬法学院或知识产权专业的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要疏理具体理工专业与知识产权的耦合点,在此基础上开设相应必修课和选修课,具体课程内容上也需合理划分基础理论和应用实务的比例。首先,应对所有理工科大学生开设知识产权法基础课程作为必修课程,例如《法律基础》和《知识产权》,学习法理学、民法、知识产权法等基础法律知识,使得学生熟悉法制制度和基础法理,掌握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相关法律法规、权利固化与流程、保护方式与限制。具体授课内容上,专利法侧重于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条件(包括但不限制于专利创造性评价三步法),著作权法侧重于著作权的原创性和独创性、著作权法保护作品种类和著作权种类,商标法侧重于商标注册的实质条件,商业秘密保护侧重于商业秘密定义和违法责任。其次,不同专业与知识产权的耦合点不同,对知识产权的需求内容和深度也不相同。在开设前述知识产权必修课,普及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应结合专业特色开设相关知识产权选修课,供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需求深入学习特定知识产权内容。对喜欢艺术创作、文化传播、摄影、图纸设计的同学推荐其选修著作权法和商标法,对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产品推广应用感兴趣的同学推荐其选修专利法,对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或者喜欢编写程序的同学推荐选修计算机软件保护课程,对微电子和集成电路设计专业的同学推荐选修集成电路布图保护课程。

(三)开展创新教育,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设定知识产权制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确立创新和保护创新最终激励创新。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应着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通过课程、案例、讲座、实践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提升创新意识、明确创新目标、引导创新思维、探索创新途径、培育创新成果和促进成果转化。一是使学生理解知识产权制度所定义的原创性、创造性的要求和内涵,进而明确创新目标和发展创新思维。要重点理解著作权原创性的要求、专利创造性的要求、判断方法(例如三步法)以及判断技术方案是否具有创造性时应该考虑的因素。二是使学生掌握运用现有技术开展创造性研究和探索创新途径的方法,提高创新能力。要学会检索技术文档等现有技术的方法,学会在科学研究中运用现有工具和现有技术开展前沿查新、课题选择、前景预测等工作,从而提高创新起点,在此基础上采用组合法、移植法、头脑风暴等方法探索创新路径并实现更高层次的创新。三是提高学生把智力成果固化为各种知识产权的能力。要重点了解专利申请文件的构成,提高技术交底书撰写能力,使智力成果受到应有的保护。四是加强知识产权的成果转化与创业能力培养。分享、介绍、传授相关成功转化和创业案例,使得学生积极转化和实施知识产权;扩大成果推广渠道和力度,组织拥有知识产权的学生与相关企业对接,指导学生利用自己拥有的知识产权进行创业,获取一定收益或者预期收益,形成创新->转化->收益->再创新->再收益的良性循环。

(四)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知识产权教学主要以课堂理论为主,辅以案例教学,理工科知识产权教育应将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三者并重,并相结合。理论教学方面,考虑到理工科学生主要是运用知识产权法律,可以适当减少法律基本理论的课时数,将教学重点放在实务部分,例如获得知识产权的实质条件、知识产权获取流程和保护手段。其次,加强案例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理解法律法规的内涵。理工科学生法理功底较差,仅采用教师讲授理论的传统教学方式,学生难以理解深奥的理论和僵硬的法条。案例教学是一种将案例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法,选择一些真实事件或者案例,根据要讲述的理论设计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参与其中并带着问题学习理论,在身临其境中融会贯通法学理论。由于案例来源于专业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真正学会、理解并并灵活应用。案例教学法尤其适用于专利法创造性部分的教学,通过典型发明案例讲解与学习,使学生切实理解什么样的“新”技术方案才能达到专利法规定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进而理解创造性的内涵。再者,除了校内教学,还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模式和实践途径,加强知识产权教育并锻炼实际能力。学校可以聘请高校知识产权教授、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部门主管、以及法院知识产权法官就各自领域的最新动态或相关经验开展专题讲座,开阔学生的眼界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知识产权部门实习,学习企业知识产权与创新激励管理方法,甚至与工程技术人员协同创新或知识产权转化实施;到知识产权公司和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部门实习,学习知识产权申请文件的制作、申请流程等相关实务;到国家知识产权局以及各审查中心参观学习,学习审查流程以及原创性、新颖性和创造性审查标准;到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或者法院实习,了解保护途径和相关程序;还可以参与到相关研究人员的课题中,对某个行业例如信息产业开展专利信息检索、分析评议、专利地图制作等。

四、结论

高校理工科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应当以专业特色为背景并与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和深入研究解决如何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知识产权意识,提高知识产权申请与保护的实务能力,提高运用知识产权进行创新和创业的能力,以促进国家的科技创新,增强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实力。

作者:王海时 杨翰飞 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四川大学2016级

注释:

田力普.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有效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科技与法律.2013(3).72.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的制度创新本质与知识创新目标.法学研究.2014(3).100.

