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我国农村教育改革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进入新时代,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教育人数的数量急剧减少。为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将提出以下几点推进农村教育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教育;改革
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出现了种种问题,例如学生年龄太小,生活无法自理;心理问题增多,自卑现象明显;家长开始陪学,出现空巢家庭;班级容量增大,教师精力不够;教师素质不同,教学质量降低等。为了解决农村教育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更好的推进我国农村教育改革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1招聘部分生活老师
针对农村一些学校中学生年龄太小,生活无法自理,或者是学生自理能力不强,生活常识都不懂得的问题,应该招聘一些生活老师,专门在生活上教会孩子们如何照顾自己,包括个人卫生、洗衣打饭等等。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很小就远离爸爸妈妈的身边,缺少母爱般细腻的关怀,很可能给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所以,生活老师既要体贴入微,又要耐心,更要充满爱心,有包容孩子们的宽广胸怀。在经历了对生活的懵懂无知外,生活老师的出现就会像强,心镇定剂一样安抚他们躁动的心,不至于因为生活上的小事而影响到学习成绩,家长的顾虑也会少很多。
2增加心理课程辅导
素质教育提倡了这么多年,似乎仍然是一句空口号。不少学校仍然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看重学生的分数,关心学校的升学率是否提高,忽视了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也忽略了孩子们的其他方面,尤其是心理问题。庞大的班级建制,使无数的学生如潮水般涌向城镇,他们是否能马上适应新的环境?他们与新同学的人际关系能否和谐?他们能否跟上新的老师上课的节奏?他们是否因为自己的贫穷而自卑,在别的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这些都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也许他们的心理过早地承受了本不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烦恼,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一不小心演变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增加心理课程的辅导后,定期了解孩子们的心理动向,并不时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不断开导他们,使他们健康成长,自觉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3积极推进城镇建设
当前某些农村小学的数量急剧下滑,有的家长为了给孩子寻找更高效的学习课堂,举家搬迁到城镇居住的家庭也不在少数。另外跟随孩子陪读的家长,他们放弃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农村,逐渐从村落走向城镇。许多乡村出现越来越多的“空巢”,留在村里的需要照顾的老弱病残,生活越来越不方便。乡村越来越破败,越来越凋零。无论是医疗还是日用商店都难以支撑下去。只有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由乡村向城市转移,健全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和谐富裕的新家园,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生产、学习的需要,真正实现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教育资源得到公平配置的局面,其他问题才可以迎刃而解,教育公平才能得到实现。另外,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国家要加大投资的力度,政策的倾斜,大力支持城镇建设。
4提高教师工资福利
“三支一扶”、特岗教师、到边远地区支教是这些年国家一直在支持农村教育的政策。可尽管这样,愿意留在农村的教师仍然少之又少。目前许多乡村的学校,几乎是一学期换一个老师,甚至中途也需要换老师,不仅是因为乡村条件简陋,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学校不能按月及时结清工资,更不用说其他福利待遇了。俗话说,奖惩结合。奖励是对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及时鼓励。没有奖励,教师干劲不足,教学质量自然也就平平。由于班级容量增大,教学任务繁重,再加上连基本的工资都无法保障,教师如何安心工作?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后,不仅能留住一大批有才华的教师,更能鼓励教师安心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即所谓的成绩与奖金结合,还能吸引愿意到农村小学从教的教师,补充新鲜血液。
5优化教师教学队伍
自2003年大学扩招以来,每年师范毕业的大学生人数也在逐渐上升。这部分毕业生学习过专门的教育理论知识,对新课程的理解比较到位,而且勇于接收新鲜事物,能够及时更新知识结构,跟上教育改革的潮流。长期以来,各农村学校招聘的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是思维模式比较固定的具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有的因为教学任务繁重,没有精力理会素质教育,又缺乏系统的教育知识、理论知识,这种糟糕的情形迫切需要改变。提高教师素质,吸纳师范毕业的大学生,为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大学生群体走进农村,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还需要大学生有自愿到农村服务的意识,为农村小学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由于农村小学布局过于分散,优势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教育公平得不到保证,教育质量始终不太明显,农村教育岌岌可危,十分尴尬,为了改变这种过于分散的布局,我们需要整合优势教育资源,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了将优质生源集中到部分城镇学校,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创新性人才;充实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实施素质教育,使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公平的配置,教育优势向农村倾斜,形成规模效益,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参考文献
[1]刘秀峰.改革开放四十年城镇化视域下的农村教育变迁[J].教育发展研究,2018,38(17):64-70.
[2]陈军.中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研究[J].教育评论,2018(8):2.
[3]廖其发.论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148(4):24-33.
[4]卢俊勇,陶青.农村儿童日常生活方式的转变与农村学校改革——农村教育如何应对农村社会的变革[J].教育科学研究,2018,278(5):29-38.
[5]卢雪.基于经济新常态下农村教育改革发展思路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36):14-15.
[6]谢重.中国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创新和未来走向[J].中国农村教育,2017(10):12-17.
作者:郭翎娇 牛成丽 王飞通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榆次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