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素质教育改革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在高校素质教育中,主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修养、专业素养、身心素质四个层面,尤其针对当前高校重智轻德、人文教育与学科教育硬性割裂等问题为突破口,将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有机结合。
【关键词】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素质教育开始进入国人视野,与之相关联的素质教育也逐渐在高校推广开来。大学素质教育定位于文化素质培养基础上,并结合教育改革得到深入实施。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教育改革的力度与改革范围与素质教育建立起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大学教育改革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一、素质教育理念发生深刻变革
上世纪九零年代中期,素质教育理念地不断深入,促进了教育改革的推进速度,教育领域对于素质教育的内涵、能力培养、知识结构等内容进行探讨,逐渐形成教育共识:高素质的人才需要在知识、技能、思想道德方面实现和谐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将素质教育成果转化为实践动力。大学在传授知识、造就人才的同时,还需要懂得如何为人处世,如何抵御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这些都是素质教育与教育改革需要重视的问题。在高校素质教育中,主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修养、专业素养、身心素质四个层面,尤其针对当前高校重智轻德、人文教育与学科教育硬性割裂等问题为突破口,将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有机结合。近来,不少大学相继建立“通识选修”科目,这是素质教育实践化的一个具体佐证。还有不少高校提出了建立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概念。这一变化标志着素质教育与教育改革界限进一步被模糊,两者之间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素质教育的内涵不断被丰富,其立意更为深远。在时间路径的选择中,不但涵盖了校内外课程的交叉渗透,同时也推动了教育模式发生巨变。以往高校培养专才的育人思路已经明显改变,对于综合素质培养给予了高度重视。
二、素质教育促进了课程体系改革的深化
通识教育的开展是大学教育改革的重头戏,同时也是素质教育落地的重要体现。不少高校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已经改变了以往“以量为先”的通识教育评价标准,进而呈现“质量双优”的教育改革模式。专才教育向多领域、适用性教育模式的转变,使学生具备了更有弹性的选择空间,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需求进行课程选择,同时也能够积累更多学分。以往通识教育的开展往往注重形式,教学质量、课程结构等方面普遍存在低端化弊端,难以发挥其应用作用。近年来,不少大学着力教育改革实践,在通选课基础上遴选出“核心课程”。还有不少高校建立起专门针对素质教育成绩监督考核的委员会,从专业角度对课程设计进行量化评价,以此作为提高素质教育成果的实践途径。通过高校多方协调,通识选修课程逐渐走向精品化发展路线,学生在更加系统的学习环境下强化了自身综合素质。
三、素质教育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叶澜教授曾指出,教育系统的构建与发展以功能选择为先导,其后才结构形成。这一观点阐明了教育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只有明确教育目的,才能以此为基础调整教育内容,建立教育制度,并组织相关的教育实践。由于国内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注重专业领域界限的划分,因此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无论从课程建设还是教学目标的选择上,都与素质教育需求有一定的距离,尤其是教学模式、制度保障方面更显示出其弱势与不足。专科院系始终是大学教育的主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具备学科归属的素质教育,难免会处于尴尬境地。针对这一问题,就需要从大学教育改革层面提升素质教育的地位,从而引发教育制度的根本性变革。事实上,大学院系不仅仅是单纯的行政级别划分,同时更是衔接专业教育、实现学科融合的重要途径。不同学科的人员通过院系这一组织建立起联系,从而使学科界壁垒进一步加剧。这就需要大学院校在教育体系上进行深入改革,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着力构建素质教育大课堂,改变以往片面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起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在教学模式、教学行为以及教育评价机制中逐步与素质教育接轨,从教育改革的局部层面转变为全局变革,以此促进素质教育地深入开展。
四、结语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从表面来看主要体现在课程改革方面,但实质上是大学教育的综合改革,是对当前高校教育目标的客观审视和重新定位。素质教育推进了大学教育的实质性变革,而大学教改尤为素质教育的深入提供了良好的助力,两者之间产生的交互关系,带动了大学教育体制、育人理念、教学模式、实践途径的多重变革,为未来高校人才培养拓展出更有价值的可行途径。
作者:廉岚枫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