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双语课程改革机遇与挑战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2020年,一场突发的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各行各业深受影响,教育行业也不例外。随着疫情在各国得到明显控制,我们进入了后疫情时代。虽然目前病毒没有消失,但是生产和生活还得继续,各个领域纷纷寻求转型与突破,以应对随时可能再次发生的重大事件。本文以水文地球化学课程为例探讨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进行双语课程改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疫情;双语课程;机遇;挑战
肺炎疫情发生之初,正值中国的传统春节,各个行业受到了巨大的损失,但是也有一些行业迎来发展机遇。互联网、新媒体等行业以其受空间、场地影响较小,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疫情期间增长迅速。一时间,互联网+物流、互联网+餐饮、互联网+线上销售等快速发展。在教育领域,疫情发生之际,各地纷纷实行“停课不停学”,亿万学子在家利用手机或者电脑,开始了长达数月的线上学习,教育领域的改革迎来了发展机遇,双语教学亦是如此。双语教学是指以两种以上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学,其中一种语言并不一定是学生的母语。其目标是让学生充分地、平衡地掌握两种语言,或者促使学生学习和使用第二种语言[1]。它的具体内涵因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不同。在我国,双语教学主要指在汉语地区用英语授课的教学形式。双语教学自2001年教育部政策大力提倡以来,其发展历程经历了先快速后迟缓。此次肺炎疫情不仅推动着传统教育的变革,也给双语教学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1双语课程改革面临的挑战
1.1传统的教育方式亟需改变。经过此次疫情,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交通运输、餐饮、旅游等行业受此次肺炎疫情影响较大,他们因人员密集、受场地限制等因素,在此次疫情中受到重创。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教师在教室授课、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这种方式需要有固定的学习、生活场地,也避免不了大规模的人口聚集,因此不符合疫情防控的要求,传统的线下教学方式需要做出改变。传统的双语教学也是采用线下教学的方式,随着教育领域的改革推进,双语教学方式也应该做出调整。根据防疫专家的预测,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肺炎疫情还会迎来小范围的局部暴发,作为人员密集场所的高校,也要提前制定好疫情防控的预案,调整教学方式。
1.2互联网、新媒体技术推动教育改革。虽然大部分行业在这次肺炎疫情中受影响严重,但是也有一些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医疗卫生、健康产业、互联网、新媒体等因不受时间、地域等限制,发展十分迅速。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各行各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互联网+物流、互联网+电商、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行业也得到发展。受肺炎疫情影响,教育领域实行“停课不停学”,为响应教育部门的号召,教师纷纷转型当起了直播博主,学生们开始了长达数月的线上学习,互联网技术推动着在线教育平台快速发展。在线教育平台为线上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线上教育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在线教育平台的完善。随着我国进入后疫情时代,虽然正常的教学活动已经恢复,学生也回到校园,但是局部地区疫情的暴发还是会对高校的教学活动造成影响。在校园里实施在线教育,节约了课堂与课堂之间的交通成本,能够合理化利用碎片时间[2],对学生和老师来说都具有更大的优势,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知识掌握。
1.3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随着疫情的发展,中国政府快速做出响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同时也得益于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抗疫,肺炎疫情在中国得到有效控制。然而纵观全球疫情,能做到中国政府这样不顾一切、抗疫为大的国家很少,疫情在国外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愈加严重,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抗疫问题上的矛盾愈演愈烈。加之中美贸易战、5G之战等问题在疫情期间也更加突出,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我们应该致力于从自身做起,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而教育是综合国力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基础,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更大的话语权,我们也必须要掌握国际上的通用语言——英语,因此我们可以从双语教学改革开始,培养学生掌握专业领域内的理论知识,学习领域内前沿的技术和方法,熟练学会英语的使用和表达,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迎接将来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
2双语课程改革的有力条件
