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村教育近况及发展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教育观念有待更新
1.家长教育观念意识淡薄。
“读书无用论”在农村一直很流行。从理论上来说家长希望孩子通过上学来改变自己以及家庭的命运他们深知在农村生活受到的艰苦从而把希望寄托给下一代。同时家长对孩子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但是随着我国教育形势的不断变化,高校招生率的扩大化和就业环境的严峻化使得部分农村学生出现“毕业等于失业”的情况浓村的大学生也不再是天之骄子。因为其家庭环境与社会关系的原因,农村的学生面临更加严重的就业形势。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在农村来说付出的成本和代价是巨大的。所以大部分家长认为如果付出那么大的代价还得不到回报,不如让孩子早日出去赚钱来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其次犷‘重男轻女”的观念在农村一直存在。这依然是中国思想教育乃至社会传统的体现一教育性别歧视。尤其在农村中这个观念至今没有改变而且逐渐变得严重化从为男孩的智商比女孩要高德•特里的研究表明,能有效提高孩子的质量完全在于母亲的教育水平。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就是母亲。母亲的素质对孩子的教育至关重要。孩子的受教育程度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影响整个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提高。所以影响下一代孩子的培养质量完全取决于对农村女孩受教育的水平。
2.教师缺乏创新的教育观念使其教育落后。
在农村成长的孩子,不管是社会观念还是思维方式都带有着传统的乡土观念。传统模式的教学思维在农村教育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其次我国农村学校的老师大多都是本地或者本村成长的人浓厚的乡土文化在他们的思想里已经根深蒂固,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也只是把课本上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缺乏创新指导掌生也只是反复地巩固基本理论。现在的教育方式鼓励学生向前看思维模式要更宽广肩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而农村教师在教育中一直沉浸于基础理论中,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运用不懂得变通。知识的传承固然很重要但农村教师肩负着农村社会以及人口的思想观念的传播,所以必须从自身做起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才能为农村的教育以及后续的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二、教育方法有待优化
1.培养学习兴趣树立正确学习观。
当下农村的学生家长大多数70后不再是文盲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但因生活成长范围局限从小生活在农村所了解的知识都固定在书本的范围,以及有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而且浓村的家长也认为孩子所学的知识对将来没有什么用,只是抱着早日拿毕业证就外出打工的想法。因此教师有义务帮学生树立学习观浩知他们知识的重要性,多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对于比较枯燥的学科比如数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掌会关爱学生,以爱心去教化学生。让学生对所学的学科抱着一个良好的心态来学习。同时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赴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兴趣。如数学科目多为抽象的和沉闷的,教师应该把实际中的情况引进数学教学中,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知识,因为声音养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不用学生的猎奇心态激发好奇心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当要求转换为兴趣的时候就不可能再被动地接受知识了。
2.提高教师的基本教育素质。
为了农村的教育和未来的发展必须建设一支素质高资质优的教师队伍。首先,国家要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推动农村各项经济指标的快速增加努力缩小城乡差别。实行优惠政策改变农村教师的待遇这是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首要前提。还要加强师德建设教育教师要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六生观和价值观,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贡献给农村教育为光荣目标。同时还要治理在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严格控制农村教师进城在师范学生的分配管理上要坚持向农村学校倾斜的分配政策保证农村学校用人的优先性。此外教育部门应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要到农村学校去犷‘广开才路”才能为农村学校注入更多的新鲜活力,让学生接受到更多更广的知识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
3.改变教育观念提高家长意识。
在一个家庭中家长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家长也是学生学习环境最重要的创造者。学生接受教育的同时池要提高家长的认识水平和知识水平。学校要做好家长的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要充分让家长了解到知识对孩子的实用性,例行举办一些讲座和座谈会挖掘典型的现实教材赴家长知道教育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以身作则的参与到教育管理中来,家长和学校的相结合使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得到双面的正能量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为孩子的将来做最“精打细算”的准备。
三、结语
农村学生的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也是我国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前提。只有农村的教育得到了发展六口素质才会得到提高经济才有动力。不仅要改变学生的思维能力掌到知识不是要走出去而是为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作出贡献。因此农村经济和农村教育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农村家长要改变教育观念掌校要培养出优秀的师资队伍掌生要更全面地接受新的知识。只有学生、学校、家长的三面联合才能更好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向前进的有力举措。
作者:陆敬华 单位:湖北省荆门市招生考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