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植物栽培学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改革初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为实现科学与思政建设相融合,达到科学育人的目标,阐述园艺植物栽培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探究课程思政教育在园艺植物栽培学教学中的实施方法,列举融入园艺植物栽培学课堂的8类“思政”元素,并分析园艺植物栽培学融入“课程思政”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为进一步探究园艺植物栽培学思政教育资源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教学目标
2016年12 月,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3]。因此,要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充分挖掘所有课程的德育元素,实现高等教育“育人”的本质,从而培养全面发展且具有健全人格的大学生。园艺植物栽培学是园艺产业发展的基础,是一门论述园艺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以及园艺植物栽培管理基本技术和原理的科学,是园艺专业本科生选修的专业主干课之一[4-5]。从园艺植物栽培学的课堂中挖掘“思政”元素,灵活融入并且运用到教学中,对课程目标的实现和园艺事业接班人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园艺植物栽培学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是教师立德树人职责所在。教师的职责主要体现在“教”和“育”两方面,“教”就是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育”就是有足够的功底,为新时代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新时代的高校教育者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最直接表现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若大学教师在专业课堂不融入“思政”元素,那么将不能称之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因此,高校专业课教师应该积极响应思政教育改革的号召,不断提高“课程思政”的意识,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实施。园艺植物栽培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高质量的园艺人才,为农林企事业或研究单位、各类园艺种苗花木公司等部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和技能的专业人员。总书记在 2019 年中国北京召开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指出,要推动生态环境的科学规划、因地制宜,要将环保和生态意识,以及绿水青山情怀形成深刻的人文情怀。因此,这与在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密不可分,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思政”资源,以达到“协同育人”的目标。
2 课程思政教育在园艺植物栽培学教学中的实施方法
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合作和创新能力。根据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特点,通过实践总结出课程思政教育在园艺植物栽培学教学中的实施方法为:①课前预设问题,以锻炼学生对专业问题的解决能力;②案例讨论,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③追踪热点问题,以培养学生明辨是非和延伸应用知识的能力;④设计科研实验,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科研探索精神;⑤园艺市场调研,以挖掘学生通过实践分析问题的能力。
3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与案例
根据园艺植物栽培学的课程内容和目标,将以下8种“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
3.1培养学生的专业自信
在讲授“园艺植物栽培”概念时,将课程目标贯穿其中,并且强调作为园艺植物栽培种植人员的职责。园艺植物作为我国大量栽培的经济作物,国民需求量逐渐增加,其不仅增加人民的收入,同时能够丰富国民生活,是一类普遍种植且需要高新技术栽培的植物。但由于连年不当的栽培措施,使园艺产品出现了产量低和品质差等问题,急需开发和采用高产优质的栽培措施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在教学中,向学生强调园艺植物栽培技术和手段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自信。
3.2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通过向学生讲授园艺历史与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在4000多年前,就有关于“橘”“柚”作为夏代大禹王贡品的记载;《诗经》中也记载了各种园艺植物;《史记》《西京杂记》和《齐民要术》中均记载了与园艺植物栽培相关的内容,通过以上典型案例,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讲解柑橘和猕猴桃的发展简史,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柑橘是从中国南部传入地中海沿岸再传到拉丁美洲,猕猴桃是从中国湖北宜昌传入新西兰,并因其富含维生素C颇受新西兰人民的喜爱。除此之外,白菜、芥菜、萝卜和大豆等蔬菜都是从中国传到国外,同时中国也被称为“园林之母”和“花卉王国”。通过这些典型案例分析,来增强学生对民族和园艺事业的自豪感。
3.3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在讲授设施园艺栽培技术时,向学生分析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人可以适当改变环境,但是不能过度开发和利用环境。设施园艺栽培是在人为的措施下调控园艺植物所需要的温、光、水、气、热等环境因子,达到增温或者降温的目的,为园艺植物创造一个适宜生长的小气候。人类为了满足生活需求,建造了大棚、温室等园艺设施,达到了改变自然环境来满足植物需求的目的,但是这些措施也存在弊端,比如会释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产生温室效应。通过这部分的举例,向学生强调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
