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现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现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高等学校教学目标与培养目标认识混乱、大学英语师资难以与时俱进都会极大影响大学英语教育效果。通过分析现状,深化认识,分类指导高校科学定位、建立独立的大学英语学科、开展学术英语以及健全教师职后培训、进修机制提升大学英语教育实效,推动大学英语学科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现状

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要求高校要“大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熟悉运用外语,精通中外谈判和沟通的国际化人才”。2019年10月12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1],指出要严格教育教学管理,深化教育教学制度改革,引导教师潜心育人,加强组织保障。从2018至2019年10月,在中国知网,以“大学英语改革”为主题,共检索到相关论文548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44篇。由此可以判断,大学英语改革不但是广大高校外语教师关注的热点,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对国家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目标远未实现,需要广大教师继续推进大学英语深层次改革。笔者提出,大学英语教育应该从教学目标与培养目标的认识上入手,从确立大学英语学科地位,减轻教师教研压力,鼓励教师职后学历提升等方面全方位推进改革。

一大学英语教育的现状

(一)教学目标与培养目标认识混乱

教学目标是教师一切教学活动的依据。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定的科学、合理,一线教师才能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朝着这一目标努力。大学阶段应该教什么样的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ESP),还是以英语为媒介语言开展通识教育?教育界讨论持久而激烈。裴霜霜(2015)[2]认为“在做好基础英语教育的同时,大学英语还应该增加外语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具有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全人’”。邹炳军(2019)[3]认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通识教育理念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曹艳艳(2013)[4]则认为“对于国家重点院校,大学英语教育内容应设定为重点进行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学术英语教育,并辅以通识英语选修教育”。1.高等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目标应该分类设定。对于国家985、211等重点院校,大学英语教育内容应设定为高阶专门用途英语,即教授学术英语共核部分—通用学术英语。换句话说,就是促使学生主动应用英语推动专业学科发展,推动学术交流,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于高等职业学校及普通高校,应进行具有专业特色的初阶及中阶专门用途英语教育。2.培养目标的设定,不仅要考虑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更要综合考虑整个社会的发展需求。现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日新月异。高等教育阶段总体培养目标的重点不应该满足于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历史与文化,或赏析英美电影与歌曲。重点应该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敢于追逐学科发展前沿,勇于创新创造,肩负民族复兴担当的毕业生。如果连高等学校的毕业生都只满足于阅读翻译成汉语的二手科技文献,炒科技冷饭,我们的国家何时才能真正实现强国梦呢?具体到大学英语教育,我们需要对《大学英语课程要求》[5]每5年进行科学修订、完善,与时俱进,使大学英语教学切实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切实推动社会各界与国际社会的广泛交流与深度合作,更好地服务于强国战略。

(二)师资难以与时俱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6]指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是教育的践行者。但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师繁重的教研任务、尴尬的专业身份、黯淡的职业前景、缺位的教学辅助人员都极大地阻碍了大学英语教师的学术追求,不可避免导致强烈的职业倦怠,最终必然影响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实效。

1.尴尬的专业身份

首先,我国高校中,绝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是英语专业毕业生,不具备用英文教授其他学科专业课的水平。其次,大学英语课程虽然拥有最广大的学生受众群,但它却不是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不具备设立专业硕士、博士点的资格。众多大学英语教师竟然没有自己的专业,没有一个明确的专业发展前景,这个事实在高等教育界是荒谬的。“从事这门课程教学的教师始终有低人一等、无学科依托、学术身份不明、不知如何发展的问题。现在是时候为大学英语验明正身了。期待关心、支持、扶助大学英语教师的专家、学者、教师骨干都来研讨学科定位问题”[4]。

2.繁重的教研压力

繁重的教研压力使得大学英语教师的职后学术提升与职业发展之路磕磕绊绊,步入死胡同。以笔者为例,从教近20年,讲师职称,2013年教学改革之后每周教授11节课程,5个班级,两个课型,其中一个是晚上的课程,学生总数约180人。除了备课、上课以外,根据学院政策讲师没有资格配备助教,教辅人员的缺失意味着任课教师需要独自完成所有180位学生与本门英语课程相关的工作。比如批改每位学生至少三次作业,安排学生课外拓展作业与课堂展示,课外随时解答学生问题,批阅1次期中测试与1次期末测试,并且负责把每位学生5项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具体分数登录到教务处数据库。以上这些还只是和课程相关的基本工作,往往除此之外,大学英语教师在课余时间还必须承担组织校园英语第二课堂的活动,比如承担英语角、英文刊、英文竞赛组、写作工作坊、阅读工作坊等社会工作。因为学院年终考核既考核教学、科研还要考核社会工作,缺一不可。如果一项不达标,意味着不但扣掉相应年终奖金,还要承受考核不合格的巨大精神压力。总体而言,上述工作量在同事中是很普遍的基本工作量。在做完这些工作之后,任课教师疲惫不堪,能抽出时间进行学术“充电”的时间微乎其微。大学英语教师中不乏10年之久没有在任何英语国家进修经历的老师,在一年又一年的学术透支之后,语言教师如何避免自身外语能力的倒退都成问题,更不必说教学、科研成果的相互转化,与时俱进了。

3.学历结构低

多数大学英语教师只有硕士甚至是本科学历,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仍为少数。但现状是,越来越多985高校压缩甚至完全取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名额。国家一方面在鼓励全民终身教育,可我们众多知名高校却把在职教师提升学历的途径完全堵死,不知是何道理?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如果想继续提升自己的学历,难道只有辞职读书一条路吗?相信没有太多中年教师有充足的物质基础可以负担得起辞职读博士的代价。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充电,难道教育部不应该出台政策鼓励吗?教育部应该给在职大学英语教师职后进修培训提供更优厚的待遇,出台更优惠的政策,提供更多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名额,而不是限制在职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因为,教育的强大依靠的是教师,而教师是最需要不断更新学科知识,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职业。

二对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思考

为突破困境,大学英语教育改革至少应从以下方面入手:1.参照《纲要》,站在历史的高度,由教育部召集专家,广泛吸收国内外教研成果,体现分类指导原则,指导高校制定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与培养目标。2.将大学英语教育设定为专门用途英语。重点高校进行高阶专门用途英语即通用学术英语,高职与普通高校进行初阶、中阶专门用途英语。将学术英语设定为独立的学科,设立硕士、博士评定点,让大学英语教师名正言顺地做教育,获得专业自信与发展。3.健全教师职后培训、进修机制。国家、高校应在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公派留学、访学、学术休假、教学科研研讨会方面加强对一线教师的支持力度,建设系统的教师职后培训制度。“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纲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2019-10-12.

[2]裴霜霜.从教育哲学角度看改革时期大学英语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置[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5(04):59–63.

[3]邹炳军.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04):71–72.

[4]曹艳艳.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3(09):298–301.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020.

[7]夏纪梅.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难点与出路[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02):6–8.

作者:曹艳艳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