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城乡一体化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区域布局问题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有一个较为基础的问题存在,这就是其区域布局问题。当前的农村往往有着较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它们对于农村教育的布局中常常有着区域化的分布问题,很多时候农村教育受到多个管理部门的共同管理。这就会造成农村教育在多个管理力量的支配下变得无所适从,有时也会变得区域化的优劣势对比较为明显,加之农村适龄上学儿童人数也是有限的,那么,在几股管理力量的共同支配下,有可能会造成区域内农村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甚至也会引发生源之争。这种复杂的区域布局势必影响到农村教育布局的正常调整,也已经成为当前农村教育布局调整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二)资源调整问题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存在,这就是其资源调整问题。这些资源调整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教师问题、经费问题、固定资产问题等方面。就农村教师来说,他们在农村教育布局调整中凸显出多个问题,在调整之前,很多农村教师相对来说还过着一种较为安逸的日子,然而,调整之后,人们也更多地追求优质教育资源,农村教师面临的竞争压力一下子就加大了。有些时候,甚至农村教师的待遇较之调整前有所下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出现罢课等现象。同时,调整后的农村教师队伍整体超编与结构性不足的现象并存,其教学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骨干优秀教师流动性较大。在经费方面,农村教育调整后的资金投入仍然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尤其是经费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增加,还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加以约束。此外,在固定资产方面,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必然要面对固定资产的归属问题,它在整合教育资源的同时,也应该对固定资产在合并中的归属权问题进行探讨与划分。
二、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对策
鉴于以上两个问题,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进一步得到改进势在必行。这是因为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是人和社会的同步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的现代化都要求教育结构形态的社会化,加之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合村并居现象,又使得农村教育布局调整成为一种实践性的探索活动。那么,我们到底该采取哪些对策来做好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呢?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教育面临着布局调整的必然要求。然而,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并不能盲目为之,除了遵循城乡一体化与教育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还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育指导思想。否则,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将会出现一些人为的问题。比如,一些农村地区的交通并不是十分便利,在教育布局重新调整以后,一些学生有可能会走更多的路程去上学,从而加大了学生的上学安全隐患,但是,如果寄宿的话,又给学校带来设施是否齐备的压力。因此,在城乡一体化下农村教育布局重新调整的过程中,就应该秉持一种以人为本的调整思想,加大对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投入,尽可能地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为农村地区的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事实上,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的根本目的就在于集中各种教育资源,并进行优化配置的过程,初衷就是要为农村儿童提供更为公平、公正、优质的教育服务,追求农村地区的教育平衡发展。而以人为本就是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的根本原则所在,主要从农村儿童利益出发进行调整,才能真正提高农村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与效果。
(二)实现跨行政区域的教育管理
农村教育布局调整中还会涉及学校的隶属关系变化。这就需要农村教育布局调整中努力突破原有的行政区域局限性,让农村教育实现跨区域式的发展。这种跨区域发展的模式,主要是把原先地域行政区域内的学校关系进行变更,然后又会涉及学校生源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它会对同一个行政区域内的教育资源优化与整合起到负面的效应。然而,城乡一体化要求进一步优化农村教育资源,把各种教育资源能够集中起来进行合理配置,让农村儿童能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因此,它要求农村教育必须打破原先固有的行政区域划分方法,解决一些孩子在农村教育重新布局调整中遭遇的种种行政区域划分困难,要按照教育基本规律来真正体现出教育的公平性。只有把各种教育资源整合并重新合理布局调整,才能让这种教育资源产生较大的发展合力,突破行政划分区域的阻碍,建立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方式,减少由于抢夺生源而造成的恶性竞争,还可以更大范围地利用教育资源,从而实现跨区域教育管理。
(三)促进农村教育公平发展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还应该从教育公平出发,把各种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努力促进教育的公平化发展。具体来说,农村教育布局调整中首先就应该关注受到直接影响的农村教师问题。尽管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后,其硬件设施得到大幅度的改善与提高,但是作为教育软环境范畴的农村教师问题却实实在在地摆在我们前面。我们要充分重视对于农村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他们在教育布局调整以后,由于生源数量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而教师队伍就相对显得有些过于庞大,其内部结构存在不尽合理的地方。因此,必须针对这种现状在农村增加特岗教师,保证在岗教师定期接受培训,杜绝农村优秀教师外流的现象,在实验点实行教师的市场化,把竞争机制带入到教师的选择中来,从而让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在多个途径下得到有力保障。此外,农村教育布局调整中还要重视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学校发展,要严格遵循教育经济学的基本规律,注重教育公平的基础上讲究办学效益的提高,尤其是要把弱势学校在布局中进行重点关注,有利于推动农村地区尤其是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教育发展,让农村地区的有限教育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教育效用。
(四)集中家长与社会的力量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还应该从社会层面进行合理推动。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深化社会对于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的认识,端正整个社会对教育的态度,积极促进农村家长的主动参与和大力支持。这是因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并不是一方面的力量就能够决定和影响的,而是应该得到社会各界力量的大力支持与广泛参与,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教育公平的发展下去。在此,我们主要探讨的是家庭教育应该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改变原先那种学校教育中对于家长参与度的忽视和片面认识与做法,转而让农村家长能够不仅参加家长会等固定的形式,还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农村教育的监督与指导工作中去。具体来说,可以把农村集体和农民群众的投资纳入到整个农村教育发展的轨道上来,集中群众力量获得农村教育的和谐发展,还可以让农村教育考虑农村儿童的实际情况,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联合起来,增强农村教育的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农村教育布局调整,让农村家长更好地了解国家和政府的教育政策,从而尽可能地实现家庭个体化利益与国家集体化利益的矛盾中的统一,通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出农村家长参与到农村教育布局调整中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作者:王凌霞 陈聚芳 单位:邢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