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教育改革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教育改革,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教育改革

摘要:自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并且对推动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国家以及党中央对于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当前高职教育正在“四个全面”的引导下,不断贯彻落实“工匠精神”,重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从我国高职教育的基本现状来看,其中存在非常突出的问题,没有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无法满足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因此,本文以如何培育“工匠精神”为出发点对高职教育改革进行了深入探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工匠精神;培育;高职教育;改革

国务院总理在2016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将要加快推动企业进行个性化定制,实现柔性化生产制造,不断培育技术人员的工匠精神,才能提高产品的品质和种类”。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的企业为了寻求长远稳定发展,必须尽快实现品质创新。然而在打造高品质产品时,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只有让企业内部人员全面饱含“工匠精神”,高职院校重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才能更好地促进国家战略创新发展。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社会普遍存在“短、平、快”的浮躁问题,对于“工匠精神”具有急功近利的不良思想,比较注重追求利益,没有重视信仰和灵魂,为了加快生产效率,没有重视产品的品质。所以各大高职院校必须尽快找出问题,理顺人才培养的思路,才能有效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发展。

一“工匠精神”的相关概述

近几年以来,我国各行各业对于“工匠精神”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但是对于“工匠精神”的内涵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观点提出“工匠精神主要指的是在特定行业以及职业中,采用师徒制的方式来培养员工爱岗敬业以及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同时,也有相关学者明确提出“工匠精神就是工匠不断雕琢产品,使其达到完美极致的状态,不断提高产品的品质。”此外,也有其它学者指出,“工匠精神”主要指的是相关从业人员需要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和态度,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以及行为追求,能够尊师重道与爱岗敬业,在岗位工作中能不断创新,精益求精,使产品的品质逐渐提高。因此,综合来看,“工匠精神”作为从业人员不可缺少的精神追求,也是促进行业以及企业发展的重要思想文化。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发展速度逐渐加快,我国虽然成为了制造业大国,但是还没有变成制造强国,当前我国的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油化工等各个行业的技术水平较低,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产品品质、种类以及档次上明显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制造行业创新力度不强,必须尽快提升产品的质量,不断完善产品的种类,才能更好地实现制造强国的最终目标。所以,需要尽快造就一批富有“现代工匠精神”的从业者,在工作中保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极致,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发展。

二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工匠精神”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注重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高职院校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没有重视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文化知识培养,所以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功利化以及技术化思想。同时,在许多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容易使思想政治类以及人文精神类课程出现边缘化问题,这也就导致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缺少文化知识素养,虽然具备一定的学历,但是没有人文底蕴,不利于培育“工匠精神”。

(二)专业教学和工匠精神没有进行充分融合

目前,高职院校在不断进行教育改革发展,逐渐开始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使学校和企业之间进行密切合作、无缝对接,定期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在企业岗位中汲取企业文化和精神,以此来培养职业型应用人才。但是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中,相关的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无法达到企业与市场发展需求,没有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实践岗位培训中缺少职业标准,所以对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三)高职教育体制缺陷造成“工匠精神”缺失

许多高考学生受到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比较倾向于争当大学生,家长与学生也比较注重本科教育,没有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其认为职业教育低于一等。当前,社会存在普遍的观点,那就是高职院校学生一般为高考失利的差生,不得已选择高职院校学习技能。除此之外,许多地方政府没有真正重视职业教育,针对高职教育改革发展没有相应的政策。近几年以来,各大本科院校逐渐扩大招生规模,这也对高职教育发展造成了极大压力,很多高职院校逐渐进行教育改革,为了提高办学水平,比较重视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这也就导致学生的“工匠精神”不足。而且还有很多高职院校贯彻“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这也就造成很多高职学生的工作和专业存在不匹配问题。

三“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教育改革的相关策略

(一)现代化高职教育和传统方法充分融合

在高职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为了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口传身教,而且需要让学生进入实际岗位锻炼,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具体而言,通过进行“心传身授”的实践教育,能够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的感悟,对学生进行“心传”时,需要采用精神熏陶的方式,不断从心理上引导学生建立“工匠精神”。作为学生,不仅要接受相应的技术传承,而且要逐渐体会“工匠精神”,才能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身授”主要指的是对学生进行亲身传授,教师在传授学生技术时,也要传递术道,使学生能够领悟职业规范以及道德准则。通常被称为“老师”的人,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而且需要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教育与互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校企合作,灵活应用多种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方式,才能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树立“工匠精神”。

(二)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高职教育体系中,不仅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而且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真正理解与领悟“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来宣传“工匠精神”,定期开展主题校园活动、校园讲座或演出,全面宣传“工匠精神”,并且针对“工匠精神”的培育来设定相应的奖学金以及助学金,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三)使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和“工匠精神”融合

近几年以来,我国高职教育体系发展逐渐加快,并不断推动高职教育改革,所以需要尽快使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和“工匠精神”融合。具体而言,需要逐渐改善高职教学体系,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在实训练习以及顶岗实习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构建全面的人才培养计划,使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够满足职业标准,以学生为本,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此外,在各个专业的教学体系中需要尽快融入“工匠精神”,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明确工匠精神至关重要。适当的时候也可以把专业课程与工匠精神结合起来,使学生具备各个专业和岗位的基本品质,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未来工作中。

(四)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来加强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通过校园文化来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能够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的领悟。具体而言,第一,在学校可以和成立各大专业社团,把兴趣与爱好相同的学生充分联合起来,使课堂中的学习能够延伸到社团活动中,使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融合一体。第二,定期在校园内部开设各种专业技能竞赛,这样能够准确判断学生的综合实力,使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技能竞赛,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创新研发能力。第三,在高职院校可以开设各种校园讲座,邀请业内知名人士来进行校园讲座,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工匠精神”的重要性,邀请相关专业的技能大师以自己的真实工作案例来引导学生,才能带给学生情感共鸣,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工匠精神”的技艺之美。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职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培育现代化高职人才的“工匠精神”,使其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化技能和专业素养知识,而且具备相应的技能创新精神,能够做到尊师重道、爱岗敬业,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适应市场和岗位发展的需求,才能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林杰.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实现路径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12):196-197.

[2]邓德艾,范毅强.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创新发展研究--以德国和日本转型期的发展特征为借鉴[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7,7(05):8-12+18.

[3]张旭刚.高职“双创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关联耦合探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13):28-33.

[4]杨萌.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研究现状与反思[J].教育科学论坛,2017,(12):25-29.

作者:胡娅春 单位:郑州城市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