3.4培养学生保护土地的意识
园艺植物除了大田栽培,还可以进行无土栽培,正因为我国可耕地面积逐渐减少,更多的技术集中在无土栽培技术的开发,但是无土栽培也存在诸多缺点,比如,必须具备设施条件才可以进行生产,且投入较大;要求生产人员具有较高的生产管理技术;对叶菜类蔬菜进行水培生产,需要考虑如何控制硝酸盐等问题。这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土壤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土地是万物之本,土壤栽培仍是我国农业的主流。在园艺植物繁殖与育苗的土壤管理相关内容讲授过程中,强调栽培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消毒,栽培过程中可使用物理或者化学方法进行除草,对于如何使用除草剂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可以预设问题,让学生思考化学除草剂对土壤和人类造成的影响?在课程实践中,让学生思考选择何种栽培措施更利于保护土地?如何种养结合?以此培养大学生热爱、保护土地的意识。
3.5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和法治意识
在讲授有性繁殖章节时,种子生产对园艺植物栽培十分重要,若想成立种子公司,必须要“三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种子或苗木销售,若种子或苗木质量不达标,出售给农户,造成土地、劳动力和经济上的损失,种子公司也会面临官司等问题。通过这个案例的讲解,向学生说明种子作为商品流通过程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诚信做人、踏实做事的社会责任意识。在讲授种苗管理栽培措施时,施用化肥已然成为最快速补充植物养分的措施,但过度施化肥不仅破坏土壤结构,而且还存在残留等食品安全问题。而园艺植物是乡村振兴和脱贫致富的主要作物之一,滥用化肥而追求产量必然不是明智之举。通过这个例子,向学生强调职业的责任感和园艺产品对国民健康的重要性,以达到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法治意识的目的。
3.6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和工匠精神
在讲授嫁接繁殖时,从事嫁接的人被称为植物的外科医生,亦说明掌握好嫁接技术的重要性。嫁接技术具有诸多优点,比如:能够保持接穗品种特性、矮化树体和提早开花结果、利用砧木根系的适应性达到扩大栽植范围、加速品种的更新、救伤防衰(桥接、靠接、根接等)、组装观赏的植株以及弥补其他方法难以繁殖的困难。正因为嫁接繁殖技术的广泛应用,四川、湖北等山区不断优化嫁接技术,也通过大面积种植嫁接柑橘等果树,使全村人实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通过这个例子,向学生说明嫁接也不能保证一次性成活,需要掌握其原理,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才能达到高产优质的目标,激励学生在刻苦学习的同时,不忘深入实践,不断钻研专业。除了嫁接繁殖等育种手段,传统杂交育种技术也不应被抛弃,南京农业大学侯喜林教授团队历经十多年,成功培育出名为“黄玫瑰”的白菜新品种,并将该品种在北方推广种植,为品种更新、丰富百姓餐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这个例子,可以向学生强调踏实做事和认真做研究的重要性,以达到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目的。
3.7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升科学素养
园艺植物栽培过程中应用了许多的高新技术,比如生物工程、设施园艺(促成栽培和抑制栽培)、无土栽培、无毒化与工厂化育苗、园艺与计算机、仿生学相结合、专用复合肥料和生长调节物质的应用、旱作或节水园艺(滴灌、微喷)、机械化与自动化(除鲜食用果的采收外)以及太空辣椒等,通过栽培手段的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步伐。通过这些高新技术的举例,向学生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建议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阅读文献,积极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让学生养成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8培养学生追踪专业热点的意识
园艺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目前的热点,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如何应对环境污染?如何进行水土保持、维持土壤性状稳定和高效的肥源、水源和能源?如何克服重要病虫害?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多学科的交叉做后盾,例如,2016年美国开发了针对柑橘黄龙病的识别体系,该体系是用犬识别柑橘是否染病。通过以上问题的预设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培养学生追踪热点问题和分析专业知识的能力。
4园艺植物栽培学融入课程思政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虽然思政元素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已经进行了挖掘,但是未进行系统提炼和升华,要将园艺植物栽培学这门课程的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讲授给学生,还需要专业教师具有扎实的思政基础。因此,专业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强国”等APP和思想教育相关读本的学习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水平;同时,应对课程大纲和教学设计不断优化,提炼和升华思政元素,实现科学与思政建设相融合,以达到科学育人的目标。园艺植物栽培学对于园艺专业十分重要,该课程的思政元素十分丰富,这也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提炼、打磨和升华,使案例更加典型、合理和科学,从而达到全方位育人的教学目标。
作者:周艳 刘锴栋 莫雨杏 单位:岭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