马一德.创新驱动发展与知识产权制度变革.现代法学.2014(3).60.

吕亮.创新驱动发展与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法制与社会.2015(25).227.

杨德桥.理工科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方略研究.高等理科教育.2012(1).60.

王珍愚、单消光.略论中国大学知识产权教育的发展与完善.法学教育.2009(4).120.

王文惠.加强高校理工专业学生知识产权教育的思考.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12).110.

林红珍.理工科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内容与模式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2(28).71.

王宇红、徐品.理工科大学生知识产权教育对策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6).152.

第三篇:高校德育教育改革挑战及应对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德育教育一直都受到社会的密切关注。现阶段在校大学生大多都是“90后”一代,学生的思想会受到多元化的冲击,高校德育教育的难度较大,以往的高校德育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高校对于德育教育的开展需要有新的认知,创新教育手段,转变教育思想,从而促进高校德育教育改革,使高校德育教育不断发展达到新的高度。

1现阶段高校德育教育改革面临的挑战

1.1“90后”大学生道德养成难度高

目前,高校在校大学生大多为“90后”,“90后”大学生可以说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部分“90后”大学生存在着诚信道德意识弱化、诚信道德缺失等现象,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主要是因为这些大学生出生在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生长在优越的环境中,被视为家长的掌中宝,很多孩子都是娇生惯养,对父母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在思想方面总是以自我为中心。“90后”的大学生可以说很有个性,他们对新鲜事物有着很强好奇心,喜欢追求时尚,具有多变的特性,有着较强的创新能力。但是这些“90后”因为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享受着最优厚的待遇,可是一旦进入大学环境,很难在短时间内转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不能与他人进行良好沟通和交流,同学间经常会发生摩擦。还需要注意的是因为从小娇生惯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很多学生在假期都会将很多没有洗的衣物拿回家里,要求父母为其清洗。这些学生在父母的庇护下社会经历较少,对我国优秀的道德思想没有充分的认知,如果没有教育人员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学生很有可能被不良思想迷惑,养成不良道德品质,走入人生发展的误区。

1.2网络文化中的西方文化对高校德育教育改革的不良影响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人们早已经步入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的开展必须借用互联网的优势,这样德育教育才能紧跟时展的脚步。如何将网络资源与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有效融合,使自身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大学生感觉非常的茫然。很多学生可以被称之为“网虫”,他们长时间沉溺于虚拟的互联网络世界中,一些学生经常有烦躁、消极等不良情绪,不愿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对于情感非常冷漠,使得学生很难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互联网络中充斥着很多西方资本主义不良思想,还有一些宣扬色情、暴力的不良信息。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正是学生良好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关键阶段,这些不良网络信息的冲击,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很深的影响,高校德育教育改革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1.3就业压力对高校德育教育改革的不良影响

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他们承担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很多学生步入大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掌握一门技能,在某一领域有所发展,掌握可以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生存的本领。在毕业后获得一份良好的工作,是每名大学生的期望。但是对现阶段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就业后无论是从业行业,还是薪资报酬上与预期的设想都有着巨大的差距。如同那句话“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即使一些学生继续自己的求学之路,考取了研究生,但是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很多学生对自己日后的发展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如何走好下一步。还有一些学生认为自己不用去想任何事,毕业之后听从父母的安排就好,也就是所谓的“啃老族”,他们还没意识到父母不能永远庇护自己,早晚有一天自己需要独立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很多学生被严峻的就业形势压得快喘不过来气了,也有一些学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一些学生在思想上认为大学毕业后也不一定能够找到好的工作岗位,德育教育也不能帮助自己获得良好的工作岗位,德育教育被认为是无用的教育内容,使得高校德育教育改革变得困难重重[1]。

