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探讨农村教育数字化研究近况及趋向,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文献计量分析
1.研究论文刊发时间及数量
根据论文的发表年代对农村教育信息化主题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其研究历史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份及数量,从2000-2011年所刊发的论文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从2000年第一篇由河南财经学院统计学系的赵乐东发表的《信息化教育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关农村教育信息化的论文开始,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发表的相关论文总量达447篇。虽然2000年只有一篇相关论文,但从2008年到2011年相关论文总量皆超过60篇,即使2002年、2009年和2011年这3年较前一年在年总量上有稍许下降,也无法影响其总体的上升趋势,特别是2006年国家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文件后,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更是得到广大学者的高度关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相信在未来几年中,农村教育信息化这一主题仍将继续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2.研究论文期刊分布
对论文期刊分布的统计可以反应出论文的质量,从而体现出该主题现阶段的研究水平。据统计,共有169种期刊刊登过此类论文,主要集中在教育领域期刊,其中有10种刊物是教育学核心期刊(以CSS-CI2010—2011年收录为准)。发表该主题的论文在6篇及6篇以上的刊物共计12种,共231篇,约占所有论文总量的51.678%;而在教育学核心期刊上刊登的此类主题论文共计80篇,仅占总论文数量的17.897%,所占比例较低,这说明我国对于农村教育信息化问题的研究仍处在初级阶段,研究的层次相对较浅,因此研究水平有待提高。图2为刊载量在6篇及6篇以上的期刊刊载情况。图2刊登论文期刊情况
3.研究论文作者所属单位分布
通过对论文作者所属单位的分析,可以得出哪些群体在关注农村教育信息化问题,也可以了解研究该主题团体的主要力量分布。为在4篇及4篇以上单位机构的直方图,共12所高等院校,除去西北民族大学为一所民族类院校外,其它均为师范类院校或由师范类院校合并的院校,其中有5所为教育部直属的高等院校,分别为西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西北大学,且安徽师范大学和河南师范大学也是省属重点大学和省重点建设大学。图3论文作者单位情况西北师范大学关于该主题的论文产量最高,共计26篇,随后的东北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也有17篇和14篇。之所以这些院校高居榜首,得益于这些院校相关专业的发展优势和人才力量,也说明了在推动该领域的发展中我国高等院校处于主力军的地位。
二、高被引论文期刊分布
对于高被引论文的研究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获知论文的质量和论文的被认可度。经统计,被引次数在4次及4次以上的论文共92篇,占论文总量的20.582%,这些论文共分布在40种期刊中。其中出现频次在3次及3次以上的期刊有5种,分别是《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中国远程教育》、《现代远距离教育》、《教育研究》,均为教育或教育技术类期刊。说明教育技术类专业是引领该领域发展的主要力量。
三、论文主题分析
对于研究论文的高频关键词分析可以直观、准确地概括出论文的内容和方向,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把握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使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对共现网络进行分析,可得到共现网络图。共现网络由图4可以看出:①教育信息化、农村中小学、农村教育、教育信息化建设、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等词处于网络的中心,说明这些词与其它关键词共同出现在同一篇论文中的次数最多,它们是该研究主题的核心,即其它研究领域都是围绕这些核心展开的;②教育技术培训、农村远程教育、优质教育资源、教育改革、信息技术课、教师专业发展等词处在网络边缘的节点,作为高频关键词共词在网络中的边缘节点,表明它们是当前农村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
四、结论与展望
1.研究的基本现状
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从近几年开始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2006年,我国加大对信息化发展的重视从而进行的一系列战略部署,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从研究期刊来看,《中国教育信息化》、《中国电化教育》、《中国教育技术装备》、《中国远程教育》、《教育信息化》、《软件导刊(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研究》是刊发论文产量较高的杂志,其中《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中国远程教育》是该主题研究成果认同度较高的主要传播阵地。该领域的核心研究机构主要是我国教育部直属重点师范大学以及各省重点师范大学,这些研究机构和团体具备很强的专业素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普通师范院校以及一线教师对该主题的研究和关注仍处在较浅层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2.研究热点剖析
通过对高频关键词的统计分析发现,对于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在研究中,专家学者关注较多的是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信息技术课、优质的教学资源、教师专业发展等层面,并将不断深入到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培训、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师信息素养的完善以及教师运用教育技术手段来不断完善课堂,亦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使用能力中。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的层面会更加贴近于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这也将推动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3.研究的空白与薄弱点
从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研究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通过研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并且结合文献计量学分析可知,主要问题有:
(1)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方面,过多偏重于技术层面,而忽略了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是指使用多媒体的技术,而更多的是指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中能够具备一定的搜索、选择、使用和评价信息的能力。技术是体现教学能力的手段,教师获取相应的多媒体技术能力,旨在用此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这一层面的研究还较为匮乏,而一线教师的实践必须作为此类研究时所应考虑的重要因素,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从而推动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2)学生层面,虽然推行了“校校通”、“农村远程教育”等一系列工程,但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接触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机会仍然很少,几乎没有使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机会。
(3)学校及各级管理部门对教学管理系统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偏低。高度重视教学管理系统的信息化不仅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高速共享,且能促进学校及各级管理部门的相互协作及了解,同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4)农村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层面较为狭窄。城乡差距、地区差异决定了城市与农村、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贫困地区在教学资源的需求上必定有所差别,因此针对农村不同地区,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要符合当地实际情况。作为教师,在选择教学资源的过程中要针对实际教学情况对资源进行甄选,且在甄选过程中应遵循适用原则,因此要求教师应具备较高的信息选择能力。
4.发展趋势
通过以上研究,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发展中,资源和设施的建设、教师专业发展以及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课程整合仍然会是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热点。除了对现有研究领域深层次分析以外,以下3点亦将逐步成为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的焦点:首先,教师作为信息化教学课堂实施的主体,其信息素养的培训将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亦将成为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只有当教师能够把握好信息化教学课堂,学生才能从中受益,信息化才能得以发展;其次,作为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最有效途径的信息技术课堂,其课程改革也将受到教师、学校和专家学者的重视,新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也将围绕我国教育信息化要求展开;最后,良好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是教育信息化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学校以及各级管理部门的建设应受到重视,一个团队的成功与否与管理有莫大关系,完整科学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能高效、规范地进行各项管理,更能在无形中对教师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者:朱洁 赵可云 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