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应用于化学教学改革,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人的学习主要依赖于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两者之间相辅相成,而现今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更加偏向于接受式学习而忽略探究性的学习,这就导致了学生的个性受到了限制。本文从建构主义教学观出发,对建构主义教学观对化学教师的影响及其在化学教学改革中的优势进行分析,最后对建构主义在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究。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化学教学;改革
课程改革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对化学课程的改革也有明确的要求[1]。化学作为一门学科科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构成、结构和性质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中所包括的概念和相关规律都是通过长期的观察、实验等方法,并经过时间的检验而建立起来,它反映的是一种客观现象之间的关联。在化学教学中,建构主义的教育观和教学观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地认可和应用,并指导着不同超高难度的教学实践[2]。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为化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作为改革的目标。
一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核心观点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在认知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学理论,是将多名心理学家的理论加以融合发展而成。建构主义的学派众多,但不论是哪个学派都是围绕着“认识是一种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而进行主动建构”这一核心观点而发展的,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包括知识观、学习观、师生观以及学习环境观四个主要方面。
(一)知识观
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书本上的知识通常是一些社会或自然现象或一些科学生产技术发展中一些既定规律。它们往往只是一些比较可靠的解释,而并不是现实世界的绝对参照。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学生主体进行知识或技能培养的主动建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自身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重要过程,从这方面来说,建构主义知识观十分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理念。
(二)学习观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核心就在于,学生进行学习的行为一种主动积极的心理运作方式,是学习者自身追动对事物产生理解的建构方式。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自主探索的精神和能力,并在其旧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将新旧知识进行融合和联系,产生同化和顺化的反应,从而实现学习者自身建构知识的意义,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学习环境观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较为理想的学习环境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我们通常所说的学习环境包括很多的方面,如学生的学习中的情景、学生之间的协作和交流情况以及知识意义建构等方面。
(四)师生观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课堂的主要构建要素,而课堂结构的主要模式也是两个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决定的。因此,在建构主义的观念中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不能仅仅是一味接受教师的灌输的教学模式。“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发现行为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在课堂中,学生应该居于中心地位,并积极考虑学生主动学习的行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3]。
二建构主义教学观对化学教师的影响
(一)化学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教师、学生、教材、环境是课程组成的四要素,而教师与学生是课堂的两大参与主体,教材中所承载的内容有限,因此,要学习好化学知识,教师就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挥主动学习的精神和能力,通过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学习而建构自己头脑中的学习知识。化学教师应该作为意义建构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而进行学习。首先,建构主义教学观要求化学教师要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扮演参与者的角色,化学教师要通过自身的行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并通过自身的观察以及感染力和学生在学习心理上产生强烈的共鸣。其次,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化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只重视课堂知识的教学,还要追求与学生一起进行情感与认识的分享活动,与学生一起积极探索真理,并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灵感和智慧。最后,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化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主动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从而主动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真正参与者。
(二)改进教学方式及教学技巧
建构主义教学观对于化学教师的教学方式有较大的影响,在对教学主题的理解方面,化学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教学主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此做出多种理解方式并引导学生进行多种程度的探究。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化学教师的教学技巧应该在考虑到化学本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构建适合于学生学习的知识学习过程,并综合运动各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因此,建构主义的教学通常是根据一定顺序和规律来进行安排的,通常都是对情境的符合。因此,当学生参与到构建主义为指导思想的课堂中时,化学教师要通过对各种复杂策略进行综合利用,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能力。同时,在对教学情境的监控过程中,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学生自身进行主动地知识构建,并重视合作学习,发挥学习的自由性,因此,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习环境的掌握和控制能力。
三建构主义在化学教学改革中的优势
建构主义教学观在化学教学改革的运用,首先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化学课程的学习中去,较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摒弃了以往学生仅仅作为被动的听众的方式,而更多地能够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学习而使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其次当教育的目的和内容不再局限于对知识的机械记忆,而更多地是将其集中于思维和理解方面,从而完成对学生知识的建构行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可迁移的行为,而在课堂中,学生能够自主地创造相关组织原则,并将这些原则运用到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去。建构主义认为学生要亲自参与教学的设计和评估过程,通过这个方式才能促进学生跟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并通过自身的创造能力,使得自身学习到的知识能够运用到真实生活中去[4]。建构主义作为对认知学习理论的一种新的发展,能够使得化学课程的学习更加地科学、透彻,并自始至终贯彻着以人为本的教育和发展观念。建构主义教学观启示着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促进认知主体的顺应和同化过程,促进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并促进其知识能力水平的提高。
四建构主义在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一)化学课堂教学设计面向学习者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因此,化学教师在课堂设计之初就要进行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设计。化学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对教材的理解工作,并明确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化学教师也要对学生足够了解,了解其课程学习的程度和原有的知识经验,从而保证学生能够与自己的教学设计相适应,并为学生的学习切实地提供指导。通过建构主义进行化学教学,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学生才是化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只能是其建构过程中的帮助者。
(二)形成新型的化学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对学习中的学习方式十分重视,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都要经历从无到有,从启蒙到成熟的慢慢发展阶段。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兴趣作为学习的重要推动力,理应受到化学教师的重视。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主动体验和探究化学知识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日常现象入手,通过引发学生的兴趣,而带领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进行研究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时获得知识并提升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5]。
(三)“三级两段”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中要体现三个步骤:第一,教师要进行情境创设,这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基础和水平出发,通过对学生已知结构的了解进行设计教学,从而将学生新旧知识进行结合。第二,比较发现,并进行引导释疑,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产生较多的问题,这时需要教师积极进行引导,并通过小组讨论、展示以及评判等方式,对学生的思维结构和解题思路进行答疑。第三,巩固发展,从而实现对知识的实践和运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促进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提升,并促进学生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通过知识的构建而形成一定的知识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俊.人教版新课标化学实验教科书呈现方式剖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07):11-12.
[2]谢志美.中学化学教师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11):25-26.
[3]张秀莲,刘建祥.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07):46-47
[4]钟志贤.新型教学模式新在何处(上)[J].电化教育研究.2014(03):17-18
[5]钟志贤,徐洪建.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揽要[J].中国电化教育.2015(02):32-33
作者:刘瑞波 单位:聊城大学 山东诸城第一中学