2高校德育教育改革面对挑战的有效措施

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是良好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重要阶段,学校是德育教育的前沿阵地。高校是人才成长的摇篮,只有不断提升高校教育水平,才能使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不断进步。高校需要积极地找寻有效的应对措施,促进高校德育教育改革,使高校德育教育体系能够紧跟时展的脚步,为社会输出高素质的人才。为此高校德育教育改革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2.1创建完善的高校德育教育体系

高校必须坚持党委领导下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明确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标。道德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同时也是教育活动开展的主要目标。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开展不能过于盲目,而是需要适应复杂的社会形势,以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为基础优化和改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以先进的政治思想武装学生的大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养成坚定的政治立场,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积极抵制社会上存在的不良思想。在高校众多教育工作人员的耐心、正确引导下,学生能够养成具有时代特点的健康道德品质。高校需要对德育教育制度进行完善,使德育教育活动规范化、科学化。德育教育大学生道德发展以及道德面貌培养的目标。其中包括学生寝室生活制度、日常行为规范等。完善的德育教育制度对提升高校德育教育成效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对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养成良好的校园风气,培养师生的文明行为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高校要提升对德育教育制度建设的重视程度,以现阶段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增强德育教育活动开展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切实地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2加强德育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人员的素质与德育教育成效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高校对于德育教育队伍建设也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创建一支高素质的德育教育工作队伍,为促进高校德育教育改革、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高校德育教育队伍包括党务工作人员、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等,可以说高校的所有教育人员都承担着学生德育教育责任。高校教育工作人员需要对自身进行严格要求,为学生做好榜样作用,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高校教育工作人员需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多读书、读好书,使自身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不断提升。只有教育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成长。高校需要落实责任制度,使教育工作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责任,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形成全面的管制机制;加强对高校人力资源的管理,进一步挖掘德育教育力量。高校需要运用多种路径如校园广播、校园报刊、文艺活动等宣传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全面激发教育人员参与高校德育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扩充高校德育教育队伍,使德育教育不断有新的生命力融入,促进高校德育教育不断发展。

2.3丰富高校德育教育内容

高校学生大多是“90后”,新鲜事物对他们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他们喜欢突破、勇于挑战,不喜欢死板的教学内容。因此,高校需要更多的找寻德育教育素材,丰富德育教育内容,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只有运用具有生命力、感染力的德育教育内容,才能增强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可以多感官地投入到德育教育活动中去。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很多优秀的道德思想。德育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教育工作人员可以用一些古人,或者优秀革命家的事迹,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讲述优秀的道德思想,使这些优秀的道德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深入学生内心[2]。

2.4扩展德育教育渠道

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政治教育课程、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等,这些德育教育渠道对学生健康成长起到了很大的帮助。高校还需要探索新的德育教育渠道,从而强化德育教育力量,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4.1以互联网为基础,创建德育教育平台信息

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开展也需要借用网络的优势,使德育教育工作更加具备现代化的特点,满足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互联网上有海量的信息资源,教师需要从中找寻有价值的德育教学资源,丰富德育教育内容。教育工作人员需要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络的开放性,利用互联网络上存在的德育教育资源进行自我教育,学习具有时代特征的道德理念。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有着多样化的特点,因此教育工作人员除了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之外,还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活动。例如,高校可以举办雷锋精神学习周,要求学生找寻关于雷锋同志的众多感人事迹,学习他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且以班会的形式进行展现。学校可以创建微博互动平台,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更多的了解,便于德育教育工作开展。

2.4.2扩展学生社会实践教育通道高校德育教育

需要走出校园,让学生接触社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高校可以在假期组织学生进行“三下乡”活动,让学生去接触可能他们这一辈子都不会接触的工作,例如田间劳作,让学生懂得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还有一些学校在周末组织学生到学校周围的养老院、孤儿院进行公益活动,加深学生的情感教育,使得学生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幸福。通过社会实践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结语

德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对其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笔者对高校德育教育改革受到的挑战进行深入分析,积极的找寻有效的应对措施,使得学生能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通过德育教育引导学生不断发展。

作者:涂桂华 单位: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孟祥婷,赵娜.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5):177.

[2]曹金荣.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知识经济,2011(6):158-159.

[3]蒋广学,刘洁纯.试论国际化形势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4):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