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远农村教育事业阻碍与对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边远农村教育事业阻碍与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边远农村教育事业阻碍与对策

摘要:

基于西部边远乡村师范类毕业生引进困难、高素质教育人才难留住、师资严重匮乏等问题,分析高校师范类毕业生扎根西部边远乡村教育事业面临的阻碍,提出解决高校师范类毕业生扎根西部边远乡村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的对策。

关键词:

师范毕业生;西部;边远农村;教育

促进教育公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西部,尤其是西部山区,而扶贫要扶根,脱贫致富的基础在教育,师资是关键。2013年9月,在“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强调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通过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和人民获得自身发展、贡献社会和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1]但由于政策对西部边远乡村地区的倾斜力度不够等原因,高校师范类毕业生扎根西部边远乡村教育事业面临诸多阻碍,制约着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

一、高校师范类毕业生扎根西部边远乡村教育事业的阻碍

(一)环境条件恶劣,师范毕业生引进十分困难

西部边远乡村地区大多较为偏僻,远离经济政治中心,交通受阻,师范类人才引进十分困难。据调查得知,广大边远贫困山区尚有一半至2/3的乡村不通公路,物资交流和商品输出十分困难,且旱、涝、冻、风、沙等灾害频繁,水资源缺乏,电力供应不足,条件非常艰苦,加之居住和办学条件差,教育设施落后,高校师范毕业生望而却步。

(二)政策倾斜力度不够,高素质教育人才难留住

西部边远乡村地区教育资金严重短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政策倾斜力度不够,教师生活条件差。同时,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有限,进修、职称职务晋升相对困难。加之乡村基础设施不健全、没有如幼儿园等相应的配套设施,教职工子女很难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因此难以留住人才。

(三)就业观念导向,师范毕业生大多不愿去边远乡村地区

很多高校师范类毕业生毕业后都想在大城市寻找一份满意而体面的工作,因为大城市拥有更多的优质资源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基本不愿意去条件艰苦、发展空间和平台有限的西部边远乡村地区,甚至觉得去这些地区工作在亲戚朋友面前会没面子[2]。

(四)家庭因素影响,不允许子女去边远乡村地区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子女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多数大学生家境较好,父母对其过于宠爱,宁愿让孩子在大城市找工资低的一般工作,也不赞成孩子毕业后去西部边远乡村地区工作。

二、促进高校师范生扎根西部边远乡村教育事业的对策

(一)加大乡村教育资金投入,吸引更多高素质教育人才

同志强调:“政府要保障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够接受义务教育,并为他们提供进一步求学的机会。”因此,要使每个贫困家庭的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加大边远乡村地区教育资金投入,改善落后的居住和办学环境条件,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加大自然灾害的防范力度等。

(二)加大教育政策倾斜力度,争取留住高素质教育人才

教育要发展,政策是关键。同志强调:“基础教育资源要向农村倾斜,向边远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进一步健全资助体系,想方设法解决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孩子上学面临的实际困难。”国家应完善乡村配套教育设施、提高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改善乡村教师的居住条件、拓宽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使乡村教师无后顾之忧。

(三)转变父母的观念,使其鼓励学生投身乡村教育

高校师范类毕业生不愿投身西部边远乡村地区,与家庭教育观念息息相关。因此,父母应转变观念,如果子女自愿去西部边远乡村地区投身教育事业,父母应大力支持;对于怕吃苦而不愿去的,父母要积极鼓励。因为这既可以锻炼孩子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奉献精神,也能促进西部边远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3]。

(四)转变自身就业观念,培养奉献精神

同志曾说:“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虽然大城市对教师吸引力巨大,但教师投身西部边远乡村地区的教育,使贫困乡村的孩子接受优质教育,从而走出大山,人生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因此,学校应主动为高校师范类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使其转变就业观念。同时,高校师范类毕业生自身也要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勇于奉献。

三、结语

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基础扎实,素质过硬,西部边远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亟需其加入。但受城乡发展不平衡、交通地理条件不便、学校办学条件等因素影响,西部边远乡村地区存在吸引力不强、优质资源配置不足等客观问题。因此,应大力发展西部经济,为教育事业提供物质保障。

作者:明道琴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在“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视频贺词[N].人民日报,2013-09-27(03).

[2]盘意文.大学生择业观的社会反思[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1):106.

[3]徐平.大学生择业观相关因素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