2.1线上教学的尝试与经验积累为双语教学改革提供经验。线上教学在中国发展多年,但是没有遇到合适的发展时机,发展比较缓慢。此次肺炎疫情的突然暴发,各个高校纷纷响应教育部的“停课不停学”号召,组织学生利用手机、电脑等工具,借助学习通、腾讯课堂、钉钉等在线教育平台,开始了长达数月的在线教学,并且学生返校之初,为疫情防控的需要,很多高校还是实行线上教学的方式。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授课教师从小白学起,不断总结线上教学的经验,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失误。通过老师们之间的交流和学习,逐步增强了线上教学的能力和技巧,这些积累为双语课程在线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师生返校之后,教师更有机会和时间去总结线上教学的经验和教训,为在线双语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2.2在线教育资源增长为双语教学改革提供素材。随着互联网+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各大高校纷纷探索在线教育的新路径,实现全世界范围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疫情期间,不仅仅是中国,世界各地高校都实行了线上教学,在线教育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线上教育资源。双语教学相比于单语种教学来说,有着发展时间较短,双语教材、教学资源以及国外教材的配套资源还不够健全等劣势,因此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对于双语教学有着很大影响。疫情期间,全世界范围内在线教育资源的快速增长为双语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为世界高校实现教育跨国界交流提供了有力条件。
2.3学生对于在线教育的适应为双语教学改革扫清障碍。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他们的接受程度、适应能力对于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会有很大的影响,也会对学习效果、教学效果产生影响。线上教学实行之初,由于学生之前很少接触在线学习,并不能很好的掌握在线学习的节奏和方法,并且受家里环境、网络、学习设备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加之学生在家比较放松、自身自制力不强、注意力无法高度集中,线上教学实行之初效果并不好,教师和学生都怨声载道。随着线上教学的不断深入开展,教师逐渐掌握线上教学技巧,其网络授课技能不断增强,学生逐渐适应线上学习的节奏,不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线上学习方法,对于在线学习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也不断提高,适应能力也不断提升,学生反映线上教学的回播功能、练习功能,可以不断巩固课堂的学习效果,也增加了学习的灵活性和趣味性,这为双语教学改革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水文地球化学》双语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思考
3.1以学生为中心。此次抗击疫情取得胜利的一个很重要经验是我国的各项政策部署都是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的健康安全为出发点,并且紧紧依靠人民。因此《水文地球化学》双语教学改革,也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3],从学生掌握知识、锻炼技能为目标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在这个过程中,要经常听取学生对于课程的反馈和意见,随时进行动态调整。并且要对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习得进行前期规划,将学生最终会达到的学习效果与课程设计进行呼应,增强教学和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如果割裂学生的真正需求和建议进行教学改革,会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获得,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
3.2线上教学+线下教学。疫情发生之初,各大高校没有条件进行线下教学,给线上教学提供了发展机遇。随着疫情的平稳控制,我们进入了后疫情时代,后疫情时代虽然不用像疫情严重时那么严格控制,但是也有可能随时面临疫情的卷土重来。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做好重新开展线下教学的准备,按照《水文地球化学》双语教学改革的要求,选择适合的双语教学教材、编制配套的英文教学大纲、精心设计PPT等,如条件成熟,就进行线下的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如果再有规模性的疫情暴发,就要继续进行线上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做好《水文地球化学》双语教学的线上准备,提前给学生准备好国外教材的电子版,提前录制教学视频,编制双语课程教学资源库,按照双语课程的要求编制习题、试卷。根据水文地球化学这门课程的特点,在实行双语教学改革之初,学生的接受程度有限、教师的教学经验有限,我们可以适当采用线上教学+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4],利用在线教学的优势和资源对线下教学进行补充,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教师教学技能的不断增强,学生外语水平的提升和适应能力的增强,可以逐步减少线上教学的比例,增加线下教学的比重。
3.3教师要不断进步,适应时展。这次肺炎疫情的暴发,给很多人都敲响了警钟:改变迫在眉睫。线上教学和线上授课给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促使他们不断前进。而《水文地球化学》双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要转变传统的汉语思维方式,适应双语教学的模式,也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还要具备熟练的英语授课能力,以及贯通中英文知识的能力。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对于教学活动也是影响很大,因此任课教师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加强学习,可以参加双语教学技能培训,有机会也可以利用出国交流的机会,加强自身英文水平的提升,也可以与专业领域内的前辈交流学习,增强双语教学的技能。
3.4利用疫情素材,开展课程思政。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要同思政课同向同行,充分肯定了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5],同时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水文地球化学》双语教学中应该加入课程思政的内容,课程思政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时展对于教师技能提出的新要求。此次肺炎疫情所涌现出来的优秀案例,给我们的课程思政提供了很多的素材,这些鲜活案例的加入能直接触及学生的心灵,加深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帮助他们树立对于祖国的热爱和自豪之情,激励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长技能才干,真正做到立德树人[6]。
作者:焦学然 杨亚娟 张霞 姜忠峰 吴丽 单位:河南城建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