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本土知识农村教育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发展本土知识农村教育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发展本土知识农村教育论文

1农村教育发展中的主要困境

1.1管理效率较低

在管理的过程中,管理的目标不清晰,教师们也早已失去了主动发展自我的意识.管理效率低,不能以人为本,不能从当地以及教师的实际出发,很难得到教师的很好配合.此外,物质管理也比较混乱,财务管理不完善,教学场所以及教学仪器经常出现浪费以及闲置的情况.

1.2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物质的支撑.教育物质的优劣虽然对教育质量没有非常显著的影响,但是一旦物质缺乏,势必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低下.而在某些乡镇,政府对发展教育事业的意识很模糊,对教育发展不以为然,对教育投入不在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学校基础建设落后,不能满足基本的发展需求,教育质量想要提高势必成为天方夜谭.

2本土知识建构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应然之策

学校与社会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关系,学校是知识的汇集地,是培养人才的机构,它的存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所谓的“本土知识”,有如下关键特征,即“地方性”、“整体性”、“授权性”等.而作为“本土知识”当中的“地方性”应是与“全国性”和“国际性”相对应的概念,它不仅指特定的地域,还涉及“知识的境域性”,即在知识生成中所形成的特定情境.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如果能够把这种极具创新性的知识整合到本校的知识体系中去,那么不仅会增加学校的无形资产,还会提升学校的竞争力.要实现农村学校的知识创新与独立发展,本土知识建构是应然之策.

2.1优化教育资源对农村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是实现农村教育改革的出发点与立足点.从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来看,农村教育的投入比例较小,要提升农村教育的办学水平,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使培养的人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就必须强调办学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优化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调整教学内容与课程结构,紧密联系农村生活实际,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操作能力的培养.只有满足学生实际生活需要,学校才能实现为当地生活实践服务,促进农村教育改革,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2.2农村教育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急需加强

课程从狭义上来理解是指教材、教科书.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载体、教师教书育人的依据、学生学习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2003年9月20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农村中小学教育内容的选择、教科书的编写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实现国家规定基础教育基本要求时,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农村教育的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是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课程的开发应该以农村实际为依据,将本土知识纳入到农村课程体系中,发展本土知识,解决本土功效,实现课程为地方服务,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需.

2.3纳入本土知识推动学校教育发展

农村学校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更新与学生的进步.纳入本土知识应该成为每所农村学校努力的方向.本土知识是本土传统文化的沉淀、文化之精髓,解决当地实际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在各个领域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正是由于这部分知识深植于地方实际,如果将本土知识纳入到农村学校的课程和教材中,不仅强调了义务教育的全面性,更是实现了农村教育的实用性,迎合了农村教育改革需要.学校这一特殊的机构,所拥有的知识既包括传统的文化知识与学科知识,还包括学校创新性知识.创新性知识的拥有是学校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本土知识是学生真真切切能够体验到的知识,知识的掌握可以更好地让学生适应本土生活,服务地方.

3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本土知识建构策略

要重视并扶持农村教育发展,全面提升义务教育水平,发挥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全局性的重要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农村实况来思考.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生对于本土知识略显匮乏,解决本土问题的能力不足,特别表现在本地的民情风俗、历史文化、农业知识等方面.因此,我们要重视本土知识资源在农村教育发展和建设中的作用,将本土知识纳入到学校知识中,以此来推进与改善学生学习本土知识,在掌握本土知识的基础上,利用、保护并发展本土知识文化,将来更好地投入到农村的发展事业中去,努力形成学校和当地农村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格局.在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本土知识建构的可以有以下几种思路:

3.1在课程内容上凸显本土文化境域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设置上是以科学知识为主,课程内容上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这种以科学知识为主体的课程内容,在教材编排中往往会脱离本土社会生产实际,忽视当地的文化境域与历史发展,无法满足当地对本土知识的需要.对于解决本土问题的本土知识空缺,可以在课程编制上,将本土性知识“纳入”到现代学科课程体系中去,突显本土知识对当地社会生产实际问题的解决与思考,课程内容上注重给学生们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特别是要增强他们对于本土知识解决本土问题的视野.在课程内容上凸显本土文化境域,让学生们更多地了解本土知识与文化,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完成国家基本要求的同时,鼓励农村中小学在课程内容改革方面大胆创新,适当增加当地文化知识内容,大力开展课外实践,促进办学更加贴近生活.

3.2开发以本土知识为主的校本课程

开发以本土知识为主的校本课程就是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通过对学生的兴趣需求进行系统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的本土知识和学校的知识资源,通过整理挖掘,编制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农村小学初中教育开设职业知识和技能的课程,是教育主动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内在需求,而且这类课程是最有条件贴近农村实际,贴近农村生活,突出农村特色的,也最能直接体现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开发以本土知识为主的校本课程,就是开发独立的课程系列,以改变学校与本土实际生活相脱离,本土知识不能应用于解决本土问题上的现象.以本土知识的核心的校本课程开发,是依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理念,以学校的现实课程资源为依托,突出本土知识,而开展的一切旨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课程开发活动形式.这些校本课程开发的知识可以是由当地人民在生活实践中知晓的、并时常应用到的知识,可以满足学生社会生活的需要,也可以满足学生了解农乡的需要,教学生一些本土的生产知识等等.这些知识是围绕一些实际的生活和生产问题展开,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在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中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与水平.

3.3开展以本土知识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

在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本土知识建构策略上,还可以开展一些与本土知识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来弥补缺乏生活经验的这种不足,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农村学校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当地生活,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这种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农村中、小学生在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习本土知识,增强学生对这类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由于农村学校受师资力量、课程资源、管理体制等条件的约束及限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以及当地的课程资源来开展,才能充分体现农村学校的特色.要适应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本土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才能充分体现农村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独特性,提升农村学校的竞争力与教育水平.如果从本土社会与本土知识的角度说,农村教育的主要优势不在于补“城市教育”之缺,而在于促进农村本土社会发展和当地人幸福生活等方面的意义和价值.简而言之,即站在农村人的立场上言说教育对于促进当地内在发展所起的作用.基于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所体现的重要作用,在整个义务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将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多维度多视角来思考推动农村教育的问题。

作者:佘涛 那明明 单位:四川文理学院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